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李培根的二三事/林宪君(重庆)
李培根的二三事

文/林宪君(重庆)

曾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的李培根,是我的老上级。1953年我在四川省团委工作时,他是省团委书记,我到四川省团校工作,他又兼任省团校的校长。

李培根对待下属,平易近人,从不摆官架子,也无哼哼哈哈的官僚习气,与大家相处,总是和蔼可亲,笑容满面。每逢开大会,只要他讲话,一讲就是半天,我们戏称他为“李半天!”他虽身居要职,却生活朴实,从不搞特殊,而是处处与全体职工共命运,同呼吸。

我与他相处,仅有一年时间,但他对我的影响和教诲,却令我终身受益。他乐观幽默的性格,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以及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口若悬河的讲话风格……都深深的影响着我一生的价值观。

我和他第一次工作接触,是1953年春天,四川省第一次搞普选,他安排我负责团省委机关的选举工作。那年,我刚好满了十八岁,有了选举权,李培根鼓励我:“小林啊!团省委这次选举工作,全交给你了!”他笑嘻嘻的拍了下我的肩膀,风趣幽默的对我说:“这次就看你的几刷子了!”

我临阵受命,受宠若惊,在他的鼓励下,每天上窜下跳,疲于奔命,造选民花名册、统计选民年龄、参加斌陞街选区的工作会议、安排投票地点、分发选票、带领大家前往投票、宣布选举结果等等……这一揽子工作全由我完成了,并锻炼了我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自此以后,团省委每个人的出生年份,我都了如指掌,谙熟在心,例如,生于1921年的李培根1953年正好32岁,至今我还记得。

1953年夏天,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办了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李培根是中国青年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回国后,他向团省委机关全体职工传达这次联欢节的盛况,在大会议室,绘声绘色的讲了一整天。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在莫斯科和布加勒斯特的艳遇,让青春年少的我听得血管喷张,精神亢奋,乐此不疲!

他说:“世界青年联欢节,有一百多个国家的三万余名青年和几十万罗马尼亚青年参加,是一次大型的国际活动,主题是反对侵略和战争,歌颂和平与友谊,场面十分感人。尤其是苏联妇女和罗马尼亚女郎,她们特别喜欢中国人,只要见到我们,就热烈拥抱,拚命亲吻,满脸给你戳成红圈圈(亲吻后留下的口红印)!一场联欢会下来,我一摸,脸上和颈子上全是她们的口水!”我们几个年轻小伙子,听得手舞足蹈,如痴如醉,仿佛自己脸上也被那些外国美人儿给戳上了“红圈圈”,颈子上挂满了口水!

听李培根的讲演,完全是一种享受,他知识渊博,又会举例联系实际,他的讲话,旁证博引,历史典故,俯拾皆是。明明是严肃的大报告,经他眉飞色舞的描绘一番,再离开主题,开一会儿“无轨电车”,插科打诨,让大家听得饶有兴趣。听他作报告,不但不疲倦,还会听着了迷,只要他一开口,我总想探听个究竟,即使尿胀了,都舍不得离开座位去卫生间痛快淋漓!

1953年冬天,我跟随李培根到万县(即万州)参加“全国粮食统购统销”三级干部会议,我们住在高笋塘附近的万县地委招待所,闲暇之余就跟在他身后,听他侃大山。他随便走到哪里,都有故事一大堆,让我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十分着迷。

走到高笋塘,水池中间的土丘上插着一支丈二长矛,他说这是三国时期蜀国猛将张飞使用过的长矛,至今还坚挺如初,屹立不倒呢!

万州高笋塘流杯池

走到高笋塘旁边的流杯池,李培根指着这些人工开凿的水槽说:“别看这些不起眼的小水槽,唐宋时期可是文人荟萃之处,热闹极了。北宋名士黄庭坚曾在流杯池宴饮,并写下传世名作《西山碑》而闻名天下。”该池正式开凿于宋嘉祐八年(1063年),又称“曲水流觞”,文人墨客围绕池边,将斟满的酒杯放置泉头,浮于池中,任其漂流,酒杯停在谁的面前,即该谁赋诗饮酒了!文人之间的诗词唱合,将流杯池的聚会推向了高潮,李培根讲的津津有味,我无言以对,只有跟着傻笑而已!

在万县,最有意义的一次游览名胜古迹,是跟随李培根逛太白岩,一路上只听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谈古论今,无所不晓。他登临山顶,抒发思古之幽情,怜天下之苍生!我们站在高处,共同观赏万县之全景,前有滚滚长江,后有巍巍太白岩,观江山之秀美,思壮志之凌云。

万州太白岩

李培根指着闻名遐迩的摩崖石刻对我们说:“诗仙李白曾在此饮酒弈棋,日落黄昏时刻,从西天飞来一只五彩金凤,口衔金壶,飘然落在李白身边,李白手接金壶,对天豪饮,饮后抛掷金壶,仰天大笑,跨上金凤飘然而去……”从此,留下了“谪仙醉乘金凤去,大醉西岩一局棋”的千古佳句,那只金壶落在北面一山头,顿时化为一股清泉长流不断,后人取此泉水酿酒,名曰“太白酒”,李白奕棋的山崖,取名“太白岩”。李培根讲到这里,我们亦步亦趋跟在他身后,慢慢欣赏了太白岩历代的碑文石刻,特别是在山势陡峭,石质坚硬的山腰,留下的行书、隶书、篆书、草书诸种书体,反映了当时较高的书法水平,让我叹为观止,大开眼界!

李培根为人谦和,从不与人面红耳赤,即使对待小偷扒手,也谦谦君子,客客气气,被小偷羞辱了,他竟束手无策,无言以对。一次,他在街上被一小扒手摸了钱包,被他发觉后,他不但没有发脾气,还拉着小扒手的手说:“小朋友,是你摸了我的钱包吗?请你还给我好吗?”这个小扒手又歪又恶,对他怒目而视,还冲出一句脏话:“爬你妈的哟!毬大爷摸了你的钱包?”说完便挣脱他的手,扬长而去,李培根望着小扒手的背影,百味杂陈,也无可奈何!一个做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的团省委书记,面对扒手偷窃,竟无能为力!

左江竹筠,中李培根,右戴克宇

最值得自豪的是,李培根还是小说《红岩》中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的入党介绍人呢!1938年底,已加入川东地下党的李培根和妻子戴克宇,同时考入了巴县兴隆场中国公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并在学校成立了中共特别支部,李任特支书记,戴任支委,他们一起组织了学校的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春,正渴望加入共产党的江竹筠也考入了这个学校,通过思想交流和江竹筠的进步表现,由戴克宇介绍,李培根主持,在学校附近的丛林里,三人举行了庄重的入党宣誓仪式,李培根代表党组织,宣布江竹筠为中共党员。

2006年江竹筠的儿子彭云夫妇到成都看望李培根、戴克宇夫妇

我的老上级李培根,原来还是江姐参加革命的引路人呢!历历往事,鲜为人知。我和他相处,虽然只有短短一年时间,但是,我在为人处事方面,受他的影响却难以估计,至今我对李培根这位老首长,都难以忘怀!

今晚从微信老团校群吕维华同志处,惊悉李培根同志于2023年9月6日仙逝,享年102岁,我心乱如麻,悲痛欲绝,特写下此文,缅怀我的老上级!

2023.9.11晚

作家档案

林宪君  汉族  大专毕业   四川省团校副教授,民革党员。1935.1.5生于山东牟平抗日根据地,9岁参加儿童团,12岁参加童子军,终生从事共青团教育工作。2020年新冠疫情起,在家里开始写各种题材《小故事》三百余篇,至今已88岁,仍乐此不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县十景
散文:在合肥读书的日子
江竹筠
党的女儿·四川芳华丨戴克宇:江姐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四川省委员会
(培训总结)关于参加团xx省委组织的企业共青团工作互观互检及团干部培训情况的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