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之 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上)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  获奖理由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凭借其最后一部关于印度的长篇小说《基姆》获得了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同时也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一位英国作家。关于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在某些知名网站上显示的是《老虎!老虎!》,又鉴于两者存在某些共性和继承性,因此本次将对这两部作品都进行简单的描述和评论。

在讨论这两部作品之前,还要先对作者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吉卜林出生于印度孟买,但他是一个纯正的英国人,其父亲出生于英国约克郡。吉卜林六岁被送回英国,寄养在一位退休的海军军官家里,接受严格的教育并经常受到这家夫妇的虐待。十二岁进入专门为英国培训海外军事人员的学校联合服务学院学习,在这里,开始读丁尼生和斯温朋的诗歌。由于爱好诗歌,吉卜林日常也写了很多诗歌,后于1881年(有的说是1883年),其母亲将其儿时所写的诗歌收集成册,自费出版了五十册《学生抒情诗》。于1882年,吉卜林重返印度,由于家庭无法承担其上大学的费用,则给他找了份工作,开始在拉合尔的《民政与军事报》担任编辑工作。此后陆续出版了许多文学作品,并以其短篇小说在英国和印度颇有名气。1889年,他告别父母,自费游历世界,最后登上了英国利物浦,由于其已颇有名气,则顺利进入伦敦著名的文学俱乐部。1892年,由于结婚对象为美国女子,因此定居于美国,而于1896年因争执分开后,返回英国。他一生的经历对其政治立场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窥到他本身的影子。

《老虎!老虎!》是吉卜林于1896年出版的《丛林之书》中的第三章,也是关于狼孩莫格里系列的八个故事之一。《丛林之书》以及其后的《丛林之书续集》,都主要描写印度原始森林中动物的故事。其中的主人公是狼孩莫格里,他从小被狼族养大,他也生活在丛林之中,受“丛林法则”的约束,而《老虎!老虎!》主要讲的是有一次他离开丛林,回到原本应该属于他或者包容他的村庄后所经历的事情,他被要求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去放牛,而他在放牛的过程中,与自己的狼族兄弟一起把跛脚虎谢尔汗打败,并将其剥了皮。但是在回村庄之后,人们听信谣言认为莫格里是会巫术的怪兽,则将其赶出了村子。在村庄也不是完全没有温情,莫格里回到村庄后被米苏阿当做自己失去已久的孩子,用温暖的爱和坚定的支持将莫格里包裹起来,而这也为后续篇章莫格里再次回到村庄埋下了伏笔。

在整部《丛林之书》中零零散散的分布着许多“丛林法则”,而“丛林法则”也是一个贯穿全书的词语。“丛林法则”要求动物有“无声无息的脚步,明察秋毫的目光,识别风向的耳朵以及尖锐的牙齿”,这样可以避开危险也可以不杀猎物。同时“丛林法则”还规定不可以欺凌弱小,比如狼族要求狼不可以用任何理由去杀害一头小狼崽子。当然,“丛林法则”还有一些对于外界环境的要求,比如动物们不可以招惹人类,以免招来人类的报复;动物们在河水露出中央石头时不可以再在这片水域捕猎等等。在作品中,那些遵守“丛林法则”的动物们往往生活幸福美满,但是违反了“丛林法则”的动物则都受到了相应的惩罚。由这些“丛林法则”不难看出,作者笔下的丛林生活不过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象征。在这部作品中,莫格里在孩童时期游离在丛林和村庄中间,像是吉卜林自己的童年游离在印度和英国之间;当莫格里长大后回到村庄结婚生子,过着人类的生活,也像是吉卜林最终回到了英国,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英国白人。因此,这部作品很像是一部吉卜林追求自己身份的一部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迪士尼4次翻拍的顶级奇幻大作,原著燃得我嗷嗷哭
【研 · 推荐】诗歌《如果》——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每日荐书2021123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写给他12岁儿子的
《丛林之书》成人读书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