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甲流高发,怎样科学预防

在过去几周中,流感成为了热门关键词之一。大家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感病例,可能不少人自己也已经不幸中招。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流感监测周报,2023第8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以甲流A(H1N1)pdm09为主、A(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2月20日-2月26日)共报告390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疾控中心这次发布的第8周流感周报,反而更加令人担忧 ——第8周南方的流感样病例比例从1.8%上升到3.9%,高于2020~2022年同期水平(3.7%、2.2%和3.1%);北方则从1.9%上升到4.4%。高于2021~2022年同期水平(1.6%和1.9%)。

关于甲型流感的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

1.甲流是什么?

甲型流感病毒是常见流感病毒,简称甲流。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而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基因变异后能够感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流感大流行就是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或旧亚型重现引起。流感甲型病毒的表面抗原会经常发生细小变异,这种变异被称之为“飘变”,形象地说,“飘变”就是病毒通过细小的变化伪装自己,从而达到躲避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目的。甲型病毒“飘变”的结果是每年引发流感的毒株都有可能不同。“移变”指的是流感甲型病毒发生突变,导致一种新的病毒“亚型”出现。因为人体内几乎没有抵御这种新生病毒的抗体,所以“移变”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流感的全球性大暴发。流感病毒通常依靠病毒蛋白某部分同人体中特定蛋白的结合来侵入人体,因为通过这样的结合,流感病毒能够抑制人体本身对病毒感染的自然防御体系,为病毒有效地在人体内复制铺平道路。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和N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H可分为18个亚型(H1~H18),N有11个亚型(N1~N11 )。其中仅H1N1、H2N2、H3N2主要感染人类,其它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其中对禽类危害最大的为H5、H7和H9亚型毒株。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不会感染鸟类和猪以外的动物。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H7N7、H7N9、H9N2等禽流感病毒,一旦发生变异而具有人与人的传播能力,会导致人间禽流感流行,预示着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已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

2.甲流的传播途径

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感染,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透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因此尽量不要身体接触等。如果接触带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物品,而后又触碰自己的鼻子和口腔,也会受到感染。感染者有可能在出现症状前感染其他人,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小孩的传染性会久一些。

病人自发病后5天内均可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传染期约1周,以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其次是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颈台促跨接传播,密切接触也是传播流感的途径之一。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3.甲流病毒特性

对于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种疫苗后1周出现抗体,2~3周达高峰,1~2个月后开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较低水平,流感病毒3个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同许多其它的呼吸系统病毒性疾病相似,流感也是一种季节性疾病,在夏季的发病率较低,冬季的发病率较高,但在某些地方这种病毒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4.甲流感染表现!

流感发病严重程度与个体免疫状况有关,仅约50%的感染病人会发展成典型流感临床症状。流感典型症状以突然发热、头晕头痛、肌痛、全身症状轻、同时可伴有喉咙痛和咳嗽、鼻塞、流涕、胸痛、眼痛、畏光等症状。发热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2~3后渐退。多数是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并不严重。

5.甲流感染后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一般以继发性细菌性肺炎较常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嗜血杆菌为多见。原发流感病毒肺炎较少见,多见于原有心、肺疾患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或孕妇,病死率较高。

其他并发症包括Reye's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Reye's综合征限于2~16岁的儿童,主要与B型流感(或水痘、带状疱疹)有关。临床上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数日后出现恶心、呕吐、继而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进一步发展为昏迷,近年来认为与服用阿司匹林有关。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多在流感后出现,伴有呼吸衰竭,胸片可显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但肺炎病变不明显。血液中可有流感抗体上升,气管分泌物可找到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6.甲流怎样预防?

预防甲流,除接种疫苗和避免接触传染外,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戴口罩、不要共用毛巾、口杯等日常用品,做到不随地吐痰,以防接触传播流感病毒;居室和办公室,要经常通风,减少室内聚集的细菌和病毒数,保持室内清新的空气;疾病流行期应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与打喷嚏的人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根据气温的变化,适当地增减衣服,防止因感冒着凉引起的免疫力低下

日常饮食,在搭配均衡基础上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瘦肉、蛋、奶、豆类等,交叉摄入以使蛋白质充足;这些食物可以提供氨基酸,促进抗体的合成。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而蛋白质是构成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多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可以增加机体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从而增强对甲流病毒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柑橘、草莓、西红柿等,它们可以增强免疫力,抵抗病毒感染。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而且维生素C还可以促进白细胞的活性,增加干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机体对病毒的防御能力。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E等和钙、铁、锌等矿物质。这些营养素不仅可以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和免疫反应,还可以帮助维持体液和组织液中适宜的pH值。一般来说,人体内呈弱碱性环境更有利于健康。

少吃或不吃辛辣、油腻、甜食、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抵抗力。辛辣、油腻、甜食等食物容易引起呼吸道黏膜干燥或发炎,在感冒季节更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或加重原有感染。呼吸道黏膜是机体对外界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屏障,在其受损时会降低局部及全身免疫功能。

三餐定时定量,适当多喝水,不抽烟喝酒,不宵夜,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通过运动来提高免疫力,中等强度运动最利于提高免疫力。在跑步、骑车、游泳、划船等长距离运动中,感觉到呼吸和心跳明显加快,但是可以和身边的人聊天,并且有微微出汗,此的心率在每分钟(170-年龄)±(10~20)次内,就是中等有氧运动强度了。只有达到中等强度,才能刺激呼吸和血液循环加快,唤醒植物性神经和内脏器官参与供能,提升心肺功能、缓解心理应激、促进免疫细胞功能的增强、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身体对外部环境的抵抗力。

通过运动提高免疫力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情,研究表明,最佳的提高身体免疫力的运动锻炼是每次30分钟~45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每周5次左右,长期坚持12周以上。规律地坚持至少3个月以上的运动锻炼,才会使基础免疫力水平逐步升高,基础免疫力水平整体提高才是我们所谓的身体好、抵抗力强。需要注意,一段时间保持规律的运动,免疫力就会提高,但是如果停止训练,一段时间后,这种健康收益就会逐步消失。结合抗阻运动如俯卧撑、举哑铃等将会获得更多的健康效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H7N9:禽流感再临
呼吸系统疾病---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
流感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全面解读】什么是H7N9?怎么预防H7N9?(十解H7N9)
什么样的病毒最致命
【引用】甲型H1N1流感预防课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