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妈妈的吻/ 李广森







 
妈妈的吻

             文/ 李广森(黑龙江密山)

刚刚草草将去年所写的缅怀和祭奠母亲的文字加以整理和节选,一是积极响应五弟的倡议,值此清明佳节祭奠逝去的父母,献上此文,谨以此表达对二老的缅怀和告慰;二是想以此种方式与大家共同追寻二老生前我们所曾经历过往事,将二老印在我记忆中的二三事忆录下来,也算是值此清明时节我的叨念和重温,以抛砖引玉,各位一一回忆和缅怀。

去年也是清明时节,思念浓浓,激情奔放,信笔挥洒,洋洋万言,主要回顾母亲和我们曾经的故事,文中记写了家中许多事情和变故,共分六个方面:

引语

一、母不嫌儿丑

二、人生第一位启蒙者

三、双手撑起全家整个天

四、上善若水 润物无声

五、母爱如海 博爱无疆

六、人虽身去 爱正延续

值此清明时节,谨以此文奉献于父母的陵前,作为对二老的缅怀与祭奠!

 
妈妈的吻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己白发鬓々。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多少吻,吻干我脸上的泪花,温暖我那幼小的心。妈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我是一向善于听人劝告的,便遵命好友的善意,然而,每当我静下心来,追寻岁月的轨迹时,总有一个身影从旷远的岁月云烟中渐渐向我走来,即便我刻意抽取和梳理突显我人生成长的轨迹,但她却迅捷地闯过岁月的烟霞,渐行渐近,面孔也越来越清晰可辨,她,就是我那亲爱的妈妈,我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中最重要的人生坐标与领航者。我始终不渝地在她的引领下,尽管步履蹒跚,行路难,多歧路,但毕竟最终艰难地迈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崎岖与坎坷!如果说,我的人生也算是有些许的成就的话,那么,首先就理应归功于她老人家一一我最亲爱的妈妈!
 
   一丶母不嫌儿丑
 
我们兄弟姊妹六个,惟独我长得丑,其他五个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老父亲俊朗的优势基因。我青少年时常常怀着敬佩和崇拜的心情,久久地凝视着家中镜框中镶嵌的一尺长的父亲的全身照:颀长的身材,通身穿着黑色呢制中山装;俊朗而白皙的国字脸上嵌着一副黑框眼镜,梳着大背头,油光锃亮,上衣左侧兜盖上别着一管钢笔,无疑更增加了书卷气的十足,可谓是:风流儒雅,玉树临风。父亲从事医生的职业,后来又担任了镇卫生院院长一职,又由于父亲为人亲切和蔼,平易近人,所以,镇上的人们就送给他一个雅号:李眼镜。
而我却非常“成功”地规避了这一切的优势,而且又是六人中惟一的一个。我始终清晰地记得,在我七丶八岁时,家中唯一的姐姐总是“一本正经"地说,我不是母亲亲生的,我的生母是一个要饭的,要到“我家"时,生母看我妈妈为人善良,那年月一般人家尚且食不裹腹,更何况是乞讨的人哪,便跪下苦苦地哀求我妈妈收下我这苦命的孩子,给个活路。我妈妈经不住生母的苦苦哀求,便收养了我。
由于姐姐常常如此多次地说我,真是“谎言重复一千遍,也变成了真理”。我也信以为真,常常哭着向母亲求证,而每次母亲却总是头不抬,带着老花镜依旧忙着手里的针线活,自言自语道:“我自己生的都养不过来呢,你姐尽闲磨牙。"开始,我将信将疑,但每次看母亲的平淡的语气和神情,最终,我找到了我人生的第一个自信,而且对于懵懂无知的我来说可谓是天大的自信!从此,当姐姐再拿此蒙骗我时,为了坚决地维护我的“人权"而据理力争,在我拼命的捍卫和抗争下,姐姐理屈词穷。至今,每当家庭聚会提及此事,姐姐总是开怀大笑地说:“你那小嘴吧吧地,就是个“巧嘴"。这也许算是我今生提升自我雄辩的口才能力的首战告捷吧!
我不仅仅长得丑,又体弱多病。当我呱呱坠地不久,便荣幸地赶上了共和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一般人粮食供应量尚且不足,而我却偏偏又能吃,因此,从小“底肥"不足,导致身体羸弱,不仅小病不断,又几次惨遭大的病患的袭扰:初中时,由于顽皮,体育课跳包箱失误致使左小手臂骨折而休学;高中时,又突患重病而休学;下乡时,因盖房子不慎头部被砸休工;砍盖房木料,因斧头砍偏误伤了左膝盖骨又休工,直至今日时常阵阵疼痛。
然而,每一次的事故或患病都休养在家,而所有这一切,又都是由母亲一人悉心护理,照料,但从未听到母亲的一字怨言,一声叹息,最后,一次次愈后而重返学习和工作岗位。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没有那时母亲的精心护理和耐心的呵护,就完全没有今天健康快乐的我!
 
二、人生的启蒙者
 
尽管在我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曾经有过许多不同方面的启蒙者,但母亲却是第一位人生的启蒙者,而且是唯一的。然而,她却大字不识一个。她不像我的父亲,在那个年代算是读了一些古典名著,并能背诵和讲述一些精彩的篇章,绘声绘色的。因此,也常常吸引着我们茶余饭后或闲暇时紧紧地簇拥在他的左右。那年月除了有广播按时播报一些时事新闻外,再无其他任何带有声响的可以收听和观看的,因此,父母的讲述便成为了学校之外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每当吃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时,父亲常常引经据典和讲述古代人物的传奇经历对我们进行励志性的说教,而母亲却常常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那些年月不仅没有任何音响,即使是家用的电器恐怕也只有唯一的手电筒!说到书籍,家中除了父亲的医书外,也只有鲁迅和高尔基等三两作家的书,其他的书籍据说都是封资修黄色的毒草,人们常常谈之色变,惟恐避之不及。总之,在我的记忆中,高尔基的《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及鲁迅的一些精选的小说和散文,伴随着我青少年时期成长的时光。反复阅读,有的至少读五、六遍,如饥似渴的。而其余的时光就只有靠母亲的“唠唠叨叨"来打发,这一切也便成为了我当时唯一精神世界的食粮,充饥着我那贫瘠、干涸的心灵田园!
从母亲为逃避日本鬼子而用锅底灰抹黑自己的脸,任凭呼啸的子弹从耳边飞过,一路狂奔,我感知了抗日战争的残酷与恐怖;从母亲讲述的解放军追剿匪首谢文东、李化堂的历险记,我感知了解放战争的惊险与震撼;从母亲讲述农民分得了土地和车马等各种物资时的兴高采烈,我感知了土地革命又是如何的深入人心。诚然,所有这些感同身受的感知与认识则是后来伴随着读书和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推断而来的,而当时只是混沌和懵懂的。然而,尽管母亲的“唠唠叨叨"的事情是零散而无序,杂乱而无章,但在那个猜神生活极度荒芜的岁月里,母亲的唠叨,却既充饥了我空虚无聊的精神世界,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丰富了我思想成长的空间和天地,从而,潜移默化中读懂了一部中国革命发展的通俗演义!
至于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的认知,却又源自于母亲心中所敬佩的英雄偶像,一一她的父亲,我的姥爷!
每当提起姥爷,母亲的眼神里便闪烁着极其仰慕和敬佩的目光,话语也越发的急速,语调更是高亢和有力。讲到动情处,母亲犹如一位娴熟的演说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将她全部的力量都倾泻在所有的讲述中。一一也许是因为,在母亲生活的狭小环境和范围内,一生耳闻目赌和亲身感受并深深影响了她的人物,也只有姥爷,一一她的父亲。也许她这一生为人楷模的全部精神力量源泉和核心价值观,就是姥爷的影响和耳濡目染的润物无声吧!
其实,殊不知,让母亲如此崇拜而赞美的姥爷,并非什么英雄般的人物,他不过只土地革命时期,一位生活在偏僻小山村中的农村干部,充其量相当于今天的村支书或村主任吧,由此也足以看出榜样的力量是何等的无穷,她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何其巨大和深远!个头不高,身材瘦小,其貌不扬,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小老头。然而,就是如此普通的小老头,却管理着近千号村民,大至农业生产、支前送粮等任务的调配、分派,小到家长里短,调解邻里纠纷,济困扶贫,事无巨细,处理得头头是道。用姥姥常挂在嘴上“嘟囔"的话说:“把自个儿哦都卖给村里了,整天黑白也不着家,住旅店还每天晚上睡个觉儿呢!"其实,埋怨的语气中无不饱含着对自己丈夫的赞赏和自豪!
完全有理由坚信:母亲对姥爷的敬佩和崇拜,除了自我的耳闻目睹外,也许更多的是应该來自姥姥的“嘟囔"吧,而从母亲的“唠叨"中所汲取的正能量,也恰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童年以至于后来的人生,从而,形成了我的“三观”。尽管它是那么的朴实而浅显,甚至不免显得那样的纷乱无章,但它对我“三观“的形成胜却多少苍白无力,空洞乏味的长篇大论!一一这也许便是所谓的家风的口口相传吧!
如果说我喜欢舞文弄墨,固然来自父亲饭桌上的励志说教和大哥“志存高远"的灌输较多,但至今想来,真正引领我最早逐步形成强烈兴趣爱好的,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应该归功于母亲。如果说父亲和大哥的说教未免有些“有心栽花花不开“,而母亲无形中的引领却收到了“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成效。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常年奔波在外,离家又较远。而大哥大姐又在县城读书工作,再加上母亲又大字不识,因而,凡是家里每每与父亲和远方亲戚的书信往来,无形中便落在了我这个正读小学的"文化人“身上。
记得每当母亲忙完繁重的家务和纷杂的事务,便把我叫到身边,我便神会而习惯地准备好信纸和笔,认真地等待着母亲的“唠叨“,但我又必须要具有“同声笔译"的本领,将母亲的“唠叨“迅速同步地梳理清晰并加以整理成文,而且迅速地跟上母亲的进度,力争将母亲所要表达的意思毫无遗漏。记录和整理完母亲的“唠叨“内容,还要全文念给母亲,而每次听完后,母亲又总是能挑出信中表达尚不准确和遗漏之处,我再一一加以修改并重新誊写,如此几番,只有最后得到母亲的认可,再誊抄成信寄出。
至今想来,我都由衷地佩服自己童年怎么有那么大的能耐,然而,也许恰恰就在这漫长而反复的修改、整理,又不厌其烦地誊写家书的过程中,在母亲这个“老师“的启蒙和引领下,无形之中却锻炼了我写作的能力,从而,增强了我写作的自信,与此同时,每每写完一封信后,看到母亲满意的神情,我也同时获得了美美的成就感,心底油然而生起能帮助操劳的母亲表达她的心声和意愿的幸福感,从而,使我逐渐地便喜欢上写作这件事,曾记得,年纪尚小的我竟然将用铅笔写成的处女作勇敢地寄给了少儿文学杂志,从而,也便开启了主宰我今生的命运之门!

三、双手撑起全家整个天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长年奔波在外,工作调动频繁,大哥在外读书,当兵,大姐下乡插队,工作,都不在家,只剩下我们兄弟四人,只有要吃要穿的需求,却毫无为家和母亲分忧的能力。父亲仅有的收入,除去自身在外必需的花销外,大哥读书的生活费又是必须的支出,大姐后来虽然工作但农垦的工资也只有28元,却还要节衣缩食按月周济和帮衬全家的生计。
尽管全家上下节衣缩食,但终因人多而入不敷出,生活捉襟见肘已成常态,因此,向邻居借钱借粮借各种东西己成了母亲每天最疾首的事务。而我们又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正当举家食粥钱常赊,无可奈何四茫然之时,母亲,用她那矮小而瘦弱的身躯昂然地挺立起来,用双手撑起了全家整个天!真可谓:女子柔弱,为母则钢!
为了生存,维持生计,母亲毅然决然地带领我们兄弟四人,确切地说,是三人,五弟又太小,因无人照顾也只好跟随。每当麦收或秋收时节,我们老少一行五人的身影便闪现在县良种场的田间地头。
其他时光,我们的背影便经常出现在公社砖厂的窑洞前,无论是装窑还是出窑,窑内的温度都是烘烤人炙热难耐,尤其出窑时,窑洞内的高温简直令人窒息,再遇上盛夏之时,烈日炎炎,即便是壮汉都难以忍受,更何况我们兄弟柔弱的身体,但为了活命,为了糊口,我们在母亲的亲自带领下,在母亲强大精神力量的感召下,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拼命,最终,硬是挺了过来!
生活尽管艰难,但依然要继续。繁重的劳动换取少得可怜的活命钱尚可以维持基本的生计,略解衣食之忧,但生活中不时发生的变故和重大的事情,纯真而朴实的我们是束手无策,望而却步,但在这时,母亲总是迎难而上,用瘦弱的身躯力扛起来 ,勇敢而坚定地面对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困境和磨难!
我至今依然深深地记得,时间己是冬夜的七、八点钟,因肺气肿病而一到冬季便蜷缩在炕头上的母亲,突然喊我和太哥搀扶着她,顶着呼啸的风雪,步履蹒跚地走到公社。当母亲推开武装部会议室大门,大义凛然地大声询问:“谁是管事的,为什么不让我大儿子当兵?我家是贫下中农,根红苗正,政审体检都合格,为什么不能当兵?”
听完母亲一连串的追问后,各位领导都无不为之动容和敬佩,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最后,武装部张部长上前热情地紧紧地握着母亲的双手,告知待研究后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事后得知,是单位欣赏大哥要重点培养,在大哥的执意坚持下,最终荣征入伍。
事隔多年,张部长路上偶遇大哥,依然竖起大拇指说:“你有一个好母亲,她老人家是这个!"
 
   四、上善若水 润物无声
 
在母亲诸多美德之中,除了勤劳、勇敢和坚毅之外,更多的是无不闪耀着善良、博爱母性的人性光辉。古人云:上善若水。而母亲的善良与博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而博爱与善良的美德,不正宛若那涓涓细流日日夜夜不知疲倦地汩汩流淌着,奔流不息,滋润着所流经的沿岸干涸的土地和萋萋的芳草,以自我的付出与牺牲,换取万物的蓬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润物无声,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不仅如此,母爱的润物无声,更是曾激励我在追梦的路上披荆斩棘,战胜了征途上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成为实现梦想的不竭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也许人们不会相信,我大学四年里竞未曾添置一件新衣,大哥的一件军大衣,一套知青四年洗得发白的劳动服,成为我最主要的衣服,陪伴我直至毕业实习,还依然常穿在身。尽管生活如此的不堪,但是,我顽强地坚持了下来,圆满地完成了学业。然而,让我勤奋刻苦、心无旁骛地走完了四年大学的追梦之旅,最重要的是母亲默默地支持和温馨、温暖的母爱,成为我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和支撑!
然而,在众多令我激动和难以忘怀的往事里,有一件事令我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记得是在读大二时,寒秋迫近,而我却无更有力御寒的秋衣秋裤,整天冷得瑟瑟发抖。而在我束手无策无奈之时,一张来自千里迢迢故乡的取物单飞落在我的手中。当我从邮局取出包裏,急匆匆打开时,望着包中的物品,我不禁惊呆了,一件缀满了一块块补丁的旧秋裤映入了眼帘,层层叠叠的秋裤里又包裹着一个白纱布袋,手捏着袋里装着足足有二斤沉的瓜子,顿时,我悲不忍视,飞速包好包裹,夺门而出,一路飞奔,回到学校,撞开宿舍门,一头扎进蚊帐,泪水不知何时夺眶而出。当噙满泪水的双眼凝视着旧秋裤和瓜子时,失控的闸门再度任由喷射而出的潮水飞溅、奔腾,纵情地冲刷和荡涤着我长期压抑的心田,仿佛多年为追梦而忍受着的痛苦、忧郁、疲惫,倾刻间,一泻无余……
接下来的时光,每当我每天每次只抓取一把瓜子,慢慢咀嚼时如同品味着精品的茗茶,细细地品味着母亲的味道,母爱的芬芳与清香……
想必无人相信,这一袋瓜子,我竞然足足品味了一个月有余。她犹如一股清流昼夜不息地流淌在我精神的家园,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我茁壮成长的心灵禾苗;又宛如一习清凉的夏日晨风,不时地吹拂着我清瘦的身躯,吹去追梦路上满身的仆仆风尘,身心清爽,一路豪歌向天涯!她仿佛是慈祥的母亲时时陪伴我的左右,刻刻呵护、爱抚在身旁,从而,令我在母爱人性的光辉照耀下,迅跑在追梦的大路上!
 
   五、母爱如海  博爱无疆
 
慈祥的母亲,不仅以她那善良的母爱呵护我们兄弟的茁壮成长,更以她那博爱的胸襟,爱吾爱以及人之爱,将母爱的阳光和甘霖同样滋润和哺育着那些求爱若渴、久旱枯萎的禾苗。
记得五弟的降临,不但没有给全家带来丝毫的惊喜,反倒让原本饥寒交迫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在贫寒和愁苦交织的煎熬中,母亲做出了一个痛不欲生的无奈抉择:将不满周岁的五弟过继给尚无子嗣的老姨,这样,五弟或许尚有一线存活的生机,如此痛苦的抉择似乎不近人性,然而,但凡是从那个年代闯过来的人们是都能完全地理解和同情这项艰难的选择的。当老姨夫妇二人兴致勃勃地来到后,在必须要做出痛苦决定的纠结瞬间,母亲犹豫难决之时,父亲“就是要饭也要把五儿养大"一句的斩钉截铁,顿时又激发起母亲母爱的斗志,毅然决然地回绝了长途跋涉的老姨夫妇,果断地收回了成命!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当举家为如何养活五弟而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又传来作为军嫂的二姨因产后大流血而正在医院急救的消息。姨父是名军官,长年驻守边关,两个女儿原本都是二姨一人照料,如果不是遭此大难,他们是决然不会发出这样的求援的,因为他们也深深地了解自己大姐的困境,……
听到消息,焦头烂额的母亲再一次毅然决然地决定将妹妹的二女儿抱来喂养,以解燃眉之急!
而这二女儿恰巧与五弟年龄相仿,每天吃饭时便常常出现了这样让母亲两难的情景:母亲端着盛满的面条,(仅有的挂面也是二姨夫带来的)当夹起热气腾腾的面条,面对坐在面前的两个小生命:一个是亲生的骨肉,一个是妹妹的骨肉,看了看嗷嗷待哺的五弟,母亲迟疑片刻便决然地将面条送进妹妹女儿的小嘴里,而饥饿难耐的五弟却伸出了要抢筷子的小手,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母亲真是万箭穿心,痛心裂肺!又迅捷地再夹起面条,快速地送入哭成泪人五弟的小嘴中,……
如此的情景,持续了近一年,直至二姨从死亡线上挣脱回来,己然恢复了健康,接回了二女儿。后来,每当母亲多次念叨此事时,都心如刀绞,痛彻心扉,但又为自己的举动而欣慰,尽管内心常常不免有愧于五弟。
母亲不仅对待亲情如此的“公而忘私",而且对待那些缺乏关爱的人们,也同样处处无不体现着她那母爱的博大无疆。
记得中学时,班级有两位住校生,因家境困难,生活窘迫。那年月,别说学校食堂伙食如何的不堪,就连每家的伙食也苦不堪言。面对一日三歺的窝头,清汤寡水的萝卜白菜汤,久而久之,住校生常常是饥饿难耐,每逢周末,经常被通校生领到家里改善一下,而所谓的改善也并非美味佳肴,充其量不过是不像学校食堂样式单一,吃得饱些罢了。
母亲经常让我把那两位同学领到家里,尽管我家人口多,生活十分拮据,但每次母亲都十分热情而周到地关爱着他们,嘘寒问暖,想方设法多做些饭菜,式样多些,虽然并不丰盛,但总是让他们填饱碌碌的饥肠。
然而,这一切却使他俩没齿难忘,迄今每逢相遇,他们都十二分地激动并深情地追寻着、讲述着曾经的过往,常常感慨万千,无不感恩我的母亲。其中一位后来当了局长,父亲因事排队等待,被他发现,这位同学十二分热忱地紧紧抓住父亲的双手,嘘寒问暖,并幽默地对排队的人们高声说道:“这是我的亲爹,让我跟我亲爹先唠唠,好吗?"等待的人们得知真情后,都投以赞许的目光,这目光既是投给重情重义的局长,又是投给我善良和博爱的父母!事后,父亲每逢讲起这些往事时,总是情不自禁地叹道:“这都是你母亲积的善德呀!"
在知青战友中,我的“铁哥们“中有两个生活中比较地不幸:一个是幼年丧母,由父亲含辛茹苦地将他养大;一个是继母,整天郁闷寡欢。每当农场冬闲时,他们几乎天天到我家报到,而每当他们到来时,母亲总是格外地关心、关注和关爱他们,嘘寒问暖,体贴入微,他们在我家或许感到重新找到了母爱的温暖吧,谈笑风生,乐而忘忧,逐渐排解了各自心中的愁闷和苦痛。其中失去母爱的一个,母亲视为己出,后来认他做了“干儿子“,在母亲慈祥而温暖的母爱阳光的沐浴下,竟成了一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的乐天派。直至今日,他每每谈起我母亲时,总是情不自禁地点赞母亲的善良,并以“加盟"这一大家庭为荣幸而饱享幸福!

六、人虽身去,爱正延续
 
正当二哥、五弟和我相继毕业,从戎的四弟也己然转业,纷纷荣归故乡这片热土,并各自走上了工作岗位,我家"苦难的历程”业己否极泰来,除五弟正准备结婚外,我们都己立业成家之时,母亲,却因积劳成疾,折磨她多年的肺气肿也恶化成肺心病,病魔竟无情地夺走了她的生命,而她老人家却仅仅才五十七岁!……
那一年,正值新年初三的前夜,多年罕见的暴风雪肆意施展淫威,铺天盖地地砸向了冰封的大地,简直欲将天地雪藏冰封起来。往日充满喜迎春节的欢歌笑语和喜气洋洋的大街小巷骤然覆盖了没膝深的大雪,厚厚地封堵了人们出行的道路。
而弥留之际的老母亲,依然忘却了生命己临界终点,一一凝视着紧紧围在左右,一生为之操心、操劳过度的家人,依然用她那有气无力的声音,一一叮嘱着她放心不下的每一位家人,直至病魔残酷地掠夺她生命的最后一息!……
在大年初三凌晨三点多钟,一声划破万籁俱寂、撕心裂肺的嚎啕声,冲破了封闭的门窗,冲向了暴风雪狂野肆虐的天空,盘旋着,回荡在漆黑一片、风雪弥漫的天地间……
一阵悲痛欲绝之后,无泪又无声的每一位,都静静地追寻着记忆里母亲与自己一段段动人心弦的生命瞬间……,最终,不约而同地叹道:“这一辈子,老母亲没享受到一天福,日子刚有好转,却……”,隨后,便是长长的叹息,却是那样的无力,无助……
星移斗转,时光飞逝。我也己然步入了花甲之年,怀旧,似乎无形之中成为了我每天的一种习惯。常言道:不当家不知财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每每远望着儿子离家远行的背影,情不自禁地有一种母爱附体的情怀。在儿子成长历程中的每一点每一滴的细节与场景,一一浮现在我昏花的眼前……
在儿子成长的每一步足迹中,我们彼此相依为命,相伴成长,共同进步的每一个细节无不叩击着我的心弦。每思念之余常常浮现出一种奇异的幻觉,母亲疼爱、呵护我的场景,和我疼爱儿子的画面常常交织在一起,交错转换,叠加在一起,难以分辨,是我还是母亲?是我还是犬子?尽管如此,但有一点却是清晰可辨的,那就是舐犊之情怀,绵延不绝的爱,一以贯之,纵贯古今,这恐怕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光荣传统吧,而这种传统的绵延与传承,正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历经一代又一代亘古不变爱的主旋律!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己白发鬃鬓。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多少吻。吻干我那脸上的泪花,温暖我那幼小的心,妈妈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每逢清明时节的感慨万千都是一样的。曾记得写这些回忆录时,情深处,常常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很多文字都是在泪水的浸润下写就的,因为老母亲在我们家中的作用和所付出的心血也只有我们当事人懂事时所亲自见证的,而非同龄者则未必能理会这一切的苦难和情愫,时至今日我们能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和生活,就不能不饮水思源,感恩二老,尤其只有奉献付出却未享受到儿女半点儿的福祉,委实是苍天不公,有负于老母啊,所以,去年清明即兴命笔,很多情节和情怀都是由衷所致,而少有雕琢之笔。
此文如能引发大家情感的共鸣和感同身受,便不虚此举!

作家档案

李广森,男,1956年1月1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密山市知一镇。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执教于密山市第一中学,直至退休。赋闲居家,多年执念的文学梦,一一即便在那个风云激荡、斯文扫地年代中的中学时代、知青岁月,以及大学时光,也痴迷于各种文学和文艺形式的尝试和写作。虽然曾为三十三载高中语文的教学生涯而搁笔,一一和回望人生来路,沿途多风雨,阅人生,感慨良多。双重的欲念几度强烈地鼓动和促使我刚刚放下粉笔的手又重拾起搁置多年的拙笔。然而,追忆与缅怀却无形之中便形成了余生的常态和主旋律。一时间,相继写成了《青葱的驿站,芳华的瞬间一一追寻你我生命中那段纯真与美好》、《妈妈的吻》、《青春的炼狱一一追寻知青岁月的风雨芳华》……前半生辛勤耕耘在杏坛、桃李园,余生将笔耕不辍于金秋、夕阳边……


【链接】

1、女人的手 | 迟子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段首排比文摘抄专题整理
关于感恩父母感动流泪句子(精选105句)
17岁嫁半百老夫,23岁丧夫守寡,大字不识!却用母爱养出一代大师
【原创】母爱永不下岗
母亲周年祭文
父亲逝世三周年祭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