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就是“活好、走好”两件事(连载52)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chǔ)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四层面,人生就是“活好、走好”两件事。

首先,老子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平平安安笑到最后,我们能够做到吗?

老子说:能!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好水之善的精髓:滋润万物,成长万物;处下而不悲,只有给予,不求索取,勇于承担;在任何情况下都善于摆正自己平凡的位置,平凡得让人感觉您很低下,低得大气,低得精彩——也正是因为低贱,才会成就自己的高贵!

老子强调:

只有把水之善的人格魅力融化在环境建设、心灵建设、人际关系、语言交流、社会和谐、事业岗位、举止行动的分寸拿捏中,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到达上善若水的大道境界,如此生命才能得于通达流畅!


其次,老子详细的讲述了修水德的七个心法。

老子除了让我们以水为镜、与物无争、谦下自处之外,又一再强调说:

“居善地”

是指水善于选择行善的位置。水有向下流的本性,让水能渗透到土壤深处植物的根系,被植被所吸收,从而滋养万物,让大地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这是水善于选择行善之位的结果。人是社会各个系统中的存在,在不同的系统中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甚至可能同时扮演几个角色。这些不同角色要求您把自己摆在不同的位置上,还要随时采用适合于您角色设定的为人处事方法。

“心善渊”

是指上善之人应该具备广博的胸怀,能够容纳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心胸越博大,就越能对人对己都有利——上善之人更应该具备这种品德。

“与善仁”

是指为善不图回报。您在为善中,本身就有所得,您得到的是心灵的升华和心灵的宽慰,这是金钱和物质所换不来的。

“言善信”

是指谁能诚信,谁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别人才会乐于与您打交道,您才能办成您想要办成的事情。

“政善治”

是指上善之人应该是个好的管理者。“善治”是指有度己度人之胸怀,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把自己置于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上,善担责任、善做调和;“善治”同时也是太平、稳定、安宁及和谐之意。

“事善能”

是指有利他精神,且有正确迅速的决断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动善时”

是指有审时度势之能力,能及时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有效应对方法。


再次,水的精神,成就了水的道行!

《道德经》第七章中说:因其无私而成其私。其实,无私就是善。

水,不仅是利万物而不争,而且它更具有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您看水,它滋养了植物后变得形体俱无,它被动物饮用后变成了屎尿被排出,它被用来洗净东西后变成了污泥浊水……所有这一切就是体现它的无私精神和牺牲精神。

所以,上善之人,除了具备以上利他、不争和无私的几个条件外,还应该具备“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七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明天,我们将继续《道德经》第八章第五层面《老子说得不争,对水来说是本性;对人来说是智慧》的分享,欢迎您继续关注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形神兼治”的治病办法,你也可以学会!
老子道家思想的精神内核及当代启示
人生,静守寂寞淡如水
一口气读懂老子的“上善若水”:七智、七善、七境界~
上善若水的人生启示
老子:做人做事要有回旋,留有余地(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