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在去医院看病,医生不管什么病都开检查单,为什么不自己先诊断?

 |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辅助检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临床医生在诊断疾病时不再仅仅依靠经验判断,而是经验与客观证据的结合一同诊断,从而进一步指导治疗。在原来医疗技术没有这样发达的时候,医生确实靠自身经验诊断比较多,这样误诊漏诊的可能性也更高,尤其是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的疾病,辅助检查是很必要的。

再者,现代很多疾病即使已经明确诊断,也是需要定期检查以评估疾病活动度及服药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的。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例,这种疾病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需要依靠检查,诊断时除了临床症状之外,自身抗体的异常在诊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除此之外,抗双链、抗Sm抗体以及其他器官的受累程度对于狼疮的活动度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诊断明确,才能准确的指导治疗。另外,大多数狼疮患者在规律的治疗后,能够达到临床缓解,这时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疾病的评估只能通过检查结果来反映,从而指导药物种类及剂量的调整,同时,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比如肝肾功能的损伤,也需要检查来确定。

当然,诸如此类的疾病还有很多。并且,现代检查技术比较先进,很多疾病的最早期诊断都需要依靠检查来确定。很多患者觉得现在的医生只会开检查单,其实是一种误解,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疾病,才能更好的对症用药,这是对患者负责的表现。

我来现身说法。

一般病人来了,医生都是根据患者所说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得到一个初步诊断,如果能够百分百明确,那就无需做检查,如果不能明确,那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自己的诊断或者排除其他可能诊断。

最近看了个病人,玻璃割伤脚急诊来看病,病人一来先问病史,说是玻璃割伤的,我当时就想到有没有可能玻璃留在体内,建议拍个片子明确,患者拍着胸脯说就是简单的玻璃划伤,玻璃是完整的,肯定不会留在体内,我就天真的信以为真,术中还特地探查了一下,没发现医务,就简单清创缝合。谁知2周后病人又来了,在外院拍了个片子,说有个玻璃块留在伤口内导致伤口一直没长好一直流血,我一看明显是新打开的伤口,一再追问才说在外面医院看了搞不出来才又过来。然后就和病人谈了,先在病房试试看,实在搞不出来就要去手术室,病人一听不干了,转身就跑到医患办把我告了,把我气的不行,还得好声好气和他解释,终于同意先在病房试试。就免费给他又重新做了手术,也很幸运把玻璃取了出来,术中发现玻璃是卡在第23趾骨中间,还很深,难怪第一次探查都没发现,然后又好声好气的解释加责备,也同意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后面还一直免费换药到伤口愈合。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谁知道大爷的过了一段时间又跑去医患办把我告了,说我误诊导致他恢复时间增加,要求各种误工费营养费1万多,我说你自己当时说肯定不会东西留在伤口里面,还拒绝拍片,但是现在病人肯定不这样说了。回顾这件事我错就错在没给他拍片,或者说他不拍片子没给他签字。最终医院妥协我也懒得再费神陪了4千。从此后,凡是外伤,有怀疑的一律要求拍片,拒绝的就签字。

其实这个病人一开始还是很好沟通,道理也能听的进去,只是后来却变了,妄自猜测是回去听从了“专业人士”的建议。每个医院只要患者投诉了,就有一批专人人士找到他们。现在的医闹已经不像以前了,现在的更专业,能找到你的每一处漏洞。所以现在搞的当医生,一方面要看好病,一方面还要不留漏洞。

医生都是吃一堑长一智,做检查一方面是为了明确诊断,佐证自己的想法,宁一方面也是确保自己不误诊不漏诊。你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也许就算出事了100个人中99个都是通情达理的,但是就那一个坏的就能让你悔不当初,甚至断送你的职业生涯。

西医的诊断是通过患者所说的和体征进行初步筛查,然后通过相应的辅助检查给出金诊断指标再进行临床确定诊断。给你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肚子疼是最常见的疾病,我想所有的人都肚子疼过,单纯一个肚子疼,就可能是肠炎、阑尾炎、肠梗阻、肠套叠、尿储留、也可能是岔气儿,如果是女人的话还可能是早孕。你的肚子疼而且你说不明白哪儿是典型体征,我查体也是经过你嘴在说,你表达的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体征。上大学曾经陪老师出急诊的时候,遇到过一个13岁的小女孩儿说肚子疼,家长说吃坏东西还在拉肚,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孩子是得肠炎了,但是当时出诊的是一个妇产科的老师,叫家长排除怀孕,还被家长给骂了。后来在排查阑尾炎的过程中,彩超室的老师给查出来了真是怀孕了。当时孩子的家长还说我们是庸医呢,气的上别的医院,不过第二天还是带着孩子上我们医院做流产手术了。这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吧。但是,这是事实,在临床上我们的查体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概率问题,99%是什么样的病?但是有1%是另一种病,你敢赌么?我们不敢!为什么古代的人死的多,现在人都长寿,是因为医疗检查手段多了,误诊、漏诊少了,把很多疾病早早的都能查出来,所有的疾病都是治疗的越早效果。为什么现在大部分人都喜欢体检,明知道你没有病,还要去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只是为了筛查早期的疾病,我们医院2000多员工,每年例行体检的时候都能筛查出来一部分癌症、结核的病人。其实医生做的每个检查都是有针对性的。如果你来了看一眼我们就知道是什么病,不会给你做多余的检查。我们也没那个时间去给你体检,等着我们看病的人太多了。医患关系为何越来越紧张,就是因为有一些人不理解,并在公共场合发出一些引发医患矛盾的言论,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站在医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定要相信医者仁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你来这个医院看病就要相信这个医院的医生,你才有可能把你的疾病治好。祝所有人都幸福快乐!身体健康。



希望我的回答能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我曾经写过关于如何简便就医的文章。欢迎关注我查看详细的文章。

类似这种医疗有关的问题还需要怎么解释吗?

看头条,回复里面就有的,“我就没给过红包”,背后就是“为什么都要给红包”

“我急病到医院,马上处理,都没交钱”,甚至“我小孩脱臼,到医院弄一下就好了,钱都没收”,“鱼刺卡喉咙,立马先处理,完了才交钱”,背后却是“为什么一定要交钱才抢救”

又如黑暗心理的人,“无依无靠,没家属没人陪,你出事了,昏迷了,怎么送到医院?”,难不成,现实中,没有人帮忙打电话?类似车祸、天灾人祸,没有公共救援过来帮忙?这些情况,120送到医院,是喷子们去交钱了,还是医院将伤员病人丢到门口了?

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喷子眼中永远是黑暗,而且极会将个例放大成全部,长久下去,这些绝对也许会有一天成为现实,也就是没钱真不会救你。

回到这种问题,也是如此,不是所有“不管什么病都开检查”、“不先自己诊断”。可见问题的偏见和仇视。

社区医院的就诊,几个开检查?复诊拿药,开什么检查?

就算一个普通外伤,都未必叫你去拍片检查,何来“不管什么病都开检查”一说?

再回到喷子的逻辑,同样在头条,前段时间,一个“胃病,检查,突发心脏骤停”,喷子马上狂喷“查来查去干嘛,应该马上抢救、马上用药”,这里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病因(后面的心梗,都是事后诸葛亮),怎么抢救、用什么药,都不清楚,这个暂且不谈。

又来了个,某地方某病人突然死亡,家属围堵医院“拖着不去检查,害死人”,喷子又来了“搞那么久,都不去检查干嘛,害死人了!”

于喷子而言,他自己都不知道,前一秒,大骂“检查干嘛,耽误时间”,一转身,又大骂“干嘛不早点去检查”,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到底要检查还是不要检查,到底要医院怎么做?

喷子的存在,很大程度,也注定了,“检查”必须存在,不管是本身必须还是间接必须。

因为,如喷子的逻辑,不检查,出了问题,有事就是医院的责任。检查了,再怎样,医院至少有证据说明不是因为自己的问题害死病人。

回到现实,不少“我就没给过红包”的人,是信任医院的,同样的,有些情况,比如普通感冒,是不需要检查的,有些皮外伤,清创缝合,是可以不检查的。还有很多很多情况。

但遇到喷子的阴谋论者,还是建议,该做不该做,都要做,以免救了它到头来被反咬一口。

而对于实际情况,比如肺炎用药,住院用药,没有检查结果,是不支持用药的,必须检查。医保报销也是如此,没有相关证据,也无法报销,甚至医院医生个人被处罚。

而对于某些情况,看到你骨头断了,不拍片,让你接骨打石膏回家,你敢吗?直接打钢板,你敢吗?

很明显的肚子疼,说你就是胃出血,要手术,要切除,你敢吗?

还有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大出血,需要检查备血,跟你说不查了,不会有事的,你敢吗?一旦大出血,来不及查血型,再等候结果,再给你输血抢救,你同意吗?

输血了,手术了,后面你发现有艾滋,医院说不关医院事,你说就是这个手术这个输血害的,但都没有证据,法院不支持你,你坎人吗?如果当时就检查抽血,证明你当时确实没有问题,就可能是后面造成的,你是不是乐意去早点查这个了?

还有肿瘤,医生说,我判断出来,这个是良性的,不会死人,不用查了!你敢信吗?

还是说,医院告诉你,我经验判断出来,你必须要切掉这个器官,不然活不了,你敢说“切吧”?所以,这类情况,就像人人都知道是谁杀了人,但只有法院才能“下判决”一样,有些疾病必须得靠某些检查来“判刑”。

所以,凡事要客观。

不是所有“疾病”都是“都开检查”。

而,有些疾病,即使医生已经心里有数,也必须得靠某些检查来“判刑”,这是对你对大家负责。

不信任,再偏见,甚至敌视,只会让医患关系更加恶化,即使“最好再多砍几个”,最终还是让普通百姓遭罪、付出代价——长此以往,要么现实变成“不管什么病都得一轮检查”,还极度可能没有检查即使明知道你是什么病,哪怕你就要病死,医院就是不救,因为这已经是“规定”!

这个问题其实不是这样的。


1、首先,目前医院看病绝大多数为西医,中医我不懂,在这里不做评价。对于西医,病史跟相关查体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我们医生往一个大的方向靠拢!

2、其次,至于为什么要做检查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需要去证明病人是这个病,而不是那个病,在临床上是一个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确诊不误诊!为病人着想同时也是保护医生本人的一个措施!

3、再次,你对医院、医生,存在偏见,不是每一种病都需要开检查单去做,是你的亲身经历吗?你得过很多种病,医生叫你去做同一个检查???我不信!

4、最后,开检查,医生一分钱都没有,你花的钱跟我们没关系,大部分医生都会帮你省钱!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相信很多人有这方面的困惑,但事实上并非你所想的那样。

在开具检查之前,毫无疑问的是医生都会首先询问病史,采集完后写在病例本上,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开检查之前医生的脑海里已经对病人所患疾病有了自己的诊断,但是光凭患者描述的临床症状及病史是不能完全作为诊断依据的,所以需要借助检查和实验室结果以明确诊断。

临床上,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临床表现的疾病是很常见的也是比较多的,这个时候假如说不能确定属于哪一种疾病时,就需要借助相关的检查以此来鉴别。

现在的医疗环境恶劣和医患关系也比较紧张,检查是诊断依据,也是呈堂证据,如果有医疗纠纷,那么检查的结果白纸黑字摆在那里,而不存在着口说无凭,这无论是对医生还是病人来说都是一种保护和保障。

分享一个小故事,或许就会对这有所理解了,这个故事是以前的老师告诉我的,住过院的人都知道刚入院时及做手术前是需要完善相关检查的,有一次有一个病人需要做急诊手术,她可怜兮兮地对医生说她没有那么多钱,某些检查就不做了,医生看她这样子发了恻隐之心,没有做抽血检查看有无艾滋病,后来做完手术后住院期间检查了发现她携带有艾滋病病毒,患者就说是做手术感染的,要医院赔偿精神和金钱损失,医生说是因为她那时候没钱没有做,患者反咬一口说:我钱多得可以砸死你,两方各执一词,闹得不可开交,最后事情是怎么解决掉的,老师没有告诉我。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做了检查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其实,还有很多人都会认为有很多检查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事实上都是有理有据的。开检查的另一方面是可以指导用药,举个例子,我们都得过感冒,很多人以为感冒是小病,其实不是这样子的,感冒分很多种,有细菌引起的,有病毒引起的,还有流感,那么血常规可以看出是细菌引起的还是病毒引起,如果是细菌引起的用抗生素,病毒引起则用抗病毒药物,虽然同一种病但是它们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是不一样的,那么就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没有这个依据,(毕竟医生也是肉眼凡胎)诊断得不准确,使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耽误或者加重病情,同时还加重病人的金钱负担,这对于病人来说是不负责任的。

还有一个方面,检查医生根据检查做出的结果,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一种参考,同时也是多一个人来参与,就意味着不是单一的一个医生个人的独自诊断,这有利于降低误诊率,提高诊疗水平,也完善了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医生的责任感等。

总的来说,并不是医生不懂看病,脱离了各种检查什么都不会,而是目前的环境需要医生这么去做,这对于医生和病人都是有好处的。

在哪里看到过,是这样说的,中医靠经验,望闻问切,哪个都需要时间,经历,经验,,,故而中医年纪越大,则越靠得住。而西医,是可以批量生产的,如此,学完一整套该学的,然后真的给人看病了,也有各种检查各种诊断,相对来说就会更快,更精准。哪怕不是年纪很大的医生,也不会有太大的差错。为什么不先诊断呢?知道了吧!但是对于老百姓,说实话,好多年前的就不说了。近的,带小班的孩子去看病。放学接她,吐了。没在意。第二天还是吐,吐了几次,吃啥吐啥,她爸爸在外地上班,大半夜我带她去急诊,半夜,医生还不好找,各种等,等急诊室值班医生,说验血么还要找检验科医生,最后说回去吃药。第二天白天还只是吐,半夜开始拉了几次,又是急诊,配药还说断货了,补液盐没有了,回家喝盐水吧!又说么如有异常再来。白天,精神越来越差,好不容易给她弄到医院,已经不能走动,软来软去的了,去急诊还说什么白天请去门诊,去了门诊,说儿童的,门诊没有了现在,都午饭去了,我走过来是用了几分钟,不是几十分钟,回去急诊又说,今天用过一次了不能用了农保。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错了,还是怎样,没给我挂号。可能真的急了,一个人带着坐都做不动的孩子到处跑,还这样那样,我直接投诉去了,然后管理员带我去看了,说叫医生给看看,给办了住院。然后还是各种检查各种验血,抽了好几管,平时打针都要哭的孩子连哼哼的力气都没有了。真的很心酸。最后还是检查完说是轮状病毒,肠炎,还脱水了,缺锌,引起心肌炎,,,缺乏经验,依赖机器,怕担责任,等检查结果浪费时间,还好,我的宝贝没事。

现很多人都在诟病医院,前两天媳妇刚生孩子。在本市最大的三甲妇产医院。我说一下我的感受,半夜进的急诊。住院以后,护士给办手续。态度都特别好,做事也很认真。然后医生给检查。护士把我们送到检查室等了半个小时,还没来人,我就去问护士,护士就去找医生,医生还在睡觉居然喊醒又睡着了,检查了以后写病历,总是问什么血型,把哪个单子找出来,告诉他O型血,还总是问,问了不下5遍,然后告诉他18号,电脑上就写28号,告诉他25号,他就写15号,我一直在旁边提醒她,然后一边问问题一边抖腿。这个是我最接受不了的,虽然是个人习惯,但是作为医生应该给人更多的稳重的感觉,而不是流里流气的样。后来住院和进产房,包括检查,我真心说一句感谢这些人,他们他多手法经验等等都特别好。助产士一遍鼓励一边帮忙(家化病房,我在里面陪产)全程都很用心的,有时候还能开句玩笑缓解我和媳妇的情绪。生完出来,护士都特别好。有什么事都表现的特别关心,有一个贴特别贵,她拿来以后说这个挺贵,你媳妇不需要这么大,我给你剪两半,分两次用。这种为病人着想的护士真挺让人感动的。临出院前我去买了水果给护士送过去。也是一直推辞,后来我给放到护士站了。我想说不要把医院想的太黑暗,天使真的无处不在。有时候是我们的心变得黑暗了。

关于悟空提出这个问题,老年病科医生“在路上的路标”只能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大家应该了解一个疾病的诊断程序,在病人就诊后医生应该是问诊(包括症状、既往史、家族史等等)、查体(包括视触叩听),结合病人症状体征做出初步诊断,也就是说结合医生所学医学知识和经验做出初步判断是什么病,再根据医生所做判断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化验检查,其实在现实病人看病过程中,大部分医生也肯定是这么做的,但目前我国病员量大,门诊医生工作量处于超负荷状态,故和病人沟通时间缩短,也是为了能为更多病人能尽快看病,但门诊医生经验丰富所以简单了解病人病情后可以掌握需做什么化验检查,但给病人的感觉就是只让做检查。

其次,随着医学的发现,目前化验检查机器越来越高级,化验检查越来越详细系统,这些化验检查都是客观的指标,但医生结合问诊查体和自我经验是主观判断,在目前我国医患矛盾尤为突出的今天,迫使医生需要更多的客观指标支持自己的判断和完善自己的判断。

最后,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进展,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才能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其实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谁都不能抗拒,希望医生和患者都能多沟通、互相理解!

作为一个急诊科大夫,虽然刚工作五个周感触颇深,有两点是关键。一个是交代病情,另一个就是完善检查。对急诊外科来说常见的两种病人,一个是外伤,一个是腹痛。外伤的话软组织损伤可能疼,骨折也可能疼,必须得拍片啊,有些病人伤的位置多,也必须全做,哪怕已经有畸形移位了,还必须得做啊,因为很多病人问的比较细,没结果你没法给他解释,还有些外伤牵扯到第三方报销,需要证据。而且你也不能跟病房大夫说这个一看就是骨折,人家就那么信你么?何况人家还得根据拍片后的骨折情况选择手术方式,病人已经很遭罪了,为啥不一次做完检查?腹痛就更麻烦了,骨折顶多是多疼会,腹痛很多回要命的,相信大部分大夫都把腹痛当做最头疼,最麻烦啊症状。根据病人年龄,既往史,发病原因,疼痛方式等首先得把心梗,肺栓塞,消化穿孔等致命的排除。一个输尿管结石可能恶心,右下腹痛跟阑尾炎难鉴别,也可能左上腹痛跟肠梗阻难鉴别,如果是自己家人,一个尿检就八九不离十了,可是如果是病人谁敢就做这一个检查,万一不是结石呢,病人不喷死你,他疼的满地打滚了,你还让他反复排队做检查,你说给他省钱,他能接受?万一这个病人是跟其他致死性急腹症并存的,你没检查出来出事了,你还想继续干医么? 反正我们医院检查跟医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多开检查实在是被逼的,怕出事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野掇拾:看医生有“学问”
让医学博士告诉你,看病那些“潜规则”!绝对值得分享和珍藏
?三甲医院医学博士写看病神文,收藏好受用终身!转起来~
从医30年的医生整理出的十大求医看病的套路
医学博士写的看病指南.
三甲医院医学博士写的看病神文,终身受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