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看到了,沉落五十四年的淳安睦剧《荞麦记》……
  月落重生灯再红,木枯向阳又逢春。沉落几十年的淳安睦剧《荞麦记》,今晚由杭州市星森剧团,前来华埠易家福超市门口广场隆重上演。广场上的观众人头济济,是历次以来观众最多的一场戏。演员们不仅唱腔,演技等为观众喝彩叫好,更主要的是给新安江水库移民带来了家乡情、家乡味、带来了家乡浓厚民间色彩。激起了移民观众对老故乡一片深情的美好记忆。
   《荞麦记》 这剧戏, 唱词生动感人,迭荡起伏。 唱腔旋律流畅,优美动听。 徐文进与王三女是一对恩爱夫妻,生有一子名唤细宝,夫妻两人相亲相爱,互敬如宾。因家道贫寒,徐文进白天打樵,夜晚攻读,日子过得非常清贫。 一天王三女将家中仅剩的荞麦粉做成荞麦粑,携儿前往娘家庆贺爹妈两老的六十大寿。 嫌贫爱富的王老夫妇,对有钱的大女儿,二女儿前来拜寿,十分殷勤,对穷三女百般挖苦奚落,为一碗馊汤剩饭将其母子撵出门外。天寒路滑,王三女母子借宿马棚,被前来巡查的王老夫人推进了漫天风雪的夜幕中......。问明原委的徐文进义愤填膺,立志刻苦功,奋发向上。 经受了几次灾难的王老夫妇,由一个百万家家财的富翁,变成了沿门乞讨的街下囚。
  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文进终天得中头名状元。王三女不记前仇,毅然接受王老夫妇的恳求,收留奉养。
  一剧结束人中悟出一个道理——穷莫失志,富莫颠狂。
淳安睦剧又称“三脚戏”,因淳安旧属睦州,故名。睦剧起源于清朝中后期,是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一,也是一个剧团代表一个剧种的中国少数剧种(或称稀有剧种)。2005年,被列为浙江省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据考证,跳竹马是睦剧的雏形和滥觞。清康熙年,淳安城乡普遍流行跳竹马,通常由红、绿、黄、白、黑五马组成,以黑马为中心。每当跳完后,为满足观众的要求,由演员自编自演小戏。开始由生、旦表演,叫“三脚戏竹马班”。后来,为使表演更受欢迎,增加了丑角,遂称“三脚戏”。
 

到了清光绪年间,出现了常演的“徐龙福班”,在淳安、遂安和开化等地演出,被誉为“一根扁担两条腿,走遍浙西山和水”这一浓厚民间色彩的独特剧种。著名的有传统小戏《南山种麦》、《看花灯》等。

传统睦剧贴近生活,剧情多数反映乡间邻里和家庭生活,表演自由、明快、风趣、热烈,唱腔浑厚、粗犷。1954年,成立了淳安睦剧团,有《荞麦记》、《雨过天晴》等100多个剧本,在浙西一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种种原因,剧团于1986年解散。近年来只是一些业余的睦剧演员偶尔在一些艺术活动中唱几段小戏,艰难地零星地延续这一地方俚曲和乡音土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睦剧
辽宁民俗:辽剧
此人的唱腔与声音像极了王老,知道她是谁吗
黄梅戏艺术片029《荞麦记》
戏曲剧种
[非遗]壮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