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所说的“身”是指生命的本体(连载81)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以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所说的能够“贵以身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能够“爱以身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若推而广之,如果我们特别在意我是、我傲、我能等,就会成为湮没于历史中那不值一笑的过往。所以,唯有明天下之本体者才可以负天下之重任。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十三章的第四层面,老子的贵生观,是明天下之本体者,才可负天下之重任!


首先,“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表达的含义也可以从宇宙不同维度来解读。

第一,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去尊重天下苍生之人,就可以让他治理天下;像热爱自己生命一样去善待天下苍生之人,则完全可以把天下托付于他。

第二,若从另一个宇宙角度来看老子的“贵生观”,那么仅将天下视为自己的身体是远远不够的,哪怕是像爱自己的身体一样眷爱天下的人,也是不够资格将天下托付给他的。

因为一个像爱自己身体一样爱天下的人,怎么能知道当危难之时,他是会爱天下还是会爱自身呢?只有用合乎“道”的方法,才能于“和其光、同其尘”之中达到“挫其锐、解其纷”的功效。

第三,一个人的思想是“无”,是我们所看不到的,但我们却可以从其言行中清楚地知道其思想深处的活动,越是不经意间的表现越能流露出内心深处的秘密。

所以,大凡胸怀坦荡的人,其势大义凛然、气吞山河,甚至于君子殉道、舍生忘死,一般不会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喋喋不休。而心胸狭窄之人,则往往小题大做,会拿着鸡毛当令箭,静时燥、动时乱;易怒而且暴戾,患其身大于患乎义。所以,能够治理天下者,是肩负着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的有道者。


其次,这里的“贵以身为天下”和“爱以身为天下”中的“身”,指的是生命的本体。

这一章和第四十四章可以相对照而理解。

第四十四章中,老子以三记重锤之问惊醒世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身体是一切价值的根本,一切外来价值都是身外之物,唯身体是最重要的!人们之所以宠辱皆惊,正是因为太在乎身外之物。若是能明白身外物和身体之间的关系,那么一转念间,身外之物就不会那样举足轻重了。爱惜自己身体的人也是尊重自然、顺应规律、担当责任之人。

因为,有时得病也是很麻烦的,不少病是要命的。故预防疾病犹如珍惜生命,重视病的起因也是重视生命,人类百分之七十的心因性疾病,往往是心堵产生身堵,是由于情绪太大、压力太大等原因造成了行为上的病、语言上的病、心理上的病、关系上的病,最后产生了身体上的实症。

所以,《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中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所以,老子所说的“贵生”是指身体才是真正的得失,身心健康了,一切外来得失,皆是过眼云烟。


再次,老子的“贵生”是针对名利等身外之物而言。

“贵生”是指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人,其理想和自己所作所为符合于道。老子不是反对一切欲求,而是告诫人们去追求生命层次的最高状态,才是最幸福、最安全、最长久的。

有欲求就有祸患,而超越个体的存在,就超越了宠辱若惊。所以,人应该心胸博大,把天下看作自己的身体。无论是用自身承载天下,还是以天下容纳自身,都是消弥祸患的方式。


明天,我们将开始对《道德经》第十三章第五层面《“宠辱若惊”与“贵大患若身”的最高境界》的分享,欢迎您继续关注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新译》第七十一章:宠辱不惊无患吾身
只有宠辱若惊,才能宠辱不惊
【国学典籍】《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章——诗读老子13
同学堂---道德经研读(十三)内含精妙学习方法论
《道德经》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