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的理想国与孔子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区别?小康社会内容是什么?

此篇承接(老子“太上,不知有之”的理想国是什么样的?)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庄子说:“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庄子·天地》这段话对老子的理想国描绘的更具体更精彩了。

“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就是对“不知有之”的一种描述,太上之君如同树的末梢,民就如地上自由吃草的野鹿,谁也不知道谁。最后一句“行而无迹,事而无传”更是把“不知有之”描绘的精彩入神。

河上公把此章称为“淳风章”,民风淳厚到了极点,自动自发的互相帮助(蠢动而相使),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帮助他人,就像母亲为婴儿哺乳,哪有帮助婴儿的念头?这样美好的事迹根本就连痕迹都没有留下,谁还会传颂呢?

儒家的理想国在《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合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起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是谓小康。

这段儒家经典远超一般的儒家经典,出自《大戴礼记》,是由汉初礼经博士戴圣所传,华人对人类文明的理解和盘托出,内容很丰富,而且很具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维护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互助共生。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分得很清楚。

孔子开始一段说:“大道之行也,及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说出了孔子对大同时代的无比向往。孔子赞美舜是无为的典范,垂拱而已。让制度、规则发挥作用,舜穿件衣服,作揖拱手,行礼即可。这是舜的无为。老子的太上之君(实际是概念上的君,并没有人形)也是无为而治,但更为彻底。孔子没有讲心法,老子把“致虚极,守静笃”的心法作为无为而治的根本。

以上比较了老子、孔子、庄子和《易经》的理想国的构想,内容极为丰富。“不知有之”的经文是可靠的,“下知有之”的文本是不可靠的。“下知有之”是儒家的无为,即舜的无为,不是老子的玄德的无为。

王弼对玄德的“有恩无主”的注释极为精辟,“下知有之”不是对玄德的描述,既然有恩无主,“知有之”之“之”是指主呢还是指恩?无主,“之”不可能是主,“百姓皆谓我自然”,也不可能指恩。

百姓处于不知主不知恩的状态,所以“不知有之”才是经文的正典。“下知有之”是把儒家的无为混入老子的无为之中。

儒家有真儒和俗儒之分,儒道同源是真儒与道同源,不是俗儒与道同源。儒道同源,文化乃昌,这是华人的文化本性所在。

真儒与俗儒的区分很重要。历史上俗儒一直对老子和《道德经》很忌讳,要么闭口不谈,要么簒改利用。《道德经》的传播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俗儒一直想扼杀《道德经》的传播,当发现扼杀不了的时候,就加以篡改个别文字,但又希望不留痕迹。战国出土的竹简“老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出土的有大量儒家著作,主人显然是一位儒家式官员。

今天有的研究者把竹简“老子”奉为最古老最真实的原本《道德经》,并依此作为鉴别《道德经》经文的依据,那就毁了老子和《道德经》,毁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对竹简“老子”的狂热可以休矣。

帛书《道德经》有较高价值,但也是深受俗儒簒经的影响,不可不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孔子
「禮運大同篇」究是誰家之天下?
“文圣”孔子鲜为人知的政治建树
《九要论 序 天下至正 (续 1 )》
儒家“大同”思想新解
《礼运》的“大同”实际上是墨家的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