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倪海厦讲《黄帝内经》笔录第五十三篇

第二十六篇八正神明论

第一节 针灸法则

下一章呢,《八正神明论》。这一章不像前面,这章比较稍微多一点。
黄帝问呢,这个用针,这个用针术,用针灸,一定有它的法则在。当然有法则啦,不能乱刺。对不对?结果说法天则地,合以天光,配合天地阴阳,配合日月星辰。那黄帝说你统统说给我听听看。好,那这一段呢诸位自己回去看,我这里我告诉你原则。
当天地之间,中医的观念是这样子,气实的时候,气血很足的时候,这个不是治病的时机。比如说现在的我们要扎针,肺气很实,病气很实的时候,很强的时候,正气一定虚的。那你知道肺气很强,实,你在泄它,结果实你泄不掉,你会把正气泄掉。所以说我们会找时机,原因在这里面。因为你如果说等气衰掉了,气衰下去的时候,正气回来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去泄,这就是我们讲治病的时机
好,下面举几个。比如说当月满的时候,220页第三行下方,第二方下方,月郭满,满月的时候,血气很实,肌肉坚。这个月郭空的时候,没有满月的时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所以说因为天时而调气血,所以原则就出来的。天寒地冻的时候,我们不要下针,因为太冷。这个是天温,没有问题,随时下针,天气温的时候下针最好。月生无泄,月满无补。月刚初升的时候,他是气刚开始走,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去泻它,可以用补它。满月的时候,因为气是实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禁用补法,不要用补的方法。所以说这个得时而调。所以我们真的在治病的时候,白天天气热的时候,温热的时候我们下针,天气冷并不适合下针。晚上的话,也要看月亮走向。那这个是很讲究,真的是很讲究了。如果是不适合下针的时机,处方也可以,开药也可以。
这里提到几个名词,是谓臓虚跟重实,还有乱经。什么叫做咋臓虚呢?你在太阳月亮刚升的时候,气刚开始动的时候,结果呢,你去泻它,这不可以泻,气没有饱的时候不可以泄,叫做藏虚。所以说如果人身体,这个我们把它延伸到怎么样?当你知道这个藏气虚的时候,你一开始有查到他有虚症的时候,你不要用泻法,或者让他加倍的虚。那月满,当血气很洋溢的时候,你一直在那边补它,那会造成瘀血,那个病情实症会更盛。举例,比如说便秘,对不对?便秘,便秘的时候他已经很秘了,你在那边补它,更秘了,排不出来,这叫重实。那月郭空的时候,这是乱经。所以说这个人我们在时间不对的时候,下针都不好,就会让经气比较乱。原则上就是这样子,针刺的原则是遇到虚症不泻,遇到实症不补。好,虚实呢,虚就是没有力,实就是有阳亢的现象,或者是大便不出,小便不出,或者长东西了,都是实。实症产生的痛都是拒按,痛的很痛,那就是实症。隐隐作痛,都是虚症。所以病人告诉你痛,老师,我有酸,酸比较多,痛比较少,那是虚多实少,先补后泻嘛。这都是更细的就这样区分。主要讲的就是不要乱补,不要乱泻,要确定以后再做,补错了就是这个结果。所以阴阳相错,你如果搞错了,该补的时候不补,该泻的时候不泻,就会乱经,病气会变动,会作乱,在里面更深,停滞不前。

第二节 九宫释八风

大家看221页。这一段呢,221页最后一段讲的是什么?就是我们天地之间本身,我现在慢慢给诸位这个图的观念,到时候我们会有两个图,这是九宫图,中宫,天地有夏天,东风,南风,东南风,西风,西南风,西风,西北风,北风,东北风,这种天地之风,按照四季,春夏秋冬来的风都是正风,就是正常的,就不会有问题。那你突然是那个春夏交接的时候,来吹个西北风和东北风,不正的风,这个时候人会受病。当你节气那个风向不对的时候,风向改变的时候,就厉风暴风这种,会产生人身上生病。这个时候我们当医生的就要注意,这种不按照正常来的时候吹的风,一入身体的话,直接就入脏。所以医生呢要一开始我们就知道病会很深,所以说,如果说平常你夏天那个天气很热,得到,就中暑嘛,像刮台风得到的不一样哦,病就会比较深。这个时候我们赶快去把他病清给他出去,这是治病在开始的时候,所以我们可以上工,很好的医生,这个叫天地的节气的忌讳,要注意它
黄帝又说了,看到星辰日月的改变,我懂了,看这个往古,我们如何效法古人的针灸呢?歧伯说,你要效法古人呢,一定要先知针经。我们要先懂针灸,中医呢一定要先懂针灸。那我们这个,我们要知道有四个东西,第一个,第三行下方那边,太阳,白天,日的寒温,还有月的盈虚,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浮沉,互相参合而调制这四个。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查到病的初为刚开始变动的地方。到结果若神仿佛,就是一点点改变的时候我们就查到。
这个怎么讲呢?诸位要用个简单的观念去想。寒的时候,你得到是寒症;热的时候,是得到热症,这是常态,对不对?一开始你就看到了。那这个寒热,如果说反过来,就病会比较重。比如你现在热症,热天,天很热,居然得了寒症,或者是天很冷,居然得了热症,这都是不合时节的,跟天日的气不一样,这个时候病都会比较重。这个讲的比如说还有月的虚盛,月的盈亏。当然讲的是,《黄帝内经》一直在强调人受天地之间所影响,你真的在治病的时候需不需要去知道这个?倒不需要,不要去想它外面。比如说现在有一个人来找你看病,现在是夏天,你总知道今天是夏天,热的要死,对不对?你一进办公室,冷气打开,坐下来,病人来了,夏天,对不对?你一摸他这个脉是冬天的脉?病态,对不对?冬天的脉。要是一摸,摸到是秋天的脉,我们就知道他生病,简单讲就是这样子。不会去真的知道,去忌讳这些东西。冬天的时候,这个病,一摸就是冬天的脉,这是常脉,正常。你一摸怎么夏天的脉,那么洪,就是病态。简单讲,就是这样子,所以你要去注意外面的节气。我们能够摸脉看诊,注意到春夏秋冬就已经很够了,真的很够,就已经是四时节气了,就足够了。你不要跑出去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月亮,月亮看的时候陪你太太看月圆嘛哈,没有那么,真的做的时候不需要那么细腻。但是基本上我刚刚讲的你要知道,你们以后有机会跟我临床的时候,你在我后面看我一摸,现在是夏天,对不对?你看那么热,你看他的脉,这是冬天的脉,你看他的病症就可以知道了,这是我们要去,四季要注意的。

第三节 虚邪与正邪、补与泻

224页,虚邪和正邪。这个八正之虚邪,就是外来的邪气,正邪呢本身发的病,从里面发出来的病。这个虚邪是外来的。本身呢如果你用力出汗,工作劳力出汗以后,中风,因为你是在用力做劳力工作,中的时候也是很微,非常的轻微。那上工救其萌牙,一开始发病的时候;下工救其已成。可是诸位要有个概念,这个是《黄帝内经》的原则,病人不懂啊,病人觉得说,我没有什么钱,一直到他有点病不要花钱来看,到了受不了他才来看。那你说你就骂这个病人,你害我做下工,这也不行啦,对不对?也不行,是不是?他不懂,那你就要告诉他。你有小毛病马上来,很便宜。
像我们诊所还立一个规矩,你感冒来,十块钱。平常看个诊还没有开处方要收你一笔钱,可是呢感冒,十块。为什么?我就鼓励他,一感冒就来找我。有的没有钱,还没有钱,但他知道我那个原则,带着小孩子来,我一样帮忙。所以我们当医生一定要有这种父母心。曾经有一个在念博士的,中国大陆来的,礼拜六带着小孩子来了,感冒,小孩子发烧。他说倪大夫,我没有钱,我在念书在打工没有钱,发烧怎么办?你说我治不治?对不对?当然治啊,处方大青龙下去好了,对不对?
治病不是说一定要收钱,这是病之初,你们要有这种好心。现在这位他拿了博士,现在工作很好。他到处跟人说永远记得我救他的动作。可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人没有想过你要怎么帮忙我,你开口我就相信你。所以说,你不能怪病人害你变为下工,这个不公平。所以说,你即使病入里,你说不要治了,你害我做下工,不治,也不行啊,也不行。对不对?这只一个定义而已,你们不要那么死板,我就要相信书,我要做上工,病发不治,不好。
225页,当然这句话我们可以怎么解释呢?西医就是下工,等到发病再去治,太慢了。刚开始有症状的时候,西医不认为你有病,因为查你很好。那我们过去有发生这种案例,心脏痛,两个工程师,一个39岁,一个41岁。这两个就是博士哦,高科技的物理博士,在太空中间研发太空物理,他们有三个人很好,第三个人来找我,吓死了来找我,因为这两个都死掉了,来回不到一个月都死掉了。这个39岁有一天早上觉得心脏很痛,很闷痛,就跑到医院里面去跟医生说,我相信我有心脏病。医生看看他,真是神经病。你既然说了,我就帮你检查,反正赚钱嘛。结果查了了什么EK机啊,什么STRESSTEST,弄了半天,你心脏很好,回家。他就开车回家了,到当天晚上,痛加强,而且痛是持续的痛。这时候再开车回到急诊室,他说我真的有心脏痛。因为美国你打个电话叫救护车1500块,就怕你乱叫。你没事叫救护车,台湾没有,对不对?你这边美国打交1500块,他自己开车去。然后医师看他脸色都变了,赶快把他放在那个EK机上面,台子转啦在那边测,“啊,先生你的确发心脏病了”,那个病人躺在EK机上面。我早上就告诉你了,我心脏痛吗,噗,死掉,当场在医生面前断气。这个死掉了,不到一个月,另外一个,这三个是非常好的朋友,这个也是一样发生同样的事情,也死掉了。这个吓的跑来找我,再也不敢去医院了。他们的下工下到什么程度?连发病的时候还看不到,一定要等到真正快要生死抉择的时候才看到,那已经死掉了。所以中医急诊,应该我们去,即使他发病的时候,我们先帮你下针,让痛去掉,你自己去照,都没有关系。需不需要照那个?不需要,那个机器没有用。
225页,黄帝问,我听这个补泄的方法,但是都不了解它真正补泄的经意是什么。歧伯就说了,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就当那个时机气很盛的时候,我们来泄;以月亮来说是正在满月的时候,以日来说的时候正温的时候,以身来说的时候当病人身体静下来不动、气定神闲的时候,这个时间我们呢用息方吸而内针。病人呢开始吸气,下针,因为你在吸气的时候,气在充充充大,你针下去。等到吸气的时候,对方同样在吸气的时候,再去拈针,所谓转针就是在做泻的手法。等的他在吐气的时候,针再出来。所谓泻,我们要泻他的气嘛。所以说他在吸气的时候,你针下去就在泻气,因为他吸气膨胀,扎个洞气就往外走,我们就希望他泻气,所以吸的时候进针,吸的时候拈针。吐气的时候,气是往外散,这个时候你把针顺着吐气拔出来,让气出来更多。这就是我们一个针刺的手法,能够泻到最强的程度了。你不要挖个洞,老师,很好,打个洞,不好。那我们有些加强的,比如说苍龙摆尾,对不对?你把针孔摇大,慢慢慢慢出来,摇方出来都可以,摇大针孔,这种都是强泄的手法。所以你看《黄帝内经》是不是要懂针灸?你们如果前面没有学过针灸,真的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所以泻必用方,一定要等到时机,其气而行之。那你要知道什么时候是泻,所以最简单的辨证,我们知道是实症我们才要去泻,所有的痛,巨痛,强烈的痛统统是实症
补呢,必用员,员者行,就是行气,行者要移动啊,那刺他必中其荣。这个时候本来我们的荣是指血,你不要我们要补他的时候,你专门扎他血管,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扎在血脉旁边,下深,血在比较深的地方,针要下的比较深。吸气的时候进针。故员与方,非针也。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那我们平常,我们扎针的时候是这样子。过去我们没有针管,都一根针拿在手上面,我们做补的时候,很好玩,皮肤拉起来,这皮拉起来,然后针先进皮,噗,扎进去。因为拉起来的话,那个气被你捏到,噗,针扎进皮层,病人吐气的时候,再推针进去。皮一定下拉起来再扎,当然有的地方不好拉,但是我们还是去拉皮扎进去,那个比较痛。现在因为没有针管,一拍进去,你针管拉起来针管在拍就不好拍了,我们针管就不用这种手法了。但是补和泻的手法,正好是相反,泻,吸气的时候进针,吐气的时候出针。补呢,吐气的时候,因为气正在往外散,吐气的时候你扎针进去,是不是气不会跑出来?反正是要吐气,然后吸气的时候来做插。等做完补的手法以后,我们吸气的时候把针取出来,吸气的时候往身体里面走,这时候你把针拔出来,捫针,把针按住它。泻的时候,就让他针拔出来以后等个几秒钟再去按针孔

第四节 补泻手法、三部九候

226页,黄帝了解了,他就说形与神,这问的是形和神,何谓形?何谓神?
歧伯曰:这个目冥冥,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就是我们所谓的形神,将来我会用到非常多,形神。这个形和神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看病,你如果说根本不问病人,什么望,也不看病人脸色已经黑了,你还在那边,我不要看你,摸你的脉,这是只有形没有神我们神一定要色脉同诊。看,你至少要要看一下,对不对?有的医生是,哦,我就摸脉就好了,这个都不对,这只有形没有神。这里讲的呢就这个意思。眼睛一定要看病人。
何谓神呢?歧伯曰,这个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就是当你用神在看病的时候,就是让你专注。专注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太太叫你“死鬼啊,你吃饭了”,你一样什么都听不到,专心的摸脉。一叫,你就分神了,等一下,你就神已经失掉了。所以你一定要先跟太太讲清楚,如果太太在诊所,最好是不要在诊所里。你相信我,太太最好不要在诊所里。这个,一定要专神,这是用神。
我们后面还会讲形和神,我会把它分析的很透彻,让你们学到这形神,一定能够掌握它的重心,你不会我也会把你教会。老师,这个很难吗?这个看也看不到,摸也摸不到。中医本来就是哲学嘛。哲学是形而上的东西。形而上的东西不是说仪器可以看到的,所以你要去让大家能够体悟的时候比较难一点。我找了很多好方法,让诸位了解。
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如果说你能够掌握到治病的神,就是你能很专注的听病人讲话,问诊,知道抓重点。你不会说,你看有的医生,摸脉啊,你看,看到病人,病人告诉你这情形,你总不会说你兄弟有几个?你的问题是鸡同鸭讲,病人来找你看病,你问我兄弟几个,你就可以知道医生有没有神。我们在看病的好医生呢,摸脉问他病人给你陈述的时候,你两三句话病就结束了,用神,很简单。医生问病人问的问题越少,这个医生越高明。问的问题词不达意,这个风马牛不相干,这都是不好的医生。这里讲的就是这个。

************************************

原文: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泻,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观于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髣髴fǎng fú,同仿佛)。
       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
       帝曰:余闻补泻,未得其意。岐伯曰: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员与方,非针也。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帝曰:妙乎哉论也!合人形于阴阳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然夫子数言形与神,何谓形?何谓神?愿卒闻之。岐伯曰:请言形。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

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29【p138-p140第二十六篇 八正神明论】
倪海厦讲《针灸大成》笔录第十一篇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19)
62.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黄帝内经|刺志论反症,针解,长刺节论
如何做补泻-第十一节补虚法、经络痛之虚实治法-倪海厦《黄帝内经》第六十二篇调经论(62.11)
自我康疗90:解读《黄帝内经·灵枢·终始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