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使人们的健康观念正在经历以治病为主向以健康管理为主的转变。

从宏观方面来讲,国家提出“把健康渗透到各行各业”的精神及出台了相关促进政策,都表明从国家到个人对保障健康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政策的推动以及人们对于“生时得从容、老时有安康、病时有尊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基于此,健康保险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且已成为整个行业增速最快的险种。而这次的疫情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起到了助推作用,什么都是浮云,唯有健康才是王道。

大家可能会担心,如果由一心想挣钱的商人来制定保险条款的话,他们岂不是希望病人什么检查都不做才最挣钱、最开心?事实没那么简单。除了政府监管不说,一般情况下,商业保险公司也希望能帮助患者尽早发现、尽早治好疾病,这要比将疾病拖到晚期再去治疗更省钱。其实,保险公司最希望看到投保人既长命又健康,这样他们就可以坐收保费,稳赚不陪。

目前市场上的健康险产品已超过5000款,且各家险企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对健康险产品进行升级,扩大保障范围,提供了诸如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绿色就医通道等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了有效的健康保障。


但是,保险企业深深的知道,健康险在发挥保障功能的同时,在健康服务领域必须要进一步发挥作用除提供风险保障外如何更好地维护客户的健康状况和预防客户发生健康异常是长远发展必须要思考的,而“健康管理+保险正成为健康险创新发展的新潮流。加之慢病的发病率逐年加大,迫切需要以预防慢病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管理服务的跟进为客户提供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到就医协助、慢病管理等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整体医疗解决方案。

保险公司保为了客户的健康状况而减少经济支出,那么保险公司就要想方设法维护客户的健康状况,减少或者避免客户的健康状况恶化,而使客户的健康状况朝好的方向发展。例如,保险公司对于投保后患了高血压或者有高血压的客户,通过健康管理,对客户的营养情况、运动情况、心态情况、工作压力情况、作息情况等诸多方面进行科学化的管理,通过多方面的干预,达到维持血压正常的结果。

保险公司对于客户的疾病除了既病防变外,预防也是健康险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险企更多投身于在治已病方面,而健康险近年来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对客户的健康提供更多的健康管理方面的服务。随着健康管理重心前移,保险公司通过主动介入客户的风险管理过程,可以在健康险的服务中更多地引入健康促进、慢病管理、疾病护理等手段,打造预防、干预、就医、康复的健康管理闭环,引导健康险从事后理赔转向事前预防,将客户健康风险管理前置化、全流程化,探索“治未病”的发展新模式。从根源上降低赔付风险,实现风险总量的减少,从而降低成本。


一份来自世界银行的中国慢病流行趋势调研报告显示,2005年至2015年心血管疾病、中风和糖尿病给中国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如果不改善慢病应对策略,慢性病带来总体经济损失将非常巨大。反之,中国如果能够在2010年至2040年间将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每年降低1%,其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2010年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68%,或多达10.7万亿美元。

慢病防控与商业保险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创新针对慢病过程管理的健康险,通过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重大疾病发病率,将有助于一改目前保险公司对医疗风险束手无策的局面。同时,慢病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也将成为保险公司精算的一手证据,节约了个人、医院、保险公司三方时间和经济成本,也为医保和商保节省了开支,提升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推动加快健康保险良性发展。

健康保险之未来,离不开“健康管理+保险”模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战】保险机构如何开展健康管理
美年好医生:“体检+保险”拓展健康管理的边界
TPA模式:新的救命稻草?
女性如何购买健康保险
围绕美国联合健康两个板块 解码健康保险经营模式
颠覆传统健康险,互动式保险或成大势所趋,科技、平台、保险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