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心故事∣三年,生无可恋,血糖和血压反复飙升的背后……

“蓝色字”


 导读 

今天推荐的文章是来自于一位62岁心脏神经症患者李先生的手记。李先生讲述从2015年11月27日起,他的生活犹如在地狱一般痛苦不堪,经常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突发阵发性心悸、心脏早搏、头晕、面色惨白,伴濒临死亡感、眼前发黑,自觉后背及双脚出冷汗、双手颤抖、四肢无力,每天都在担心这些症状再次出现,发病主要有两个突出的问题,高血糖和高血压,但不是持续在一定的水平而是忽高忽低,血糖最高可以升到26 mmol/L,血压最高时可以飙升到210/110 mmHg,但大多数时间血糖和血压是正常的为此李先生一度徘徊于各大医院的不同科室就医,做过各种相关的检查,均未查出与症状相关的器质性病变。就这样李先生辗转求医近3年,最后竟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应该投身于哪个门诊求医问药。

偶然的机会,李先生在网上搜索到了与自己症状相似的患者的自述文章,并由此找到了仁济医院心内科的毛家亮医生在毛医生的帮助下,李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如今工作、生活也恢复到理想状态。本文就此通过这一典型案例,想和大家聊聊心理障碍躯体化症状识别和治疗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整个医疗领域及综合医院非心理专科医生的重视


1

病痛缠身,我心乱颤

2015年的 11 月之前,我的生活、工作一切井然有序,经常开车去和朋友聚会、旅游,生活过的还算舒心。但自从11 月 27 日生病之后,我便常在各大医院徘徊,曾经在高速公路上由于身体难受停过三次车,开车也已经成为了一件恐惧的事。
回忆起来,2015 年 11 月 27 日那天中午,我开车去赴朋友之约,突然出现心脏砰砰跳,感觉胸闷气短,双手发软,浑身一直在出冷汗,感觉很惊恐。于是我艰难地将车停在路边,寻求朋友帮助前往医院,做了些检查,并在医院输液直到晚上。隔天,为了明确原因,再次前往医院做检查,测得血糖飚高,血压也升高,医生建议注射胰岛素治疗。后因注射胰岛素发生了几次低血糖的情况,医生建议住院检查治疗。住院后,血糖渐渐平稳,但胸闷、气短的症状还是没有减轻
2016 年 11月的一天中午,突然间那种非常难受的感觉又出现,身边的朋友立即把我送到了附近的东方医院。医院以“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2级、2 型糖尿病”将我收入院。在东方医院住院四天期间,做了腹部超声、胸部 CT 平扫、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四个项目,均提示无明显异常。但医生仍给我开了阿司匹林、可定、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随后出院。但出院后这些药物对我缓解症状并没有任何帮助,依然三天两头的发作,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我的工作、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同事、朋友、亲人也都为我提心吊胆
虽然一直未找到病因,但我依旧没有放弃寻找。曾有医生说大血管可能没有堵塞,小血管堵塞也可能会造成心脏不适,浑身难受,于是就服用各种疏通血管的药物,仍无济于事!期间还看了很多中医,拔过火罐、吃过中药,最后都没用,一直在症状发作和前往医院诊治的这个圈里打转,在近三年左右的发病时间里,光看急诊就不下十几次,前后住了五次医院,怎么都走不出去


                                                                    








李先生的患病就医过程
每次犯病到医院,都要在门诊停留,仔细研究不同科室的信息,反复问自己“我这是什么病?到底要挂哪科的号?挂心内科、神经科或内分泌科?问题是都没用,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如果有人能缓解我的症状,不管诊断我是什么病,哪怕是精神病我都能接受,可没人告诉我,偶有人也怀疑我是心理疾病,但血糖和血压高是客观存在,故就没有继续考虑心理疾病。可是我究竟是什么病呢?”

看了那么多医生,挂了那么多次急诊,没有一次真正得到缓解,就连最基本得了什么病也都不知道,非常令人沮丧仁济医院、东方医院、周浦医院、浦南医院、中山医院等都去过,各说各的,但大多数医生说的都是心血管的问题。期间,也有说是脊椎压迫血管,依这条线索,去做了脊椎的检查,确实是有些小问题,但医生说和我的症状没有直接关联。咨询过浦南医院脑外科专家刘院长,脊椎压迫会不会导致心脏产生巨大的反应,他说:“有可能,但是心脏产生巨大反应的同时,人体的手脚也一定有明显的反应,你只是心脏反应明显,手脚却没有出现麻木现象,可以排除颈椎压迫。”至此,这条线索又断了


2

辗转徘徊,病因难觅

2017 年 2 月的时候,我又再一次因为发病在东方医院住院一周。做了各种血液检查,包括身体各个部位的CT扫描检查,报告都显示无明显异常。住院期间病情发作过一次,主任医师李医生依然怀疑我是内分泌问题,建议我到全国最好的瑞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完善儿茶酚胺类检查以明确排除嗜铬细胞瘤出院后,病症再次发作,那是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后来兜兜转转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才住进了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9天,能做的检查都做了,有一次在一天中光抽血化验就抽了50管血。尽管这次我积极配合,抱着极大的希望想查出病因,但遗憾的是筛查结果排除了糖尿病、库欣综合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疾病的可能。我的血压和血糖发作性增高问题依然没有任何答案,满心希望且花了那么大的代价到全国顶级医院科室看病,到头来还是这个没有结果的结果,让我实在是有点想不通。

当医院让我出院时我想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出院,这是我最后的希望,我不能就这样出院。没办法,在我的要求下,医院专门针对我的病组织了一次全院联合会诊,会诊中还有一位全国著名的内分泌学科领域的院士参加,但令人失望的是这次重要的会诊依然没有明确病因。最后这位院士专家亲自嘱咐并安慰我说“不要紧张,现在还有些疾病医学上还没有办法来解释,回去好好休养,注意休息”。虽然很感激医生们对我的病的重视,组织多科室医生会诊,但由于病因依然未找到,我感觉很无奈,病情又再一次陷入迷雾中。看病看到最后,我的心也死了在这反反复复的看病过程,翻来覆去吃的还是阿司匹林这些药,完全起不了作用。

2017年10月,因再次发病又去看急诊,这次歪打正着查出了我肺部的一个结节。到肺科医院做检查,确诊肺部有腺瘤。很多人都和我说,切除这个瘤,我这个病就会好。实际上术后,我胸闷、气短、心慌、有濒临死亡的感觉依旧没有得到缓解。各大医院检查无果,肺部腺瘤切除后症状无缓解,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么多次去医院检查没有结果,花费不少钱,我已经彻底丧失了能治疗的信心,后来几次病情发作就靠硬撑过去的

3

偶遇良医,终解痼疾


2018 年 3 月初,偶然借助网络搜索病情的症状,看到毛家亮医生关于“双心”疾病(心脏和心理)介绍的文章报道,发现文章中很多症状的描述和我的症状相似,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我准备好了厚厚的检查单和处方单,预约了毛主任的门诊。






在等候毛医生门诊时,护士发给我们每个患者一张自评量表。当眼睛扫过这张自评量表上面各个项目时,我感觉眼前顿时一亮,因为这张量表里的症状完全能够呈现我现在的痛苦。那一刻,我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如获至宝地按照量表要求详细进行了对应症状和症状程度勾选。当时量表的评分是52分。毛主任根据我之前的检查结果、病情描述和量表结果考虑我的病是心脏神经症。



在毛主任处第1次门诊时量表评分

虽然我对这个疾病名称当时一无所知,但当听到这个名字时,我的心似乎有了着落,终于消除了每次到医院的那种无助感。在和毛主任沟通过程中,他的幽默风趣进一步减轻了我的紧张情绪。第一次用药复诊是两周,以后是每个月一次复诊,每次都会先填写一份量表,通过量表的减分情况,能够非常清晰的反应我治疗中的病情变化,而且花费时间也不长,每次也就五分钟左右。每次看到病情在好转,我对毛医生的治疗越来越有信心。

其实在第一次拿到毛医生开的药时我就仔细阅读过药品的说明书,知道这是抗焦虑抑郁的药,但我不认为自己有焦虑抑郁,所以对吃这种药有点犹豫和彷徨,但看到那张量表所呈现的症状,加上毛医生的一番解释,想着既然都来看病了,那我就吃,只要是能缓解我症状的药我都吃果然吃了一段时间以后,身体的症状确实得到了明显缓解,之前的痛苦感、无助感和失望感也都随着躯体症状的减轻慢慢消除了。

2018年3月初诊到 2019年4月,共就医了13次,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自测分数由原来的52分(中度)变为了23分(正常),根据量表评分的结果显示已达到正常水平,多年来缠绕在我身上的各种各样症状几乎完全消失,最令人惊奇是没有用任何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药物,血糖和血压居然没有再高过,目前血压、血糖都很平稳。直到2019年7月,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已降为21分,毛医生也在给我逐步减药,我感觉重获新生。

在毛主任处第17次门诊时量表评分(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21分)                          

4

寻求疾病背后的“真相


病情稳定后,我开始探索自己需要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的原因。回忆个人成长经历时,无明显诱因突发阵发性心悸、心脏早搏、头晕、面色惨白,伴濒临死亡感、眼前发黑、自觉后背、双脚出冷汗、双手颤抖、四肢无力这类症状的爆发可能是由于适应社会环境时养成的不良习惯——晚睡/不睡。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的下降,常年累月睡眠质量差,误以为是个人的睡眠习惯而从未重视,继而引发躯体症状。同时,工作时需要时刻保持应急状态是我的“习惯”,这也可能是引起躯体症状的原因之一,我感觉心理问题是隐藏在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背后的,是始作俑者
另外,在疾病没有确诊之前,我一直担心那些病症会出现突然袭击,所以始终处于焦虑的状态,这也给我周围的人带来了困扰,这更加重了我的内疚心理。身体的负性症状无法得到缓解,心理负性情绪也出现,二者相互影响,可能是导致我的躯体症状一直无法好转的原因。



5

小结


从发病到遇到毛医生之前的每一天都很痛苦,可以说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寻医问药了多个医院、多个专家都未曾明确诊断,未得到有效治疗,关键是看了那么多年、看了那么多的医生,尽然没有一位医生认为我的症状是由心理疾病造成的!始终在躯体疾病中找原因。而在毛医生门诊就医,他不仅有躯体疾病的诊治知识,更有过硬的心理障碍诊治知识,再结合他的躯体化症状自评量以及焦虑抑郁量表这种有效“工具”的评估,使我的病因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被明确,同时能够采取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使我的病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充分的缓解和控制,几乎没有走弯路,现在我的情况已基本好转,正在逐步减药

今年4月我已经可以重新外出旅游了,以前不敢长途自驾游,现在我连续开四个小时也没有什么问题。睡眠质量也变好了。生病时暴瘦的20多斤,也在逐步恢复。现在,如果遇到身边有和我差不多情况的朋友,我也会推荐他们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做做自评。在这里我希望通过我的曲折就医经历,能够给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带来一些启迪,都要重视心理疾病躯体化症状问题的诊治,让今后更多像我这样的患者可以少走点弯路,尽快从病痛中被解救出来!


毛家亮医生点评

在我的门诊中,像类此于李先生这样曲折就医案例并不少见,原本以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也见怪不怪,但当李先生把他那痛苦就医经历仔细描述后,我还是被深深震撼了,这不得不再让我思考在我脑海里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综合医院非心理专科医生究竟是否应该承担起诊治躯体症状障碍的责任?未来是否应该成为诊治躯体症状障碍的主流?也许通过这个案例,答案将再一次不言自明。

毋庸置疑,李先生是心理疾病,但他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情绪不稳、抑郁焦虑状态,而是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作为表现方式,(他的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是52分中度偏高,抑郁自评量表PHQ9是10分轻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GAD7只有1分,没有焦虑。)再加上每次发病时的血糖和血压升高,这更加剧了诊断心理疾病的难度。像李先生的心理疾病在心内科我们可以称为心脏神经症。

在2013年5月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年会上,发布了最新《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其中综合医院主要以躯体症状为表现的心理障碍定名为躯体症状障碍,其特征是患者具有非常痛苦或导致重大功能损伤的躯体症状, 或者可以有或者没有一个既已诊断的躯体疾病,表现为对躯体疾病的担忧, 以及在求医问药上消耗过多的时间或精力, 包括对躯体症状严重度的不恰当且持续的思维。关键是此类患者大部分都是首先出现在普通医疗系统中, 而不是精神病科这就造成此类患者虽是心理疾病,但心理精神专科往往鞭长莫及,而非心理专科又不去承担诊治这类疾病的责任,这就造成这类患者往往反复就医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成为医疗领域日益严重的重灾区。

毫无疑问,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最主要的疾病,没有之一,这是人类疾病发展历史上和医疗领域所出现的新的情况,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非心理专科同样不能幸免,以心内科为例,心理疾病患者已经成为心内科最主要的就诊人群,接近50%。像李先生这样的患者在综合医院非心理专科可以说泛滥成灾也不为过,但令人尴尬的是这些患者长期被漏诊误治,没有任何人需要承担责任,而看好这些患者心理疾病的非心理专科医生,无论是医疗法规还是行业要求,都没有规定和要求他应该去看心理疾病,他的这种医疗完全是个人行为,甚至他还可能承担着非法执医的风险,想想都让人无奈。

我想由非心理专科医生诊治各科存在的躯体症状障碍应该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要从根本上改善综合医院躯体症状障碍诊治现状,必须要有战略观念上的突破,我们可以借鉴和引入“感染诊治”的理念,几乎每个医生都会遇见感染,即感染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科室,无论哪一个专业的医生都必须掌握一般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而哪一个器官的感染最好就由哪一个科室负责诊治,而目前躯体症状障碍在综合医院各个学科存在和感染一样普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目前每一个临床医生遇见躯体症状障碍要远超遇到感染的机会,所以,如果这位患者是头痛那就由神经科医生来看,而胸痛则由心内科看,腹痛由消化科看等等。

另外导致综合医院早期屡屡漏诊躯体症状障碍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在综合医院病史询问和基本检查中只关注躯体疾病问题,应用各种强大的检测手段将患者从头查到脚,从内查到外,但查的仅仅是患者的躯体,而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如何可以说毫不关心,一叶障目,这种只考虑“病”不考虑“人”模式不得不说是造成综合医院早期大量躯体症状障碍漏诊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当下在综合医院门诊及入院病史检查中引入心理量表筛查是非常必要的,它比入院的每一位患者都要查肝肾功能显然有更积极的意义,这是从源头做起早期就能识别躯体症状障碍的最重要措施。

另外从事心理障碍诊治的综合医院非心理专科医生固然必须了解和掌握一般心理障碍的诊疗知识,但不必要求他们掌握所有的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对于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抑郁发作、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则必须适时转诊,就像感染中的SARS、艾滋病或中东呼吸综合征,需要相关感染专科处理一样,所以在综合医院心理障碍的诊治中,非心理专科医生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想如果我们医疗行业能够做到上面的状态,像李先生就能及时救治,反复就医不得要领这种情况或许就能够避免。其实李先生心理疾病识别和治疗过程也并不是很复杂,这之间也许就隔着几张量表的距离,李先生的就医过程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但最终能够看好似乎有点撞大运的味道,愿以后不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我们只能错过短暂的事物,而那些为我们永远存在的事物,我们从未错过。它会在该来的时刻来到,依它的脚步而停留。而那是何时呢?总有一天。”                                                                                                                                                      -----海灵格

但愿综合医院非心理专科医生将来能成为诊治躯体症状障碍的主流

毛家亮医生简介:

      毛家亮,男,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心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专业学组成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起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协作学组第一任组长,第二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五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会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心脏和心理“双心医学”学科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医疗专业特色:各类心脏起搏器治疗、心脏神经症、躯体化症状、心功能不全,难治性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疑难杂症的诊治。

科普小知识:

心脏神经症,现在也称躯体症状障碍 (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SD)。这类障碍的共同点是患者具有非常痛苦或导致重大功能损伤的躯体症状, 或者可以有或者没有一个既已诊断的躯体疾病,表现为对躯体疾病的担忧, 以及在求医问药上消耗过多的时间或精力, 包括对躯体症状严重度的不恰当且持续的思维。关键是此类患者大部分都是首先出现在普通医疗系统中, 而不是精神病科,所以非常容易被当作躯体器质性疾病而漏诊和误治,这是造成当下过度医疗的原因之一。

毛医生强调:“目前综合医院非心理专科心理疾病发病率高,已经成为最主要就诊人群,但识别率和治疗率却很低。为了及时识别综合医院非心理专科就诊患者中存在的心理疾病,除了需要医生和患者在理念上的改变,还需要借助有效的识别工具协助诊断,比如心理量表的筛查,就像感染中的体温计。所以,加强综合医院非心理专科中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当务之急,其将是今后医疗领域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PHQ-9项问卷、GAD-7项问卷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逛医”,一种说不出的痛!
【术业】躯体症状障碍,你能识别吗?| 心桥
特别策划 ▎看心血管疾病时,别忘了关注另外一个“心”
【医学难以解释的症状】综合医院心理障碍现状、困惑和解决之道
毛家亮:突破困境
治不好的胃病看看心理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