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易》系辞上传句读(4-5章)

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是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此段:易之为道,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道,但其根基在于天地之道,一以天地为准,二则尽括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是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此段:说明弥纶天地之道,由天文地理而生死鬼神,由幽明始终而屈伸聚散,一从事象观,二以性理明。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此段:相似即肖,比与天地准更形象的说法,如子肖父,说的是圣人法天地之道,可以弥纶赞育天地,自利利他。心不违天道,智以道济天下,行以乐天知命楷模群伦,情以安土敦伦博爱施众。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此段:进一步強化说明易(道)之为用。虽然易无体,但可以从物象而观察,圣人易简于卦。其用却神妙莫测,不知所从所去,但圣人又把它易简于六爻。易是从道的层次说,卦是从用的层次说,所以卦既是数理之象又是物事之象,与天地准,与天地相似。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此段:说到阴阳上来,最先从乾坤说卦,再由卦象说到易,由易而说到弥纶天地之道,道之内涵可以约略感知,但没有明确界定。在第一章,我们说到,虽然孔子提到了一系列的对反之词并无辩证意谓,它们之间更多的只是对称关系,这种对称关系是道之所成,并非道之本体。而阴阳作为气之两性(当然可以扩大到所有事物的对立统一之两造)是一中之二,二合成一,他们之间就有辩证关系,极于阳极于阴都会失于中和,就不是善,亦不能成物开务。继之者善也,继道者善也,即能保持一阴一阳的中和,无过而不及(一和中表示的是和合,而不是平均,因为互补也能中和);成之者性也,成道者性也,也就是阴阳达成中和就能成就一个物,成就一个物就有了自性(现在不归极到人道上去就这样说,归到人道上就是中庸和孟子的人性本善,善就道德伦理化了)。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此段:就是归极于人道了,同是一阴一阳的变化发展之道,见仁见智,虽然有差别,但不失中和,同样还在继善成性的道路上,当然只有君子能做到仁(行)而知,知而仁(行),百姓日用而不知。仁和知都是成之者性也的说明,虽一阴一阳,但弥纶天地,故其功业可谓厚实光辉,盛大久远。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此段:反拔到天地之道,鼓舞万物,就是让世界永远充满勃勃生机,这是天地之道天地之仁,显诸仁藏诸用也(看看这句:百姓日用而不知,即是藏诸用,用即是仁即是行)。不与圣人同忧,圣人法天地之道,如坤之终成,故有忧;而道之鼓万物如乾之资始,故无忧,所以不同。人之三极如何成位?(第一章: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此段:又是释名,说明继与成。两个重点,一是生生之谓易,其实即是道之异名,站在功用的角度说,而一阴一阳之谓道则是彻底的形上言说。阴阳不测之谓神,说明阴阳始终在维持中和,虽有过或不及,但往而复,否而泰,具体的运行不易知晓,神也。第四章说: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无体,生生乎?无方,不测乎?既如此,如何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呼应“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第二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易正义》系辞上传诗解3易通天地至神生生
《系辞·上传》5-6章解析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洐义
《太极图说》译文
《易经》的象数理占
“小成图”理法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