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十三章精解及译文(上)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第13章精解及译文

老子的《道德经》经常让世人吃惊,此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就是重重的一记棒喝,谁听了都大吃一惊。几千年来,仕途精英都经历了人生的宠辱纠结,老子的经文泛起千层浪,击中几千年士人最脆弱的神经。

明朝通议大夫沈一贯在注解中洋洋洒洒,把一个中国士大夫的人生际遇都晒了出来。他说:“宠亦辱也。”又说:“夫宠必为人下矣。闻夫君宠臣,未闻臣宠君。”宠就是辱,被宠的本身就是下等人。只有君宠臣,没有臣宠君。身份地位就已经很下等了,还高兴的起来吗?老子说如此透骨的话,是为了让世人惊醒,世人受不了辱,受宠又怎么样呢?有人格的人知道受宠就是受辱,那是下等人的待遇。

修行者更知道,鱼因贪图诱饵而上钩,结果悲惨。庄子说燕子虽然寄住人间,主人用肉末引诱它,但它看都不看一眼就飞走了,宁肯辛苦到很远的地方找食物。因为燕子知道人世的险恶,所以远离诱惑,远离受宠,远离受辱。老子从宠辱若惊演说法理,有私心才会受辱没有私心,你怎么会甘愿受辱呢?这样衬托出无私的可贵。

此章老子进一步宣讲无私的妙理把身体放下,把身体当做大患,宠辱不惊,才能真正无私,才能把天下寄托给他。老子对欲望穷追猛打,前章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对欲望大加挞伐。世人向外追逐,却不知道向自己的内心寻求。

感觉器官主导了人的心灵,本来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心灵的结构大不相同,感觉器官就是一个有形的生物机械结构,而心灵却是无形无相的,绝对自由的,二者如此不同。但世人误以为二者机理完全一致,适应感觉器官的法则同样适应心灵。擒贼先擒王,刚刚观察完感觉器官的一举一动,现在老子又追踪到感觉器官的载体--人的身体

第十三章

第一段: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第二段: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第三段: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wèi)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第四段:

故贵以身为(wèi)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wèi)天下,若可托天下。

此章分四段,包含了四层意思。第一层,宠辱若惊。世人受到恩宠那是多么荣耀啊,但老子说受宠与受辱完全一样,庄子甚至把受宠比喻为舐痔疮。第二层,身体是大患的来源,因为世人太重视这个身体(佛教称为臭皮囊),如果没有这个身体,那多么开心,何等自由。

庄子进一步说“此身非汝有”《庄子·知北游》。第三层,要世人把身体放下,只有放下身体才是真正自由,达到心灵的无上妙境。第四层,谁可以寄托天下?只有懂得身体是大患这个道理的人(舍身之人)才适合寄托天下,把身体当做奉养对象的人不能把天下寄托给他。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把国家交给哲学家管理,老子进一步提出,只有无私无欲的修道士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这叫“太上,不知有之”。修道士不受五色、五音、五味诱惑,内相上深入玄同大定,外相上相爱而不以为仁,天下就治理好了。儒家圣人舜无为而治,垂拱而已,穿件衣服,拱拱手就可以了。

老子认为这只是第二等治者的,第一等的治者百姓不知道他的存在,因为规则在自然发挥作用。这与《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完全一致。这个国王就是道,一切都听从法则,完全顺从法则,百姓的投手举足都自然符合法则,这是“太上”,最上等的“国王”(无身国王)应该做到的。

人际相爱是自然做到的,不是思考过以后在做到的,至德之世,人们傻乎乎的就相爱了。爱到傻乎乎,自然如此,这是老子庄子的境界。自然如此在道家思想里非常重要。儒家的仁是学习得来的,道家的仁是自然的,母亲爱孩子就是自然的,不是参加什么学习班才得来的。所以母亲的爱最有价值。

第一段经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宠辱若惊一句已经令成功的士大夫百感交集。河上公注:“身宠亦惊,身辱亦惊”。苏辙注:“古之大人,惊宠如惊辱,知宠之为辱先也。”古代成功者把受宠当做受辱,因为深知受宠是受辱的开始。这句话的“若”字值得注意,表达受宠像受辱一样令人惊恐。

此句重点在于宠,而不是在于辱。几千年来,后宫女人在争宠,自我感觉良好的男人们也在争宠。士大夫们本来是国家栋梁,受人尊重,但也与后宫女人一样的处境,献媚卖笑。后世的妓女被称为卖笑女,饱读诗书的社会精英与卖笑女相去几何?老子笔锋轻轻一点,几千年的宫廷生态的遮羞布一把掀掉。

注释家认为“辱”人们都明白,实际上这个辱大有深意。辱的背后是中国春秋时代以前隐藏着的“士的精神”。《吕氏春秋·士容论》说:“士不偏不党。柔而坚,虚而实”,“执固横敢而不可辱害。”春秋以前,士的精神是社会的主流精神。士是当时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决定国家兴亡的士大夫团队。士是贵族的后裔,崇尚自由,追求人格平等和荣誉,有文化精神和专业精神,是最重要的谋士和执行阶层。

老子的辱是对士来说的,“士可杀而不可辱”表述了士的气节。老子一个辱字,就把中国春秋时代以前的士的精神再现出来。如果不了解古代“士的精神”(士魂)那就不了解老子“宠辱若惊”这句经文。士魂就是忠于主君(君王、主人),侠客是士,官僚团队是士。士关键时刻愿意为自己的主君和荣誉去死,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为主君而死。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是当时流传下来的格言。士有自己的人格,绝不受辱,绝不苟且。士能够为主君效力,同时也要求主君尊重士的人格。所以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使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还在怀念春秋时代以前士的荣耀。

春秋时代,各国开始争霸,士决定着王国兴衰。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说明士对荣誉的重视,他们承认公平竞争,光明磊落,决不无功受禄,绝不耍阴谋。他们身上流淌着贵族血液,代表着古代神灵文化。歃血发誓是他们的宗教仪式,一诺千金,他们发誓忠于主君,不惜性命。上等的士被称为国士,豫让为主君智伯报仇,三次刺杀仇人赵简之,故事惊心动魄。军队的士气也是来源于士的精神

姜太公是士的杰出代表,原本是垂钓的渔父,被周文王亲自带领百官跪请至周朝。姜太公被称为尚父,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师父,周朝打败殷纣王后,齐国作为他的封地。孔子、墨子都是士,老子是更高阶的修道士。今天的女生都么想嫁给士,可惜士已经远去,很难寻找了。优秀的女孩望士兴叹。老子《道德经》反复称咏“古之善为士者”,我们能够理解。士应该尽忠,岳飞母亲刺字“精忠报国”,精忠是忠之又忠,纯之又纯的忠,毫无杂念的忠,这是古代士的气节。

争宠是后宫女人们的处境。女人一旦入宫,就依靠争宠,不然一生就毫无希望,这是后宫女人的可悲处。但也有极少数几个女人获得恩宠,一夜出人头地。朝廷大员本来是堂堂正正的士,有自己的根植于古代的人格和荣誉,依靠能力生存发展。

春秋时代士的精神开始衰落,逐步沦落到争宠求荣的地步。这些士不以为荣,反以为耻,毫无廉耻之心。这是违反古代传统的。老子一眼看穿,这与后宫女人争宠有什么区别,甚至与娼妓卖笑也差不多。

主君开始不尊重士的传统,把高贵的士当做低贱的家臣奴仆。汉武帝如厕时召见卫青这样的大将军,但见了大臣伋黯却马上端正衣冠,后者保持了士的精神。只有尊重士的人格,不能侮辱自己的士,士才能报效主君。毁掉士的人格就毁掉了天下,毁掉了主君自己,因为已经把自己交给那些翻脸不认人的奸佞之徒了。

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士被消灭了,东汉王朝落入了太监党之手,皇帝的命运也就生不如死了。任用没有人格操守的奸佞,那是自掘坟墓。职业操守是需要人格为担保的,没有人格哪有职业操守?毁掉士的人格是极其可怕的。日本文化中武士如违反规则,主君可以让他自裁来保全荣誉,洗清罪过。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士可杀不可辱”,让士受辱是极为可怕的。

人格与荣誉是不可分的。荣誉是士的一部分。这是春秋时代的士。但修道士是最高级的士,他们以天道来看荣誉,这就超越了世俗的荣誉。杨震对行贿者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就是修道士精神。世人重视身,辱之可恶正是虐待士的心,而不是虐待士的身。捍卫荣誉是士的基本人格,如果不会捍卫人格荣誉,那就不配称为士,只是臣妾这样的下等人。

最远古的时代,臣妾都是被俘的奴役(男性和女性奴隶),士是受过特殊文化教育的自由人,部分是失国的贵族后裔,还有就是诸侯的小宗分支,自由和贵族精神就是他们的守则志的造字显然看出来,就是士之心。只有士才有志。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为什么这二句连在一起呢?受辱是辱,受宠也是辱,这样人的处境就走投无路了。这一切都是人的私心所导致,人有了私心,即使原本高贵的士也会永远处于受辱之中,人的一生就是卖笑而已。认清这个道理,就应该从私心中解脱出来。把身体看作大患是十分猛烈的修法,真有点像白骨观这样才可以对治贪身的大病,这是修道士的可贵之处。

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代最早是把荣辱联系在一起,老子把宠辱联系在一起,是对士魂衰落的棒喝。“宠”不是正经字,本身暗含老子对高贵的士的精神沦落的厌恶,故用宠字。到后世宠被视为荣誉,恩宠、恩荣都当做殊荣,徽州地区有大量的牌坊,都是表达恩宠。

其实在士的精神里,宠与荣是完全不同的价值,荣是士所珍惜的荣誉,完全与自己的士的精神一致,为荣誉而战死或献身是祖先神明所钦佩的。宠只是主君(主人)对那些宦官宫女家奴们的献媚随心所欲给予的施舍,如同主人扔给狗的骨头。

人的唯一出路就是无私。老子的眼光无比犀利,无私是上善,但欲望障碍世人无私的本怀。欲望从眼、耳、口等感觉器官来,但进一步追踪,追到感觉器官的老巢--身体。世人把身体当做根本,维护身体是重中之重。修道士看来,这个身体是惹祸的根源。世人顽固的认为,这个身体是我的,我就是这个身体。身外之物可以不要,但身体绝对不可以少一根毫毛。古代杨朱说“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拔我身上一毛就能够拯救天下,我也不愿意。儒家圣人大禹治水,小腿上的毛都脱光了,正好相反。

财产是身外之物,身体却不是身外之物。在老子那个时代,“身外之物”这个概念还没有,这个概念由老子首先提出,经庄子大力弘扬才成为世人的口头禅(某种文化意识)。庄子提出三外:外天下、外物、外身。很多人现在对于财物已经认识到是身外之物,必要时可以放弃。这要感谢老子和庄子,这个哲学意味很浓的概念已经作为常识的一部分,可见文化的力量。

世人总是认为深奥的概念与生活没有关系,但实际上生活观念的形成与哲学息息相关。一个人说,他的老母亲本来很节约,为了省下二元钱,春卷皮都是自己赶的。但自从看了春晚小沈阳的小品,就学会了“不差钱”,不再赶春卷皮了。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世人已经认了。但即使承认钱财是身外之物,世人也绝不会承认身体也是“身外之物”。

经文“宠辱若惊”一句重点是宠。“若”是像--一样之意,全句的意思是宠像辱一样令人惊恐,让人吓一跳。老子用“宠”字表示厌恶,但世人已经把不正经当正经了。宠辱若惊是老子的大智慧,后世人再聪明,也不会忘却老子的告诫。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名言是“宠辱皆忘”,与老子遥相呼应。

今世的君子,也会有后世的君子遥相呼应。宠辱若惊是小人,宠辱不惊是大丈夫,宠辱皆忘是博大真人。范仲淹的“宠辱皆忘”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岳阳楼名扬天下,说出了大丈夫的本怀,完全是老子经文的发挥。

经文“贵大患若身”,是倒装句,读为“贵身若大患”,很多注释家发生疑惑,在于不熟悉老子的句法。明焦竑《老子翼》说“倒而言之,古语类如此”。贵的释义引起很大的纷争,很多近代大家都陷入其中。贵是统领全句,即“贵'大患若身’”,或“贵'身若大患’”。把身体当做大患看待是最珍贵的妙理,最为稀有。《金刚经》中须菩提赞叹佛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第一稀有之法”。

注释家大都把贵身连读,所以后文争论极大。身若大患是一种道家的对治法,对治世人对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珍宝的贪心。佛教中以白骨观对治世人的色欲,臭皮囊对治贪着身体老子用身若大患来对治世人对身体的幻想。对治就是对症下药,十分有效。心发狂了,普通药已经无法治疗,身若大患是一剂猛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认为独立的人格比生命更重要
《道德经》第13章 宠辱若惊 原文和翻译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 第十三章 ​
得宠和受辱,你更愿意选择哪一个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十三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