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首家独家:抱雪斋正解中华第一文字,有图有真相

这片一万年前的上山文化陶器上,写着一句话:“尞五”。

上山文化“尞五”

有的文盲会说,这只是图案,不是文字。

图样图森破。

这不但是文字,而且是1.1万年以前创造了浙江上山文化的有虞氏使用的成熟文字。浙江上虞,就是有虞氏的虞舜诞生地,时间是1.1万年以前。

而且是三千多年前商代甲骨文里仍在使用的文字。

这是最晚1.1万年以来始终传承不断的中华文字。

甲骨文里的“尞”写成这样,是一个八芒星或者十六芒星的样子。对照一下上山文化的“尞”字,正是一个标准的十六芒星!

上山文化十六芒星“尞”字

下面是跨湖桥文化的十六芒星,一模一样的“尞”字。跨湖桥文化距今八千多年,是上山文化的后续。

再来看看这个高庙文化的十六芒星“尞”字,距今七千多年。

高庙文化十六芒星“尞”

除了十六芒星的“尞”字,当然还有十二芒星的“尞”字,就在郑州大河村出土了一个造型极其独特的彩陶,上面绘有十二个“尞”字形的太阳纹,每个“尞”字形的太阳纹都是十二芒星。

郑州大河村十二芒星“尞”字

这样的十二芒星“尞”字当然也是在甲骨文里面有的,如下图所示。

郑州大河村的早期居民,百分之百都是有虞氏的人,流行瓮棺葬,与《礼记》记载的“有虞氏瓦棺”完全吻合,实证商代甲骨文是全盘继承了上山文化有虞氏在1.1万年以前创造和使用的文字。

除了十六芒星和十二芒星,“尞”字当然还有八芒星的写法,见下图所示。

这个写法比较简单,被广大地区采用,出现在七千年前的高庙文化,六千多年前的山东大汶口,五千多年前的安徽凌家滩,四千年出现在古埃及和苏美尔地区。

高庙文化八角星“尞”字

凌家滩八角星

凌家滩八角星

大汶口八角星

两河流域八角星

事实上,这个“尞”字还可以进一步简化成“炅”字,保留太阳的圆形,在太阳底下加上一个“火”。大汶口文化的有虞氏瓮棺上就刻着很多这个“炅”字,和“尞”一样都是表示光明。

大汶口文化有虞氏的“炅”字

大汶口文化有虞氏的“炅”字

上山文化陶片上的“尞五”两个字,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它的意思是用五件祭品(玉或者牺牲)燎祭黄帝。

甲骨文里面有很多“尞+数字”的句子,数字都是表示燎祭的祭品数量,如“尞十犬”、“尞三宰”……等。

数字五是表示五行和黄帝的专属数字,上山文化的有虞氏禘祭黄帝,所以祭品数量为“五”,必然与五行和黄帝有关——在五行学说中,黄帝为五行中央之帝,五行配数是五。

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说文》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裸,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

上山文化“五”

对比一下三千年前甲骨文里的“五”。

对比一下五千年前良渚文化的“五”。

五千年前良渚文化“五”

对比一下七千年前柳林溪文化的八个“五”。

对比一下九千年前彭头山文化的“五”。

彭头山文化“五”

一模一样。

那个文盲敢说这不是文字?!

哪个文盲敢说这是踏马的符号?

据说,破解一个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奖励十万。

抱雪斋破译了两个一万年前的甲骨文,该赏多少?

我,抱雪斋,打钱!

哈哈哈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土耳其出土6000年前中国文字,实证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之源
陳舒宇|商代龜腹甲首部錯磨現象及其對甲骨文書法空間布局的影響
(3)[转载]评李学勤论文字的产生 马贺山
仓颉造字说管窥
一、从中华文字的起源看炎帝、黄帝时代
古时秘传的“允执厥中”当中传承的是“中华功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