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卷一百六十九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第一百六十九卷目录

 车舆部汇考四
  秦〈总一则〉
  汉〈景帝中元二则 武帝天汉一则〉
  后汉〈总一则 世祖建武一则〉
  魏〈总一则 明帝青龙一则 齐王正始一则〉
  晋〈总一则 武帝泰始一则 太康二则 元帝大兴一则〉
  宋〈总一则 孝武帝孝建二则 大明四则 明帝泰始一则〉

考工典第一百六十九卷

车舆部汇考四

秦制,辟恶车及金根车。
《古今注》:秦制,辟恶车,桃弓苇矢,所以祓除不祥也。按《通典》:秦平九国,荡灭典籍,旧制多亡。因桑根车用金为饰,谓金根车,而为帝轸。黑旗皂斿,以从水德。复法水数,驾马以六。以诸侯所乘之车为副。

景帝中元五年,诏定乘车之制。
《汉书·景帝本纪》不载。按《后汉书·舆服志》:景帝中元五年,始诏六百石以上施车轓,得铜五末,轭有吉阳筒。中二千石以上右騑,三百石以上皂布盖,千石以上皂缯覆盖,二百石以下白布盖,皆有四维杠衣。贾人不得乘马车。除吏赤画杠,其馀皆青云。
《通典》:汉景帝中元五年,始诏六百石以上施车轓,得铜五末,轭有吉阳筒。二千石以上右騑,三百石以上皂布盖,千石以上白布盖,皆四维杠衣。贾人不得乘马车。吏赤盖杠,其馀皆青。大使车,立乘,驾四,赤帷裳。持节者,重导从:贼曹车、斧车、功曹车,皆两;大车,璅弩十二人;辟车四人;从车四乘。小使车,不立乘,有騑,赤屏泥油,重绛帷。导小使车,兰舆赤毂,白盖赤帷,此追捕考按,有所执取者所乘。诸侯车皆朱班轮,四辐,赤衡轭。公、卿、二千石,郊庙、明堂、祀陵,法出,皆大车,立乘,驾驷;他出,乘安车。其饰如金根车,加施组连璧交结四角,金龙首衔璧,垂五采,析羽流苏前后,云气画帷裳,𣝛文画轓,长舆车等。驾布施马。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五吏、贼曹、督贼功曹,皆带剑,三车导。从县令以上,加导斧车。牛车,武帝推恩之末,诸侯有寡弱者,乘牛车,其后牛车稍通贵者所乘。
中元六年,诏长吏车驾衣服宜称。
《汉书·景帝本纪》:中元六年夏五月,诏曰: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亡度者或不吏服,出入闾里,与民亡异。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车骑从者不称其官衣服,下吏出入闾巷亡吏体者,二千石上其官属,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先是吏多军功,车服尚轻,故为设禁。
武帝天汉四年,始定舆服之制。
《汉书·武帝本纪》不载。按《古今注》:武帝天汉四年,令诸侯王大国朱轮,特虎居前,左兕右鹿。小国朱轮画特熊居前寝,麋皆居左右。
《通典》:汉武帝天汉四年,始定舆服之制。郊祀所乘,谓之大驾,车千乘,骑万疋,其仪甚盛。

后汉

后汉车舆之制。
《后汉书·舆服志》: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轮行可载,因物知生,复为之舆。舆轮相乘,流运罔极,任重致远,天下获其利。后世圣人观于天,视斗周旋,魁方杓曲,以携龙、角为帝车,于是乃曲其辀,乘牛驾马,登险赴难,周览八极。故《易》《震》《乾》谓之《大壮》,言器莫能有上之者也。
〈注〉孝经援神契曰:斗曲杓桡象成车房为龙马,华盖覆钩天罡入魁神不独居,故骖驾陪乘以道踟蹰。宋均注曰:房星既体,苍龙又象驾驷马,故兼言之也。覆钩既覆且钩,曲似盖也,天罡入魁,又似御陪乘。

自是以来,世加其饰。至奚仲为夏车正,建其斿旐,尊卑上下,各有等级。
世本云:奚仲始作车。古史考曰: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其后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臣昭案服牛乘马,以利天下,其所起远矣。岂奚仲为始世本之误,史考所说是也。

周室大备,官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一器而群工致巧者,车最多,是故具物以时,六材皆良。舆方法地,盖圆象天;三十辐以象日月;盖弓二十八以象列星;龙旂九斿,七仞齐轸,以象大火;鸟旟七斿,五仞齐较,以象鹑火;熊旗六斿,五仞齐肩,以象参、伐;龟旐四斿,四仞齐首,以象营室;弧旌枉矢,以象弧也:此诸侯以下之所建者也。
《白虎通》曰:居车中,不内顾也,仰即观天,俯即察地。前闻和鸾之声,旁见四方之运,此车教之道。《论语》
曰: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所以有和鸾以正威仪节行舒疾也。鸾者,在衡和者,在轼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其声名曰:和敬。舒则不鸣,疾则失音,明得其和也。故《诗》云:和鸾雍雍,万福攸同。鲁训曰和设轼者也,鸾设衡者也。许慎曰《诗》云:八鸾鎗鎗。则一马二鸾也。又曰:輶车鸾镳。知非衡也。毛诗传曰:在轼曰和,在镳曰鸾。杜预注《左传》亦云:鸾在镳和,在衡傅元乘舆。马赋注曰:鸾在马勒镳干宝《周礼注》曰:和鸾皆以金为铃。《史记》曰:前有错衡,所以养目也;步中武象,骤中韶濩,所以养耳也;龙旂九斿,所以养信也;寝兕特虎,蛟韅弥龙,所以养威也。故大路之马,必信至教顺,然后乘之,所以养安也。

天子五路。
《周礼》:王之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木路。《释名》曰:天子所乘,曰路,路亦军事也,谓之路言行路也。

以玉为饰。
孔安国曰:大路,以玉饰路也。服虔曰:大路总名也。如今驾驷高车矣,尊卑俱乘之,其采饰有差。郑元曰:玉路,以玉饰诸末也。傅元乘舆马。赋注曰:玉路重较也。韵集曰:轭前横木,曰路。

钖樊缨十有再就。
郑众曰:缨,谓当胸。《士丧礼》曰:马缨,三就,以削革为之。三就三重三匝也。杜预曰:缨在马胁,前如索,裙乘舆马,赋注曰:繁缨饰以旄尾,金涂十二,重

建太常,十有二斿,九仞曳地。
郑众曰:太常九旗之画日月者。郑元曰:七尺为仞,天子之旗,高六丈三尺。

日月升龙,象天明也。
崔骃东巡颂曰:登天灵之威路,驾太一之象车

夷王以下,周室衰弱,诸侯大路。秦并天下,阅三代之礼,或曰殷瑞山车,金根之色。
殷人以为大路,于是始皇作金根之车。殷曰:桑根。秦改曰金根,乘舆马,赋注曰:金根以金为饰。

汉承秦制,御为乘舆,孔子所谓乘殷之辂者也。乘舆、金根、安车、立车。
蔡邕曰:五安五立。徐广曰:立乘,曰高车坐乘,曰安车。

轮皆朱班重牙。
《周礼》曰:牙也者,以为固抱也。郑众曰:牙谓轮輮也,世间或谓之辋。

贰毂两辖。
蔡邕曰:毂外复有一毂抱辖其外乃复设辖抱铜置其中。《东京赋》曰:重轮贰辖,疏毂飞軨。

金薄缪龙,为舆倚较。
徐广曰缪交错之形也较在箱上《说文》曰:𣝛文画蕃蕃箱也。《通俗文》曰:车箱为较。

文虎伏轼。
《魏都赋注》曰:轼车横覆膝人所冯止者也

龙首衔轭,左右吉阳筒,鸾雀立衡。
徐广曰:置金鸟于衡上。

𣝛文画辀,羽盖华蚤。
徐广曰:翠羽,盖黄里所谓黄屋车也。金华施橑末,有二十八枚,即盖弓也。《东京赋》曰:树翠羽之高盖薛综曰树翠羽为盖如云龙矣。金作华形茎,皆低曲。

建大旂,十有二斿,画日月升龙,驾六马。
《东京赋》云:六元虬之奕奕

象镳镂钖金鍐方釳,插翟尾。
《独断》曰:金鍐者,马冠也。高广各五寸,上如五华,形在马髦前方,釳铁也。广数寸,在马騣后,后有三孔,插翟尾其中。薛综曰:釳中央两头高如山形,而贯中翟尾结著之颜延之幼。诰曰:釳乘舆马,头上防釳角,所以防罔罗,釳以翟尾铁翮象之也。徐广曰:金为马文髦。

朱兼樊缨,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左纛以氂牛尾为之,在左騑马轭上,大如斗。
徐广曰:马在中曰服,在外曰騑,騑亦名骖。蔡邕曰:在最后左騑马头上。

是为德车。五时车,安、立亦皆如之。各如方色,马亦如之。白马者,朱其髦尾为朱鬣云。所御驾六,馀皆驾四,后从为副车。
古文《尚书》曰:予临兆民凛乎。若朽索之驭六马。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 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周礼》,四马为乘。毛诗,天子至大夫同驾四,士驾二。《易》、京氏《春秋公羊说》:皆云天子驾六。许慎以为天子驾六,诸侯及卿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人驾一。《史记》曰:秦始皇以水,数制乘六马。郑元:以为天子四马。《周礼》:乘马有四圉,各养一马也。诸侯亦四马,顾命时诸侯皆献乘,黄朱乘亦四马也。
今帝者驾六,此自汉制,与古异耳。蔡邕《表志》曰:以文义不著之故,俗人多失其名。五时副车,曰:五帝车鸾旗,曰鸡翘耕根,曰三,盖其此非一也。

耕车,其饰皆如之。有三盖。一曰芝车,置
耒耜之箙,上亲耕所乘也。
《新论》:桓谭谓扬雄曰:君之为黄门郎居殿中,数见舆辇玉蚤华芝,及凤皇三,盖之属,皆元黄五色,饰以金玉翠羽,珠络锦绣茵席者也。《东京赋》曰:立戈迤戛农舆路木。薛综曰:戈句孑戟戛长矛置车上者,邪柱之迤邪也。是谓戈路农舆三,盖所谓耕根车也。东耕于籍,乘马无饰,故称木也。贺循曰:汉仪亲耕青衣帻。《东京赋》说亲耕,亦云鸾路苍龙贺循,曰:车必有鸾,而春独鸾路者,鸾凤类而色青,故以名春路也。《赋》又曰:介御间以剡耜。薛综曰:耜耒金也,广五寸,著耒耜而载之天子,车参乘帝在左,御在中介处右以耒置御之右。

戎车,其饰皆如之,蕃以矛麾金鼓羽析幢翳,
冑甲弩之箙。
汉制度曰:戎立车以征伐,周官其矢箙。《通俗文》曰:箭箙谓之步叉,干宝亦曰今谓之步叉。《郑元注》:既夕曰:箙车箱也,颜延之幼诰云弩矢也。

猎车,其饰皆如之。重辋缦轮,缪龙绕之。一曰闟猪车,亲校猎乘之。
魏文帝改曰闟虎车。

太皇太后、皇太后法驾,皆御金根。
重翟羽盖者也。

加交路帐裳。
徐广曰:青交路,青帷裳。

非法驾,则乘紫罽軿车。
《字林》曰:軿车,有衣蔽,无后辕者,谓之辎也。《释名》:軿,屏也。四屏蔽妇人乘牛车也。有邸曰:辎无。邸曰:軿,傅予曰,周曰辎车即辇也。

云𣝛文画辀,黄金涂五末。
徐广曰:未详。疑谓前一辕,及衡瑞毂头也。

盖蚤。左右騑,驾三马。
长公主赤罽軿车。
大贵人、贵人、公主、王妃、封君油画軿车。大贵人加节画辀。皆右騑而已。皇太子、皇子皆安车,朱班轮,青盖,金华蚤,黑𣝛文,画轓文辀,金涂五末。皇子为王,锡以乘之,故曰王青盖车。
徐广曰:旂旗九旒画降龙。魏武帝令问东平王,有金路何意为,是特赐,非侍中。郑称对曰:天子五路,金以封同姓诸侯,得乘金路,与天子同此,自得有非特赐也。

皇孙绿车以从。皆左右騑,驾三。
《独断》曰: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

公、列侯安车,朱班轮,倚鹿较,伏熊轼,皂缯盖,黑轓,右騑。
车有轓者,谓之轩。

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皂盖,朱两轓。其千石、六百石,朱左轓。轓长六尺,下屈广八寸,上业广尺二寸,九文,十二初,后谦二寸,若月初生,示不敢自满也。
《本传旧典传》:车骖驾乘赤帷裳,唯郭贺为冀州,敕去襜帷。谢承书曰:孔恂,字巨卿,新淦人。州别驾从事,车前旧有屏,星如刺史,车曲翳仪式,是时刺史行部发,去日晏刺史怒,欲去别驾车屏星,恂谏曰:明《使君传》:车自发晚而欲彻去屏星,毁国。旧仪此不可行,别驾可去,屏星不可省,即投传去刺史,追辞谢,请不肯还,于是遂不去屏星。《说文》曰:车常谓之屏星。

公、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会朝若蚕,各乘其夫之安车,右騑,加交路帷裳,皆皂。非公会,不得乘朝车,得乘漆布辎軿车,铜五末。
乘舆大驾,公卿奉引,太仆御,大将车参乘。属车八十一乘。
薛综曰:属之言相连属也,皆在后为三行。

备千乘万骑。西都行祠天郊,甘泉备之。官有其注,名曰甘泉卤簿。
蔡邕《表志》曰:国家旧章而幽僻藏蔽莫之得见

东都唯大行乃大驾。大驾,太仆校驾;法驾,黄门令校驾。乘舆法驾,八卿不在卤簿中。河南尹、执金吾、雒阳令奉引,奉车郎御,侍中参乘。属车四十六乘。前驱有九斿云䍐。
徐广曰:斿车有九乘,前史不记形也。武王克纣,百夫荷䍐旗以先驱。《东京赋》曰:云䍐九斿。薛综曰:旌,旗名。

凤凰闟戟。
薛综曰:闟之言函也,取四戟函车边

皮轩鸾旗。
应劭《汉官卤簿图》曰:乘舆大驾,则御凤凰车,以金根为列。
皆大夫载。胡广曰:皮轩以虎皮为轩。郭璞曰:皮轩革车或曰即《曲礼》:前有士师,则载虎皮。

鸶旗者,编羽旄,列系幢旁。
胡广曰:建盖在中。

民或谓之鸡翘,非也。
胡广曰:鸾旗以铜作鸾鸟,车衡上与本志不同,

后有金钲黄钺。
《说文》曰:钺,大斧也。《司马法》曰:夏执元钺殷执白钺周杖黄钺

黄门鼓车。古者诸侯贰车九乘。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半之。属车皆皂盖赤里,木轓,戈矛弩箙,尚书、御史所载。最后一车悬豹尾。
薛综曰:侍御史载之。

豹尾以前比省中。
小学《汉官篇》曰:豹尾过后罢屯解围。胡广曰:施于道路豹尾之内,为省中,故须过后屯围,乃得解,皆所以戒不虞也。《淮南子》曰:军正执豹皮,所以制正其众。《礼记》:前载虎皮亦此之义类。

行祠天郊以法驾,祠地、明堂省什三,祠宗庙尤省,谓之小驾。每出,太仆奉驾上卤簿,中常侍、小黄门副;尚书主者,郎令史副;侍御史,兰台令史副。皆执注,以督整车骑,谓之护驾。春秋上陵。尤省于小驾,直事尚书一人从,其馀令以下,皆先行后罢。
轻车,古之战车也。洞朱轮舆,不巾不盖,建矛戟幢麾,
辄弩箙。
徐广曰置弩于轼上驾两马也

藏在武库。大驾、法驾出,射声校尉、司马史士载,以次属车,在卤簿中。诸车有矛戟,其饰幡斿旗帜皆五采,制度从《周礼》。孙吴《兵法》云:有巾有盖,谓之武刚车。武刚车者,为先驱。又为属车轻车,为后殿焉。
大使车,立乘,驾驷,赤帷。持节者,重导从:贼曹车、斧车、督车、功曹车皆两;大车,伍百璅弩十二人;辟车四人。
《周礼·条狼氏》《干宝注》曰:今卒辟车之属。

从车四乘。无节,单导从,减半。小使车,不立乘,有騑,赤屏泥油,重绛帷。导无斧车。近小使车,兰舆赤毂,白盖赤帷。从驺骑四十人。此谓追捕考案,有所敕取者之所乘也。诸使车皆朱班轮,四辐,赤衡轭。其送葬,白垩已下,洒车而后还。公、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郊庙、明堂、祠陵,法出,皆大车,立乘,驾驷。他出,乘安车。
大行载车,其饰如金根车,加施组连璧交络四角,金龙首衔璧,垂五采,析羽流苏前后,云气画帷裳,𣝛文画曲轓,长悬车等。太仆御,驾六布施马。布施马者,淳白骆马也,以黑药灼其身为虎文。既下,马斥卖,车藏城北秘宫,皆不得入城门。当用,太仆考工乃内饰治,礼吉凶不相干也。
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置门下五吏:贼曹、督盗贼、功曹,皆带剑,三车从导;主簿、主记,两车为从。县令以上,加导斧车。公乘安车,则前后并马立乘。长安、雒阳令及王国都县加前后兵车。亭长,设右騑,驾两。璅弩车前伍伯,公八人,中二千石、二千石、六百石皆四人,自四百石以下至二百石皆二人。黄绶,武官伍伯,文官辟车。軨下、侍閤、门阑、部署、街里走卒,皆有程品,多少随所典领。
驿马三十里一置,卒皆赤帻绛鞲云。古者军出,师旅皆从;秦省其卒,取其师旅之名焉。公以下至二千石,骑吏四人,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县长二人,皆带剑,持棨戟为前列,犍弓
九鞬。诸侯王法驾,官属傅相以下,皆备卤簿,似京都官骑,张弓带鞬,遮迾出入称课促。列侯,家丞、庶子导从。若会耕祠,主县假给辟车鲜明卒,备其威仪。导从事毕,皆罢所假。诸车之文:乘舆,倚龙伏虎,𣝛文画辀,龙首鸾衡,重牙班轮,并龙飞軨。
薛综曰飞軨以缇油广八寸长注地画左苍龙右白虎系轴头二千石亦然但无画耳卢植《礼记注》曰:軨,辖头也。《楚辞》云:猗结軨兮,太息。王逸注曰:重较也,李尤小车铭,曰軨之嗛嘘疏达开通案二家之言,不如《综注》所记。

皇太子、诸侯王,倚虎伏鹿,𣝛文画辀轓,吉阳筒,朱班轮,鹿文飞軨,旂旗九斿降龙。公、列侯,倚鹿伏熊。黑轓,朱班軨,鹿文飞軨,九斿降龙。卿,朱两轮,五斿降龙。二千石以下各从科品。诸轓车以上,轭皆有吉阳筒。诸马之文:案乘舆,金鍐方釳,插翟象镳。
《尔雅注》曰:镳马勒旁铁也此用象牙

龙画总,洙升龙,赤扇汗。
《诗》云:朱幩镳镳。《毛传》曰:人君以朱幩镳扇汗且以为镳饰

青两翅,燕尾。附马,左右赤珥流苏,飞鸟节,赤膺兼。皇太子或亦如之。王、公、列侯、镂钖义髦,朱镳朱鹿,朱文,绛扇汗,青翅燕尾。卿以下有騑者,缇扇汗,青翅尾,当卢义髦,上下皆通。中二千石以上及使者,乃有騑驾云。
世祖建武十三年,始备车舆法物。
《后汉书·世祖本纪》:建武十三年夏四月,益州传送公孙述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辇、于是法物始备。按《通典》:后汉光武平公孙述,始获葆车舆辇。而因旧制金根车,拟周之玉辂,最尊者也。大驾则御凤皇车,以金根为副。

魏因汉制,改猎车名闟虎车。
《通典》云云。
明帝青龙 年,令作指南车。
《三国魏志·明帝本纪》不载。按《通典》:青龙中,令博士马钧绍作指南车。车上有木仙人,举手恒指南。车箱回转,所指微差。
齐王正始 年,诏出入必御辇乘舆。
《魏志·三少帝本纪》不载。按《通典》云云。

晋承周五路,仍损益汉魏车舆之制。
《晋书·舆服志》:玉、金、象、革、木等路,是为五路,并天子之法车,皆朱班漆轮,画为𣝛文。三十辐,法月之数;重毂贰辖。以赤油,广八寸,长三尺,注地,系两轴头,谓之飞軨。金薄缪龙之为舆倚较,较重,为文兽㐲轼,龙首衔轭,左右吉阳筒,鸶雀立衡,𣝛文画辕及轓。青盖,黄为里,谓之黄屋。金华施橑朱,橑二十八以象宿。两箱之后,皆玳瑁为鶤翅,加以金银雕饰,故世人亦谓之金鶤车。斜注旂旗于车之左,又加棨戟于车之右,皆橐而施之。棨戟韬以黼绣,上为
字,系大蛙蟆轓。轭长丈馀。于戟之杪,以氂牛尾,大如斗,置左騑马轭上,是为左纛。辕皆曲向上,取礼纬山车垂句之义,言不揉而能自曲。
玉、金、象三路,各以其物饰车,因以为名。革者漆革,木者漆木。其制,玉路最尊,建太常,十有二旒,九轫委地,画日月升龙,以祀天。金路建大旂,九旒,以会万国之宾,亦以赐上公及王子母弟。象路建大赤,通赤无画,所以视朝,亦以赐诸侯。革路建大白,以即戎兵事,亦以赐四镇诸侯。木路建大麾,以田猎,其麾色黑,亦以赐藩国。玉路驾六黑马,馀四路皆驾四马,马并以黄金为文髦,插以翟尾。象鹿面镂钖。
钖在马面,所谓当颅者也。

金鍐而方釳。
金鍐谓以金鍐为文。旄以铁为之,其大三寸,中央两头高,如山形,贯中以翟尾而结著之也。

繁缨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
繁缨,马饰缨,在马膺前,如索裙。

五路皆有钖鸾之饰,和铃之响,钩膺玉镶。
钩膺,即繁缨也。镶,马带玦名也。

龙辀华轙。
辀,车辕也,头为龙象。轙,谓车衡土环受鸾者也。

朱幩。
幩,饰也,人君以朱缠镳扇汗,以为饰也。

法驾行则五路各有所主,不俱出;临轩大会则陈乘舆车辇旌鼓于其殿庭。
车,坐乘者谓之安车,倚乘者谓之立车,亦谓之高车。按周礼,惟王后有安车也,王亦无之。自汉已来制乘舆,乃有之。有青立车、青安车、赤立车、赤安车、黄立车、黄安车、白立车、白安车、黑立车、黑安车,合十乘,名为五时车,俗谓之五帝车。天子所御则驾六,其馀并驾四。建旂十二,各如车色。立车则正竖其旂,安车则邪注。驾马,马亦各随五时之色,白马则朱其
尾。左右騑骖,金鍐镂钖,黄屋左纛,如金根之制,行则从后。五牛旗,平吴后所造,以五牛建旗,车设五牛,青赤在左,黄在中,白黑在右。
金根车,驾四马,不建旗帜,其上如画轮车,下犹金根之饰。耕根车,驾四马,建赤旗,十有二旒,天子亲耕所乘者也。一名芝车,一名三盖车。置耒耜于轼上。戎车,驾四马,天子亲戎所乘者也。载金鼓、羽旂、幢翳,置弩于轼上,其建矛麾悉斜注。
猎车,驾四马,天子校猎所乘也。重辋缦轮,缪龙绕之。一名阘戟车,一名蹋猪车。魏文帝改名蹋兽车。游车,九乘,驾四,先驱之乘是也。
云罕车,驾四。
皮轩车,驾四,以兽皮为轩。
鸾旗车,驾四,先辂所载也。鸾旗者,谓析羽旄而编之,列系幢傍也。
建华车,驾四,凡二乘,行则分居左右。
轻车,驾二,古之兽车也。前后二十乘,分居左右。舆轮洞朱,不巾不盖,建矛戟麾幢,置弩箙于轼上。大驾法驾出,射声校尉、司马、吏士、战士载,以次属车。
司南车,一名指南车,驾四马,其下制如楼,三级,四角金龙衔羽葆,刻木为仙人。衣羽衣,立车上,车虽回运而手常南指。大驾出行,为先启之乘。
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执槌向鼓,行一里则打一槌。
羊车,一名辇车,其上如轺,㐲兔箱,漆画轮轭。武帝时,护军羊琇辄乘羊车,司隶刘毅纠劾其罪。
画轮车,驾牛,以綵漆画轮毂,故名曰画轮车。上起四夹杖,左右开四望,绿油幢,朱丝络,青交路,其上形制事事如辇,其下犹如犊车耳。古之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贫者至乘牛车,其后稍见贵之。自灵献以来,天子至士遂以为常乘,至尊出朝堂举哀乘之。属车,一曰副车,一曰贰车,一曰左车。汉因秦制,大驾属车八十一乘,行则中央左右分为行。法驾属车三十六乘。最后车悬豹尾,豹尾以前比之省中。属车皆皂盖朱里云。
御衣车、御书车、御轺车、御药车,皆驾牛。
阳遂四望繐窗皂轮小形车,驾牛。
象车,汉卤簿最在前。武帝太康中平吴后,南越献驯象,诏作大车驾之,以载黄门鼓吹数十人,使越人骑之。先正大会,驾象入庭。
皇太子安车,驾三,左右騑。朱班轮,倚兽较,伏鹿轼。九旒,画降龙。青盖,金华蚤二十八枚。黑𣝛文画轓,文辀,黄金涂五采。亦谓之鸾路。非法驾则乘画轮车,上开四望,绿油幢,朱丝绳络,两箱里饰以金锦,黄金涂五采。其副车三乘,形制如所乘,但不画轮耳。
王青盖车,皇孙绿盖车,并驾三,左右騑。
云母车,以云母饰犊车。臣下不得乘,以赐王公耳。皂轮车,驾驷牛,形制犹如犊车,但皂漆轮毂,上加青油幢,朱丝绳络。诸王三公有勋德者特加之。
位至公或四望、三望、夹望车。油幢车,驾牛,形制如皂轮,但不漆毂耳。王公大臣有勋德者特给之。
通幔车,驾牛,犹如今犊车制,但举其幔通覆车上也。诸王三公并乘之。
诸公给朝车驾四、安车黑耳驾三各一乘,皂轮犊车各一乘。自祭酒掾属以下及令史,皆皂零,辟朝服。其武官公又别给大车。
特进及车骑将军、骠骑将军以下诸大将军,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给安车黑耳驾,轺车施耳后户一乘。三公、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河南尹、谒者仆射,郊庙明堂法出,皆大车立乘,驾驷。前后导从大车驾二,右騑。他出乘安车。其去位致仕告老,赐安车驷马。郡县公侯,安车驾二,右騑。皆朱班轮,倚鹿较,伏熊轼,黑缁,皂缯盖。
公旗旂八旒,侯七旒,卿五旒,皆画降龙。
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皂盖,朱两轓,铜五采,驾二。中二千石以上,右騑。千石、六百石,朱左轓。车轓长六尺,下屈广八寸,上业广尺二寸,九丈,十二初,后谦一寸,若月初生,示不敢自满也。
王公之世子摄命理国者,安车,驾三,旗旂七旒,其封侯之世子五旒。
大使车,立乘,驾四,赤帷裳,驺骑导从。
旧公卿二千石郊庙上陵从驾,乘大使车,他出乘安车也。

小使车,不立乘,驾四,轻车之流也。兰舆皆朱,赤毂,赤屏泥,白盖,赤帷裳,从驺骑四十人。又别有小使车,赤毂皂盖,追捕考案有所执取者之所乘也。凡诸使车皆朱班轮,赤衡轭。
追锋车,去小平盖,加通幰,如轺车,驾二。追锋之名,盖取其迅速也,施于戎阵之间,是为传乘。
轺车,古之时军车也。一马曰轺车,二马曰轺传。汉世贵辎軿而贱轺车,魏晋贵轺车而贱辎軿。三品将军以上、尚书令轺车黑耳有后户,仆射但有后户无耳,并皂轮。尚书及四品将军则无后户,漆毂轮。其中书监令如仆射、侍中、黄门、散骑,初拜及谒陵庙,亦得乘之。
皇太后、皇后法驾,乘重翟羽盖金根车,驾青辂,青帷裳,云𣝛画辕,黄金涂五采,盖瓜施金华,驾三,左右騑。其庙见小驾,则乘紫罽軿车,云𣝛画辀,黄金涂五采,驾三。非法驾则皇太后乘辇,皇后乘画轮车。皇后先蚕,乘油画云母安车,驾六騩马。油画两辕安车,驾五騩马,为副。又,金薄石山軿、紫绛罽軿车,皆驾三騩马,为副。女旄头十二人,持棨戟二人,共载安车,俪驾。女尚辇十二人,乘辎车,俪驾。女长御八人,乘安车,俪驾。三夫人油軿车,驾两马,左騑。其贵人驾节画辀。三夫人助蚕,乘青交路,安车,驾三,皆以紫绛罽軿车,九嫔世妇乘軿车,驾三。
长公主赤罽軿车,驾两马。公主、王太妃、王妃,皆油軿车,驾两马,右騑。公主油画安车,驾三,青交路,以紫绛罽軿车驾三为副,王太妃、三夫人亦如之。公主助蚕,乘油画安车,驾三。公主有先置者,乘青交路安车,驾三。
诸王妃、公太夫人、夫人、县乡君、诸郡公侯特进夫人助蚕,乘皂交路安车,驾三。
诸侯监国世子之世妇、侍中常侍尚书中书监令卿校世妇、命妇助蚕,乘皂交路安车,俪驾。
郡县公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会朝及蚕,各乘其夫之安车,皆右騑,皂交路,皂帷裳。自非公会则不得乘朝车,止乘漆布辎軿,铜五末而已。
王妃、特进夫人、封郡君,安车,驾三,皂交路。封县乡君油軿车,驾两马,右騑。
自过江之后,旧章多缺。元帝践极,始造大路、戎路各一,皆即古金根之制也,无复充庭之仪。至于郊祀大事,则权饰馀车以周用。六师亲征则用戎路,去其盖而乘之,属车但五乘而已。加绿油幢,朱丝络,饰青交路,黄金涂五末,其轮毂犹素,两箱无金锦之饰。其一车又是轺车。旧仪,天子所乘驾六,是时无复六马之乘,五路皆驾四而已,同用黑,是为元牡。无复五时车,有事则权以马车代之,建旗其上。其后但以五色木牛象五时车,竖旗于牛背,行则使人舆之。牛之义,盖取其负重致远而安稳也。旗常缠而不舒旆,所谓德车结旌者也。惟天子亲戎,五旗舒旆,所谓武车绥旌者也。指南车,过江亡失,及义熙五年,刘𥙿屠广固,始复获焉,及使工人张纲补缉周用。十三年,𥙿定关中,又获司南、记里诸车,制度始备。其辇,过江亦亡制度,太元中谢安率意造焉,及破苻坚于淮上,获京都旧辇,形制无差,大小如一,时人服其精记。义熙五年,刘𥙿执慕容超,获金钲辇、豹尾,旧式犹存。
武帝泰始二年,令金根、耕根车,并建赤旗。
《晋书·武帝本纪》不载。按《舆服志》:泰始二年,有司奏:宜如有虞遵唐故事,皆用前代正朔服色,其金根、耕根车,并以建赤旗。帝从之。
太康四年,给九卿朝车及安车。
《晋书·武帝本纪》不载。按《舆服志》:太康四年,制:依汉故事,给九卿朝车驾四马及安车各一乘。
太康八年,诏:诸尚书军校加侍中常侍者,皆给传事乘轺车。
《晋书·武帝本纪》不载。按《舆服志》云云。
元帝大兴三年,制皇太子乘安车释奠。
《晋书·元帝本纪》不载。按《舆服志》:三年,皇太子释奠。制曰:今草创,未有高车,可乘安车也。太元中,东宫建,乘路有青赤旂,致疑。徐邈议,太子既不备五路,赤旂宜省。汉制,太子鸾路皆以安车为名。自晋过江,礼仪疏舛,惟东宫礼秩崇异。而安帝为皇太子乘石山安车,制如金路,义不经见,事无所出。中宫初建及祀先蚕,皆用法驾,太仆妻御,大将军妻参乘,侍中妻陪乘,丹阳尹建康令及公卿之妻奉引,各乘其夫车服。

宋制,车舆多,仍汉晋之旧。
《宋书·礼志》:上古圣人见转蓬,始为轮,轮何可载,因为舆。任重致远,流运无极。后代圣人观北斗魁方杓曲携龙角,为帝车,曲其辀以便驾。《系本》云:奚仲始作车。按庖羲画《八卦》而为大舆,服牛乘马,以利天下。奚仲乃夏之车正,安得始造乎。《系本》之言,非也。车服以庸,著在唐《典》。夏建旌旗,以表贵贱。周有六职,百工居其一焉。一器而群工致其巧,车最居多。《明堂记》曰:鸾车,有虞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乘路,周路也。殷有山车之瑞,谓桑根车,殷人制为大路。《礼纬》曰:山车垂句。句,曲也。言不揉治而自曲也。周之五路,则有玉、金、象、革、木。五者之饰,备于《考工记》。舆方法地,盖圆象天,辐以象日月,二十八弓以象列宿。玉、金、象者,饰车诸末,因为名也。革者漆革,木者漆木也。玉路,建大常以祀;金路,建大旂以宾;象路,建大赤以朝;革路,建大白以戎;木路,建大麾以田。黑色,夏所尚也。秦阅三代之车,独取殷制。古曰桑根车,秦曰金根车也。汉氏因秦之旧,亦为乘舆,所谓乘殷之路者也。《礼论·舆驾议》曰:周则玉路最尊,汉之金根,亦周之玉路也。汉制乘舆金根车,轮皆朱班,重毂两辖,飞軨。毂外复有毂,施辖,其外复设辖,施铜贯其中。《东京赋》曰:重轮二辖,疏毂飞軨。飞軨以赤油为之,广八寸,长注地,系轴头,谓之飞軨也。金薄缪龙,为舆倚较。较在箱上,𣝛文画轓。轓,箱也。文虎伏轼,龙首衔轭,鸾雀立衡,𣝛文画辕,翠羽盖黄里,所谓黄屋也。金华施橑末,建太常十二旒,画日月升龙,驾六黑马,施十二鸾,金为叉髦,插以翟尾。又加氂牛尾,大如斗,置左騑马轭上,所谓左纛舆也。路如周玉路之制。应劭《汉官卤簿图》,乘舆大驾,则御凤皇车,以金根为副。又五色安车、五色立车名五乘。建龙旂,驾四马,施八鸾,馀如金根之制,犹周金路也。其车各如方色,所谓五时副车,俗谓为五帝车也。江左则阙矣。白马者,朱其鬣,安车者,坐乘。又有建华盖九重。甘泉卤簿者,道车五乘,游车九乘,在乘舆车前。又有象车,最在前,试桥道。晋江左驾犹有之。凡妇人车皆坐乘,故《周礼》王后有安车而王无也。汉制乘舆乃有之。天子所御驾六,其馀副车皆驾四。案《书》称朽索御六马。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楚平王驾白马。梁惠王以安车驾三送淳于髡,大夫之仪。《周礼》,四马为乘。毛诗,天子至大夫同驾四,士驾二。袁盎谏汉文驰六飞。魏时天子亦驾六。晋《先蚕仪》,皇后安车驾六,以两辕安车驾五为副。江左以来,相承无六,驾四而已。宋孝武大明三年,使尚书左丞荀万秋造五路。《礼图》,金路,通赤旗,无盖,改造依拟金根,而赤漆𣝛画,玉饰诸末,建青旂,十有二旒,驾元马四,施羽葆盖,以祀。即以金根为金路,建大青旂,十有二旒,驾元马四,羽葆盖,以宾。象、革、木路,《周官》《舆服志》《礼图》并不载其形段,并依拟玉路,漆𣝛画,羽葆盖,象饰诸末,建立赤旂,十有二旒,以视朝。革路,建赤旂,十有二旒,以即戎。木路,建赤麾,以田。象、革驾元,木驾赤,四马。旧有大事,法驾出,五路各有所主,不俱出也。大明中,始制五路俱出。亲耕籍田,乘三盖车,一名芝车,又名耕根车,置耒耜于轼上。戎车立乘,夏曰钩车,殷曰寅车,周曰元戎。建牙麾,邪注之,载金鼓羽幢,置甲弩于轼上。
猎车,辋幰,轮画缪龙绕之。一名蹋猪车。魏文帝改曰蹋虎车。
指南车,其始周公所作,以送荒外远使。地域平漫,迷于东西,造立此车,使常知南北。鬼谷子云:郑人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至于秦、汉,其制无闻。后汉张衡始复创造。汉末丧乱,其器不存。魏高堂隆、秦朗,皆博闻之士,争论于朝,云无指南车,记者虚说。明帝青龙中,令博士马钧更造之而车成。晋乱复亡。石虎使解飞,姚兴使令狐生又造焉。安帝义熙十三年,宋武帝平长安,始得此车。其制如鼓车,设木人于车上,举手指南。车虽回转,所指不移。大驾卤簿,最先启行。此车戎狄所制,机数不精,虽曰指南,多不审正。回曲步骤,犹须人功正之。范阳人祖冲之,有巧思,常谓宜更构造。宋顺帝升明末,齐王为相,命造之焉。车成,使抚军丹阳尹王僧虔、御史中丞刘休试之。其制甚精,百屈千回,未尝移变。晋代又有指南舟。拓跋焘使工人郭善明造指南车,弥年不就。扶风人马岳又造,垂成,善明酖杀之。
记里车,未详所由来,亦高祖定三秦所获。制如指南,其上有鼓,车行一里,木人辄击一槌。大驾卤簿,以次指南。
辇车,《周礼》王后五路之卑者也。后宫中从容所乘,非王车也。汉制乘舆御之,或使人挽,或驾果下马。汉成帝欲与班婕妤同辇是也。后汉阴就外戚骄贵,亦辇。井丹讥之曰:昔桀乘人车,岂此邪。然则辇夏后氏末代所造也。井丹讥阴就乘人,而不云僭上,岂贵臣亦得乘之乎。未知何代去其轮。《傅元子》曰:夏曰余车,殷曰胡弩,周曰辎车。辎车,即辇也。魏、晋御小出,常乘马,亦多乘舆车。舆车,今之小舆。
犊车,軿车之流也。汉诸侯贫者乃乘之,其后转见贵。孙权云车中八牛,即犊车也。江左御出,又载储偫之物。汉代贱轺车而贵辎軿,魏晋贱辎軿而贵轺车。又有追锋车,去小车盖,加通幔,如轺车,而驾马。又以云母饰犊车,谓之云母车,臣下不得乘,时以赐王公。晋氏又有四望车,今制亦存。又汉制,唯贾人不得乘马车,其馀皆乘之矣。除吏赤盖杠,馀则青盖杠云。《周礼》,王后亦有五路,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凡五也。汉制,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法驾乘重翟羽盖金根车,驾青交路,青帷裳,𣝛画辕,黄金涂五末,盖爪施金华,驾三马,左右騑。其法驾则紫罽軿车。按《字林》,軿车有衣蔽,无后辕。其有后辕者谓之辎。应劭《汉官》,明帝永平七年,光烈阴皇后葬,魂车,鸾路青羽盖,驾驷马,旂九瑬,前有方相。凤皇车,大将军妻参乘,太仆妻、御女骑夹毂,此前汉旧制也。
《先蚕仪注》,皇后乘油画云母安车,驾六騩马。騩,浅黑色也。油画两辕安车,驾五騩马为副。公主油画安车,驾三。三夫人青交路安车,驾三。皆以紫绛罽軿车,驾三为副。九嫔世妇軿车,驾二。宫人辎车,驾一。王妃、公侯特进夫人、封君皂交路安车,驾三。
汉制,贵人、公主、王妃、封君油軿皆驾二,右騑而已。汉制,太子、皇子皆安车,朱班轮,倚虎较,伏鹿轼,黑𣝛文画轓,青盖,金华施橑末,黑𣝛文画辕,金涂五末。皇子为王,锡以此乘,故曰五青盖车。皆左右騑驾,五旂,旂九瑬,画降龙。皇孙乘绿车,亦驾三。魏、晋之制,太子及诸王皆驾四。
晋元帝大兴三年,太子释奠。诏曰:未有高车,可乘安车。高车,即立乘车也。公及列侯安车,朱班轮、倚鹿较、伏熊轼、黑轓者谓之轩,皂缯盖,驾二,右騑。王公旂八旒,侯七旒,卿五旒,皆降龙。公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郊陵法驾出,皆大车立乘,驾四。后导从大车,驾二,右騑。也出乘安车。其去位致仕,皆赐安车四马。中二千石皆皂盖、朱轓,铜五末,驾二,右騑。《晋令》,王公之太子摄命治国者,安车,驾三,旂七旒,其侯太子,五旒。
傅畼《故事》,三公安车,驾三;特进驾二;卿一。汉制,公、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会庙及蚕,各乘其夫之安车,右騑,加皂交路,帷裳。非公会,则乘漆布辎軿,铜五末。晋武帝太康四年,诏依汉故事,给九卿朝车驾及安车各一乘。傅畼《故事》,尚书令轺车,黑耳后户。仆射但后户无耳。中书监令如仆射。
汉制,乘舆御大驾,公卿奉引,太仆、大将军参乘,备千乘万骑,属车八十一乘。古者诸侯贰车九乘,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八十一乘也。汉遵弗改。汉都长安时,祠天于甘泉用之。都洛阳,上原陵,又用之,大丧又用之。法驾则河南尹、洛阳令奉引,奉车郎御,侍中参乘,属车三十六乘。凡属车皆皂盖赤里。后汉祠天郊用法驾,祠宗庙用小驾。小驾,减损副车也。前驱有九斿云罕,皮轩鸾旗,车皆大夫载之。鸾旗者,编羽旄列系幢傍也。金钲黄钺,黄门鼓车,乘舆之后有属车,尚书、御史载之。最后一车悬豹尾。豹尾以前,比于省中。每出警跸清道,建五旗。太仆奉驾条上卤簿,尚书郎侍御史令史皆执注以督整车骑,所谓护驾也。春秋上陵,尤省于小驾。直事尚书一人从,其馀令史以下皆从行,所谓先置也。薛综《东京赋》注以云罕九斿为旌旗别名,亦不辨其形。案魏命晋王建天子旌旗,置旄头云罕。是知云罕非旌旗也。徐广《车服注》以为九斿,游车九乘。云罕疑是罼罕。《诗叙》曰:齐侯田猎罼弋,百姓苦之。罼罕本施游猎,遂为行饰乎。潘岳《藉田赋》先叙五路九旗,次言琼钑云罕。若罕为旗,则岳不应频句于九旗之下。又以其物匹钑戟,宜是今罼网明矣。此说为得之。皮轩,以虎皮为轩也。徐又引《淮南子》军正执豹皮以制正其众。《礼记》前有士师,则载虎皮。乘舆豹尾,亦其义类乎。五旗者,五色各一旗,以木牛承其下。徐又云木牛,盖取其负重而安稳也。五旗缠竿,即《礼记》德车结旌不尽饰也。戎事乃散之。又武车绥旌,垂舒之也。史臣案:今结旌绥旌同,而德车武车之所不建。又木牛之义,亦未灼然可晓。又案《周礼》辨载法物,莫不详究,然无相风、罼网、旄头之属,此非古制明矣。
轻车,古之战车也。轮舆洞朱,不巾不盖,建矛戟幢麾,置弩于轼上,驾二。射声校尉司马吏士载,以次属车。《汉仪》曰:出称警,入称跸。说者云,车驾出则应称警,入则应称跸也,而今俱唱之。史臣以为警者,警戒也;跸者,止行也。今从乘舆而出者,并警戒以备非常也。从外而入乘舆相干者,跸而止之也。董巴、司马彪云:诸侯王遮迾出入,称警设跸。
武刚车,有巾有盖,在前为先驱。又在轻车之后为殿也。驾一。《史记》,卫青征匈奴,以武刚车为营是也。汉制,大行载辒辌车,四轮。其饰如金根,加施组连璧,交络,四角金龙首衔璧垂五采,析羽流苏,前后云气画帷裳,𣝛文画曲轓,长与车等。太仆御,驾六白骆马,以黑药灼其身为虎文,谓之布施马。既下,马斥卖,车藏城北秘宫。今则马不虎文,不斥卖;车则毁也。自汉霍光、晋安平、齐王、贾充、王导、谢安、宋江夏王葬以殊礼者,皆大辂黄屋,载辒辌车。
《晋令》曰:乘传出使,遭丧以上,即自表闻,听得白服乘骡车,到副使摄事。徐广《车服注》:传闻骡车者,犊车装而马车辕也。又车无盖者曰科车。晋武帝时,护军将军羊琇乘羊车,司隶校尉刘毅奏弹之。诏曰:羊车虽无制,犹非素者所服。江左来无禁也。
旧有充庭之制,临轩大会,陈乘舆车辇旌鼓于殿庭。张衡《东京赋》云:龙路充庭,鸾旗拂霓。晋江左废绝。宋孝武大明中修复。
孝武帝孝建元年,诏改诸王子车制。
《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按《礼志》:孝建元年十月己未,大司马江夏王义恭、骠骑大将军竟陵王诞表革诸侯王车服制度。诸王子继体为王者。车舆不得油幢,轺车不在其限。诏可。
孝建三年,定乘舆车,为十二乘。
《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按《礼志》:孝建三年五月壬戌,有司奏:按汉胡广、蔡邕并云古者诸侯贰车九乘,秦灭六国,兼其车服,故王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尚书、御史乘之。最后一车,悬豹尾。法驾则三十六乘。检晋江左逮至于今,乘舆出行,副车相承五乘。尚书令建平王宏参议:八十一乘,义兼九国,三十六乘无所准,并不出经典。自邕、广传说,又是从官所乘,非帝者副车正数。江左五乘,俭不中礼。案《周官》云:上公九命,贰车九乘。侯伯七命,车七乘。子男五命,车五乘。然则帝王十二乘。诏可。
大明元年,诏定皇太后车制。
《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按《礼志》:大明元年九月丁未朔,有司奏:未有皇太后出行副车定数,下礼官议正。博士王燮之议:《周礼》,后六服五路之数,悉与王同,则副车之制,不应独异。又《记》云:古者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郑注云:后象王立六宫而居之,亦正寝一,燕寝五。推所立每与王同,礼无降亦明矣。皇太后既礼均至极,弥不应殊。谓并应同十二乘。通关为允。诏可。
大明四年,诏改庙祀乘玉辂。
《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按《礼志》:大明四年正月己卯,有司奏:庙祀亲奉。旧仪乘金根车,今五路既备,依《礼》玉路以祀,宜改金根车为玉路。诏可。
大明六年,有司奏定法驾卤簿。
《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按《礼志》:大明六年八月壬戌,有司奏:《汉注仪》大驾卤簿,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太仆卿御。法驾,侍中参乘,奉车郎御。晋氏江左,大驾未立,故郊祀用法驾,宗庙以小驾。至于仪服,二驾不异。拜陵,御服单衣帻,百官陪从,朱衣而已,亦谓之小驾,名实乖舛。考寻前记,大驾上陵,北郊。周礼宗庙于昊天有降,宜以大驾郊祀,法驾祠庙,小驾上陵,如为从序。今改祠庙为法驾卤簿,其军幢多少,临时配之。至尊乘玉路,以金路象路革路木路小辇轮御轺衣书等车为副。其馀并如常仪。诏可。
大明七年,车驾春蒐御木路。
《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按《礼志》:大明七年二月甲寅,舆驾巡南豫、兖二州,冕服,御玉辂,辞二庙。改服通天冠,御木路,建大麾,备春蒐之典。
明帝泰始四年,定皇太子车辂之制。
《宋书·明帝本纪》不载。按《礼志》:泰始四年五月甲戌,尚书令建安王休仁参议:天子之子,与士齿让,达于辟雍,无生而贵者也。既命而尊,礼同上公。周制五等,车服相涉,公降王者,一等而已。王以金路赐同姓诸侯,象及革木,以赐异姓侯伯,在朝卿士,亦准斯礼。按如此制,则东宫应乘金辂。自晋武过江,礼仪疏舛,王公以下,车服卑杂;唯有东宫,礼秩崇异,上次辰极,下绝侯王。而皇太子乘石山安车,义不见经,事无所出。《礼》所谓金、玉路者,正以金玉饰辂诸末耳。左右前后,同以漆画。奏改周辂,制为金根,通以金薄,周匝四面。汉、魏、二晋,因循莫改。逮于大明,始备五辂。金玉二制,并类金根,造次瞻睹,殆无差别。若锡之东储,于礼嫌重,非所以崇峻陛级,表示等威。且《春秋》之义,降下以两,臣子之义,宜从谦约。谓东宫车服,宜降天子二等,骖驾四马,乘象辂,降龙碧旂九叶。进不斥尊,退不逼下,沿古酌时,于礼为衷。诏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 舆服上 玉辂乘舆金根安车立车耕车戎车猎车軿车青盖车
129志第二十九 舆服上
史部文献通考马端临卷一百十六 王礼考十一乘舆车旗卤簿
后汉书·志·舆服上
卷七百七十三 ◎车部二
《隋书》10: 正文·卷十志第五 礼仪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