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 密 | 母亲的炭火盆和雪后“大烟炮”(散文)

                              作者档案

林密 男,68岁,退休教师  小学高级教师   历任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校长。喜欢文学,笔耕不辍。任职期间是密山广播电台、《黑龙江教育》等多家省,市级新闻媒体和报刊通讯员。2007年写了近八万字的家史及其他回忆性文章。现在仍坚持写作,自得其乐。

   母亲的炭火盆和雪后“大烟炮”

                                      黑龙江密山 林密

我小的时候,冬天特别冷。有时室外最低温度要达到零下三十多度,真是呵气成霜,滴水成冰。

那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农村家家都很穷,买不起取暖设备,就连很简易的砖炉子和铁皮炉筒也买不起。为了取暖,母亲只好用土办法,自己制作碳火盆。

还在夏天的时候,母亲就着手做炭火盆了。把白浆土掺上猪鬃合成泥,用直径约30公分的深底瓷盆做模具,在瓷盆外面包上一层牛皮纸,然后在瓷盆周围均匀地抹上一层约三公分的泥,放在太阳照射不到的通风地方,约二十多天后,它就自然风干了。母亲把瓷盆小心地撬下来,一个结实光滑的泥火盆就做成了。

冬天到了,下起了大雪。纷纷扬扬的大雪扑天盖地。雪不停地下着,一下就是好几天。雪停了,地上、房上、柴垛上……到处都是雪,极目远望,白茫茫一片,到处都是雪的世界。

太阳出来了,光淡淡的。一阵微风吹来,树枝上的雪扑簌簌地掉下来。风明显地大起来,房顶上的雪纷纷从房檐上滚落,象无数条白色的丝线,时断时续地从房上斜洒下来。风更大了,地面上无数的雪花随风滚动,象一眼望不到头的雪河在不停地流淌。

“大烟炮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刚才还在院中觅食的几只鸡和鹅急忙跑到鸡架躲起来,树上的一群家雀和两只喜鹊早已不知去向。西北风怒吼着,刮得窗缝“呜哇……呜哇”地怪叫。窗户纸也“呼嗒……呼嗒”地一会鼓向里边,一会儿鼓向外边。狂风卷着雪片像巨浪,劈头盖脑地扑向四面八方。柴垛边,房屋旁,杖子下(篱笆)……凡是遮风物体的东侧,形成一道一道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雪岗。我们房子后面有十几棵果树,成了大雪歇脚的地方,那儿的大雪岗和茅草屋的房脊连成一片。

风口是“大烟炮”最显威力的地方,大风卷起雪浪在雪岗上面飞快的滚过。只一会儿功夫,雪岗又增高增宽了许多。风越刮越大,“大烟炮”越来越猛,雪面被大风掀起老高,对面看不见人。天地一色,灰蒙蒙,白茫茫一片。

这种天气,无论什么动物都要退避三舍。我家的大灰狗在窝里蜷缩一团,不敢离开一步。小花猫几次试探着要出去捕鼠,都被门前狂舞的风雪吓得退了回来。

大雪过后,气温降至零下三十多度。那时的门窗只有一层窗纸,这样寒冷的天气,把窗纸冻成厚厚的一层白霜,有一厘米厚。幸好这些窗棱十分密集,窗棱之间,横向纵向的距离都是5厘米。不然,大风吹来“呼嗒”“呼嗒”,用不了几下恐怕窗纸就会被刮下来。

气温骤降,屋内火炕的热量也抵御不了“大烟炮”带来的寒冷,母亲做的炭火盆派上了用场。在灶炕里烧一大抱木头棒子,变成炭火后,把它们放在泥火盆里。“火来了!”母亲一边喊着,一边把碳火盆端到炕沿边上,全家人围拢在火盆边伸出双手烤起来。“爹亲妈亲不如火亲。”母亲笑着说。火盆中的炭火正旺,一会儿功夫就觉得胸前暖合了许多。烤一阵火,搓搓手,大家说笑着。母亲用铁铲将炭火往中间聚拢,然后再将周围压实,这样,炭火在盆里保持半天不灭。外面“大烟炮”呼呼地刮着,全家人兴致勃勃地守在炭火盆旁,谁也不愿离去。

天黑了,风势一点没减。风卷着雪花拍打着窗纸,发出“沙沙”的响声。随着风吹的节奏,窗纸“呼嗒……呼嗒”地响。东房山(墙)旁边的电线被风吹得“嗖嗖”地叫,烦人的电线杆不间断的吟着“嗡嗡嗡”那样单调的歌。(有根黑电线杆子就埋在我家房东不超过四米的地方。一刮风就能听到嗡嗡声)风更大了,煤油灯的火苗被吹向一边,一起一落。屋里更冷了,好在炕是热的。母亲早已将被放好,我和哥哥赶紧脱下衣服,迅速钻进被窝。用被子裹得严严的,只露出半截脑袋。我把小花猫搂在被窝里,不一会就觉得暖意融融。

一觉醒来,“大烟炮”还没有消,还能听到呼呼的风声。屋子明显地冷起来,露在外面的半截头和脸被冻得冰凉。“啊——切!”一个喷嚏打了出去,我赶忙把头缩进被窝里。

“伤风了?”母亲关切地问。“没事。”我将头露出来说,随后又缩了回去。母亲穿上棉衣,轻轻地下了地……

我又一觉醒来的时候,屋里的煤油灯亮着,灯被吹得一闪一闪的。屋子暖和了许多,我觉得很诧异。举目四望,发现地中间有一盆通红的炭火盆,在昏暗的灯光下十分醒目。

无情的“大烟炮”一刮就是三天,给我们带来了难耐的寒冷。母亲的炭火盆为我们驱走了严寒,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幸福。

二〇〇七年三月十二日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卢伟光:作家 《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

            孙文斌:小说家

            沈晓密:散文家

            秦    萌:《北方时报》“乡雪版“”编辑

            郭亚楠:作家 《创业者》编辑

            白    雪:作家

            张磊晶:作家

主编:瑞雪       制作:腊梅      微信号:131154779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雪:围炉取暖,炭红薯香
张金凤散文:泥火盆儿
穿越到古代去过冬...
母亲烧炭取暖致一氧化碳中毒,女儿状告外公舅舅索赔百万!法院这么判
【雪僧原创】家乡的炭火
寒冷冬日,最是难忘的,是灶塘前那一盆炭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