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节回家过年是为了什么?

过年回家,全家团圆,这是国人每年最盛大的节日。

为了过年回家,哪怕少赚钱,哪怕路途遥远返程艰辛,也要回家。春节返乡潮也是中国最浩浩荡荡的人口流动,大有不顾一切也要回家过年之势。

回家过年对国人来说如此3要?到底是为了什么?因为什么?

1、儒家文化以亲情为本

中国的儒家文化提倡三纲五常,三纲是君臣纲、父子纲、夫妻纲,三纲之中,“父为子纲”是基础,是根本,它所追求的就是孝敬,所谓“孝悌”也是对每个人最基本的要求。

孝悌的延伸,就是对向各位长辈的孝敬,对兄长的“悌”,也就是恭敬,延伸到过年就是拜年。

春节时候,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向晚辈回拜,给压岁钱。可以说,“孝悌”是父子纲的维系,是儒家文化的基本。在此基础上,又有夫妻纲的规范,维持家庭稳定、社会稳定,再升华到总纲:君臣纲。可以说,儒家文化三纲五常的基础就是以家庭亲情为纽带和核心。

因此,看重亲情,以亲情为本是大部分国人的信仰。讲究养育、孝道,家庭、亲情是国人最大的信仰。

西方世界过圣诞节、感恩节,源于他们的宗教信仰,而我们过春节、过中秋、清明扫墓,也源于我们对亲情的信仰。

很多人家有家谱、祠堂,有自家的家族文化,有家规家法。而亲情的释放和牵引也主要是通过多个节日来实现,总之,我的记忆中,逢年过节时候,都会走亲戚,亲人团聚,或者电话联系问候。而最为重视的就是春节。

2、过年团聚已经成为一种信念

中国人以亲情为本,而春节可以说就是亲人团聚、举国欢庆的日子。

春节有多重要?在我的记忆中,再穷再难也要过个好年。因此小时候的口头禅就是,娃娃爱过年,大人怕花钱。那种每天盼着过年的心情至今清晰。过年了,就有肉吃,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有很多好玩好耍的事情……

尤其是在北方,从过小年开始,几乎就开始每天为过年做准备,备年货。小时候每年年前都有杀猪的人家,村里好不热闹。从春节前三天就开始准备各种吃的,煮肉,做凉菜,备甜品。大年三十叔伯兄弟全部团聚在一起,喝酒说笑看春晚熬通宵……大年初一各家串门,各种玩耍热闹,村里到处都是鞭炮声。初二开始走亲戚拜年,前几天拜年,后几天回拜,去了亲戚家也是吃好玩好甚至留宿,几个人一张床通宵玩耍说闹,一直差不多快到元宵节,才慢慢地冷清些了……

即便是长大后没了那么多假日,即便身在异乡,也是能够回家也尽力回家过年。过年回家,几乎成了内心深处的一种信念。

中国人最大的信仰就是亲情,因此我们过的节日都是代表团聚和思念的春节、中秋、清明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信仰是宗教,他们过的是圣诞、感恩、万圣等。过年是最大的节日,也是最能够代表亲情团聚的节日,我们把对亲情的信念也转嫁到了对过年团聚的期待上,使春节过年也变成自己的信念。

3、再穷再难也要回家过年

过年团聚已经成为一种信念,因此,大家都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疫情三年,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很多人放弃了回家过年。今年疫情虽然放开,但潜在未知风险依旧存在。为了家人亲朋的安全,还是需要尽力防范为主。

亲情文化最看重的就是孝敬和善心,最基本的就是平安喜乐,平安健康是第一位的。

因此,虽然回家过年已经成了一种信念,但为了家人亲朋的平安喜乐,拜年有必要的时候还是带着口罩,为了不让疫情再次流传,还是尽量不要过度聚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家的三纲四维五伦五常八德
【时令节日】元宵丨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
[家庭美德] 孝道与感恩
弟子规是最高的生存智慧(2012-03-24 09:27:59)
儒家之核心
信仰和信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