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来告诉你易经是什么041

《易经》是洁静精微的,《易经》是简知易从的,是先天一炁,是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结合体,具有永恒生命力。

就是说,易道是活的,道不会死,道不能死,道死了世界就不存在了,不死即“中”。“中”就是道德经里的“大逝远反,小希夷微”,无为无不为,无不为又无为,有无大小,皆在其中。

虽然几千年以来,世人多以为是卜筮之书,我们老古的先民在生活中用以“决嫌疑,定犹豫” 。

用三百八十四爻所代表的象数理气,来明晓“吉凶休咎”的结果和缘由,用来趋吉避凶,转祸为福。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比如:“否臧”才会“凶”,如果只有一个“臧”没有“否”则不凶。月亮见不到太阳的面,被地球挡住了光,夜里走路看不清道路,这就是“否臧”, 对于月亮来说,“否”为不见光也,“臧”为月亮本身也。对于师卦的军队来说,就是不听话,不服从,不遵守鼓锣,往相反的方向跑。那对待“否臧”怎么办呢?教思无穷。

“安节亨”也一样。“安节”才能“亨”,如果不能“安节”则不“亨”。举个例子,就是家里有个女人才能亨通。安,上边宝盖头,就是上卦“坎”,下边“女”,就是下卦“兑”。有个女人才喜悦,就是“安节亨”。泽上有水,安安静静不要乱流,才是静中生慧。您,见过高山上有大湖吗?长白山之天池,或藏的羊卓雍错,江南大地之鄱阳湖,各是不同的“制度数,议德行”。

所以,每个卦里,或是每个爻里,既有以人为本的人,又有神秘玄虚的道。人是天地的子,道是天地的母,有母有子,有大有小,有有有元,易经全是用象征性语言“赋比兴”出来的,自强不息是开放,厚德载物是包容,既有含蓄的开放性,又有涵摄的启迪。

说说孔子。

孔子晚而好《易》,韦编三绝,爱不释手。《论语-述而》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里面说出来,学易就是要“以人为本”,找到以人为本的宇宙人生之理;其实还引申了从占筮到德义的转换和提升。不为占而占,却要占而占。所以,孔子中提出治《易》应当“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

“赞”“数”“德” 三层一体的诠释,其实就是说了个“上止正”,说了个“始壮究”,说了个“周遍咸”,三位一体,内外三合,以知机明时,进德修业。

《说卦传》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这个道理。

说说易学流派分类。

一般认定为两派六宗。两派指义理派和象数派。就是说一派是搞理论的,用理论为主,指导实践,常常是指导着指导着就虚了。一派是搞实战的,以实战为主兼顾理论,实践着实践着就狂了,觉得无所不能,迷了,信了,鬼了,神了。六宗指占卜宗、禨祥宗、造化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六宗实际上可归属于两派,占卜、禨祥、造化三宗归属于象数派,老庄、儒理、史事三宗归属于义理派。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流派,凡有流派皆是魔障。就是说,象数是根基,义理是指归,二者一体互显。要结合在一起,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道器不分。

易在万物之中,一归万法,万法归一,从脚下走路,用心思考。不用心思考,会走得没了方向,丢了出发的心。只用心思考又不去落地行动,又成了胡思乱想。

所以,人生一世,应当不忘初心,在怀揣着梦想出发前、出门前、出校前、出征前、出村前,要想透,要知了,然后时时刻刻在人生的路上,白天要乾乾不息,夜晚要多想一想,有没有放弃自己出发前的理想和信念,有没有坚持到现在初心不改,意志不衰。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知道自己真真正正需要的是什么?有一首歌唱得好: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间,豪车百辆也是有愁有烦,高官厚禄也是每天上班,妻妾成群也是一夜之欢,山珍海味也是一副肚腩,荣华富贵也是过眼云烟。

所以,不管自己做什么样的工作,从事什么样的行业,一定要能够做到不负本心,作以立身,习以多闻,炼以多成,武以安邦,文以济世。

要想开启你的心灯,觉醒你的智慧,进化你的心路,非学《易经》不可。《易经》并不是死硬的教条,她是活的,唯适所变的,从现在,到未来,每一代的人都要在创新、突破中学习她,目的是为了解决时代难题。

孟子云:“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学《易》一定要学儒释道史经典的东西,比如《春秋》,至少也要把《四书》学完。因为,《易》为天人之学,她的心法涵盖一切,没有任何一种规则、规律、方法可以超越。。

易其实不复杂。当你顿悟了“易者,不易、变易、简易。”这句话,你就瞬间明了人生。很简单是因为简易。“简易”就是平淡而山高水深,总摄万物之理,即之愈深,究之难穷,玩辞观象,穷磧蓄德。这就够了,简单到你开着车上高速,在没上以前,一定不会120迈。因为你知道,所以很简单。但是在人的欲望中,你常常把自己搞得复杂,“一碗面,三尺三”你非要那么多干什么。要也可以,但你要明白,你只需要“一碗面,三尺三”。知道这个的人,可是和韩信一样,多多益善。

这就是儒家说的性,也就是天道。孔子不讲“性与天道”,不可与言而与之言,是谓失言。这一句包含的东西太多了。因为,大部分的人,听了觉得非常好,非常开心,可是常常开心不过48小时,最多三天,就又回到贪嗔痴里去了。这才是圣人不言的原因。

圣人又不得不说,不说会失天道,所以做给别人看。有的人一眼就懂了,象慧能大师。所以,圣人不怕道源不再,而是期望有一二素心之人,再叩道门,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易道之传法,一定要结合人心人性时位,平平实实,契合实际,而不是不故弄玄虚,戒依一些靠不住的套子,或依傍于别的经典,其实经典都一样,你不知而已。每个经典都有敬天爱人思想,都有周而不比,群己和通的理想。都是保合太和,各正性命。对了,这句话,是说贞下起元。

所以,学易就是金针度已,然后再渡人。

学易以来,额感慨颇深,用易理再去读经典,道佛兵医儒墨党,圆融无碍,洞察极深。已经如孔子之嗜易一般,易不离手,无字天书的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哦!经传文字、卦爻结构、爻变、卦变、相错、相综、相交、藏卦,易耐磨耐操,见微知著,如是如实如来,魅力无群。

好好学习吧!易道广大,弥纶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群书治要360》第四十一集第1讲
中华经典 | 《易经》第四讲:居安思危的义理
学习《易经》,应该学什么?
《易经》微学习 | 第一卦:乾卦
轻松学《易经》之十六:十翼之文言传-今日头条
周易的智慧 | 需卦的人生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