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妹妹不是故意的,哥哥没是故意的


最近一两个月吧,就经常能听到妹妹说:妹妹不是故意的。比如小哥俩一起玩儿时,妹妹不小心碰到哥哥的头了,或者是不小心碰到我了,又或者碰到其他事物了,她都会说:妹妹不是故意的。
 
在妹妹的带动下,哥哥在这一个月也会说:哥哥没是故意的这样的话了,哥哥不会说“不是故意的”,他说“没是故意的”,这跟哥哥的语言发育有关。
 
最早的时候小哥俩都说“没什么”,而不说“不什么”。后来妹妹慢慢语言发育成熟了,就说“不什么”了,很少再说“没什么”了。但哥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发育啊,不着急,慢慢来,哥哥加油!
 
话题再回来,哈哈,刚才跑题了!
 
但是,有时候明明就是小哥俩故意的,但他们依然会说:妹妹不是故意的,哥哥没是故意的以此为托辞。
 
比如,妹妹有时候就是故意把筷子或勺子仍到地上,她反而为自己解脱说自己不是故意的,这明明就是在说谎嘛!
 
再比如哥哥也是,他有时候也是故意踢妹妹,疼的妹妹直哭,他却反而说:哥哥没是故意的!为自己开脱。
 
而且有时候哥哥还会替妹妹解释,忙说道:妹妹没是故意的!真是患难相共的一对好朋友啊!哈哈。
 
现在小哥俩知道为自己留后路了,说好听的是会解释原因了,说不好听的是为自己犯错的行为找理由了。
 
如果真的是在说谎,那就是责任的逃避啊!逃避责任!
 
因为之前有一次,当时应该是哥哥,在吃饭的时候把勺子及饭碗弄到地上了,饭粒溅得哪儿都是,当时我正在反省之前自己对哥哥的批评及斥责,所以我当时压抑着心中的小小怒火,再加上奶奶还有老公的脸上不悦的神情,虽然我当时不太确定哥哥是不是故意弄到地上的,而且当时哥哥已经表现出了小小的害怕的行为,好像知道自己犯错误了,我为了缓解当时的氛围,就问哥哥:是不小心弄到地上了吗?哥哥说:嗯,这才避免了一场貌似暴风雨般的批评、指责、教训等。
 
再加上我有时候不小心碰到小哥俩,或者不小心压到小哥俩了,我都会说:对不起,妈妈不是故意的... ...等等,想必是妹妹首先记住了,并且她理解了其中的逻辑关系。
 
说到对不起,说到我不是故意的,别人就会谅解,别人就不会对你发脾气等等。
 
所以起初妹妹在真的是在”不小心“的行为时,及时说我不是故意的,就缓解了当时的压力。
 
后来,慢慢的,”我不是故意的”就被妹妹运用的炉火纯青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哥哥也积极应用起来,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哥哥还知道用这个帮妹妹开脱呢,从个体的心理行为已经上升到社会心理行为了,哈哈!
 
不过,说归说,做归做,如果小哥俩真的是因为犯了错,逃避责任而说“我不是故意的”,那么就需要我好好的分析一下了,毕竟如果真是有意说谎的话,一旦养成习惯,刚会影响小哥俩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危害终生啊!
 
分析:纵观小哥俩这段时间的“我不是故意的”事件,排除确实不是故意的,剩下的“逃避责任”式的我不是故意的,应该算做是说谎了。
 
对于孩子而言,说谎分两种,一种是无意说谎,另外一种是有意说谎
 
无意说谎是指幼儿没有要骗人的想法,但由于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对事物缺乏理解,将想象与现实混淆,无意中说了谎。
 
例如:孩子在幼儿园把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带回了家,并谎说是小朋友送给他玩的。这一行为中,孩子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但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还是会悄悄带回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是一种无意识的说谎。
 
有意说谎是指孩子有说谎的意图,并且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故意说谎。孩子有意说谎的类型有许多,如:做错事后逃避家长的批评惩罚,吸引别人的注意,而编造一个并不存在或未发生的事等等。
 
例如:孩子某天在幼儿园表现得不好,被教师批评了,回家后害怕被家长责怪,便选择以说谎的方式隐瞒。某班小朋友在玩游戏时会骄傲地对其他小朋友说:“我爸爸用一只手就可以举起一辆小轿车。”其他小朋友都很羡慕,他也会十分开心和自豪,这种说谎行为就是孩子想得到其他人的羡慕和关注的表现。
 
可是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呢?包括小哥俩为什么在犯错误的时候要说:我不是故意的,来为自己开脱责任呢?
 
1 混淆现实与想象 
孩子的想象力丰富,会想象出一些天马行空的事。很多时候会凭空想象出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并说得和真事儿一样。其实这并不是孩子在说谎,而是孩子的想象,有时孩子把所想象的事物当成了现实,因为他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对事物的理解往往简单化,这是孩子心理尚未成熟的表现。
 
2 自控能力差 
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意识与行为上脱节,往往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一些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但由于自己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例如:有些小朋友在户外活动时经常跑到老师视线区外的滑滑梯处,老师批评教育了他,他也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可是没过几天,他又做出了同样的事情。像这种情况,是由于幼儿的意志薄弱导致的。
 
3 自我保护心理——害怕被惩罚 
哲学家罗素说过:“小孩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这类说谎常常出于孩子的自我保护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难免会做错事,做错事后的孩子会因为紧张而产生恐惧感,于是选择用说谎的方式开脱责任、逃避爸爸妈妈的惩罚。
例如:孩子打破家里的东西了,家长如果一脸凶巴巴的表情问,谁打破的。孩子第一反应就是害怕被指责,马上脱口而出,不是我,是xxx打的。
 
4 不愿做而逃避某事 
有时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不做某些事情,或是为了达到目的但又不愿意付出劳动而有意歪曲事实躲避责任而有意说谎。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孩子的惰性滋长了其的有意说谎。
例如:在寒暑假后的开学时间,一些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就会用“我肚子疼、我身体不舒服。”等这类谎言来逃避上幼儿园这件事。
 
5 为了取得他人的赞扬 
喜欢听好话,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表扬,这是孩子普遍的一种心态,更是孩子赢得家长注意的一种方式。如果在孩子的经历中,说谎比较能引起家长的关切,孩子就能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便出现有意说谎,以此换取表扬或奖励。这主要是由于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对事实加以虚构、歪曲或是为了向他人夸耀而编造谎言。
例如:一个孩子的好朋友说,“我昨天去上海的游乐园玩了。”于是孩子马上说,“我昨天也去了,那里可好玩了。”但实际上他昨天哪儿也没去,就在家待了一天。
 
6 模仿心理——成人的教育不当
 生活中孩子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是最久的,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低,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但许多家长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细小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影响。
例如:一些家长不喜欢接待来访人,就教孩子说:“如果某人来找我,就说我不在”,还会有一些家长说到做不到,给孩子空口许诺等,这些行为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纵观这些孩子之所以说谎的理由,再来看我家小哥俩,想必第3个,也就是自我保护心理——害怕被惩罚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哥哥故意踢妹妹,碰到妹妹,哥哥说我没是故意的,也可能是哥哥觉得好好玩儿,他体会不到对妹妹的伤害,还是挑衅?这个需要我仔细回味与分析了!
 
就从第3点来说,这要追溯到小哥俩可以直立行走,对什么东西都好奇,并且愿意尝试去弄之后,就发生了小哥俩被“惩罚”的情况。
 
随着小哥俩慢慢的长大,他们知道如何让自己开心,如何让自己舒服,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有可能就对自己的行为和责任产生了混淆。
 
比如小哥俩故意把勺子或碗扔在地上,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为了好奇,比方说听一下是什么声音,因为小宝宝很喜欢往地上扔东西。
 
但后来也可能是为了发泄某种情绪,比如表示我吃完了。
 
但此时的小哥俩可能不会想到,把勺子或碗弄到地上之后,大人还要捡起来(当然有时候是让小哥俩自己捡的),并且为此还要弯腰受累、付出辛苦,无形当中增加了工作量,减少了休息的时间。
 
也就是小哥俩的这个行为从道德上来讲是违背了道德的基本准则,即不伤害,不妨碍!
 
但是这不正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用合理的方式告诉孩子的嘛!
 
但无论怎么样,在面对小哥俩说谎时,还真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能置之不理,一定要认真分析小哥俩说谎的原因啊,及时地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与教育,使其心理得到健康均衡的发展啊!
 
多一些耐心和爱心吧,千万不要轻易的对小哥俩“定性”。只有做出正确的判断,才会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小哥俩说谎的原因啊,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引导小哥俩养成不说慌的良好品质啊!
 
加油吧,我亲爱的花花,还得多多学习啊!
 
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家长的问题是本质上是自我成长的问题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浪费
春节,家长避免这些行为,让孩子开心过年!
你家有个爱打人的宝宝?这里有一份应对指南!
我们的这些行为,无意中剥夺了孩子的社交机会!
心理学家做爹,育儿有什么不同?
小朋友如何拍照好看,家长这样给“孩子”拍照,长大之后感谢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