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赵庆跃 | 累累白骨 不敢忘却的家国之殇-----观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纪念馆有感

累累白骨 不敢忘却的家国之殇

-----观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纪念馆有感


                                文|赵庆跃

 进矿如进鬼门关,想要活命难上难;人间地狱十八层,十八层底下是矿工。

 这是“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纪念馆”展板上读到的。展馆以极为详实的史料再现了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的14年时间里,日本侵略者为了满足其扩张的野心,疯狂掠夺我国的煤炭资源,从而留下六处堆满矿工尸骨的万人坑,矿工墓就是最为典型的一处。那层层叠叠的遗骸,仿佛缕缕屈死的冤魂,哀怨地哭诉着法西斯的暴行。这是一部万恶的殖民劫难史,也是一部屈辱的民族血泪史,更是一部以史为鉴、昭示后人的教科书。

 一、以人换煤.尸骨成堆

 本来,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拥有着久远渊源。然而,随着近代日本崛起,扩张的野心逐渐膨胀,遂对邻居中国挥起屠刀。1931年,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随即以武力强占辽源煤矿,开始了以人换煤的掠夺式开采。从填写的表格资料上就能看出来,其中吨煤所消耗的原材料,除了火药、雷管外,还有一项就是中国劳工。他们根本不把中国人当人看,而是当成“原材料”来消耗的。

 每个进矿的劳工,都发一个破布条拼成的“老虎被”、一个豁牙漏齿的瓷碗、一个塞满杂草的枕头,这些就是全部的“铺底”。所有人都住在通长大炕的房子里,夜里睡觉必须脱光衣服,躺着不许睁眼,睡觉不许对脸。实际上,这只是一座变相的集中营,一群完全失去了自由的奴隶工人们睡在阴冷的凉炕上,一床完整的被褥都没有,冷了都往草堆里钻,盖的是麻袋片,枕的是砖头。到吃饭时,纷纷从草堆里钻出来。矿工们吃的最多的是橡子面窝窝头,外加几根咸菜条。当年矿上流传这样哀婉凄凉的歌谣:橡子面,像苦药。霉米饭,长白毛。臭咸菜,就两条。咽不下,吃不饱。

 当时的煤矿设施极其简陋,在矿井里几乎喘不上气来,加上日本鬼子根本不顾矿工死活,像打劫一样,逼迫矿工每天至少劳作12个小时,出五车的煤。矿工们常年处在这种高强度的状态下,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日渐虚弱,生病者越来越多。而且病了不给医药,爬不起来就扔万人坑,还没有咽气就被活活烧死。如遇到逃跑、反抗现象,便施以“坐电椅”、“上大挂”、“烤火炉”、“灌辣椒水”等酷刑,甚至刀劈斧砍、生打活杀。展馆陈列的一具矿工遗骸,一根铁钉深深的钉进颅骨内。另两具尸骨的头部、胸部都有明显伤痕,他们都是被日本殖民者的酷刑残害死的。

 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煤矿发生特大事故数十起,死亡人数无法计算。有时刚放完炮,就把工人驱赶到井下,那时,没有完整的通风系统,所以经常发生瓦斯爆炸。每次发生矿难,日本人为了保护矿井,就下令封井,井下的矿工全被活活闷死。1942年泰信一坑发生的一起瓦斯爆炸,617人遇难,这也是世界煤炭史上最为惨烈的事故。

 进入煤矿的劳工,多数是年龄20到30岁的青壮年。超负荷的劳动和恶劣的生活条件,他们很快就丧失了劳动能力。因劳累、疾病、殴打致死者,大多不知姓名。其中,不能坚持到整月的占四分之一,不能坚持六个月的占一半以上,工龄在一年以上的不到三分之一,很多人活不到半年。据记载。辽源煤矿1931年注册时有92318名矿工,到1935年仅剩18000名,短短的四年时间里,7万多人命丧于此,这还不算之后的十年,又有多少人永远的留在了这里?有歌谣为证:西安好,西安好,来到西安没有好,下坑三个月,一个活不了。

 二、方家大柜.人间地狱.

 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煤炭资源,推行“以华治华”的政策,先后扶持了42家中国大柜,负责煤矿的经营管理。方家柜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大的,却是对矿工最狠的,蔡久龄是方家大柜的总经理。

 八大酷刑是用来镇压逃跑、反抗的劳工的,包括跪砖头、过电刑、冻冰人、烙铁烙、坐老虎凳、喂狼狗等。无数矿工惨死在这些酷刑之下。当时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你的骨头硬不硬?硬,就给我下井!不硬,我就帮你看看里面装的啥!”曾经有个工人实在是干不动,请了一天的假。被蔡九龄知道后,领着几个狗腿子过来,几个人把这名才二十岁的矿工,按在了烧得通红的大铁锹上,直接给活活的烫死。

 展厅挂有一张背煤的孩子的照片。方家经常以 “父帐子还”的毒辣手段,将失去爹娘的的孤儿逼进矿井为其采煤,这些孩子所干的活和成人是一样的,而所得的工资仅是成人的三分之一,由于高强度长时间的劳作,加上吃不饱穿不暖,致使大批童工死亡,山上的遗址馆里,可以看到大量童工的遗骨。

 丧心病狂的蔡九龄,完全不顾工人的死活,常常逼着工人,冒着生命危险下井。方家煤矿在1941年发生过一次瓦斯爆炸,烧死了400多人。有20多个人勉强爬了出来,但是蔡九龄领人堵在井口。把这20多个人又重新扔回井里,并用红砖把井口封死。等到1947年解放,人们挖开封口的时候,里面的情形惨不忍睹,20多个人横七竖八地躺着。有的手指,深深地插进砖缝里。因为温度太高,都已经成了人干。

 据老矿工回忆,“方家坟”过去曾是一个很大的山涧,由于经常埋人,渐渐把山涧填平了。最初,死难的人还能装在又薄又小的棺材里,这种棺材是用树皮做的,矿工个子高大的,装不进去,刽子手们就把死者的腿踹折或者砍断,硬塞进棺材里。以后,便把两、三人塞进一口棺材里,再以后,棺材也不用了,干脆挖坑埋,由于死难矿工越来越多,最后就挖坟沟,由专人将尸体往里扔。据不完全统计,“方家坟”从1940年开始,仅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就把两公顷的墓地填满了。为了更快的处理尸体,蔡九龄等人建了一座炼人炉。所谓炼人炉只是一道深沟,上面架上铁轨,将成千上万的尸体,甚至还没咽气的活人,放到铁轨上焚烧,从此之后炼人炉的火就从来没有熄灭过。时间过去了几十年,至今现场仍有半米多厚的骨灰,可见当时这里死了多少人?当年的歌谣是这样唱的:“眼望南山好伤心,白骨粼粼方家坟。方家坟呀、方家坟,里面没有一个方家人。”

         三、斑斑血泪.满纸荒唐

 这张存放在展柜内的工票,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血泪与苦难。

 19639月,清理墓地的人员发现一具尸骨的右胸部有一个蜡纸包,于是小心翼翼地展开。蜡纸包裹着一张折叠的黄纸,是表格类的东西。表格里的内容:上月欠金、本月扣金、应领工金、本月欠金、番号、姓名等栏目。这些都是铅印的,在有些栏目里,钢笔填写的字迹也清晰可辨。这是一张194211月的工票,表格右上角印着“方家大柜”四个字。这张工票的主人叫牛世清,他是哪里人士、年龄、民族等均无从考证,但从工票上被扣去“铺底费”4元钱、“炕长费”4毛钱推断,他是从外地招工来的。从被扣去15毛钱“车牌罚”来看,他是一名井下采煤工;牛世清好几个月才理一次发,每月也被扣去4毛钱;从“入伙日”看,牛世清是1941111日来到方家柜,到194211月刚好1年,便惨死于异乡。就是说,194211月,牛世清一天也没有休息,上了整整30个班,应得工资32.34元,他不但分文未得到,17项扣款中竟摊上10项,仅伙食费一项就扣去了7.50这笔扣款占了牛世清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这样算来,除去扣款27.2元和上月的9.38元欠款,牛世清反欠柜上4.24元。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东北沦陷时期的辽源炭矿,人命如草芥,日本侵略者为了榨取工人的血汗,达到“以人换煤”的目的,残暴到骇人听闻的程度!牛世清从194111月被骗到矿山就开始扣款,直到194211月,已连续扣了13个月,假设他不死,这笔费用还不知被扣到猴年马月。牛世清煞费苦心,将蜡纸包裹起来,藏到胸前的口袋里,目的就是有一天能让世人明白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与其说是张工票,还不如说是牛世清的遗言,饱含了无尽的心酸;更是一张讨伐檄文,蕴藏了绵绵不绝的悲愤。人们发现他的尸骨时,他的下巴还倨傲地抬起,黑洞洞的双眼愤怒地射向苍穹,张开的嘴巴似在发出诘问。凝望着那张泛黄的工票,以及上面怯生不安的文字,心里陡然生发出恁多感慨,从心底流淌出一道炽热的诗行: 一张薄纸在辽源, 浸透斑驳血和汗;敲骨吸髓真实版,满是悲愤满腹冤。

  四、血债桩桩.人性沦丧

  追古抚今,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辽源矿工墓仅仅是同类“万人坑”之一。截止2014年,国内已发现类似的“万人坑”80余处,死难同胞超过70多万人。其中大多在东北、山西等煤炭资源集中的地区。

  日抓中国人挖煤这些壮丁不是饿死,就是被打死、累死,或者病死或者死于矿难。残忍的日军把他们的尸体堆放在一个地方,时间久了,就成了万人坑了。日军侵占山西抢夺煤炭资源,据统计,每生产230煤就有一个矿工损命劳作中,只要矿工们稍微懈怠一点就有可能被推到矿井里摔死,真是残忍至极。一九四三忻州矿发生垮塌事故8个工人被压住,其中1人露出半截身子,人还活着,日本鬼子竟然一刀砍杀了他。类似这样的血腥事件多了去了,很多人进来了就没机会活着出去。山西发现14个万人坑,最大的埋着6 

 其实,日本对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最早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189411月的甲午战争,日军攻占旅顺后,看见人就杀,看到妇女就奸淫,看见孩子就摔死,整个旅顺陷入血泊之中,在街上行走,地上浸透了血水,到处堆满了尸体,有的尸体被砍掉了脑袋,有的被割去双耳,有的挖去了双眼,怀孕的妇女被剖腹或者割去双乳,小孩子被钉在墙上,尸体多的地方,高达数尺有灵性的狗,见主人尸首僵硬,悲鸣于侧……这场屠杀,连佛道中人也未能幸免。一群士兵闯入天后宫,逼迫元君道长为阵亡的日军做道场,见道长闭目不说话。疯狂的日寇将众道徒的裤子脱下来,把他们的手掌钉在柱子上,让士兵们排成一队瞄准众道徒的生殖器,看谁打得准。一时间,大殿里血肉横飞,枪声、日军的狂笑声和道徒的惨叫声混成一片。最后,日寇残忍地烧死了不肯就范的元君道长。整整四天三夜,2万多人的旅顺城,仅留36个活口。

更有甚者,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除了对解除武装的军警人员和手无寸铁的百姓进行枪杀、集体活埋、捆绑沉江、汽油焚烧外,更令人发指的是,两个日本兵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竟然丧心病狂地发起“百人斩竞赛”,相约先杀满100人为胜,赌注是一瓶所谓的红酒。他们从句容杀到汤山,向井敏明杀89人,野田毅杀78人,因皆未满100,“竞赛”继续进行。两人在紫金山下再次相遇,彼此军刀已砍缺了口。野田毅杀105人,向井敏明杀106人。因确定不准谁先杀到100人,决定这次比赛不分胜负,重新比赛再杀满150人。真是灭绝人性,让人目眦尽裂。 

 五、奋起抗争 救亡图存

 1930年冬,中共海龙县委抽调杨文清、郑大庆等人深入辽源煤矿,开展地下工作,成立了煤矿特别支部。19332月,杨靖宇以中共满洲省委特派员的身份来煤矿。在工房子里传达了满洲省委的指示,听取了煤矿特支的汇报,提出了以矿山为重心开展抗日斗争的主张,推动了地方抗日斗争的深入开展。

 1932年,日本侵略者将工人的工资由过去的一车煤四角五分降到一角八分,引起工人强烈不满。煤矿特支因势利导,适时组织工人进行了罢工。罢工前后持续了一个星期,给日本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在东北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2年的大年初三,经过策划,领工耿发(共产党员)和工友们把来井下查看情况的三十多名日本监工和汉奸把头引到已被堵死的风口,然后放火焚烧,半个小时后,又拆开排风道,佯装报告坑口着火了,等日本的救护队赶来时,三十多个日本监工和汉奸全被呛死了。这次行动,无论是力度还是效果,都有力地打击了日寇。

   1934年325日午夜,在中共西安特支的领导下,三百多名矿工手持镐把、木棍,向预先确定的目标发起突袭,打死日本矿警,掐断电话线,集体冲出矿山,与前来接应的抗日队伍汇合,被编入东北人民革命军,成为抗日武装的骨干力量。这是组织得最成功的一次革命活动。

 1945年93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书,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辽源煤矿结束了长达14年的殖民劫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现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主题。抚今追昔,煤城的劫难,已成为难以忘却的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9岁老人忆为日寇拖尸经历:一天抬20具尸体
长跪辽源“万人坑”前的蔡九龄,为啥说比秦桧还坏?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同煤矿万人坑
历经百年沧桑,中国煤史的悲惨记忆—中兴煤矿的白骨塔与大坟子
日寇入侵山西劫掠煤矿资源,强迫当地百姓以人换煤6万人惨死
山西大同煤矿发现6万具白骨,死者都只有30多岁,是谁下的毒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