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念袁隆平专刊:散文】清晨捧读您 /刘德学

【编者按】据《人民日报》消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为纪念水稻之父——袁隆平光辉的一生,兴凯湖文化在线陆续刊出悼念文章,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作家档案

刘德学,黑龙江省富锦市工商银行退休干部富锦市作协会员,曾任《富锦报》编辑,有作品发表在国内各级报刊。


原创诗歌



   清晨捧读您

    文/刘德学(黑龙江富锦)

清晨,捧读您。5月22日13点O7分,一位睿智,苦钻苦研,勇于担当的老人,停止了心脏的跳动,停止了大脑的思索,带着成功的喜悦和未竟的设想,他走了,他就是杂文水稻之父一一袁隆平。
我手头有一本吴雪琴   来斓合著的《袁隆平传》,已经读过四次。今天我又重新读起。每次读起都为他的坚韧不拔所感动。
说服父亲,袁隆平义无顾地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1953年8月,大学毕业,到了距黔阳县城4公里的安江镇的安江农业学校当老师。
1961年7月的一天,应该说是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点。一株鹤立鸡群的稻进入他的视线。试验结果不理想。他没有放弃。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终于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株。
1966年是人们不愿捉及,又不得不提及的年份。袁隆平被贴大字报。最让他心痛的6O多个栽种杂交水稻的钵盆全部被砸烂了。他和妻子借助手电筒的光,将残存的秧苗一株一株地收拾起来,用衣服包好,悄悄带回家中。
让他兴奋的是,俩位学生抢出了三种类型的不育系秧苗。
一次次的磨难,袁隆平就像一颗小草,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抗拒着狂风。狂风把小草刮倒,但他很快挺起来了,再刮倒,再挺起,志存高远,任尔东南西北风。
197O年1月峨山县发生了7、2级的强烈地震,受到涉及的元江县地震也在5级以上,他没有撤退坚持育种。
坚持,再坚持,谱写着杂交水稻的新篇章。据史料记载,自1976年至1988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OOO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O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又在几份记载袁隆平及团队攻关的报纸,记载带领团队攻关,2O14年实现了大面积每公顷15吨的目标。2O2O年2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稻亩产619、O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O、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OOO斤的攻关目标。 
杂交水稻不仅使我国的粮食产量大增,解决吃不饱的问题,更是走出国门,帮助发展中国家,彰显大国风范。
从考入农校到告别人世,春秋日夜不断地走进稻田,稻田犹如他的儿女,时刻关注,献出了毕生的心血和汗水,为全人类粮食安全和高产量收入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将永载史册。本该享受的年龄却一直在奋斗,国士无双,恩泽四方,彪炳千秋!

悲戚举世送袁公,
粮产激增饱腹成。
几载拼搏风带雨,
后人擎帜五州同。

——————————————————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孙文斌  沈晓密  秦 萌  郭亚楠  鄂俊光  于浩  张磊晶  刘俊

主编:林兆丰 

制作:腊梅 15045786778(微信)  主播:安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实验亩产达近1000公斤
七律赞袁隆平(原创)
袁隆平驾照
他们画过袁隆平
袁隆平正研究第四代杂交水稻 产量可达每亩1500公斤
《 沁园春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赞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