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老師說:站樁是道家的不傳之秘

在11月1日的艾灸課、健康營學員返校日上,徐文兵老師解惑時說:


站樁是道家不傳之秘。你們在沒學站樁之前,哪知道有一種運動,看似在那不動,結果全身都出汗。你們只有說上跑步機、跑馬拉松才出汗。而且出汗的那個味道都不一樣,你跑步出的汗叫勞汗,你出的是精血,你站樁出的汗排的都是邪氣,所以站樁解乏。



進了厚朴中醫的院子,常看到一群人心無旁騖,垂手而立,外形似常人休閒發呆,但氣正神斂,不似一般模樣。就有好奇的人過來詢問:

「這是上什麼課嗎?」

——「艾灸課」

「艾灸課上練的這是什麼功夫?」

——「無極樁」


就這樣站著也是在學中醫嗎?其實,在厚朴,無論是5天的艾灸課,還是10天的健康營,乃至三年制的臨床課程,早晨的第一課,都是站樁。為什麼學中醫要先站樁呢?


獨立守神


學醫先要讓自己健康,然後才有能力幫助他人。


對於很多人來說,學醫背後真正的訴求是健康,而樁功正是你不離身的保健醫。


想身康體健不生病,《黃帝內經》上有兩句重要的話:


一個是「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講的是神的安駐;


一個是「正氣存內,邪不可乾」,講的是氣的充盈。


站樁時精神專注,從對外部世界的關注回歸對自己身體的感受,使得「精神內守」,還通過站姿外形的調整,達到「骨正筋柔,氣血以流」的狀態,使得「正氣存內」。


站樁正是上古真人獨立守神的具體方法,以此保身長全,益壽延年。


中醫不僅僅是「知」的延續,更重要的是「覺」的傳承。


知識通過語言和文字代代延續,其優點是便於複製和傳播,但以這種方式傳遞的「知」也有局限的一面。


正如有時候我們贊嘆自然之大美,或者震撼於身心的感受時,只覺得語言文字是如此的貧乏,再華麗的辭藻也無法準確描述那種感覺。


就像艾灸時的手感,看過介紹的人都瞭解到那是一種類似「吸」的感覺,可是直到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體驗過手感的「吸」,你才在身體上記住了這個感覺,才能將它應用到以後的艾灸治療中,從此得之於手而應於心。這就是「覺」,針刺的「如魚吞鈎」,摸脈的「浮沉遲數」,等等,莫不如是。


體驗過的人,相視一笑,勝似千言。沒體驗過的人,洋洋萬語,如墜霧中。


那如何才能有覺呢?放鬆和專注是前提。


放鬆使得臟腑經脈各安其位,氣血運行不受阻礙,進而使感受器官得到充足的氣血供給,像給攝像頭通了電,具備了收集信號的能力。


而專注使得感受器官收集到的信號得以及時處理,不然就像那些一心玩耍的孩子聽不到媽媽叫吃飯,不是耳朵鼓膜沒有振動,而是心沒有來處理這個信號。


放鬆和專注,正是無極樁主要訓練的內容。


從上面可以看出,站樁最主要的作用,一個是可以維護自身的健康,另一個是恢復覺知來實證中醫的精髓。那麼,這個被選中的無極樁又從何而來呢?



易筋洗髓經


上面提到的「無極樁」,實際上是《易筋洗髓經》的預備樁功,也就是基本功。俗謂「要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可見樁功對修身的重要作用。


而「無極樁」還有一個「萬樁之母」的稱號,一是因為其法理簡要,是多種功法共通的源頭,並將玄妙的內功修行落實到具體的形、神操作上,人人可以理解並實踐。另一個原因是在無極樁習練過程中可自然生成許多其他的樁功,猶如母親孕育了許多孩子。


易筋經在金庸小說中常常出現,一般得到這本書的人,很快就可以稱雄武林了。


歷史上的易筋經傳說為梁武帝時印度高僧達摩所著,但據多數學者考證,實際是明朝天啓四年(一六二四年)由浙江天台山紫凝道人宗衡蒐集醫、釋、道流傳的養生、導引術及漢代東方朔的洗髓、伐毛健身法,結合八段錦、五禽戲等傳統功法編纂而成,並做《易筋經義》跋語。


目前厚朴中醫學堂所習練的易筋經,是由徐文兵老師常提到的周稔豐先生編輯整理,結合自身修煉心得著而成書,再由周稔豐先生長子周明老師傳於厚朴學堂。


此功法如能依法修煉,外動以易筋強骨,內靜以收心納意。堅持練習者,肌肉隆盛,骨小梁增多,微循環改善,免疫力增強等都是人們早已承認的事實。


多年來的實踐證明,研練此功對神經衰弱、腎虛、高血壓、消化不良、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樁功雖好,重要的是去實踐它。不起而行,就如同拿到一個藥方,贊嘆其辯證之準確,配伍之精當,但即沒有去抓藥,更沒有吃藥,於身體之康復何益呢?開始站樁,並不是複雜的事,瞭解以下幾點,能幫助你少走彎路。


形神同調


與武俠片中的扎馬步或站木樁不同,傳統的站樁不是一個「吃力」的功夫,而是「放鬆」的功夫。這個放鬆,是神與形兩方面的松。《黃帝內經》上講的「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就是神與形兩方面的完整與不擰巴,樁功是覆蓋形神兩者的修煉法。


言傳身教


被稱為功夫的,不能僅僅通過「知」來學習,要靠老師耳提面命,以「覺」來傳承。一位前輩對此有精彩比喻,他說「通過看書來學拳,就像買了張門票登上了天安門。你也可以在城樓上學著指點江山,只是樓下沒人搭理你。」因為不知道關竅在哪裡,許多內家拳被做成了廣播操。而這些依賴「覺」的竅門,需要手把手的體驗才能掌握。


有恆乃成


道無近功恆則成。所謂功夫就是日積月累,練功沒有捷徑,不再尋找捷徑了也就走上了最快的路。老祖宗早就有「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的古訓來鞭策我們練功不可懈怠,只有日日行之,才能產生質的變化。「知而不行,與不知等耳,行而不恆,與不行等耳」。讓站樁與修身融入到生活中,去體驗站樁給身心帶來的變化和影響。



站樁是一個與自己的遊戲,覺知自己,恢復自己,以立錐之地將健康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引用《內功圖說》一段,與君共勉。


與其待疾痛臨身,呻吟求治,莫若常習片刻之功,以防後來之苦。誠能日行一二次,無不身輕體健,百病皆除……不甚善乎!


作者    李鴻飛

厚朴艾灸課講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站桩是道家的不传之秘
武学藏书
神龍道家傳統太極拳的"頭三個月功夫"
Untitled1
先天氣功築基要訣
最好的易筋经版本{含标准示范图简易讲解: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