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无身无我

【经文】宠辱若①惊,贵②大患若③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辱为下④,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⑤,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⑥以身为天下,若⑦可寄天下;爱⑧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考注】①若:如同,像。②贵:重视、看重,这里是畏惧、害怕的意思。河上公注:“贵,畏也。”③若:及,到。如《尚书·召诰》:“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又如《国语·晋语五》:“病未若死,祗以解志。”④宠辱为下:王弼本为“宠为下”,河上公本为“辱为下”。结合后文又思虑再三,觉得应该是“宠辱为下”,理由如下:“辱”当然是卑下的,但“宠”自上来,得宠也是卑下的。故增一字。⑤有身:顾虑自身。⑥贵:崇尚。⑦若:此,如此。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⑧爱:愿意。

【考译】宠辱若惊,害怕祸患及身。

什么叫宠辱若惊?宠辱都是卑下的,得宠令人惊喜,失宠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宠辱若惊。

什么叫害怕祸患及身?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太顾虑自身得失;如果不顾虑自身,那还会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所以,崇尚和愿意以身为天下,此可以寄托天下之人。

【导读】本章可分三层,老子先指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然后进行了分析评价和主题升华。老子认为,宠同于辱,二者皆因“有身”(执持私我),故免患之道在于“无身”(消除私我)。老子倡导“无身”和“为天下”,认为“无私无我”则可受天下之重托。

本章难点在“贵”“若”两字,“贵”有二义、“若”有三义(见【考注】),阅读时请注意。

【辨读】“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宠辱若惊、害怕祸患及身。此人之常情,老子没有责怪之意。

普遍地把本句中两个“若”字都理解为“像”,把“贵大患若身”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句释为“重视祸患就像重视生命一样”,为后文及全文的理解制造了混乱和麻烦。

“何谓宠辱若惊?宠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受宠,宠自上来,因此意味着卑下,得之自然又喜又惊、诚惶诚恐,失之则会悔恨恐惧、如丧魂魄,得之战战,失之兢兢,得之失之都会导致心无所属、惊惧不安;受辱呢?辱来自方方面面,可能来自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也可能来自跟自己相同地位的人,还可能来自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不管来自何处,或羞或怒或惧,那感觉自然也不会爽。此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什么是害怕祸患及身?害怕祸患的实质是太在乎自己,即“有身”,因为“有身”,所以患得患失。假如我们“无身”,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有身”,贵身、重身、利己,即执持私我,太把自己当回事;“无身”,无我、无私、不争,即消除私我、看淡得失。老子指出“贵患”的根源在“有身”,即把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免患的根本之道是“无身”。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两个分句形成互文,实为一句。什么是互文?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具体说来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译作: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又如《木兰辞》“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是既“当窗”又“对镜”,不能理解为“当窗”时不“对镜”,“对镜”时不“当窗”,那样就意境全无。

现在回来看这个互文长句。“贵”与“爱”、“寄”与“托”同义对应,应翻译为这样一句话:崇尚和愿意以身为天下,此可以寄托天下之人,而不是翻译为这样两句话:崇尚以身为天下的人,此可以寄托天下之人;愿意以身为天下的人,此可以托付天下之人。

老子在揭示了世人“贵己”而“患祸”的普遍现象之后,提出只有崇尚和愿意“以身为天下”的人才“可寄托”,这是老子是老子对圣人的期许,也本章的主旨。

同第3章“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一致,老子主张圣人“不贵身”而“贵天下”。这里的“不贵身”当然不是“轻身”——不重视身体、不拿身体当回事,而是不过分地谋取与自身相关的私利,不经营自己的地位、权势,不追求奢靡的生活(12章),自觉克制、直至“无身”“无我”,以天下贵,为天下谋。

第7章老子赞美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9章老子主张“身退”,第12章老子主张“为腹不为目”,本章圣人“不贵身”与之一脉相承,不贵身而贵天下,才是“贵身”的最高境界,而这些连同前边各章的“不始”“不有”“不恃”“不居”、“不争”、“不奢”(第2、8、12章)一样,都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体现。

【今鉴】1.以天下为己任,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2.别拿自己太当回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远之思评道德经-13
《道德经》导读(十三)——道经 · 第13章
浅谈道德经第十三章(010)
篆刻老子|无身
孔德说《道德经》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不要宠爱和侮辱人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