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20岁那年困扰我的问题,终于有答案了: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
userphoto

2023.03.14 福建

关注

文/最后一米阳光作者:谢丹儒

2019年6月5日,星期三,晴。

曾经,我以为在20岁的时候困扰我的问题,早该忘了。可事实上,确实有一些问题早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可说到底,我还是高估了时间。那个藏在心头好几年的问题,在今天再次从头脑里冒了出来——因为一本书。

因为一本书,这个藏在心头好几年的问题,在今天再次冒了出来。

我想,今天的我,终于可以作答了。

我不知道,很多人在小时候,或者在某个时间段,会不会和我一样问过自己很多问题,一些大问题。在当时深受困扰,计无所出。然后,又在过后的某一个时间段里,几乎都以为自己忘记了,却又突然的在某一天里冒了出来。而那时的自己,显然已经和以前不同了。

面对同样的问题,当年未曾找到答案,现在是否可以作答了呢?

当年我问的问题还都挺泛的,至今想起仍有些犯怵。

比如:读书真的有用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成功怎么理解?孤独是什么?幸福感又是什么?……

幸运的是,有些问题我在书里找到了答案;有些是在生活中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理解;有些则是别人告诉我,我觉得挺合理的也就认同了那种观念;还有一些则我一直抱有着怀疑的目光。

这其中,就“成功怎么理解?”一直困扰着我。

我看过很多鸡汤,听过很多道理,看了一堆所谓的“成功学”,见过一些别人眼中所谓的“成功人士”,也和他们接触过,听他们对“成功”的理解,我也试着用同样的方式审视自己。

可是,我并没有因此就对“成功”有了更深的了解,反而这些成了我新的困惑:

我在他们所理解的“成功”中找不到共鸣,我甚至怀疑我丧失了感知能力,我是不是疯了,还是说是因为我贫困的原因?我不知道。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我也一直在寻找答案,从书里,从别人那,以及审视自己,还有看一些电影什么的。

不得不说,书是个好东西,很多问题都能够在书里找到答案。

其中,我之前写的一篇关于“读书'无用论’”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借鉴一些曾经读过的书找到的依据。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看的书很杂,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文学、历史、美学等等,这些书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认知,然后我在实践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这些很大部分都成为了支撑我“三观”的存在。

所以,说个场外话,讲真的应该多点书,尤其是在迷茫困惑的时候,或者是孤独的时候。

文字是有力量的!

今天,“成功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再次冒了出来,就是因为一段文字,确切的说,是因为一本书——哲学类,由叔本华著作的《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

《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第一章节《关于幸福的三个真相》中指出: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幸福被分为三类:来自外物的幸福,来自灵魂的幸福,以及来自肉体的幸福。这种三分法在我看来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在我看来,人的命运出现差别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是什么,从广义上说,就是人格,它包括健康、力量、外貌、气质、品格、理智以及教养。

第二,人拥有什么,即人拥有的财产和其他所有物。

第三,一个人在他人的评价中是什么样的。就像大家都了解的,通过已了解的东西,一个人在朋友们眼中的形象是怎样的,或者更严格地说,他们是怎样看待他的,是通过他们对他的评价表现出来的,而他们的评价又通过人们对他的敬意和他的声望体现出来。”

就是这么一段,瞬间抓住了我的注意力。

我尝试着去理解这其中的每一句话,对每一句话每多一份领悟我内心的迷雾似乎就少了一点,最终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我想,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哪怕时隔多年,十几年,二十几年,当时的文字对于现在的我,依旧给了我那么深的触动。

瞬间有种眼泪要夺眶而出的感觉,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和我一样,但当时我确实如此。

我坐在公交车上,久久的沉默着,看着公交车里拥挤的人群,莫名的感伤。

之前,我一直以为我恐怕是疯了,现在我知道了,并没有。

一时间,我既感动,也感伤。

我顺着书一直读下去,越读思路越清晰,那团迷雾渐渐消散,瞬间,我整个人都变得开朗起来。

是了,就是它了。

《关于幸福的三个真相》这一章中有这么一段话:

“显赫的地位,高贵的出身,如王侯将相,与真正的人格优势,如伟大的心灵或高尚的情操相比,充其量不过是舞台上的王侯而已,而后者才是真正的君王。”

深以为然。

我终于知道当初的困惑问题点在哪,我终于知道当初为什么始终怀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去看待“成功”,我也终于无独有偶,原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是真的!

刹那间,我有一种错觉,我找到了知己。

我明白,之前我为什么对于“成功”不得其解,那是因为我打心眼里就没觉得他们所说的“成功”是我所想要的“成功”。

那是一种孤独,一种一个人就是宇宙,就是世界的孤独,是认清自己,认清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孤独,是“独而不独”的孤独。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孤独里成全”。

是这样的,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摆脱贫困和追求财富的人是一样的。

在我看来,他们就像是“截竿入城”的鲁人,而外界(环境、财富、成功),或者说与他们打交道的一切就是“老父”。鲁人不知其“成功”在哪,“老父”也只是见识过“成功”的模样罢了。

虽然,追求财富的他们,享受着别人的羡慕、嫉妒、恨,正试图摆脱贫困的他们正遭受着来自外界的同情、悲悯、感伤,可这并不是他们啊!

他们的成功,他们的幸福,始终只能任由外界摆弄着,任由环境改变,或被改变,他们无法控制自己,他们没有自己!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因为,相对于“拥有什么”,“是什么”才是最主要的,“是什么”才是我们的人格。

像他们,作为一个人,却急急忙忙的去追求拥有什么;原本可以享受作为人的幸福,却只想着把时间浪费在追逐财富上,浪费在改变环境,或是被环境改变,从而被驱使着。这何其可悲呢?

而且,不论是被摆脱贫困还是追求财富,其本质不过是在竭力的把“拥有什么”的部分填充罢了。

可内心的空洞,又靠什么去填充呢?这是外界再多的物质,也无法给予的呀!这就是我们的人格啊!

而内心的繁华,又是那样无需外界就可以自由享受的呀!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货殖列传”有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就是成功吗?这就幸福了吗?并没有。

“温文尔雅、活泼快乐的气质,完美强健的体魄,健全的理智,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意志以及良知,这些优势都是地位和财产不能替代的。人格对个人而言,乃是在孤独时与他形影不离的东西,是谁也夺不走或给予不了的东西,和他所拥有的财富相比,人格更本质、更纯粹;和所有人对他的评价相比,人格也更实在。”

可多少人,轻易的就把他们都忘了,丢了,不要了。

那可是他们自己,那是他们的人格!

这样怎么能算成功呢?这样怎么幸福呢?

相比而言,人们在追逐财富的路上,是多么的用心,可是自己的人格就从来没有考虑过吗?

若是能够停下来,去想想,对自己多用些心,哪会这般狼狈不堪!还动不动就崩溃!不会吧!

之前发了一篇关于“孤独”文章,看到很多人在“寻道”。

那么多人,寻道,问道,可真的道何尝不是离我们最近?

可有多少人却将其拒之门外,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最后却反过来向外求道。

你说,这好不好笑,是不是感觉很可悲呢?

那么多人追寻成功,真的成功了吗?

那么多人追寻幸福,真的幸福了吗?

那是成功,是幸福吗?

没了自己独立人格的人,可还是人?

没了自己人格的人,成功、幸福可还存在?

……

“讲真,一般而言,财富是不值一提的,大多数为摆脱贫困而奔走的人会感到不幸,情形就跟为了财富而耗费精力的人一般无二。”

所以,如果你问我,成功怎么理解?

我会告诉你,试着去完善自己的人格吧!

END

鹿九日记·夏天的心事

触碰真实,

记录每一天,

这一刻,做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您更好的活在这个世界秘笈100则
感悟人生的句子
关于幸福,这6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你必须知道。
积极向上的句子,励志阳光走心 超赞!【49】
人生要解决的50个关键问题
年轻人获得幸福与成功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