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岭

命名

秦岭古称终南山、南山。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岭被称为昆仑,后来,又因为秦岭矗立在秦国都城之南,所以秦岭又被称作“终南山”,或者“南山”[26]。中国最早记录秦岭或“南山”的文字出现在《山海经》和《禹贡》,《山海经》中的《南山经》清楚地描述了“南山”的地理概况[2]。直到公元一世纪,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下:“秦岭,天下之大阻”这句话之后,秦岭才有了正式的文字记载[26]

位置境域

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位于中国中部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27]。后提到秦岭多为狭义上的秦岭。秦岭横直于陕西南部,是中国中部呈东西走向的最大山脉,素有“华夏龙脉”之称。它东起河南伏牛山,西至甘肃氓江,北临渭河,南界汉水,位于东经104°30'-112°52',北纬32°50'-34°45'之间,东西长逾800千米,南北宽为140-200千米,面积为6.19万平方千米[3][4]
秦岭位置图

历史成因

秦岭造山带称为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西起青海省茶卡盐湖,与昆仑山造山带相接,东到大别山东,被北东向的郯卢大断裂错动至山东半岛,伸向东海。秦岭造山带的从下而上分为三大类:一是形成于晚太古代—中元古的中深变质的结晶基底和形成于晚元古代的浅变质的过渡基底。二是形成于晚元古代—三叠纪的浅变质的盖层。三是形成于侏罗纪至第四纪的未变质的陆相上叠盆地[2][8]

晚太古代—中元古

秦岭有两类造山带基底:①早前寒武纪,即晚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古老结晶杂岩基底,以麻粒岩、高角闪岩相等中深变质和强烈塑性流变与混合岩化为特征,现均呈不同分散孤零残块夹持包容在秦岭带内,其形成的构造体制尚难以准确恢复。②中元古代,部分包括晚元古代,以浅变质强变形的火山一沉积岩为主体的过渡性基底,它们现今也多以残存状态分散出露,若揭去上覆的震旦系以上盖层,则在秦岭区它们有广泛分布。它们以酸性和基性双峰火山岩组合为其基本普遍特征,其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证明它们是大陆扩张裂谷构造产物。同时其中在不同构造地带残留有中晚元古代一小洋盆型蛇绿岩残片,如松树沟、宽坪等。反映中晚元古代秦岭在陆壳扩张裂谷构造演化过程中已扩张打开形成多个小洋盆,构成裂谷与小洋盆兼杂并存的复杂构造局面。总之,秦岭的两类造山带基底,综合反映秦岭具有复杂多期拼合非均一的基底,成为秦岭主期造山作用板块构造演化的基础[8]

晚元古代—三叠纪

秦岭主造山期两期板块构造演化阶段,包括了新元古代晚期至早古生代扩张裂解与洋-陆俯冲造山作用和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初三叠纪中晚期印支期的洋-陆俯冲到陆-陆俯冲碰撞造山作用,直到秦岭印支期板块主造山期后的伸展塌陷构造和岩浆活动。新的研究发现并厘定秦岭主造山期是三个板块即华北、扬子及其之间的秦岭微板块地体,沿商丹和勉略二个主缝合带经历复杂长期造山过程而俯冲碰撞造山[8][28]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图
秦岭晚古生代—中生代初板块构造格局主体为三板块(华北、华南板块及其之间的秦岭微板块)二洋盆(商丹洋盆-残余海盆和新打开的勉略有限洋盆)二消减带(商丹和勉略消减拼合缝合带)。秦岭晚古生代最主要的事件是勉略洋盆的扩张打开与演化,改变了秦岭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格局,而构成晚古生代新的板块构造格局[28]

中新生代

中新生代陆内构造演化阶段,包括燕山中晚期陆内造山、燕山晚期至新生代的陆内构造和急剧隆升成山与新的裂解构造演。秦岭在板块俯冲碰撞主造山之后,并未平静稳定下来,而是又发生了强烈板内造山作用。所以今天的强大秦岭山脉是其在主造山期板构造所奠定的基本构造格架基础上,是中新生代强烈陆内造山所造成[8][28]

地理特征

气候

秦岭是中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也是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交汇影响的季风边缘区,地处纬度与不同环流系统造成了秦岭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性。[29]南坡自下而上拥有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5种气候类型。北坡自下而上拥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4种气候类型。南坡在海拔800米以下为亚热带森林植被景观。北坡自下而上为典型暖温带山地森林植被景观。因此,秦岭可视作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的重要分界。[30]
秦岭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0.48摄氏度,年最高气温和年最低气温分别为16.44摄氏度和6.18摄氏度,秦岭北坡气温在低海拔区高于南坡,差值为0.12摄氏度,在中、高海拔区低于南坡,差值分别为1.02摄氏度和0.93摄氏度;秦岭南北坡气温的差值在低海拔区域最小,中海拔区域最大[31]
秦岭南北坡各季节温度
秦岭气温空间分布
秦岭南坡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北坡自下而上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4种气候,北坡地区降水在600毫米左右。夏季北坡年均降水量为110.15毫米,而南坡达到134.21毫米,夏季降水量南坡明显较北坡多;秋季北坡年均降水量为73.76毫米,而南坡为80.82毫米,秋季降水量同样较丰富且南坡较北坡多[10][9][32][4][29]

地质

地质构造

秦岭造山带位于华北和扬子两地块之间,秦岭造山带由北到南被分为四个构造单元,分别为:华北南缘、北秦岭造山带、南秦岭造山带与华南北缘[33]
北秦岭造山带四个地质单元
华北南缘分布于华北陆块南缘的陕两华县到河由舞阳带,包括小秦岭和河南崤山、熊耳山鲁山、舞阳等地区,通常被分为耐庄组、荡泽河组、铁山岭组、水底沟组和雪花沟组等地层单元[34]
北秦岭造山带从北向南又可划分成宽坪岩群、二郎坪岩群、秦岭岩群和丹凤岩群四个不同的地质单元,其中秦岭岩群是北秦岭造山带中变质变形最为强烈的前寒武纪结晶岩系,目前秦岭造山带发现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都产出于该岩群之中[35]
南秦岭造山带呈向南突出的几何学,北起东西走向的商丹左行走滑断裂,南至城口-房县弧形逆冲断裂,弧形山系的东西两端狭窄,宽50-60千米,腹部庞大,宽达150千米。南缘发育白垩纪形成的大巴山前陆弧形逆冲/裙皱带。南秦岭造山带的主要特征是出露大片变质基底岩石[36]
华南北缘位于扬子、华北两大板块之间,造山带东端的郯庐断裂带将其与苏鲁造山带左行错开。华南北缘总体以前南华系变质岩和构造混杂岩的广泛发育为特征,出露大面积中酸性岩体,晋宁期、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岩体均有出露,显示了华南北缘地质历史时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其中以燕山期(早白垩世)岩体最为发育,是华南北缘挤压造山后早白垩世强烈伸展垮塌的反映[37]
秦岭山脉是其在主造山期板构造所奠定的基本构造格架基础上,是中新生代强烈陆内造山所造成[33]。秦岭北麓断裂带位于中朝准地台与秦岭褶皱系的交接处,其地质构造上经历了多次变形、变位、聚合和拉伸的过程。从新生代第三纪末,秦岭地槽褶皱带构造活动较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形成了秦岭山脉,同时大断裂带以北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渭河冲积以及风积黄土的覆盖作用下形成了渭河平原[9]

地层特征

秦岭中生代以来的区域隆升,数不清的断层和地质作用的剥蚀导致了大量花岗质岩浆以及蛇绿岩带的出露。总体上看,秦岭造山带主要由三套岩石地层构造单元组成: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包括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和中新元古代浅变质基底);新元古代-中生代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岩石地层单元;中新生代造山期后形成的沉积和岩浆活动。
晚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古老结晶杂岩基底。以麻粒岩、高角闪岩相等中深变质和强烈塑性流变与混合岩化为特征,现均呈不同分散孤零残块夹持包容在秦岭带内。中元古代,部分包括晚元古代,以浅变质强变形的火山一沉积岩为主体的过渡性基底。它们现今也多以残存状态分散出露,若揭去上覆的震旦系以上盖层,则在秦岭区它们有广泛分布。它们以酸性和基性双峰火山岩组合为其基本普遍特征[38]。中晚元古代,小洋盆型蛇绿岩残片,如松树沟、宽坪等。迄今为止,在秦岭造山带已经识别了两条重要的蛇绿岩带:北边形成于古生代的商丹蛇绿岩带和南边形成于中生代的勉略蛇绿岩带[39][8]

矿产资源

秦岭为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其拥有国家矿产储量表上的矿产资源约八十余种,其中有30余种保有储量位列中国前十。区内已发现各类矿产地近千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百余处。金堆城栾川钼矿,凤太以及西成铅锌矿等闻名中外,小秦岭地区的产金规模在中国闻名,中国排名前三的产金大县秦岭地区就占了两个(灵宝潼关)。石灰岩、萤石重晶石等非金属储量也比较丰富。秦岭珠宝玉石种类也十分丰富,陆续发现了蓝田玉南阳玉商南水晶、汉中玉[40]
秦岭地区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开发利用的有铁、锰、铜、铅锌、钼、汞、锑、金、银等9种,尤以金、铜、铅锌、钼开发最盛。秦岭成矿带陕西段矿集区主要有凤太(凤县太白)、勉略宁(勉县略阳宁强)、柞山(柞水山阳)、小秦岭等4个矿集区[41]
秦岭成矿带区域构造与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分布

凤太矿集区

凤太矿集区主要矿种为铅锌、金、铜,尤以铅锌和金为优势矿种。矿集区内已探明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和双王、庞家河两处大型金矿床,多处小型金矿床及金矿点;东塘子—铅硐山、银洞梁、八方山—二里河3处大型铅锌矿床,手搬崖、峰崖、黑崖、银母寺4处中型铅锌矿床,多处小型矿床及十余个矿点;探明金储量超过125吨,铅锌金属储量500万吨,已探明的10处大中型金、铅锌矿床均已开发利用[41]

勉略宁矿集区

勉略宁矿集区主要成矿类型是与超基性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煎茶岭)、海相火山气液型铜矿(铜厂)。金属矿产主要为金、铜、铁、铅、锌、镍、钴、锰等;非金属矿产有石棉、硫、磷等。已发现有铁、金、镍、铜、铅锌、银、锰矿床(点)150余处,大型铁矿床2处,大型镍矿床1处,大中型金矿床3处,中小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3处[41]

柞山矿集区

柞山矿集区主要有铁、铜、铅、锌、金、银、镍、钴等,大致划分为北、中、南3条成矿带。北成矿带是以卅里铺铜银矿和两水寺金矿为代表的曹坪—卅里铺—两水寺铜、银、金成矿带,沿断裂两侧矿点分布普遍;中成矿带是以小型袁家沟铜矿、小河口铜矿及中型桐木沟锌矿为代表的张家坪—小河口—桐木沟铜、钼、铅、锌成矿带,带内酸性小岩体遍布,有十余处铜(钼)矿点(以矽卡岩型成因类型为主);南成矿带是以黑沟菱铁多金属矿床、中—小型穆家庄铜矿床与韭菜沟金矿床、大型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床与大西沟菱铁矿床为代表的青林沟—穆家庄—黑沟菱铁、贵多金属成矿带,该带主要赋矿层位为中泥盆统大西沟(青石垭)组,是柞山矿集区最为主要的成矿带,亦是陕西省重要矿产资源基地之一[41]

小秦岭矿集区

小秦岭矿集区是中国主要的钼矿集中区,已发现有金堆城、大石沟(黄龙铺)、石家湾、宋家沟等大型钼多金属矿床,已开采数百万吨钼资源。该矿集区是中国目前第二大黄金产地,已探明黄金储量数百吨,远景资源量上千吨[41]

地形地貌

秦岭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山脉主脊平均海拔2000~2800米,其太白山峰巅海拔3767.2米,渭河平原海拔400~700米,其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秦岭北麓的黄土塬地貌占渭河盆地总面积约1/3,由秦岭山前向渭河盆地倾斜,高出渭河河床约100~300米,以陡崖与渭河阶地分界[9]。秦岭北坡山麓短急,地形陡峭,又多峡谷,南坡山麓缓长,坡势较缓、但是因河流多为横切背斜或向斜,故河流中上游也多峡谷。秦岭山脉入陇南境内后,其走向为西北-东南,主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丛山之间形成一些小的盆地[42]。秦岭地貌主要包括秦岭山地、巴山山地和汉江沿岸丘陵盆地谷地[42]

秦岭山地

秦岭是中国中部东西向延伸的巨大山系。陕西境内为秦岭中段,山体高大,西窄东宽,西段南北宽度约150千米,向东逐渐展宽,东部宽200千米以上。山体岭脊海拔2000—2500米,相对高度为1500—2000米,山高坡陡,谷深流急,成为南北交通的一大险阻。山峰海拔超过2500米,如玉皇顶海拔2819米、鳌山3475米、太白山3767米、首阳山2720米、活人梁3071米、静峪脑3015米、草链岭2646米,它们之间的连线,构成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局部地段为黄河与洛河的分水岭。秦岭主脊以南的南秦岭,山势大致由北向南逐渐下降,发源于主脊附近的褒河湑水河酉水河子午河旬河丹江等,沿地表倾斜面自北而南或东南注入汉江嘉陵江在四川重庆注入长江,南洛河由西向东到豫西注入黄河[42]

巴山山地  

巴山亦称大巴山。巴山之名与巴族有关。巴族古代居住在巴山周围。商代巴族建立过“巴方”,巴方就是巴国,巴国一直存在到战国时期。巴山山地西起嘉陵江谷地,向东一直伸延到湖北西北部,耸立于陕、川、鄂三省之间,东西绵亘1200多千米,境内长度600千米。海拔2060~2500米。其北坡主要延伸在陕南地区南部,由宁强白河等十多个县的全部和部分地区。较高的山峰有化龙山(2917米)、摩天岭(2621米)、九龙山(2503米)、巴山(亦称巴岭,海拔2533米)等。巴山虽不及秦岭高峻,但亦危峰如林,千崖万壑,层峦叠嶂,道路崎岖险阻,是川陕之间的天然屏障[42]

汉江沿岸丘陵盆地谷地  

秦岭与巴山之间为汉江沿岸丘陵盆地、谷地,该区东西长约400千米,南北宽3~60千米,海拔800~170米,汉江流贯中部,流经不同的构造岩性区段,河谷平面形态一束一放,汉中石泉安康盆地为两个最大的盆地,也是秦巴山地区人口集中和经济发达的地区[42]

水文

河流

秦岭地区河流流域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共4296条,其中100平方千米以上的561条,500平方千米以上的123条,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64条,10000平方千米以上的8条。这些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其中黄河流域面积共133301平方千米(包括内流区4647平方千米),有河流2524条;长江流域面积72265平方千米,有河流1772条[43]
秦岭河流详情图
渭河西安境内约150千米,年径流量约25亿平方米。秦岭北麓的河流大多上部呈宽缓U型谷,下部呈V型谷,皆是渭河中下游南岸一、二级支流,多为羽毛状,接近正交的注入渭河,大多为单支水系。秦岭北麓的河流大多河源短、坡陡、水清、水流急,泥沙以推移质为主,水资源较丰,河流长度一般为10~100千米。秦岭北麓峪道众多,各峪流域面积相差悬殊,大部分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下,其中峪口以上控制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黑河灞河。秦岭北麓峪口山麓地带分布着洪积扇,在山前洪积扇的尾部往往地下水充沛[9]

湖泊

秦岭境内天然湖泊少而分散,散见的有长安翠华山的太乙池,太白周至县的“太白明珠”,泾阳县的焦获泽,渭南市临渭区的金氏陂,以及汉中南郑六池,陕北神木、榆林定边3县北部风沙滩区的大小海子等[43]

太乙池    

太乙池又名太乙湫、天池,位于秦岭终南山太乙谷谷口上游约6千米处,因山峰崩塌落入太乙谷溪流壅水而成。池水海拔约1150米,面积约百余亩,蓄水百万立方米,可灌田万亩,在翠华山风景区内,易名为翠华湖[43]。    

太白海池   

太白海池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顶最高点八仙台(又称拔仙台、八仙绝顶)附近,由八仙台西北400米处的大爷海起,向东略偏南有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三清池等,被誉为“太白明珠”,均属高山冰蚀湖。太白山主体是酸性岩浆大规模侵入形成的太白岩基,出露岩石主要为花岗片麻岩,在第四纪古冰川强烈作用下,水蚀、冰碛形成了一整套冰川地貌,冰川消融后冰斗底部洼地积水成湖。大爷海水面海拔3550米,面积10.2亩,深17米,在太白县境内;二爷海在八仙台西南400米处,跨入周至县境,海拔3610米,面积7.05亩,深10米,为黑河源头,湖水清澈碧绿,“无寸草点尘,无诸水族”(《眉县》);三爷海更向南,海拔3485米,原有面积约27.5亩,现今湖水已退缩到冰坝附近,湖面日益缩小;玉皇池曾是太白山最大的湖,面积约135亩,湖面海拔3350米[43]

土壤

秦岭地区土壤分为太白山土壤垂直带谱、北秦岭西部玉皇山土壤垂直地带谱、中秦岭紫柏山土壤垂直地带谱、静峪脑(海拔3015米)土壤垂直地带谱、关山(海拔2466米)土壤垂直地带谱和草链岭(海拔2646米)土壤垂直地带谱[44]

太白山土壤垂直带谱  

太白山土壤垂直带谱表现为南坡基带是在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黄棕壤和黄褐土带,北坡基带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褐土带,南北坡的土壤垂直带谱不相同[44]
太白山北坡土壤垂直带谱,从山麓向上依次是褐土带、山地棕壤带、山地暗棕壤带、山地生草灰化土带、山地草甸土带[44]
褐土带:海拔600~1300米,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黄土分布广泛,大致在刘家崖以下,以山地淋溶褐土为主,600米左右处的褐土有石灰反应,发育在黄土母质上者有料姜石[44]
山地棕壤带:海拔1300~2300米,属暖温带,为锐齿栎辽东栎油松为主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大致分布在刘家崖经中山寺到大殿的范围内。地带性土壤为山地棕壤,包括普通棕壤、草甸棕壤、白浆化棕壤、棕壤性土和耕种棕壤等[44]
山地暗棕壤带:海拔2300~2800米为桦木林带,生长有红桦、牛皮桦、金背杜鹃等,大致在大殿至斗母宫之间。土壤有普通暗棕壤、草甸暗棕壤、白浆化暗棕壤、暗棕壤性土等[44]
山地生草灰化土带:海拔2800~3400米为针叶林带,2800~3100米为陕西冷杉、甘肃冷杉、法氏冷杉林,3100~3400米为落叶松林,另有密枝杜鹃、怀柳、高山绣线菊,位于斗母宫到文公庙之间,为亚寒带气候,阴湿多风,为山地灰化土,pH值在6以下,下层pH值低至5.5,具有灰白色灰化层,厚达13厘米。有沼泽灰化土、草甸灰化土、粗骨薄层灰化土等[44]
山地草甸土带:海拔3400~3767米,大致在文公庙至太白山顶之间,为寒带到亚寒带气候,属亚高山草甸带,主要灌木有密枝杜鹃、怀柳等,灌木呈匍匐状,矮小草本成垫状。东太白绝顶上仅庙前小隙地有厚不及30厘米的薄层黑色土,下层几乎常年冻结。大爷海周围有薄层石质土。跑马梁上多光秃岩石,局部洼地有泥炭土,附近为亚高山草甸土,岩石表面为原始土壤[44]
秦岭南坡土壤垂直带谱的基带土壤是黄棕壤和黄褐土,其分布上限大致在海拔1200米左右,黄棕壤带以上的土壤垂直带谱,基本上与秦岭北坡太白山垂直带谱一致,即棕壤、暗棕壤、灰化土、亚高山草甸土等垂直带谱[44]。  

北秦岭西部玉皇山土壤垂直地带谱  

北坡从下到上依次是褐土(海拔1300米以下)—棕壤(1300~2300米)—暗棕壤(2300~2700米)一山地草甸土(2700~2800米)。南坡从下到上依次是褐土(1500米以下)—棕壤(1500~2300米)—暗棕壤(2300~2700米)—山地草甸土(2700~2800米)[44]。  
玉皇山南北坡的基带土壤都是褐土,但它们的分布上限却是南坡高于北坡,从北坡沿斜峪关太白县凤县,直至甘肃两当徽县一带,属于徽凤构造盆地,海拔低而气候温暖,因而褐土一直延伸到北秦岭南坡,直至中秦岭的紫柏山下,使褐土越过秦岭西段主脊而进入陕南[44]。 

中秦岭紫柏山土壤垂直地带谱  

北坡从下到上依次为褐土(海拔1500米以下)—棕壤(1500~2300米)—山地草甸土(2300~2535米)。南坡从下到上依次为黄棕壤(1500米以下)—棕壤(1500~2350米)—山地草甸土(2350~2535米)[44]。  

静峪脑(海拔3015米)土壤垂直地带谱  

北南坡的基带土壤都是褐土,从下向上依次为褐土(海拔1300米以下)—棕壤(1300~2300米)—暗棕壤(2300~2800米)—山地草甸土(2800~3015米)[44]。  

关山(海拔2466米)土壤垂直地带谱  

褐土(海拔1300米以下)—棕壤(1300~2250米)—山地草甸土(2250~2466米)[44]。  

草链岭(海拔2646米)土壤垂直地带谱  

褐土(海拔1400米以下)—棕壤(1400~2300米)—暗棕壤(2300~2646米)。在山顶平缓处有山地草甸土[44]

生物多样性

植物

秦岭复杂多变、富有特色的地质地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并因南北不同的气候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物种。从植被上看,秦岭南坡以落叶阔叶和常绿混交林为基带,自下而上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受海拔、气候、土壤等综合因素影响,植被景观呈明显的垂直分布,自下而上为落叶栎林带、桦木林带、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构成了典型的暖温带山地森林植被景观[12]
独叶草
在秦岭山脉中,有种子植物164科1052属3839种,其物种数量在中国著名山脉中居第二,仅种子植物就有3446多种,加上蕨类、苔藓等植物,总数达4000多种。代表植物有华杉、连香树山白树、金线槭、独叶草星叶草、西麦草、瓶儿小草等,这些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12][13]

动物

秦岭地区各种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为野生兽类、野生鸟类和两栖爬行类[12]。秦岭地区的兽类约有138种另14个亚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物种7种,二类保护物种11种。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云豹小灵猫大灵猫猞猁金猫林麝斑羚猕猴等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均在该生态区中分布[12]
金丝猴
大熊猫
秦岭山区的鸟类资源也很丰富,已记录到鸟类373种。在这些鸟类中,国家保护鸟类、特有鸟类近20种,包括朱鹮白鹮苍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血雉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鹰鸮领角鸮等,其中朱鹮主要分布在陕西洋县,是一种十分珍贵的鸟类[12]
两栖爬行类动物共有77种,主要分布在秦岭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大鲵。大鲵是中国特产,是最大的有尾两栖动物。另外,珍稀的鱼类虎纹蛙细鳞鲑哲罗鲑等在秦岭地区也有分布[12]

自然保护区

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秦岭南坡,行政区划属汉中市,以保护朱鹮及栖息地为主要任务,主体范围在洋县境内,少部分在城固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37549公顷。2005年7月,省级朱鹮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加强了朱鹮保护力度。到2020年朱鹮的野外种群数量已由当时的7只发展到目前的近三千只。洋县是世界珍禽朱鹮唯一的人工饲养种源地和主要的野外栖息地[15][45][46]。在全世界的鸟类中,朱鹮是最为珍稀濒危的种类之一。现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方宝石”之称[15][45]
朱鹮

沣峪森林公园

沣峪森林公园位于秦岭北坡沣峪河流域的长安境内,海拔500-2887米,面积6273公顷,区划为沣峪口、观音山、万花山、秦岭梁、大坝沟5个景区,有景点、景物100余。森林公园内,森林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森林垂直分布较为明显。这里有种子植物1200余种,既有茂密的冷杉原始森林,也有整齐的落叶松人工林,森林景观依海拔高度,自下而上分布有:侧柏阔杂景观林带、松栎景观林带、红桦景观林带、冷杉景观林带、亚高山草甸景观带[16]

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体位于周至县秦岭北坡中深山地区,横跨秦岭主脊南北坡,是中国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40个A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总面积69004公顷(含周至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96%。成立于1986年,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1989年建局,现为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所属的处级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是以保护川金丝猴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核心种群的组成部分及其向东扩散的唯一生态走廊,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47]

自然灾害

秦岭南北麓的高温、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造成河水暴涨暴落,旱涝分布不均;径流变化波动增大,季节性河流增多;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气候生态灾害风险增大[48]

暴雨洪水

秦岭降水年内分布不均,洪涝和干旱较多。尤其6月到8月,暴雨洪涝及其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多发易发[49]。秦岭陕西段暴雨过程短,持续性差,一般为1日。连续2日以上的暴雨主要集中在陕南。但连续性的大雨或大雨、暴雨相间的持续性降水,因其时间长,强度大,涉及范围广,常造成大面积水涝灾害,给农业、防洪、防汛带来很大的威胁[50]。2015年8月3日出现暴雨和分散性强对流天气,导致秦岭北麓西安段蓝田、户县等河道发生山洪,秦岭北麓宝鸡、凤翔等地降水达到极端气候事件标准[48]

高温干旱

秦岭陕西段夏季干旱出现次数最多,占全年干旱次数的38%,其次是春季干旱占32%,冬季干旱占17%,秋季干旱占13%。持续时间较长的干旱以冬春连旱最多,其次是春夏连旱,夏秋季连旱较少[50]。2014年7月中旬,秦岭南北麓出现高温伏旱,22个市县最高气温超过40℃,西安市三环内超过90%区域处于强热效应区。[48]

地震

秦岭4000多年间记载陕西境内发生了400多次地震事件,其中破坏性地震有60多次,6级以上强烈破坏性地震9次。伤亡和破坏最严重的地震为1556年华县8级地震,震中区建筑物夷为平地,记载有83万人死亡[48]。2018年9月12日19时06分,陕西省汉中宁强县(东经105.69度,北纬32.75度)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51]

主要山峰

终南山

终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坐落于西安南面。相传春秋战国时,此山为秦国的领地,也是秦国最高的山脉,故名“秦岭”,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又因位于关中以南,又名“南山”。终南山,西起甘肃省境内,东到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南部与四川省北部交界处,呈东西走向,长约1500千米,海拔2604米,总面积约4851平方千米[52][53][54]
终南山

华山

华山,位于华阴县南部,北瞰黄、渭,南接秦岭,海拔2083米,为秦岭东段高峰之一。古称“西岳”,又名“太华山”,为五岳之一,。华山东西长15千米,南北宽10千米,总面积约148平方千米,自古以来便被称为“奇险天下第一山”[55][56]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是中国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名曰“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祗,即西岳华山君神。山中共有72个半悬空洞,20余座道观,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中国重点道教宫观,曾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道教高人在此讲学传道[55]
华山

太白山

太白山位于陕西宝鸡,秦岭北麓,眉县、太白县周至县三县境内,是秦岭山脉的主峰、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海拔3767.2米。[57]
太白山
太白山是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和道教文化圣地,位列道教第十一洞天,玄德洞天。自唐、宋以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挥毫,留下无数诗文。因此,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与朝山香客络绎不绝。2016年成为国家5A级景区[57]
太白山具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的垂直分异,具有复杂而丰富的生物类群。南北生物气候的过渡性质是该保护区最突出的特点。在植物区系组成上,亚热带与暖温带的植物成分在此交汇,同时因山体垂直变化的影响,中温带甚至寒温带的植物也一同渗入。在该保护区范围内统计到1700余种种子植物,约占秦岭植物总数的60%,其中属于中国国家二、三级保护植物及本区特有植物的有串果藤杜仲独叶草金钱槭连香树领春木庙台槭水青树山白树、太白红杉、秦岭乌头、铁杉、太白杨、星叶草紫斑牡丹等。野生动物约有兽类40余种、鸟类230余种,还有部分两栖类、爬行类及鱼类[57]

地理界线

1月份0摄氏度等温线

零度等温线的意义决定了河流冬季是否结冰,“秦岭—淮河”以南区域1月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而在“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冬季一般结冰[7]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中国东部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半年的锋面雨。夏季风由南而北推进,雨带随之由南向北移动。总的来讲南方夏季风来得早去得晚,雨季较长:北方夏季风来得晚去得早,雨季较短。秦岭作为横亘在中国中部,海拔3000多米宽数十至二三百千米,绵延1600千米的巨大山脉,其对夏季风的阻挡削弱。秦岭对夏季风的抑制,让东部的多雨带(年降水量≥800毫米)位置偏南[58]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秦岭冬季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因而在秦岭北为典型暖温带,秦岭南成为典型亚热带,能生长亚热带指标植物,秦岭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秦岭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秦岭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秦岭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59][7][58]

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由于降水量较少,耕地利用类型在景观上多为旱地,以南地区降水量丰富,耕地利用类型多为水田[59]

水稻主产区与小麦主产区的分界线

受耕地利用类型差异和气候条件差异影响,这一线南北两侧栽培的农作物类型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粮食作物,以北主要是小麦,以南主要是水稻。南方虽然也有小麦,但主要为过冬作物[59]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秦岭的位置刚好在中国南北方自然带的边缘地带,其次秦岭是沿纬线分布的山脉;再次,秦岭拥有足够高的海拔高度。满足了这三个先天性条件秦岭对陆地自然带由南而北的演变更替自然起到了加速作用,于是临界现象在此得以发生[58]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远古至南北朝时期

距今115万年前位于陕西蓝田境内的蓝田猿人成为远古时期中国乃至整个北半球最早的猿人,农耕文明在秦岭周边展开[60]。华胥氏在此建国立邦,繁衍子孙;伏羲氏在此发明八卦,结绳记事;女娲氏在此捏泥造人,炼石补天;神农氏在此尝尽百草,教民农耕;轩辕氏在此征伐蚩尤,天下安定;周公旦在此制礼作乐,天下归心;老聃在此出函谷关,留《道德经》等。《尚书》有云:“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华夏民族就在秦岭悄然孕育、渐成规模[14]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公元前763年,秦文公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公元25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定都洛阳;公元618年唐王朝的建立,定都长安[14];公元960年宋太祖后周的故绩,以开封为都[6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秦岭山脉南北历经三国鼎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等20余个地方政权。这也导致大量人口的流动迁徙,加剧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推动了又一次民族大融合[62]

宋朝至清朝时期

宋朝建都汴梁(今开封)开始,秦岭山脉逐渐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北宋西夏吐蕃诸部的交界地带,在宋金对峙时期,秦岭山脉作为横断南北的边界,又成了双方博弈的主战场。特殊的地缘和交通环境,造就了这个联系东西、沟通南北的重要廊道,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榷场、贡使、和市等商业贸易活动,增强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62]
随着宋、辽、金、西夏之间由对峙冲突到逐步融合,相伴而来的大迁徙更加改变了中国的民族分布格局[62]
明、清时期,秦岭山脉有数百万移民迁入,成为客家人北迁定居的重要区域,并形成东民西迁、南民北迁的局面。至清朝,形成又一次民族大融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得以不断巩固、发展[62]

近现代

1982年,陕西省在秦岭地区建立了第一个自然公园——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中国最早批建的森林公园之一。这里不仅是游憩、疗养、科学研究的场所,同时也肩负着保护区域内自然生态资源及宣传推广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职责[63]
199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立即停止省属森工采育企业采伐天然林的命令》,1999年,实行全面禁伐,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工程,秦岭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2001年,秦岭成为首批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之一,同年秦岭国家植物园获批建立[63]
2007年,《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在全国创山脉保护之先河,率先为一座山脉立法,赋予了秦岭生态保护的法律意义,标志着秦岭保护进入“整体保护阶段”,也开启了世界山脉保护的“秦岭模式”[63]
2019年,省林业局发布实施了《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做好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的“一揽子”行动计划和“总抓手”,实现秦岭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落实生态“+”法的路线图[63]

科考勘探

中国西北大学秦岭研究院于2022年9月份对秦岭从地质、水质、生物多样性等多领域的综合科考。基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在地球表层空间相互作用及对生态环境影响效应,通过贯穿秦岭南北麓标志性大通道的地质地貌、岩土体、植被、灾害及人类活动系统调研,明确秦岭生态环境系统、地质环境系统与人类环境系统的耦合作用过程,理清秦岭林体、土体、岩体、山体、水体等五体互馈作用及其灾害效应,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第一手科学数据和管理咨询建议[64]

文物古迹

秦岭古道

秦岭古道是中国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廊道,其分布在秦岭山脉内,作为古代串联中国南北方的重要道路,在中国的遗产廊道系统内有着重要的地位,至今还保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65]。远在商周以前,秦岭山间已出现沟通南北的古代道路。周秦汉唐千余年间,秦岭驿道作为首都长安联结南方诸省的战略通道,在古代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在绵延三千余里的秦岭山脉中,从西到东,在不同时期修筑的秦岭古道有祁山道、连云道、陈仓道(故道、散关道)、褒斜道、傥骆道(骆谷道)、子午道、峪谷道(库谷道)、蓝武道(武关道、商於古道)等[66][67]

子午道

子午道系古代长安通往汉中、安康及巴蜀的驿道。因穿越子午谷,且从长安南行开始一段道路方向正南北向而得名。此道开辟于秦代东汉王升《石门颂》称:“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秦末刘项相争,刘邦被迫前往汉中就任汉王,所行即子午道。秦汉魏晋时期,子午道的大致经行路线为:自古长安南下,经今西安南郊杜城村,入今长安子午镇附近子午谷,溯谷而上至土地梁,越梁沿沣水支流至喂子坪附近沣水河谷,溯谷南行至关石(即子午关,又名石羊关);过关石后南行,越秦岭主脊到宁陕县沙沟街,循汉江支流旬河而下,经高关场、江口镇、沙坪街、大西沟,翻越月河梁至月河坪,南渡月河顺腰竹沟行,于古桑墩附近越腰竹岭进入汉江另一支流池河沿,循池河南下,经营盘、胭脂坝、新矿、龙王街、铁炉镇入石泉县境,经梧桐寺、迎风街、石佛寺、筷子铺、后营至池河镇,过马岭关绕汉江北侧九里十三湾至石泉县城;自石泉县城向西北,经古堰、绕峰街至西乡县子午镇,过子午河洋县境,复经金水镇、酉水镇、龙亭进入汉江平原,过洋县、城固县城到达汉中[66]

骆谷道 

 骆谷道系古代长安翻越秦岭通达汉中、四川的驿道。因自长安南下先经周至县西骆谷而得名;又因翻越秦岭后南面出口为汉江支流傥水河谷,故又名傥骆道。骆谷道于三国时期始见历史记载,其经行路线大致为:自古长安西南行,经户县至周至,西南行15千米从西骆谷入秦岭,越骆谷关,逆黑河支流陈家河上游翻越老君岭,沿八斗河、大蟒河谷上行,溯黑河西源越秦岭至都督门,进入汉江支流胥河上源,再向西南翻越兴隆山至酉河上游的洋县华阳镇,沿酉河经茅坪过八里关,又越贯岭梁经白草驿,出傥谷口,循傥水河谷至洋县,沿汉江北岸渡胥水,经流王城、城固县城、柳林镇到达汉中[66]

化羊庙

化羊庙又称东岳行祠、化羊宫、天齐庙,据当地村民说,此庙最早修建于北宋真宗年间,历经七次重修,据考核庙由明宣德元年至清宣统二年曾先后七次重修。这是西安地区现存唯一一座元代建筑,在陕西境内也十分稀有。殿前还矗有元代石碑一通,碑高2.37米,上部蒙文,下部汉文,记载了其修建过程[68]

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腔

秦腔是元明之际流传于关中一带的劝善调及当地民间音乐与关中方言结合形成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主要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部地区。明清之际,秦腔由陕西商人传入中原及华东、华中、华南一带,在清初成为中国有重大影响的戏曲剧种[20]
秦腔
现已发现的秦腔传统剧目有三千多种,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及各种神话和民间传说,其中包括《春秋笔》《和氏璧》《玉虎坠》《紫霞宫》《麟骨床》《长坂坡》《卖华山》《临潼山》《斩单通》《取洛阳》《三娘教子》《柜中缘》《反延安》《破洪州》《三上殿》《献西川》等代表性剧目[20]。  
秦腔音乐分欢音和苦音两种,前者主要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后者主要表现悲愤凄凉的情绪。秦腔演唱时有慢板、二六板、代板、起板、尖板、滚板等板式变化形式,伴奏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以板胡为主,辅以笛、三弦、月琴、唢呐等;武场基本使用打击乐器,包括指板、干鼓、暴鼓、战鼓、钩锣、手锣、水水等。秦腔的脚色行当传统上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各有自己完整的唱腔和表演程序。秦腔的生、净行唱腔高亢激越、慷慨悲凉、雄迈豪放;旦角唱腔委婉细腻、婉转流变、细腻典雅。秦腔演员还极重工架和特技,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形成了趟马、拉架子、担柴、喷火、梢子功、扑跌等富有特点的表演模式。此外,秦腔的脸谱也别具特色[20]

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在古长安及周边地区,尤其是秦岭北麓的众多寺庙和道观,这些庙、观的庙会活动和多家民间乐社是西安鼓乐得以生存的基础[19]
西安鼓乐
现存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安鼓乐手抄谱珍藏本的谱字与宋代姜夔十七首自度曲所用的谱字基本相同,由此证明这一珍藏本历史久远,是明清以来已渐在中国失传的俗字乐谱[19]。 
西安鼓乐现存的一千一百余首曲目中包含了部分与唐代大曲、唐宋燕乐曲、教坊大曲等唐宋音乐同名的曲目,它堪与唐宋大曲相比的庞大结构形式和不容纳明清以来新生乐器的乐队配置,显示出某种原始性特征,反映了西安鼓乐严格继承唐宋音乐的状况。现在常用的曲目有《鼓段子》《打扎子》《引令》《套词》《南词》《曲破》《杂曲》等[19]

旅游发展

2020年6月起,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和众多专家开启了多地联动办公模式——联合绘制首次“丈量大秦岭”实地考察线路图。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组织专家、专业团队为此进行了长达一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根据专业认定的秦岭涵盖陕西甘肃、河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7省1市的旅游地理范畴,关联33市、159个县(区/市)的行政区域,编纂委员会组织编辑部查阅、梳理了1000多万字的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对秦岭旅游地理范围内的各类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69]
截至2021年2月,陕西各类景区共有502处,其中5A级景区11处,4A级景区131处,3A级景区318处。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国家森林乡村名单,陕西省共有300个村子入围[70]。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以“品牌出口向好、乡村振兴样板、创新驱动变革”为题,宣传推广南泥湾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70]。秦岭地区文化遗产有1.5万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3个,市、县文物保护单位1456个[70]
2020年陕西省2A级以上各类景区信息表

水利工程建设

2023年,引汉济渭工程先期通水西安。引汉济渭工程统筹陕西三大区域。有效补给关中城市群用水,解决西安、咸阳、渭南、杨凌等4个重点城市,西咸新区5个新城,渭河两岸11个县城以及渭北工业园区生活与工业用水需求,受水区域总面积达1.4万平方千米,可支撑受水区内1.1万亿元区域生产总值、新增5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用水;可有效改变关中地区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水的状况[71][72]
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交通运输

铁路

宝成铁路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北接陇海、东衔成渝、南连成昆,是中国铁路网骨架中沟通西北与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50年,原铁道部着手测量设计;1952年7月完成初步设计;1952年7月2日,南段于成都动工;1954年1月1日,北段于宝鸡动工;1955年1月1日,宝成铁路成都到广元段通车。[73]
2017年11月22日,西成高铁建设完成通车。历经5年多建设、先后8万多人参与施工,中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西(安)成(都)高铁开通在即。这条全长643千米的客运专线,将的成渝地区接入中国高铁网,川陕两地铁路旅程从目前的约16小时缩短到3小时左右[74]

公路

西安—平凉

原为沟通西安到兰州两大重镇的西兰公路大干线的东段,也是深入大西北新疆和青海的惟一现代化交通线。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建,加铺了沥青路面,如今仍是陇东长庆油田和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固(原)地区与东部地区联系的重要干线[56]。  

咸阳—宋家川

纵贯关中,出铜川金锁关爬上黄土高原,经黄陵延安绥德,达黄河之滨的宋家川镇(今吴堡县城),连结陕甘宁和晋缓两大老根据地,全长606千米,是西包公路的一部分,是陕北交通的主要干线。目前西安三原段的一级公路已建成通车[56]。  

川陕路

宝鸡起,经双石铺、汉中、棋盘关,穿剑门成都,全程997千米。纵越秦巴山区。北段宝鸡至棋盘关长294.5千米。该线对分流宝成铁路汉中盆地西部的客货运输仍起一定作用[56]。  

西万路

由西安入沣峪口,经宁陕石泉西乡镇巴至四川万源,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开辟的一条穿越秦巴山地、南通川东的大干线。它是西安与安康地区最便捷的陆上运输线[56]。  

西安—西坪

自西安起,经蓝田,连通商洛地区商县、丹凤、商南,止于河南西坪界牌,全长287.2千米。此线曾是古代关中攀秦岭,出武关,至河南、湖北,联系江南各省最便捷的驿道,山道较平缓,线路较顺直,现在是陕西东南部与河南西部之间惟一的运输干线[56]。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重金属污染

秦岭山区主要以非金属矿产和黑色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等为主,现今已经发现的矿产超过了60种,采矿、选矿和加工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容易造成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而矿区废水(包括矿坑废水、尾矿库渗滤水、采矿弃渣淋滤水、选矿污水、冶炼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等)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大量外排造成的水体重金属污染,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并殃及采用地表水灌溉的农田,使粮食作物受到污染[75]

生态破坏

受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影响,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水资源可利用率降低等问题依然存在。由于有害生物威胁,天然林减少、林分变差,森林整体质量不高。野生动物栖息地碎片化严重,野生药用植物数量减少[76]
长期的资源开发对秦岭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乱堆废石、废物、弃渣易引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部分有色金属矿山选矿废水乱排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一些露天采石采矿活动损毁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和植被,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政策体系不够健全[76]

环境保护

分区保护

2019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对秦岭区域河南、陕西、甘肃三省2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保护成效评估,大部分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不完善,基础数据匮乏,不利于保护区精细化管理[77]

植被保护

封山育林、禁牧

2021年9月30日,勉县2021年度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封山育林项目完成,项目建设任务1.5万亩,其中老道寺毛家沟村3000亩、长沟河镇白云寺村6000亩、武侯镇将台村6000亩。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林分质量,优化树种组成,增强涵养水源能力[78]

水源保护

2020年7月,宝鸡市为保护清姜河水源地,关闭沿岸20家企事业单位和55户农家乐,清理、清运建筑垃圾,设置水源保护区范围界桩和隔离防护围网等[79]

流域治理

以汉丹江综合整治和小流域治理为重点,严格执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021年,陕西省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院士论坛,制定了《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围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安全保障等5个方面,陕西省谋划储备重大项目400多个[80]

湿地保护

实施退化湿地恢复。在重要生态区域探索建设具有综合功能和示范意义的小微湿地。对受损退化湿地、濒危物种栖息地的关键区域,采取栖息地恢复、地形整理等措施,恢复河流湿地地貌和植被,修复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81]
截止2020年,已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湿地公园13个,省级重要湿地17处。另外,还有其它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域,如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重要水源保护区等,对湿地资源保护起到了有效的补充[82]

风景名胜

自然风光

临潼骊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临潼县城以南和以东地区,由骊山华清池秦始皇陵三个景区组成,面积在30平方千米以上。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骊山为秦岭的一个支脉,形如骊驹,海拔1256米,山上青松翠柏,郁郁苍苍,景色绮丽,自古为中国有名的风景区[56]
骊山
骊山西绣岭上的老君殿,是唐华清宫长生殿所在地,唐玄宗杨贵妃曾在这里游憩。山顶有烽火台,相传是周幽王为取褒姒一笑戏诸侯的地方,山脚下有驰名中外的温泉——华清池。华清池南依骊山,内有温泉,蔚然深秀,景色宜人。据记载,西周在此建“骊宫”,秦砌石筑室,取名“骊山汤”,汉扩建为“离宫”。唐几经营建,先后建有“汤泉宫”、“温泉宫”,唐天宝六年(747年)又环山筑宫,宫周建城,易名“华清宫”。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每年到此过冬,“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即指此[56]。 
秦始皇陵临潼骊山北麓、县城以东10千米的下河村附近,墓冢现存封土堆,东西长350米,南北长355米,周长1410米,占地面积120700平方米,高76米。陵东侧是一组规模浩大的兵马俑陪葬坑,数以千计形同真人真马一般高大的陶俑陶马,气势磅礴,造形逼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1979年已建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供中外游人参观[56]。 

华阴华山风景名胜区

华山是中国著名五岳之一,古称西岳,位于华阴县南部,北瞰黄、渭,南接秦岭,海拔2083米。花岗岩山体高大耸峭,气势磅礴,自古以奇险峻拔著称于世。再加上山路奇险,自山麓到山顶逶迤崎岖,谷壁陡立,杂树倒悬,更有苍松古柏、瀑布悬泉,在石缝和绝壁上开凿有人工石梯,如有名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和苍龙岭等险道,不仅是大自然的壮丽杰作,也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融自然与人工为一体,构成一连串千奇百巧、鬼斧神工的奇境。历史上人们依地势修庙宇,建亭台,并附之以神话传说,更增加了华山的传奇色彩,构成华山近80处风景名胜,使华山成为古今旅游胜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6]。  
华山
华山高峰林立,以东、南、西、北、中五峰最著名。其中北峰最低,但它总绾东南西中四峰,只有一条山岭南通华山顶部,形势险要,景色别致。东峰又名朝阳峰,为游人观赏日出美景的理想之地。西峰因峰顶有石台酷似莲花,又叫莲花峰。该峰三面临空,绝壁千丈,其势如削,为华山诸峰中最奇伟的一个峰。南峰又叫落雁峰,为华山最高峰,顶部岩石上有一大石窝,内有积水,名“仰天池”,为游人环顾群山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最佳处。中峰因位于东、西、南、北四峰之间而得名。相传,古代隐士箫史,善吹玉箫秦穆公的女儿玉女因此爱恋箫史,二人私奔隐居于此,故此峰又叫玉女峰。峰顶石梁如龟,其上建有“玉女祠”。华山上部平坦处,华山松林片片,杂木灌丛草地茂密[56]

人文景点

大雁塔

大雁塔西安市南部[83]。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42′—34°45′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南至北秦岭主脊;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84]
大雁塔位置
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明代修复。大雁塔是建于方形砖砌塔基之上的七层四方形砖塔,通高64.1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17]
大雁塔

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以东3.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85]兵马俑坑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秦陵陵园东侧1500米处。目前已发现三座,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其中共出土了约7000个秦代陶俑及大量的战马、战车和武器,代表了秦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兵马俑陪葬坑均为土木混合结构的地穴式坑道建筑,象是一组模拟军事队列、旨在拱卫地下皇城的“御林军”。从各坑的形制结构及其兵马俑装备情况判断,一号坑象征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主体部队,二号坑为步兵、骑兵和车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则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18]
兵马俑

相关文化

诗文

题秦岭》——〔唐代〕欧阳詹
南下斯须隔帝乡,北行一步掩南方。
悠悠烟景两边意,蜀客秦人各断肠。[86]
《过分水岭》——〔唐代〕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87]
登太白峰》——〔唐代〕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88]

历史名人

华严宗师——杜顺

俗姓杜,法号法顺,雍州万年县杜陵(今属西安市)人,生于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唐朝高僧,华严宗初祖,后上终南山礼佛[89]
杜顺十八岁出家,从因圣寺僧珍禅师,受持定业。后来在庆州、清河、骊山、三原、武功等地说教。《续高僧传》卷二十五曾把他的传记编在《感通类》,引入内禁,隆礼崇敬。《佛祖统纪》卷二十九、三十,载有唐太宗和他的问答,唐太宗称他为'帝心’,后世遂有帝心尊者之称[89]

诗佛——王维

王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22]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长安之南的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与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22]王维一生曾四次出家隐居,其中就有三次选择了秦岭[90]

影视作品

《大秦岭》:CCTV-10科教频道播出的纪录片。以纪录片的形式从中华文明、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来审视一座山脉[23]

文学作品

《秦腔》

2005年4月,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秦腔》初版,2008年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以作者的故乡棣花镇为原形,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写到了中国农村生活20年来变化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农民如何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等等,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25][91]

《秦岭记》

2022年5月,贾平凹长篇笔记小说《秦岭记》出版,该作品以笔记小说的形式讲述了近六十个秦岭故事,既有《山海经》《聊斋志异》等传统文本的基因,又蕴含着作家生长于斯的别样密码,境界开阔、笔法摇曳。绵延长篇中,有山川里隐藏着的万物生灵,有河流里流淌着的生命低语,更有万千沟坎褶皱里生动着的物事、人事、史事[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立成:仿原生态繁殖地理地貌
中原屋脊估计很多驴友都没去过
土壤颜色分类5种
中国土壤分类
中国土壤的主要类型
西藏的土地资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