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长虫具:出音不仅好,外形还要正


“本长”是北方玩虫者的一句行话,指天然长就,不加人工范束的葫芦虫具,主要是相对范制品而言。


本长葫芦虽系自然天成,造型有限,却有天然之致。这是本长葫芦为人所重的第一个原因。原因之二是本长葫芦长得周正而美观者少之又少,极难觅得,俗云物以稀为贵,能在千百葫芦中得一上品,自然要受到人们的珍爱。


用作畜养鸣虫的本长葫芦有两种,一是扁圆葫芦,二是亚腰葫芦。扁圆葫芦只能用来畜养蝈蝈;亚腰葫芦多用畜养蟋蟀,油葫芦所用稍大些,斗蟋所用则是小型的,金钟儿所用是一种粗矮口阔者。除这两种外,其他种类的葫芦均不宜做成本长葫芦虫具。


所谓本长难得主要是亚腰葫芦。其难在两点,一是亚腰葫芦一般腰太细,与葫芦肚不成比例,不宜于做虫具;二是这种葫芦也不易长得十分周正。


亚腰葫芦的外形特征就是细腰便腹,大大小小有很多种。但无论大者,还是小者,如果作为观赏,则腰与肚的比例愈悬殊愈觉别致。



但作为虫具,对亚腰葫芦却有特殊要求,讲究腰粗而腹小。葫芦的腰部,做成虫具后便成了脖,既是鸣虫的出入门户,又是传声的关键部位,如过细,则效果不佳。


行家认为,腰与腹的比例为6:5:6较为适中,即葫芦的上下腹直径为6厘米,腰的直径为5厘米,看起来较为美观,传音效果也较好。但这种比例的亚腰葫芦是很少见的。


第二个难点是亚腰葫芦一般很难长得十分周正。所谓周正,是指葫芦不歪斜,饱满充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观察,外形曲线都应该是相同的。


换言之,葫芦的上腹、腰与下腹的中心点应处在一条直线上。由于葫芦生长期间各部位受光程度不同,往往向阳部分长得较为饱满,而背阴部分生长不足,造成上下腹的两面鼓出的曲线稍有差别,并形成“歪脖”。


有经验者试验葫芦是否周正,除用眼仔细观察,放在手中旋转感验之,尚需把葫芦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如能笔直站立,则大体周正;如倾向一方,则不周正。所以古人说葫芦嫩时就应该“扶令端正”,这是很有道理的。




葫芦开花坐果时,要把葫芦的蒂柄扶正,令其垂直朝下,并在生长期间经常改变葫芦的朝向,使各部分的受光程度相同,这容易长得周正了。


以本长亚腰葫芦做成虫具,主要利用葫芦的下腹、腰和下腹之少半,下腹为鸣虫之“居室”,腰为鸣虫之通道,上腹的一部分形成“喇叭口”,起扩音作用。这后一部分,北方玩虫者称为“翻儿”。


“翻儿”愈大,扩音效果愈好。所以要求亚腰葫芦的上腹的大小要与下腹基本相同,或稍大亦可。如上腹过小,即使腰与下腹成比例,“翻儿”也出不来,亦为玩家所不取。


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葫芦的腰与下腹相比显得过细,但与上腹相比却成比例。这时可比下腹部截口,作葫芦的“喇叭口”,而由上腹作鸣虫的“居室”,做成“倒栽葫芦”(南方称为“倒装”)。


如柄处很直,这种“倒栽”与鸡心葫芦很相似;若柄处不直,可将此处锯去,再镟一个大小相当的红木底座粘住,造型却也别具一格。


其实在本长葫芦虫具中,以“倒栽”为多。原因是亚腰葫芦上腹小、下腹大的特殊外形,决定了腰与上腹的粗细更为接近,较易获得合适的比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赐之美-本长儿
蝈蝈葫芦的种类
葫芦基本常识
【组图】各式各样的葫芦集锦
畅谈天津手捻葫芦 最近两年属它最受欢迎
解读葫芦虫具的造物设计意蕴——以蟋蟀葫芦为例进行探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