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79.《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能看懂别人是智慧的人,能认识自己的是高明的人。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够克服自身弱点的人才是刚强的。知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始终不离失根基的人就能够长久,肉体死了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长寿的。

       在老子看来,最能体现道家观点的是“自胜者强”和“知足者富”两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一个人能时时反省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像愚公移山一样切实推行自己的信念,肯定就能保持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旺盛的斗志。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认为,能够看懂别人,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是通过外事外物反省自己,看清自己的才算得上有大智慧的,叫做“明”。就是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一个人能做到有自知之明,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

       在体型和武力上强过他人者,顶多算得上有力量,自觉的力量很大的人,常常很鲁莽,做出很多愚蠢的事。

      真正的强者是能战胜自己过度的欲念和固有的成见的,各种贪嗔痴的私欲是没有止境,而且有很大的危害,人一旦能克制自己这些欲念,真正达到物我两忘、心胸宽广到无所不容、他自然就是很强大的。

     “知足者富”,只要内心满足,自然富有,一个人知足不知足,完全是自己的修养。真正的富有不是你实际拥有了什么,而是你能在多大的程度上摒除私心杂念,抛弃自己的妄想。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称为真正的富有。

     强行者有志”。这里的志指的是意志力。有坚强的意志力,坚定不可动摇,这种人才叫作强者。能战胜自己的惰性、面对困难有挑战的勇气,有坚持下去的毅力,有一股强大的浩然之气,这才是真的强者。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所”是我们最终要去的地方,时时刻刻不忘本,这叫不失其所,也每一个人是最终的归宿点,是自然之所,是我们合于大道的切合点。

      中国有句古话,叫死得其所,也就是说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如果真的做的坏事多,最终流离失所,也就是失去了自己的根本。

     “死而不亡者寿”,人死了只是身体死了,但是精神永远不死。“灵魂不灭”,所以可算做长寿了。

      清末民初的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但他的学说、思想及精神却能够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

      老子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一个人就算死了,但是人类还会生生不息,还会持续地延长下去。人只有顺应天道,与大道合为一体,才是真正做到了“久”和“死而不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
【共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德经》精解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的做人之道:自胜者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