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世界/交叉圆

                   交叉圆

我今天在这里讲述的不是数学,我这段文字的主题,完全与数学无关。我在此想说的话题,只是对生活中人际交往艺术的一点个人看法。

有人这样比喻过,在生活中,每个人的活动和交际的范围,其实就象一个园。由于各自的情况不同,那每个园的直径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人们喜欢把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称之为朋友圈。而圈子的大小,则表示着个人能量的高低。

我曾在刊物上看过这样一则报导,一个动物学家在澳洲的巴克利草原研究狼群,他发现,每个狼群的活动范围是15米左右。而更有趣的是,每个狼群的活动圈是相交的。

后来,他把这个园的交叉理论公布于世,顿时在社会各界引起大哗。其它领域的震动,我今天就不多说了。我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有更多的人认为,交叉园理论,向世人暗示了一种人与人相处的艺术。这个理论不仅适用于夫妻和家人之间,同样也适用于朋友和熟人之间。

夫妻和家人的相处关系,我今天就不多说了,今天只说社会的人际交往。在信息社会里,因为微信的诞生,在朋友的范畴里又多了一个词汇“微友”。网络的普及,使很多本来不可能相交的园,交叉在一起。

人际交往,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一种机缘。因为我经常在网上写文章,所以通过各自文章的交流,在网络上我也认识了很多爱好文学的朋友,我平时把这些朋友称之为文友。

在和人们的交往中,我很欣赏这个交叉园理论,我也很认同这样的观点。因为朋友之间相处,就应该象两个相交,但不重合的园。交叉部分是朋友们共同的世界,大家在这里尽享友情和温馨。

不交叉的部分,是各自独有的天地,这里存放着各自不同的色彩和隐私。这些不便公开的部分,任何朋友都不能因为亲密无间而和盘托出,即使是知心朋友也是如此。

在红尘社会里,人际关系的相处,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远了,是星光灿烂。近了,就是陨石。人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人类天生有着好奇心,对很多与已无关的事情,不少人都想知道得更多。在平淡枯燥的生活里,人们的好奇心尤为强烈,这好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我一直认为,普通人的好奇心和学者们的好奇心,有着天壤之别。学者们的好奇心是为了探索世界,了解世界,从而改造世界,这和普通人的好奇心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朋友之间,你应该知道的只是那共有部分,也就是两圆相交的那些部分。这些共同部分,其实你不用好奇,就已经拥有了。不需要你知道的,就是那不重合的部分。如果你很好奇地去打探那些部分,很多时候会给对方造成难堪。

动物学家和古希腊人早已经发现,在人际交往中,重叠或相离的园,是最危险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一生争吵不休;有的人永远微笑相间。这其实就是两个园交叉得多与少的结果。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隐私,个人的隐私,就如同密码一样。大家都知道的,那就不再是密码了。隐私,就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自然人,独立人格的空间。只要有独立的人格,就有个人的隐私。

结成夫妻的人,尽管是情投意合,水乳相融的一家。但是各自的独立人格依然存在,理所当然应有个人隐私。我国法律规定,隐私,是每个公民的应有权利。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人性化。

在人们的理解中,生活中有很多人将隐私和坦诚,看成是互相对立的状态。其实,我认为坦诚与隐私并不矛盾。

坦诚,这是人的一种品质。不仅夫妻关系需要坦诚,朋友之间相处同样需要坦诚。在社会上为人处事需要坦诚。对事业、对国家需要坦诚。坦诚,从深层来讲也有包容、宽恕的含义。

隐私,并不等于“全是见不得人的事”,更加不是“隐蔽的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不属隐私的范畴,不受国家法律保护。

隐私,纯属个人的私事,它的存在不侵犯他人的权益,对他人不构成任何侵害。因此,它受法律的保护,受社会的包容。

这些年,在经济一直高速发展的中国,除了消费水平与西方已经接轨,甚至有过之而不及外,还有一点也接轨得很弥缝,那就是保护个人隐私。

其实,隐私这个东西,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中国人非常看重的。关于这些,看看中国人的过去的房子就知道了,围墙高筑,庭院深深,曲径通幽。不但窗子小得不成比例,大门口还得有所谓的萧墙,主人为的就是避免开门见山,别让自家的那点隐私轻易地暴露了。

人际交往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在各自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忽视那不重合的部分,因为那些不属于你自己。珍惜那相交的部分,则是每个人应该重视的事情。因为,相交的部分里,存放的是我们的友情或亲情。

作者简介:

晨风,出生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平时喜欢阅读写作,中年步入作家行列。先后在国内报刊和网络上发表作品千余篇,喜欢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想要在这个社会生存的更好,你需要懂一些人际交往的原则
人际交往的7大规则,你越早明白越受益
处世之道
年轻人被网络毁掉的五项社交素质
在面对友情相交问题上,注意“四个方面”的原则,促进共同成长
90后、00后忙着钻研“糊弄学”“推辞学”,年轻人的“边界感”焦虑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