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卢伟光|同窗难舍冷面情(散文)

卢伟光:兴凯湖文化在线顾问  签约作家

作家档案

卢伟光,笔名草户,主任编辑,现任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黑龙江作家协会员,黑龙江煤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华散文网创作委员会副主席。擅写杂文、散文,又多文学评论。杂文《感动 心动 行动》获得中国新闻奖,散文《林海品秋》全国一等奖,散文《父爱如烟》获省和谐家庭建设征文奖,其余奖项不计其数。纸质出版物有《不伦不类集》,并与散文集《缘起圆聚》、评论集《为人作嫁》同登龙版网,读者点击率高居榜首。“一支秃笔写几篇不伦不类文章,一片诚心交几位可亲可敬朋友”是作者作文做人之座右铭。

同窗难舍冷面情

           文/卢伟光(黑龙江鸡西)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比如,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手把肉、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可以说举不胜举。即使在鸡西,鸡西刀削面,李家猪手,王家烧鸡,刘家酱牛肉,兴凯湖白鱼……就连全国各地的名吃也在鸡西安家落户,可以说,吃并不是难事。而双鸭山来的这位两位同学却对鸡西冷面情有独钟。

周维武和牟令勤都是两次在鸡西念过书的人,大学期间和我同住一寝三年时间,而且关系甚密,毕业后常有往来。他们或单独或结伴到鸡西,冷面必不可少。

周维武专程来鸡西吃冷面已经不是两三次了,只要一有机会,他会前来一饱口福,那鸡西冷面的香辣爽口,已经刻在他的大脑记忆层的深处定格,再也休想抹去了。能想象得到那天来鸡西的路上,他在车上一直忍不住在流口水。这一点,顾文彬驱车到鸡林乡民族美食村的一家冷面馆后,就足以得到证实。顾大哥让他点菜,他第一个就点冷面,而且吃喝之前,先狼吞虎咽地把一碗冷面瞬间打扫个精光。

其实这冷面对于鸡西人来说应该是司空见惯,它是那样的普通,普通的是那样经不起回味的。我敢说,当你吃到一碗地道的鸡西冷面时,你对这个鸡西特有的美食的奇葩,或许会产生“众里寻她千百度”的奇妙感觉,而后不会再想起。这些年,厨师在面的花样上做足了文章,又是白面又是荞面,有粗有细,粗如线绳,细似龙须。

本来,顾文彬已把晚餐定在了一个私房菜馆,他约了和牟令勤一起读中专的同学。然而周维武由于和其他人不熟悉,还是以吃冷面为借口另起“炉灶”。我只好“背信弃义”,又约了崔华大姐和武红梅小妹一同落座在宴子冷面大厅,四个冷面菜,四个酒杯,举杯相邀,对酒当歌,酒至微酣。

我对冷面还是有些历史的情思的。上学时,囊中羞涩,五毛钱一大海碗的冷面,上面有两片牛肉或者半个鸡蛋,吃的饱饱的,很是实惠。回到鸡西工作,第一件事也是吃一碗地道的冷面,那时候年轻,胃肠抗造,这些年也就是偶尔吃一次。连续地吃会清空五脏六腑,让胃跟着不舒服。就连中午,我在鸡东冷面店,也只吃了一小碗米饭而已。

周维武可不一样,他喜欢吃冷面是陈年的事了。记得有一次他打电话:“我到你家楼下了。”我急忙下楼问:“什么情况?”“找个正宗的馆子,吃冷面。”他回答的毋庸置疑。当我们俩坐在小店里慢慢的细细的咀嚼这筋筋道道的冷面时,他那情有独钟的样子,让我联想:酸中带甜,甜中透辣,辣里又带香,这不就是生活的味道吗!我俩吃喝一气,下午他就匆匆打道回府。

还有一次,周维武专程来鸡西,只为吃冷面,中午我俩自然是冷面饱腹,自不必说。到了晚餐饭口,我爱人(也是我们同学)数落我:“二刚(周维武的小名)大老远来你给人吃冷面是不是显得冷淡了?”我立马回应:“你是一家之主,你请他吃大餐吧!”逐下楼来到了一家大馆子,正菜还没上来,从门外进来一名服务员,手中的托盘里,一碗冷面,两盘辣菜。这些东西自然是被周维武打扫个精光。正餐没动几口,打包回家。

记得当年,鸡西老红军路有一家鸡西大冷面,服务员扎着皮围裙,穿着水靴子,大厅里几十桌,当晚喝酒,人声嘈杂,好不热闹。如今,走在鸡西的大街小巷,冷面的幌子随处可见,如果统计一下,恐怕百家不止。找对朋友,气氛爽了,心情也爽,开心舒泰,才能真正享受到冷面的美味。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十多年前的青春年少,和如今的已届退休之年,虽然时过境迁,我们都已不再年轻,各自的变化,那不仅仅是岁月留下的镌痕,更多的是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演义。能小聚到一起,还能吃上一口得意之餐,回忆我们当年驰骋舞场的飒爽英姿,牌局曾经有过的通宵达旦,熄灯后的幽默段子……旧事重提,感受是共同的:那个时候,我们都太年轻。

相逢一笑愁容泯,举杯遥想同学情。过去的一切,苦也好甜也罢,早已珍藏成我们甜蜜的回忆。仔细想想,陪伴我们一生的只有四种情愫经久而日益醇香:同学间的同窗之谊,在人的一生之中,是很短暂的,短的甚至不值得一提。然而,浪花虽小,却是推动江河运动的巨大力量。同学情谊宛如长河中的浪花,敦促我们不断地前行。

吃罢冷面,两名女生回家。我和周维武沿街走了一点路程,回到下榻处,牟令勤酒局未结束。我俩一边聊天,一边等老牟。由于午睡的惯例被取消,加上连续吃喝,又走了许多路到驻地。晚九点老牟也无音讯,我眼睛有些睁不开,下楼打车回家。

次日一早,我给二刚打电话:“早冷面馆不开,可以喝点粥吗?”周维武和牟令勤徒步到矿业大楼后院,每人一碗玉米面粥,三两个包子,少许小菜,吃得好不舒服。这时,武红梅打来电话,说中午请同学吃饺子。周维武依然坚持吃冷面,我采取折中的办法,订了一家既有饺子,又有冷面的烤肉店,周维武,依旧吃他的冷面。四顿饭三餐冷面,倒也创造了一个传奇的经典。

随着着开往双鸭山的长途客车的启动,短暂的同学小聚结束了。岁月催人老,一点都没错。最能消磨人的,真还就是时间。说正经的,过去了的许多事情,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心间淡漠、淡化以至淡远了。当初两个班里的120名同学,能叫上名字的,在脑海中留有深刻印象的,真的已经为数不多。小聚永远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是校园故事。举杯相邀,对酒当歌,何时,我们大聚?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卢伟光:作家 《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

            孙文斌:小说家

            沈晓密:散文家

            秦    萌:《北方时报》“乡雪版“”编辑

            郭亚楠:作家 《创业者》编辑

            白    雪:作家

主编:瑞雪       制作:腊梅      微信号:131154779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人生的四个秘诀(深度好文)
有种境界,叫独而不孤
“命数已定,天意难违”:活多久,赚多少,都是你命中的气数
一个人越过越好的迹象:修身,修心,修性
内心有弹性的人,更有人生大智慧
整理自己(深度好文)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