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场快速晋级法则》

《如何实现快速晋级》(四)

    在中国,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很少有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开设的,大多的时候都是一个人担任。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很多的企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也就没有真正的董事长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胜在效率,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个人担任,决策更容易被执行。董事长的主要职责是决策,总经理的职责是执行,两个职务的功能有所偏重,分工和工作内容也有很大不同,晋升为总经理后,还要向上晋级,成为董事长,或者总经理要兼任好董事长的职能,还需要在如下方面多做努力。

    我们不去引用标准化的概念,首先看看董事长应该做什么,企业界的思想家冯仑讲过,董事长质干三件事情,看别人看不清的未来,算别人算不清的账,做别人做不成的事情。开未来的能力,就是寻找机会,规避风险,看清趋势的能力;算不清的账,就是拍板做决策,保持企业内部大的方针政策大部分正确,要有决策能力,也敢于决策,能够快速决策。做别人做不成的事情,就是只做最重要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由于职务带来的权力,或者个人能力方面的差异,只能董事长来做,而其他人承担不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回头看看,从总经理晋升到董事长,应该在哪些方面多做努力。

    一、看未来的能力

    看未来的能力,实际上是战略选择能力,战略就是站在未来的角度,看当下应该做什么。对于总经理来说,是用标准、流程和规程把事情做对,主要的对象还是事情,或者说进行的是对结果负责,管理过程的工作。但是对于董事长来说,要着眼于公司的未来,要厘清概念,掌握规律,驾驭趋势,进而使得公司总在做对的事情。

    要有看未来的能力,要把精力投入在研究社会、人性和自己(自己的企业和个人)方面。企业是社会最小的经济单元,企业存在于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包括自然的客观环境,由人构成的社会环境,还有企业所处的小的行业环境,环境还分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有看趋势的能力,必须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研判环境和自己,对于总经理来说,必须从事情上分出一定的精力去研究人。

    环境分时空两个部分,从世间上,要研究看清未来的趋势,就要研究当下自己拥有什么,研究自己的过往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空间上研究自己掌握的资源,外部的机会。历史只重复规律,但不重复事件。因此多研究历史,多弄清楚事情的本质,摸透了规律,就能够做到按照规律办事,顺势而为。

     世间很多低效的人,总是从自己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甚至很多人从来不总结经验教训,做着原地踏步的事情。现今,各行各业的成功者基本上都是长着腿的书,不读书的人很难有未来,也很难看得清未来。作为企业的董事长,必须进行大量地阅读,才能够看清楚纷杂事件背后的规律。多读历史书籍,让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读宗教的书,让你更了解人性;读哲学的书,让你更智慧;读文学的书,可以提高情商,让你更快乐。

    二、决策的能力

    决策,实际上是在占有大量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选择的能力。占有大量的信息非常的重要,信息有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信息,也有内部外部的信息,还有站在不同立场方面的信息。作为董事长,统管全面,这个职责只能董事长来承担,也只有董事长具备这个能力,因为作为分管某一方面的公司高层,因为角色问题,难免会陷入本位主义,提出的建议难免偏颇,作为董事长只有在听取各方面的建议的基础上,然后自己拿主意。

    一个良性的公司,董事长只聘任单方面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因此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非常的重要。为什么很多的公司推行一言堂的决策,实际上董事长招聘的人,各个方面的能力都不如董事长自己,或者说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提意见,董事长也不听,最终能力强的人都跑了,留下了听话照做的人。很多企业老板强调下属忠诚,实际上忠诚的人能力不强,能力强的人一般都不会多么忠诚。

    真正好的决策机制是,听取大多数人的意见,跟少数人商量,然后自己一个人拍板。没有前两个步骤,你的决策很难深入人心,也很难被执行下去,就算你的拍板无比的正确,最终没有人支持,也是无用的,对于一个决策者来说,要追求效率,但更要能够听进意见,听到不同的声音。现实中很多发展受阻的企业,所谓的总经理和副总只能算作一个助理或者秘书,或者是中层强加了一个高层的职务称号而已。

    决策分三个方面,会决策,能决策,敢决策。会决策是要懂得决策的机制,利用科学化的方法决策;能决策,是有决策的能力,有海量知识构建起的常识;敢决策是要有勇气,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惧。敢决策,并不是胆子大,更重要的是因为看清了规律和趋势,更加的从容淡定而已。

     三、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现实中,很多的企业老板很忙,状态基本上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忙、盲、茫。为什么如此,实际上你做的很多的事情都不是你应该干的,而是在抢下属的工作。我曾经说过,董事长应该干两件事情,一个是把已经流程化的工作交给下属,一方面是把还没有流程化的工作流程化。但现实中很多的老板喜欢显示自己重要,很多都是都由自己说了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更有权力,自己能够刷出存在感,还有就是做了事情有成就感。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老板是最忙的那一个,企业的发展一定不会良性。老板的忙在于劳心,而不是在于劳力,甚至也不是劳脑。老板只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无法授权下去的事情,但是这个界定好难,实际上还是认知的问题。如何界定,有一条原则,就是公司内部的事情,如果能从外部找人来干,就找人来干,如果找不到,能不能出钱请人分包出去干,如果还不行,就花钱请顾问来指导,还有就是耐得住性子,在内部培养人来干,剩下的事情就是老板自己干的事情了。现实中很多的老板亲自跑业务,跑业务不是拉单子,是做市场,做市场不仅仅是拉来单子,老板要永远分管市场,但是并不是说老板就是业务员。

    通过以上界定,老板应该做什么,我梳理了以下几条。首先,老板应该永远在找人才,分辨什么人是人才,什么人才是自己需要的人才,很多成功的老板50%的时间是在寻觅并吸引人才,但很多老板是有事情就想着自己如何做好,自己亲自上。其次,如何满足人才的需求,自己有没有能力满足人才的需求,高级人才如果薪资得当,他还有事业心,价值认同等需求需要满足,但很多的老板认为人工作就是为了钱,而看不到其他的需求。接下来,打造企业文化。有技术专长的公司可以走一段路,但是有文化底蕴的公司可以走更长的路,企业要打造正向的企业文化,老板必须有文化,现实中很多老板不学习,不读书,再强调企业文化也是没文化。提升相关的能力,一个领袖,应该是一个理论家,行动家,加上鼓动家(昨天文中已经阐述过),那么老板必须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提升演讲力,提升素质和作风,但是现实中很多的老板,总忘不掉自己最初专注的领域,技术出身的喜欢研究专业,做销售出身的喜欢研究关系,做行政出身的喜欢玩弄权术,但总是不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情。放弃自己已经熟练运用的能力,开发自己应该具有的能力,需要魄力、勇气和智慧。再就是,对接更多的资源,一个领导者,并不是因为能力强而稳坐领导的岗位,而是因为你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能够对接更多的资源,因此和人打交道,和高人打交道的能力是必须要有的,和高人打交道,要有更高的认知,和更多的人打交道,慢慢的就会变成社会活动家,不活动,那能认识更多的人,吸引更多的资源。总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授权不出去的事情。

    作为董事长,实际上就是企业的领袖,领袖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别人追随的问题。很多高级人才之所以离开一个公司,并不是因为钱给少了,不爽了,而是老大的格局和境界太低了,别人不愿意追随了。一个人才永远只会追随比自己强的人,这个强,不是能力,而是格局、境界、理想和素质,而后者都是虚的,看不见的东西,务虚在一般人看来就是吹牛,画大饼。你要做的,就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吹你的牛,让相信你的人跟随你,进而把吹过的牛一一实现,让因为看见,所以相信的人团结在你的周围。

    从总经理晋级为董事长,有时候看起来是一步之遥,有时候看起来比登天还难,顿悟了,找到方法了,也就不算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高级人才培养法则
功劳只有你记得,老板谢过就忘了:在职场上,乖巧从来不是保命伞
案例分析:如何成功地做私营企业的总经理
学学管仲的观人术
成功人士管理论坛集锦
董事长和总经理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