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足少阳胆经穴位(42)地五会

(42)地五会

【名词释义】

地即土地,地为下,指足部,五即五个,会即会合,分布于足部的少阳经穴有五,此穴居其中,为上下脉气会合之处,故名地五会。

《释名·释地》:“地,低也。其体低下,载万物也。”《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风行于地。”《备急千金要方》风毒脚气门:“夫风毒之气皆起于地。地之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当履之,所以风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脚。”五,数也,同伍。《周礼·地官·小可徒》:“五人为伍。”人头圆象天,足地方以应。本穴为足少阳之气,与其他五经之气会合处也。以此之一,会彼之五,足方象地。本穴能治足背红肿,五趾不能着地,针之可使肿消疾除,站立如常;又其穴为五脏之气所会,故名之。

【定位】足小趾次趾本节后陷中,去侠溪一寸。

地五会穴位于足背部,当第四五跖骨间,靠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侠溪穴上1寸处。

快速取穴:小趾向上翘起,小趾长伸肌腱内侧缘处即是地五会穴。

  

  

  

  

  



【功效】清肝泄胆、聪耳明目。

1、地五会穴具有舒肝消肿,通经活络的功效。

2、地五会穴有清肝疏胆作用,凡穴名之曰合曰会者,皆与他经之穴会合为用也。如头之百会,腿之合阳,手之合谷,以及臑会、会宗等均是也。其所治症,亦多有与他经之穴协合奏效者。如《天罡秘诀》云:“耳内蝉鸣先五会,次针耳门,三里内。”《黄帝内经素问》曰:“阳气起于足趾之表。”少阳为一阳,由头至足为降。厥阴为一阴,由足至腹为升。阳不降则阴无以升,阳之降,阴之引也;阴之升,阳之促也,六经皆然,借少阳厥阴以启之也。

【主治】主腋痛,内损唾血,足外无膏泽,乳痈。

1、地五会穴主治头、胸等部疾患:如偏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内伤吐血,乳肿乳痈,腋下肿,腰痛,足背红肿,头痛,目赤,耳鸣,胁痛,乳痈,足背肿痛,耳聋,胁肋胀痛,足跗肿痛,乳房胀痛,目赤肿痛,吐血,现代又用地五会穴治疗肋间神经痛,神经性耳聋,乳腺炎,结膜炎,腰肌劳损,足扭伤,肺结核,腋淋巴结炎等。

2、地五会穴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胁痛、乳痈、内伤吐血、足背肿痛。

3、地五会穴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胁肋胀痛,足跗肿痛;乳房胀痛,乳痈。

4、地五会穴主治目赤肿痛,耳鸣,吐血,乳痈,腋下肿,足背红肿等。

5、现代又多用地五会穴治疗肋间神经痛、神经性耳聋、乳腺炎等。五官科系统疾病:结膜炎,乳腺炎;运动系统疾病:腰肌劳损,足扭伤;其它:肺结核,吐血,腋淋巴结炎。

【刺灸法】《铜人》针一分,禁灸。

刺法:直刺0.5~0.8寸。

灸法:可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穴位配伍】

1、地五会配睛明、瞳子髎、风池,有祛风明目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痛。

2、地五会配乳根、膻中、足三里,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主治乳痈。

3、地五会配睛明、瞳子髎、太阳、风池、太冲、合谷,治目赤肿痛。

4、地五会配乳根、膻中、肩井、足三里、足临泣,治乳痈。

【特效按摩】

1、经常用拇指指腹,按揉地五会穴,对足趾麻木等不适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2、经常按揉地五会穴,可以清泄肝胆邪热、聪耳明目。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内伤唾血不足,外无膏泽,刺地五会。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内伤唾血,足外皮肤不泽,乳肿。

3、《针灸大成》:主腋痛,内损唾血不足,外无膏泽,乳痈。

4、《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耳鸣腰腿先五会,次针耳门三里内。

5、《针经标幽赋》:眼痒眼疼,泻光明与地五。

6、《席弘赋》: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明存三里穴。若能补泻五会间,且莫向人容易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穴位图】足临泣,调理头痛、腰痛、眼疾、胆囊炎
地五会穴,地五会穴位位置图,按摩地五会穴的功效,地五会穴的作用
足临泣-穴位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穴位调理:足临泣穴可调理乳痈,疟疾,月经不调,足跗肿痛等病症
【每日一穴】足临泣,调理头痛、腰痛、眼疾、胆囊炎
足窍阴穴精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