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失法则的能量解析 宇宙有一条法则...
得失法则的能量解析
宇宙有一条法则叫得失法则。说的是要想得到什么就先把它给予出去,然后宇宙会自动回报给你所需要的,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舍得、舍得,先舍后得”。这句话有什么理论依据么?

初中都学过能量守恒定律“一切事物皆是由能量组成,不会凭空出现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当了解这个原理后再结合传统文化的智慧,就可以探索物质和精神的深层次内在联系了。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第一句话“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德和得,这两个字音是一样的,在古代直接可以用德代替得。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呢?德和得分别代表了人内在的精神能量和外在的物质质量,它也代表了同一种东西的两个状态:能量和质量。

通过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能量E = 质量m 乘以光速c的平方,可以得知:光速的平方是一个固定值,所以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呈正比例关系。能量是内在的,是我们看不见的;物体的质量是外在的,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但这两个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内在和外在其实是一个整体。

人们通常讲的财富意义是外在物质,就是“得”。而我们内在的精神能量就是“德”。当内在大于外在时,能量就会转化为物质,于是物质财富会自动存在;当外在大于内在,也就是能量不够的时候,物质财富会自动消失,对应到生活当中就会出现健康、财富等外在的损失甚至灾难。由此就能更好地解释我们常说的“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了。物质就是钱、地位、房子、子孙、家庭、名利。这些从哪里来?中国先人告诉我们这些从德里来,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总结出了:厚德=后得。厚德厚物,薄德薄物,缺德缺物,无德无物。因为能量和质量永远要追求一种平衡。而且严格遵守量变产生质变的定律。

那么老子道德经这句“上德不得,是以有德”是什么意思呢?高尚的道德是不以索取、得到为目的,因此他得到了内在道德能量。通俗的话就是做好事不留名,古人称之为积阴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比较一般的道德是以索取为目的,虽然他也做了好事,也得到物质回报,但是并没有得到内在道德能量。

这就是宇宙得失法则的能量内涵。当我们付出的越多,收获的就会越多,因为我们使得大自然的能量在生命体内不断流通循环。但是一定要注意“给予背后的意图”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是不情愿地给予,这样的给予背后是没有能量的。当始终怀着为他人创造幸福的意图,能够带来增值的能量,这样的回报往往比付出要多很多。所以请记住,无条件的付出和心甘情愿的付出、愉快的付出回馈的能量便会提高许多倍。当以利他的观点去做任何事,必将在利益他人的同时利益到个人,而且是无需谋划、计算的,也是大爱和无我利他精神背后能量的秘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道德经》中的“德”与“得”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道德有什么用?
什么是天道?终于有人讲清楚了,天道有七大法则不可违背!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1-8)—人生必读之最
28字!说透《道德经》智慧
什么是天道?终于有人讲清楚了,天道有七大法则不可违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