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窑火真传铸瓷魂——解析定窑(二)

上一篇文章从定窑的发现历史、外销、工艺、装饰特点等方面对定窑进行了解析,本篇文章将重点解析定窑的鉴定方法,才疏学浅,不足之处还望共同交流学习。

定窑的釉色品种:

定窑以白色为主,另外还有黑定、绿定、紫定(绛定)、酱定、外酱内白等品种,其中黑定、紫定,加金彩花纹尤为珍贵。

宋 定窑金彩大盘

黑定主要是仿建阳窑的乌金釉,这和宋代斗茶兴盛有关。黑定产品胎质洁白,造型规整,器壁较薄,釉面匀净,乌黑发亮,在高倍放大镜下,釉中闪金色气泡。

定窑 黑釉盏

绿定,是仿磁州窑系辽绿中翡翠绿釉产品,其特点多采用印花工艺,胎质洁白,釉色鲜艳沉稳,选用绿釉中的大绿色,印花凸印,纹饰细腻清晰,绿定在定窑中属罕见品种。

绿定 绿釉划花净瓶

紫定又称绛定,并非紫色,是以铁为发色剂的一种柿红色的高温釉,紫定中釉料为高钙质釉,还含有一定数量的锰,为了增加其釉中的钙含量,窑工还采集当地山区生长的一种蕨类植物,晒干烧灰加入釉中,所以烧成后紫定釉面多有流淌现象,其釉色晶莹透彻,富有光泽,光可鉴人,故苏东坡有“定州花瓷琢如玉”的赞誉。

北宋 紫(绛)定棱口碗

酱定,釉料属低钙质,并含有一定数量的乳浊剂,烧出来的产品,尽管有深浅、偏红、偏褐、偏黄之分,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釉色含蓄不透,由于釉中含钙量较低,釉在高温下较为稳定,流动性小,故烧成后釉面平静,没有流淌现象。

定窑 酱定鹦鹉形壶

定窑的鉴定特征:

定窑在唐末五代受到邢窑白瓷工艺影响,技艺得到很大提高,而且产品逐渐代替邢窑市场,在五代至北宋早期一度被皇室指定为贡瓷。

综合定窑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唐末至五代,定窑以仿金银器造型光素大方为主,胎体细白,无化妆土,釉水洁白,采用仰烧即一匣一烧工艺,故成器口部有釉,足底无釉。

北宋早期多烧碗、盘、孩儿枕、如意枕、银锭形枕、梅瓶、长颈瓶、动物人物造型、文房砚滴等造型,纹饰采用刻花、划花并辅以蓖纹衬托装饰。此时产品已开始使用一匣多层覆烧工艺,芒口金装满釉裹足,竹丝刷痕,泪痕等定窑烧造典型特征,此时釉色依然为白色。

北宋中期定窑产品多烧碗、盘、孩儿枕、如意枕、银锭形枕、梅瓶、长颈瓶、动物人物造型、文房砚滴等造型,纹饰采用刻花、划花并辅以蓖纹衬托装饰。此时产品已开始使用一匣多层覆烧工艺,芒口金装满釉裹足,竹丝刷痕,泪痕等定窑烧造典型特征,开始采用精湛印花工艺。

北宋 定窑菊瓣盏

北宋 定窑金装印花纹盘

北宋晚期至金代,定窑印花工艺盛行,逐渐取代了刻花、划花、蓖状工具划花。此时的定窑工艺已经影响到了景德镇影青(青白釉的品种)和北方的霍州窑、磁州窑等。此时定窑的釉面因木质燃料断绝,改为煤烧,煤烟中含有一定的硫磺,因此定窑釉色由原来的白色变为牙白、牙黄色。

北宋 定窑牙黄釉

北宋—金 印花花卉纹饰

北宋—金 定窑 牙白釉划花纹盘

金代晚期至元代,由于战乱及景德镇窑的兴起,定窑产品质量开始下降,走向衰落,此时定窑采用磁州窑系的叠烧法,成器后在碗、盘中间有一个圆形的露胎涩圈,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定窑变成了一个普通的粗瓷民窑。上述定窑胎釉烧造的特点在此时已不再出现,此时产品混在其他窑产品中已无法分辨出。

元代垫烧痕迹

定窑器物底部修足:五代至北宋期间修足较为规整,可见比较明显的修切痕迹,北宋晚期至金代中期底足特征碗底心胎体较薄,偶见有支钉痕迹,金代晚期开始底部碗心开始逐渐变厚,至元代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碗心变厚。

碗心支钉痕迹

金末元初底足

元代碗心厚度明显增加

土定、粉定、南定之说:

土定胎有瓦胎、陶胎两种,瓦胎淡赤色,陶胎为白土质,略黄,质皆松,其体较厚,釉色白中闪黄,胎釉结合不好,容易剥落或有大开片。此品种应为磁州窑仿定窑产品。

定窑系仿定窑的主要窑口为山西平定窑、霍州窑、介休窑,四川彭县瓷峰窑等,产品器型端庄,釉色精美,纹饰、瓷胎细致,和真的定窑区别不大。但其主要仿的是北宋晚期到金代早期的印花产品,而且这些窑口都是金代开始的。另有在赤峰一带有辽定也烧造定窑类的产品。

粉定是五代至北宋中早期,燃料为柴烧的产品中的进贡精品。故定窑无土定之说,只有民贡、御贡、粗细之分。

南定是宋代南迁后,景德镇在南宋时期烧制的胎质细腻、薄胎青白釉色、芒口覆烧的印花湖田窑青白瓷,属南宋影青仿定的青白釉品种。

辽定 印花龙纹方盘

定窑的款识:

定窑器物上底部刻款,常见的为“官”字款及“新官”款,在曲阳窑址内和传世定窑有“尚食局”、“尚药局”、“五王府”、“天水郡”、“易定”、“会稽”等款。流失在海外的有“食官局正七”字铭文及印阴文的“定州公用”楷书铭文。还有些铭文是宫廷玉工在实用中补刻的,铭文款识都是与宫殿建筑有关如“奉华、华苑、禁苑、德寿、聚秀”等。另外,还有国内收藏的“太平兴国二年”黑书定窑洗与朱书“长寿酒”刻花定瓷碗。河北省曲阳县文物保管所藏的出土三件印模款,其中“甲辰二月望日造”等款,为金世宗大定二十四年时期所造。

五代 白釉双“官”字款枕

北宋 “官”字刻款

北宋 定窑 “尚食局”款

北宋 “尚药局”款盖盒

定窑辨伪要点:

定窑的真假鉴定需结合胎釉、造型、制作工艺、纹饰特点,必须符合上述所说的五代、宋、金、元各自特点,如有违背或一件东西年代特点和装饰工艺有穿插,一定是赝品。

定窑真品釉质亮洁,硬度感强,刻划工艺流畅自然,功力非凡,仿品则釉面硬度不够,釉面无润感,做旧后显乌蒙不透澈,划花也做作小气,欠畅漓之感。

印花器雕模繁中见简,刻划细致入微,主次条理分明,真品脱模后,棱角分明,转角果断。赝品繁乱,主次不分,脱模后线条较粗,转角太肉,不够清晰,整体模口较浅,釉面过厚。

真定窑产品属薄胎、薄釉,釉面属石英质,较透,因而能看到瓷器里面的划、印花纹,整体气泡较少,只有在泪痕积釉处才能看到气泡,胎属高铝质,烧成温度比其它老窑要高,敲之声如磬,有回音,整体胎体较薄,赝品反之。

假定窑的芒口不是过窄就是过宽,真定芒口包银出土后包银银边会变黑,氧化的很薄以致大部分脱落,好多只能看到包银的痕迹或斑落残留。赝品包银较厚化学处理后,让其氧化发黑,非自然氧化之现象。

在黑定鉴定上的描金,真品是用真金绘画,其做法把金打成薄片,剪碎,按汞7金1的比例,用水银化开,成画后,用火烘干,水银蒸发后,黄金附着于器上。赝品图案无此工艺基本都是化学洋金,钛金绘制或印制,其金色光亮无真金质感。

定窑有许多仿磁州窑、耀州窑的产品,也应从胎上、釉上多加对比,从器表看,颜色差异不大,细看磁州窑胎体显灰白色,胎土含有砂性,整体较粗,如是磁州窑仿定窑产品属粗粮细作。反之,定窑整体水平较高,为仿磁州窑产品故意做的很粗,叫细粮粗做。


写在最后:

定窑从创窑、工艺循序改进,到达鼎盛,一度成为皇家御用名瓷名扬天下,后来因种种原因走向衰落,除烧本窑特色产品外,也大量仿制其他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流通品种,它的兴衰实际是一种生产力的体现,也是事物发展规律的呈现。市场流行的赝品以河南、河北私人小窑做的最好,其中高仿精品已达乱真的效果,在现今市场调整的大趋势下,还应理性对待。

感谢您的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定窑绿釉印牡丹花纹大碗
定窑瓷器欣赏
金朝瓷器
迷人的定窑印花之谜
宋代定窑(黑定)的特点 DM
宋金定窑龙纹盘研究参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