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讲座(十)

王雪苔 编著  朱琏 审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

文献来源:王雪苔,朱琏.针灸讲座(十)[J].中级医刊,1955(08):25-27.

(上接针灸讲座(一)针灸讲座(二)针灸讲座(三)针灸讲座(四)针灸讲座(五)针灸讲座(六)针灸讲座(七)针灸讲座(八)针灸讲座(九)

五十种症状的对症取穴(附录)

针灸疗法也和其他疗法同样,要按着疾病的原因,取穴治疗,这在第九、十两讲里已经介绍过了;但是为了解除病人的自觉痛苦症状,对症治疗也应采用,现为帮助初学者便于掌握起见,特按我们的临床体验及古代经验,综合成50种症状的对症取穴,以供参考。
1.头痛:
前头痛:印堂、前顶、头维、上星。
头顶痛:百会、前顶、后顶。
后头痛:后顶、风池、天柱、新设。
侧头痛:太阳、头维。
(这四种头痛及取穴)配合列缺、外关、足三里。
2.头晕:
头晕的治疗,可参考头痛的治疗,如有并发症状,则取穴如下:
头晕,嗜眠:可针合谷、少商、风池。
头晕,目眩:可针太阳、解溪、丰隆。
头晕,贫血:针灸大椎、足三里、曲池。
3.失眠:
神经衰弱的失眠:针神门、太渊、外关(浅刺多留针)。
性神经衰弱的失眠:针三阴交、阴陵泉。
肠胃疾患的失眠:针足三里、天枢、中脘、曲池。
心脏病的失眠:针内关、足三里、喘息穴。
内分泌腺疾患的失眠:三阴交、地机、曲池、肾俞、膏肓。
肺结核的失眠:针合谷、曲池、太渊、肺俞、膏肓、足三里、三阴交。
此外,不管是什么原因的失眠,在临睡以前,灸曲池穴或合谷穴(温和灸)亦可收效,但灸的时间要掌握好,当病人开始瞌睡的时候,就应停止艾灸,让病人安静睡眠。
4.嗜眠:针人中、合谷、曲池、足三里、少商、风池、天柱等穴。如是寄生虫疾患引起的,要配合原因治疗。
5.精神失常:采取人中、少商、隐白、上星、颊车、承浆、大陵、申脉、劳宫、涌泉、风府、鸠尾等穴。
6.发烧:针灸解热,取穴新建、肺俞为主,配合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如果扁桃体炎及某些热性病引起的发烧,刺少商、十宣出血,也有效。
7.盗汗,多汗:合谷、鱼际(强刺激),复溜、内庭、行间(弱刺激)、大椎。
8.无汗:合谷、鱼际(弱刺激),复溜、内庭,行间(强刺激)、大椎。
9.全身倦怠违和:针灸足三里、曲池、合谷、行间、膏肓、大椎。
10.食欲不振:针灸足三里、曲池、支沟、中脘、丰隆。
11.恶心,呕吐:
某些热性病引起的:针金津玉液效果很好。
胃肠病引起的:针足三里、内关、中院。
妇科病引起的:针三阴交、合谷。
内耳疾患引起的:针翳风、风池、合谷。
脑疾患引起的:针合谷、少商、足三里。
12.腹泻:
肠炎引起的:针灸足三里、天枢、内关、大肠俞、灸神阙或刺曲泽、委中。
消化不良引起的:足三里、隐白、阴陵泉。
受凉引起的:三阴交、足三里、灸神阙。
肠结核而引起的:针灸气海、大肠俞、三阴交、复溜、命门。
13.痢疾:
脓样粪便者:针中院、天枢、隐白、内庭、内关。
血样粪便者:针天枢、气海、隐白、内庭、内关。
里急后重者:针天枢、曲池、阳陵泉、太冲、隐白。
14.大便秘结:针或灸足三里、天枢、大肠俞、气海、腹结、支沟、阳陵泉、丰隆、太白等穴。
15.大便失禁,可针八髎、长强、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
16.胃酸过多(吞酸,嘈杂),风池、大杼、足三里。
17.胃酸缺乏(胃胀,嗳气):肝俞、胆俞、支沟、足三里。
18.鼓肠(肠胀气):大肠俞、天枢、中脘、足三里。
19.肝肿,脾肿:针灸章门、巨阙、行间、三阴交。
20.腹水:针灸气海、水分、三阴交、内庭、行间、足三里、合谷、支沟。
21.咳嗽:
由支气管炎而引起的:合谷、曲池、大椎、风池。
由肺炎而引起的:大杼、肺俞、气户、合谷、内关、鱼际、少商。
由胸膜炎而引起的:大杼、肺俞、曲池、鱼际、巨骨。
由肺结核引起的:合谷、太渊、曲池、肺俞,膏肓、大椎、中府。
22.咳血:大椎、肺俞、膻中、中脘、巨骨、支沟、大陵等穴。
23.喘息:天突、合谷、喘息穴、膻中、巨骨、肺俞、曲池、太渊等穴。
24吐血:针腹中、中脘、气海、足三里、曲池、合谷、乳根。
25.血压亢进:针灸鸠尾、期门、足三里、内关等穴较好,但针的手法掌握不好,血压不能下降,一般手法是找到感觉以后,继续将针捻转,到病人产生局部紧张感觉时,再留针。
26.贫血:针灸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大椎、膏肓、命门、气海等穴。
27充血:分为动脉性充血及静脉性充血(又名鬱血)两种,治法都是一样的。
局部充血:采用局部穴位,浅刺速刺。
脑充血:采用风池、肩井、手三里、合谷、足三里、少商、三阴交等穴。
28.循环停滞,速刺曲泽、委中、十宣出血,并可针合谷、复溜。
29.脉搏频数、不整脉、脉搏缓徐:针内关、间使、神门、足三里、膏肓、大杼、风池。
30.流涎症:针颊车、大陵、劳宫、膻中、中脘。
31.手掌多汗症:针鱼际、劳宫。
32.胃痛:可针足三里、中脘、天枢、章门、手三里、内关、公孙、幽门。
33.肩臂痛:要根据疼痛的原因及部位配穴如:
桡神经痛:手三里、曲池、合谷。
正中神经痛:间使、大陵、内关。
尺神经痛:少海、神门。
肩胛上神经痛:秉风、巨骨、大杼、肩井、支沟。
肩胛下神经痛:肩髃、肩贞、天宗。
腋神经痛:肩髃、肩贞、极泉。
肩关节风湿痛:肩髃、肩井、曲池、支沟。
肘关节风湿痛:曲池、手三里、合谷。
34.腿痛:也要根据疼痛原因及部位而配穴。
坐骨神经痛:环跳、承扶、八髎、委中、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昆仑。
股神经痛:肾俞、大肠俞、环跳、新建、阴陵泉、髀关。
股外侧皮神经痛:命门、肾俞、新建、髀关。
膝关节风湿痛:梁丘、内外膝眼、足三里。
35.胸痛。
疼痛部位在前胸部:用大陵、内关、曲池等穴。
疼痛部位在侧胸部季肋部:用章门、支沟、外关等穴。
肋间神经痛:除按上取穴外,尚可在疼痛的肋间取穴。
36.下腹部疼痛:原因很多,要根据不同的原因,用穴治疗。
膀胱炎的下腹痛:肾俞、膀胱俞、关元、三阴交、内庭。
膀胱结石的下腹痛:主要是原因疗法(手术),针灸只能配合,用穴大肠俞、膀胱俞、上髎、中髎、足三里、三阴交。
膀胱痉挛的下腹痛:针灸大肠俞、膀胱俞、八髎、中极、命门、阴陵泉。
子宫炎症的下腹痛:内庭、三阴交、水道、膀胱俞。
附属器炎的下腹痛:三阴交、足三里、曲骨、膀胱俞、八髎。
月经期的下腹痛(月经困难):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大肠俞、胃俞。
精系神经痛:中极、肾俞、八髎、复溜、三阴交、太冲。
37腰背部疼痛:
背部疼痛:①疼痛附近的穴位;②尺泽、曲池、委中、支沟。
腰部疼痛:①疼痛附近的穴位;②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
骶骨部疼痛:①疼痛附近的穴位,②环跳、委中、承山、三阴交。

38.下肢浮肿:针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等穴,局部浅刺亦有效。

39.腓肠肌痉挛:针委中、承山、环跳、三阴交、昆仑。
40夜尿症及尿频:针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兑端、合谷。
41.尿闭: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阴陵泉、兑端、水道。
42.月经闭止:凡在闭经期的月经闭止以及怀孕、授乳期间的月经闭止,是属于生理状态的,绝不可盲目针灸。如属于病理的月经闭止,可针鬼藏、三阴交、合谷、地机、命门、中极、血海等各穴。
43.白带:如属于细菌性的,要配合药物治疗,如是一般性的白带,可针灸气海、中极、肾俞、三阴交等穴。
44.耳鸣:针下关、翳风、听会、肾俞、足三里、合谷。
45.衄血:针上星、合谷、大椎、风府、委中。
46.舌肿胀:刺金津玉液或十宣出血或针合谷、少商。
47.溢泪症:针攒竹、大骨空、小骨空、风池、太阳。
48.羞明(眼):针攒竹、合谷。
49.散光(眼):针风池、太阳、攒竹、合谷。
50休克:刺人中、少商、十宣或针足三里、内庭、气海等穴。
(全文完)
针灸生:闫明玥
针灸师:李宝金

特别说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得一见的针灸处方
名老针灸专家经验集丨王雪苔--针法灸法与证候相应取穴配伍循其规律
[转载]仙骨道人谈难得一见的针灸处方
难得一见的针灸处方(外景篇)
针灸实用方
针灸处方及腧穴学歌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