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朴虽小”如何理解?老子为何说道是至小者?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道常无名”如何断句?有何含义?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经文:朴虽小。

有人断句为:朴,虽小。朴是道的别名,强调道的纯朴性,未加任何人为雕琢,好像一根原木或一块玉石。原木为樸(朴),原玉为璞,从古朴、纯朴、天然、未经雕琢形容道。

前文“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是常德三德九品之最高阶位,所以“几于道”,离道最近,如同在佛教中的妙觉菩萨阶位。后文有“无名之朴”,老子这几章把道的真朴、纯朴、天然反复宣说。

道的每一个别名都是修道的入口,后世学道者从朴入道者甚多。晋代修道者葛洪号抱朴子,显然以修朴作为最契机的入口。

王弼注:“朴之为物,以无为心,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

这段注文很有体验。朴的内质就是无心,有心就可以诱惑,无心则不可以诱惑。这个无心不是凡夫的无心,不是石头的无心,而是以无为心,是圣人的无心。保持一颗真心,以无作为心中唯一之物。如果修到此番境界,可以入道。

石头的无心是断灭无,圣人的无心是以无为常。石头不可以诱惑,圣人亦不可诱惑,但不可以认为圣人就是石头。古代禅师修不动心,不动心是心不动 ,而不是心死。二者道理相同。

王弼说得道以守朴为第一,无人能够诱惑,无人能够役使。如果能够诱惑,就能够被役使。看到这一点很重要。

有智慧的人可以用才能来役使(诱使他发挥才能),有勇气者可以用勇武来役使他,有机巧者可以给他难办的事去挑战,大力士可以举行任重比赛(举鼎),这样可以让他们精疲力尽。

朴是微不足道,几近于无,所以说“小”。大很起眼,但小不起眼,这个不起眼的朴却是如同化学中的微量元素,起着关键作用。

小是老子第一次用来描述道。大是道的别名,小也是道的别名。名家的一个命题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至大是没有外部了,到极点了。至小是无内,这个命题不是简单的命题。

以无外定义至大可以理解,以无内定义至小是卓越的智慧。古希腊哲学家以“不可分”来定义至小,至小的就是原子。原子的含义是不可分之物。

古希腊智者和中国智者对至小的思考和定义不同,但都是很有智慧。物都是有内的,但至小则无内。老子这里的“小”就是至小无内的至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小。

世人的小是相对的小,老子的小是绝对的小。但老子的小不是古希腊的原子,老子的小是至小玄同体(小一),古希腊的原子仅是物质。古希腊智者没有回答原子是否有生命的问题,甚至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无生命的原子能够产生生命吗?应该是不能。佛教智者也对至小感兴趣,提出无分微尘的概念,还有邻虚尘这个概念。无分微尘显然与原子近似,以不可分来定义。

老子这里提出小是有深意的,老子从十七重玄关(道的十七个名号)来宣说道,让世人理解道,其实道的名号有无数个。道可以成为天下至小者(小),世间最小之物都不能比道更小。显大是道的大能,显小也是道的大能。孙悟空就是能显大又能显小。

此段宣说道是至小者,应该看做是道能够显小。没有大能就不能显小(至小者)。道显小,万物就显大了,显得相对大了。即使道是至小者(万物相对大),还是不能臣服道之至小。凡夫认为不能臣服比自己大的,但能够臣服比自己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老子用小说法,颠覆世人的俗见。

至此,道显示了四胜相(四种卓越相),常,无名,朴,小(至小者)。对比之下,天地万物显示四劣相,不常,有名(有限),染污,和合态。至小是基态,万物是和合态。基态是稳定的,故常。和合态是不稳定的,易散的。

道为什么无处不在呢?正是因为道是至小者,可以进入任何物体中,“无有入无间”。崂山道士可以穿越一堵墙,但世人不可以穿过一堵墙。物对人构成质碍,世人无法穿越,但物对道不构成质碍。道是至小者,所以有无限的穿越力,甚至所以可以穿越世人的心。

世人的心是铁石心肠的,但要转化世人的铁石心肠,守朴是一条途径。老子对世人的大和小的判断很清楚,重视大,轻视小,这是世人犯错误的原因。错误的根源是世人依赖眼睛(感觉器官)的缘故,氰化钾几毫克足以至人于死地,岂能因小而忽视它的杀伤力?世人会上眼睛的当。

朴虽小,既朴又小,朴已经是不起眼,小更不起眼,双重比喻,如同玄之又玄,小之又小,形容道很不起眼,易遭世人的忽视道是至小者,是最微细者,可以入世人心,突破人心的防线,从而融化世人的铁石心肠。

扁鹊说,最难治的地方是汤药、针灸都不能达到的病灶。道是至小者,可以达到最难达到的病灶,治愈世人的心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心得
道之别名
也说老子和孔子
戏说老子第三十三集:道之不失者久
儒道对话,老子分分钟教孔子怎么做人!
《道德经》文言文新校注版第一章至第十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