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连载321:人之不善的原因,是长期没有接触“道”的机会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gǒng)璧以先驷(sì)马,不如坐进此道”。

本段还是继续讲劝人修道、行道的方法论,也是从三个层面来阐述:


第一层面,说的是对待“不善人”的态度与方法。

首先,对于“不善人”来说,“美言”是最重要的事情!

尽管道的本身就如《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所说的是“信言不美,美而不信”,但是为了帮助世人的方便,还是要使用“美言”。

因为,美好的语言可以让人喜欢,让人温暖,让人尊重,让人信任,让人愿意听,让人接受。

所谓“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美言”才能够产生下一步的有效思维和语言的沟通与交流。

同时,在帮助“不善人”上,更是要“重无为之治,行不言之教”,美言和美行是天下比金钱、地位更为宝贵的东西。

美言和美行,就是赞美别人和帮助别人;就是不仅要有美好的语言去开导需要帮助的人,更要以美好的行为去引导需要帮助的人,让迷失的人们重新寻找到人生的方向,生命的目标。

其次,对于“不善人”来说,不应该用抛弃的方法对待之!

人之不善,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长期没有接触“道”的机会而迷失了本性,抛弃他们只会让他们越来越不幸。

从根本上来说:不善人与善人的关系是平等的,万物平等,每个物种的生命之花都是不同的,存在都有其存在之理由。

所谓的善或不善,往往都是每个人自己从利害关系的角度上来判断的。万物都有自己的自然位置,在自然位置上之事物具有天然之合理性。

天下万物皆求平衡,对于人类而言,没有一个比平衡的环境更为重要了,所以老子说“无弃物,无弃人”。


第二层面,强调世间的荣华富贵与道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价值观的重要性。

首先

对于世俗的人来讲,一般人都认为拥有荣华富贵的社会地位为贵,认为拥有豪宅、豪车、美玉的物质财富就是人生的目标……但如果这种目标并不是建立在整体平衡基础上的,那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对于有钱有势的人,有些人的心态将会变得轻狂,变得更加贪婪;但对于整个社会群体而言,那些无钱无势的人,他们的心态将会变得浮躁,变得愤愤不平。

如果整个社会有很多人的“心态”都浮躁了、都不正常了,我们的社会如何能安定?

所以老子倡导的价值观,应该是全面的的价值观,就是以道为贵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既讲物质文明的丰富,又讲精神文明的丰盛,这就是一个平衡的价值观。

平衡的价值观,是强调个人价值与人类整体价值的平衡;平衡的价值观,是既要看到表面的眼前价值,更要看到潜在的长远价值的平衡。

只有当我们人类的个人意识不断超越自我本身,把自己融入家庭和谐、集体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当中,我们的个人意识才会具备以道为贵的价值观念

其次,人世间的功名利禄,与“道”相比,不过是镜花水月、过眼烟云、昙花一现。

追逐金玉满堂、吃喝玩乐,哪里比得上真正的悟道、行道、合道这样殊胜呢?

因为“道”所成就的不仅仅是世俗中的一切利益,更重要的是能够成就超越世俗一切的福德和智慧。

所以这里的“道”,是“入世法修炼”和“出世法修炼”完美的统一。


第三层面,老子强调的是“不如坐进此道”,这是让人类要有一个长远利益的思考人生,这样可以避免给社会、给人类、给自己带来诸多不幸因素。

首先,老子强调的是“不如坐进此道”,是让我们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的拥有者有一个思考。

为什么,上天把财富或者权力委托我们保管使用?

  • 这是因为我们具备更重要的和谐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
  • 这是让我们要更加静下心来,从长远利益来考虑,来踏踏实实地修道,把自己依偎在自然大道母亲的怀抱里;
  • 这是高层次的天伦之乐,这种天伦之乐,让我们心静神安,快乐无比!

这个“坐”字,就是让我们静心的意思,这种天伦之乐就是“坐进此道”的结果。

如何来“坐进此道”?

老子告诉我们用美言和美行,赞美他人,帮助他人,即有益于他人,也有益于自己。

总之,学会赞美别人,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很大,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自己获得成功;学会美行示范,对工作的推动意义很大,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他人创造一个成长的环境,更为自己搭建一个合适的舞台。

其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然的儿女,我们都有权利静下心来坐进此道,与道沟通。

这个“进”,就是融入道的意思,只有让我们静下心来,把自己“融入”大道之中,我们才能够享受到比物质欲望满足更深层次的快乐。

这种快乐是整体性的快乐,是身心灵整体和谐的结果,是与社会相和谐的结果,更是与生态自然相和谐的结果。

而这种和谐快乐是光满足于物质享受与感官享受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老子不提倡单纯的物质剌激,而是提倡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 因为人有精神,才有能力去享受超越于感官的、更高层次的快乐,享受至高无上的快乐。
  • 因为在“道”的眼里,一个勤勤恳恳的农民比一个以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业的荣华富贵者更有价值!
  • 因为在“道”的眼里,一个邦国很富裕,有很高的福利,有稀罕古怪的珍宝,但失去了道,最终还是会国破家亡。

所以,老子说“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这是管理者的最高管理哲学;也是企业家、事业家乃至每个人的生命经营哲学。

不管您是从事什么事业,每天总要有一点点时间,让自己能够真正地冷静下来。

“坐进此道”的含义不是思考问题,而是绝对的宁静,让这短暂的宁静,来引发自己的智慧灵光,这样处理事情更轻松、更有效率。

所以,老子说拥有什么财富,都“不如坐进此道”,不如每天坐而修养道德。“坐”是宁静下来,住于此道,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

明天,我们将继续第62章《道无善恶》第三段的分享。

欢迎您持续跟随《道德经》的分享,我们明天再见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三百问》224. “何弃之有”是弃人还是弃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信言不美,美言不...
道德经八十一章——信言不美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第73章 天网恢恢
道者,万物之奥
道者,万物之奥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6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