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为什么告诫“善有果而已,不敢取强”?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老子面对人间最惨烈的战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段经文:

善有果而已,

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

果而勿伐,

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强。

经文:善有果而已。

王弼注:“用兵者济难而已。”有道者用兵就是除暴济百姓之难。

释德清注:“然于济弱扶倾,除暴救民,盖有不得不用之者,惟在善用。”

老子这段用了六个果,这是老子说法的直率文法,宣示有道者对用兵目的非常清晰,整个用兵过程决不超出除暴安良的范围。前文言水之七善,此章言用兵六善,前章济世救人五善,均是不二善法,不二妙法。用兵妙法就是除暴安良。

果即成果、结果。除暴安良,不得已用兵(凶器),实际上老子知道世界上有除魔的必要人类的死敌就是魔鬼,桀纣不是人,乐于杀人者都是魔的化身。真正的替天行道的人主只有在这个时候可以使用凶器(用兵),除魔不用凶器会反遭魔害。老子的战争观就是如此。

有果而已,又意味着必须及时停止使用凶器(用兵),不能超出除魔(除暴安良)的范围。商汤灭夏桀,武王伐纣都是如此。武王还分封了殷朝遗民于宋国,这就是善有果而已的“已”。已即停止,达到成果就停止,这就是善,而且尽量保护平民。

武王是老子较为肯定的一位替天行道的人主。

“人主”比侯王一词要较为肯定,人主与万乘之主还不一样,人主是真正的替天行道者的人间代表,万乘之主是私天下的诸侯国的代表,前者代表百姓的利益,后者代表侯王个人(家族)的利益。

只有真正的替天行道的人主才可能善用凶器(用兵)除暴安良,而且及时停止。

经文:不敢以取强。

强在《道德经》意义特别,主要意义是耍横,逞强,不合道性的强。后文“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都是此意。老子是看未来的趋势,不欲盈的哲学也是未来的趋势不好。悟道就是悟趋势。

在老子眼中,强是现在强,未来弱。现实地的强,究竟地的弱。不敢有敬畏意。敬畏上天,敬畏道是老子心中的基本信仰。

经文:果而勿矜,果而勿伐。

勿矜勿伐是老子修身四德之二。矜是自视盛高,于人不屑,盛气凌人。伐是自夸其功,居功自傲。果而勿骄,有功则忘乎所以,《孙子兵法》总结为骄兵必败替天行道,除暴安良,降魔除妖,都不能因为一时胜利就忘乎所以。

敌人既然是妖魔,形成危害人间的势力,必然很强大,所以骄兵必败。从此可以看出,老子深谙兵法,后世学道者如范蠡、乐毅、张良、诸葛亮、李泌、刘伯温等皆是最高明的军师。

但把《道德经》看成是兵书就误解了老子的悲心。

经文:果而不得已。

王弼注:“但当以除暴乱。”这是五果句中最重要的一句。道者是不言兵的,但只有在唯一的情况,除暴安良,除魔降妖的情况下才可以言兵。有道者是否永远守柔?这是个极易误解的问题。

在二十八章开始,老子的“知雄守雌”教言回答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知雄守雌教言有多重含义,一是圣人的忍辱负重,入浊世度化众生,甘愿自己承受苦难,而让众生开心。但除暴安良、除魔降妖的含义也是不可或缺的。

《道德经》的圣人没有放弃除暴安良,除魔降妖的使命。对于众生可以甘愿承受苦难,甚至替众生受苦受难,但绝不意味着可以放弃除暴安良、除魔降妖的责任。

经文“不得已”把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作为圣人的行动指南。人间的正义标准和圣人的正义标准是不同的。只有商汤灭桀和武王伐纣才是最接近于老子的正义的,这是不得已的。后世的反侵略战争当然也是不得已的。

如果认为圣人除暴安良、除魔降妖的责任也应该放弃,那是对老子思想的曲解。《道德经》宣说的是守柔的中道观。

经文:果而勿强。

“果而不得已”是宣讲圣人正义战争的合法性,此句是宣讲取得胜利以后应该尽量恢复和平,把破坏降到最低程度。战争取胜以后继续逞强,那就超过了正义战争的初衷。老子及时提出了告诫,那些真正想替天行道的人主应该牢记这个准则,而那些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人主则应该警醒,不要以为可以大开杀戒。

第三段经文以“善有果”立论。善是善法,妙法。果是标准、合乎道的结果。除暴安良、降魔除妖有很多方法,伤害最小的就是最善的,最善的就是最妙的。目的不是“取强”,经文二次强调。

老子的战争思想如下:

最善最妙的方法

不得已的情势(面对的不是有道性的人,而是妖魔的代言人)

及时停止

不得逞强

不是满足好战虚荣心

善待战败者

哀悼双方阵亡者

这是老子第三段经文的核心思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说明什么?左和右分别显示什么?
《道德经》通读 第七十七章
老子道德经心声(十五)
【原创连载】道德经 深度解析《老子不读》之 天损第七十七
《道德经》如何理解“躁胜寒,静胜热”?躁动为何不能用来御寒?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