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残雪:孤独的心灵,对自己更应该有自信!
userphoto

2023.03.14 福建

关注

文/最后一米阳光作者:谢丹儒


从“诺贝尔”到残雪。

在还没有公布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之前,想必很少人注意到“残雪”这么一个名字。当然,至于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也遭遇着同样的境况。从某种程度上说,“诺贝尔”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少数人知道,且少数人了解的圈子。文学界更是如此,它基本上是这样一种存在,它是超脱于现在的一种远见,是超前的,是一种深刻的洞察。它和看见不同,和知道不同,甚至和感觉也不同,它还包含着思考和对未来的探索。简单的说,它是属于未来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够驾驭过去的某个阶段,以及对当下的境况的“白描”。
其实,从“诺贝尔文学奖”本身的改变,也能够窥见一二。根据诺贝尔创立者的个人遗嘱,诺贝尔文学奖金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1900年经国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为“如今来创作的”或“如今才显示出其意义的”作品,“文学作品”的概念扩展为“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即包括历史和哲学著作。
一个是时间上的变化,另一个则是文学意义上的高度理解。“最近一年来”变为“如今来创作的”或“如今才显示出其意义的”,“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改为“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这个改变本身恰巧也能说明人们对文学理解的深度在逐渐地变得深刻起来。“如今才显示出其意义”,可以理解为正是预见了“文学的超前性”。“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则可理解为其独特性。简而言之,这意味着可能是过去的作品,或是对过去描述的历史的洞察,在创作过程中以独特的风格魅力,或独特的审美,在创造着未来的世界,或对未来的思考,能够给予人们以重新认识过去、现在、未来,启发人们去发现,去思考,去作出改变。
我想,这也是文学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了,否则,文学和新闻的差别就很难突显出来了。简单的说,文学是以更深度的去解读过去或现在,而新闻可能更多的是对现在的写实;一个是产生更久远的影响,一个是对当下的触碰,和思考,可能对未来会有影响,但很难说究竟影响有多大。毕竟,从现实角度而言,新闻每天都在更新,可文学则需要对过去,对起源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那对未来自然也有了更深的愿景。从某种角度说,两者既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同时,文学也在沉淀着为往后的新闻作预测,甚至可以说在预言未来。
想要理解这些不太简单,就以莫言为例。我们都知道莫言的作品,大部分都有体现出过去历史的某个阶段的原生态的东西,莫言对此进行了文学创作。可以说,那是个历史的产物,但其背后的思考却又关乎着现在,关乎着未来。而他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绝对不是偶然,一则其作品质量上够高,思想见解够深刻,另一方面,量也是够大。甚至,在我看来,莫言的文学作品中,方方面面的,一个世界已经倾向完整。
反观残雪,我最近在拜读《24本残雪经典作品集》,从目录可以看出其个人单独的作品是相对较少的,不论是“读《零时间》、精读《看不见的城市》、逐渐解读《假如一位旅行者在冬夜》、《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无疑这是在创作,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创作。但其厉害之处也在于此,毕竟从那么多的作品中,可以产生不一样的洞见,这意味着本身她的认知要高于这些作品才可产生这样的思想见解。从她发表的《黄泥街》、《山上的小屋》、《黑暗地母的礼物》也可以证明这一点。这是一种正常的,也是一种高级的存在。
正常在于我们所有人几乎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前行,高级在于她能够在同等的条件下突出重围,进行创作,并创作出不一样的高度来。如她所言“超越卡夫卡没什么大不了的。本来就是站人家肩膀上。”与其说这是一种“狂”,倒不如说,这就是自信,这是每个人都该反省且都该具备的优秀的品质。我们不该自信吗?如果自认为“不平等”,那自信确实很容易被遗忘,甚至被忽视!
试想一下,我们已经拥有这么好的条件,却还在自暴自弃,还沉浸在顾影自怜之中,自怜自艾,这何其可笑?这似乎在说,我们不是在往前走,而是在后退,甚至越活越回到从前。但我们都知道,事实不是这样,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如此看来,自信才是该有的,而自卑着实有点可笑、可悲,不是吗?这是多么浅显的道理,可是多少人骨子里似乎就没有自信的那根脊髓,这从思想上,从认知上,甚至从根上,残雪就超前了绝大多数人。
说到这,想起2012年,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前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有人要他预测当年诺奖的获奖人,他说:“我不预测,但是我希望是中国的女作家残雪获奖。”莫言如此推崇残雪并非一己之好,问鼎诺奖之前的莫言,或许并不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作家,而在中国读者中鲜为人知的女作家残雪,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其实远超莫言。这绝不是偶然,从残雪个人的理解来说,她说,这是诺奖正在更加重视文学,特别是高层次文学价值的体现。这既是她个人的见解,何尝不是一种“洞见”的体现。
我们都知道,我们在说别人的不好,别人也会以不好的标准转过来看待我们,反之亦然。若残雪没有这样的洞见,她断然是说不出这样的一番见解。借海明威在访谈中提到的观点就是:“你自己了解的东西,就算略过不写,还是会表现在文字里。”反观残雪的作品,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存在呢?被誉为“中国的卡夫卡”;小学学历,却写出世界级的作品;世界范围内,作品被翻译最多,作品入选外国高校教材最多,拥有为数众多的专门研究她的机构。于此,可见一斑!

从“哲学”到残雪。

回到残雪个人的经历,之所以对她印象深刻,跳不开哲学。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个人是先知道邓晓芒,然后才有了对残雪的印象深刻。邓晓芒,是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他的哲学著作及美学著作在当代学界和思想界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力。关于我,借某个人物的说法就是:“严格说,我不懂哲学。我能够说的只是,我几乎是着了迷一般地深深地沉入过我的问题。”于此,从诸多哲学家中遇见“邓晓芒”似乎也成了一种必然。而残雪原名邓小华,是邓晓芒的妹妹。自此,对残雪就有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谈论残雪的作品,我想必然是跳不开哲学的。因为兄妹俩自少年时代就开始接触、思考哲学,虽然后来哥哥成了国内很具有思考原创力的哲学家,妹妹则写起了小说,用文学来进行思想的实验,进行哲学思考,这也正说明哲学在残雪的作品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上面说到深刻印象就不得不提到初印象,初印象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注意到她,是因为在英国博彩公司NicerOdds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她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并列第四名。就村上春树这个名字就足以引起重视,虽然一直被戏称为“陪跑”,然而其高层次的文学价值是值得肯定的。故,有了初印象。说到这个,不由得不知是该笑还是该悲?在国外,尚且那么多人重视,国内却鲜为人知,兴许,这就是我们常说“习以为常”吧?
在中国似乎就是这么一个现状:某些人物的存在,往往国内了解的人并不多,或者说并不在意,而在国外却享誉国际。比如运动健将,比如导演,似乎都是这样。
说起哲学,我个人的理解可能和学术上的定义有些不同。在我个人看来,哲学其实已经不能纯粹的理解为一种学科了,它本身就是一种包含对宇宙、自然、结构、社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辩证,几乎每个人都在经历这些。拿历史上的孔子、庄子、老子,他们之前没有“哲学”这一“专业术语”,那时候,他们被誉为“思想家”。当然,我不知道这其中的差别在哪。但研究哲学你会发现,它本身就是包含着思想、理解,以及一种理论热情,一种对智慧的追求,还要有深层次的思考。至于这和“思想家”的本质有什么区别,我就不得而知了。
就从“残雪”这个笔名来说,也是可以看出她对哲学的思考。对于“残雪”这个笔名的由来,残雪这样解释,“有双重含义,一是高山上洁白的一尘不染的雪,另一层含义是,春天已经到来了,仍然被众人踩,很有张力。”很显然,一个是对存在本身的思考,一个是对时间上的理解,总结起来,这是对生命本身的解读。若是从哲学的角度,无论是存在还是时间,都是哲学领域跳不开的一个主题。存在有“存在主义”,它是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至于时间,时间在哲学上也有其独立的定义,即内涵是无尽永前;外延是各时刻顺序或各有限时段长短的测量数值。一个名字尚且如此,那么她的作品用文学来进行思想的实验,进行哲学思考,如此又该是怎样呢?
在面对“封面新闻”的采访中,被问到:“你一直在做将文学与哲学打通的工作,《黑暗地母的礼物》体现了相当深入的哲思,但这又是你最好读的一本文学书,你是如何看待哲学与文学二者之间的关系?”
残雪是这样回答的:“最好的文学一定要有哲学的境界,最好的哲学要有文学的底蕴。文学作品的阅读带给我们肉体的敏感性,哲学则带给我们严密的逻辑性。而阅读我的这种极端的实验文学,两种素质缺一不可。我的实验写作决不像后现代主义那样要抛弃理性,它反而是要在阅读实践中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只有那种能够将逻辑推贯彻到情感描述中去,并从中看出事物的图型来的读者,才有可能解开圣经故事之谜。”
至此,很多人说残雪的小说不容易读懂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这背后是经典文学和哲学的底蕴,还包含着实验文学的更高层次的表达。就前两点要求就远远超脱于当下大多数人的水平,至于更深层次,就更孤傲了。

从“卡夫卡”到残雪。

说到作品,我想是跳不开另一个作家“卡夫卡”,残雪对卡夫卡的作品是有研究过的。在《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一书中,残雪多次提到卡夫卡的作品,艺术、地域、时代背景、意志、理想、阶级、黑暗、命运、灵魂、时空、生命、恐惧、良心(道德)、象征主义、爱……这些既是卡夫卡作品中的主题,更是融合了残雪哲学的思考。
对此,瑞典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赞残雪是“中国的卡夫卡,甚至比卡夫卡更厉害,是位很特别的作家。” 残雪则真诚觉得,“超越卡夫卡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那些作品本来就是站在卡夫卡那些实验文学大师的肩膀上搞出来的的。你站在人家肩膀上不超越人家,那还搞什么啊。”
那么,卡夫卡和残雪有着怎样的相似之处呢?
卡夫卡同样深受哲学影响,其作品大都是“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这一点同样能够在残雪的作品大量被运用,至于“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残雪在这方面则有着更大的格局,那是包含着更深层次的对人性和自然性的思考。至此,与其说是象征主义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荒诞性,倒不如说从某种角度而言,意味着预言了更深层次的真实,及更本质的属性。这就是哲学和实验文学的穿透力,于某些人而言很惊悚,但从某个角度来说却不得不面对。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残雪的作品被某些人所讨厌,甚至令人觉得像“疯子”。
事实上,关于“疯子”的言论,我不由的想起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说的“洞穴神话寓言”:“在这个神话中,柏拉图让苏格拉底构想了这样一个场景:设想囚徒们被捆绑在一个洞穴中,面对着洞穴深处的墙壁。他们自出生之日起就待在那里,既看不见自己也看不见别人。他们只能看到洞穴墙壁上的影子。这些影子是由火光投射上去的,火位于他们身后上方的壁架上。在火和囚徒之间有一条沿着墙的小路,墙外人们头上顶着花瓶、雕像和其他手工艺品,它们的影子映在洞穴墙壁上,他们误把影子和回声当作实在。”
同样的令人觉得荒诞可笑,但其背后的寓意却不得不让人深思。与其说这是“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较量”,倒不如说,这更倾向于“真理”和“真相”的总体性。可以说,残雪的作品,是少数人愿意去理解,去思考的作品。它不是我们所接触的“畅销书”,不是“专业性的学说”,也不是那种能够给人以舒适阅读感的书籍,甚至它无关语言,它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观,不被人们所洞见的世界观。这是人格独立的作家,这是实验文学,这是集哲学、美学、人性、自然性、精神领域、思想层次的陌生部分。
这着实是残酷的一面镜子,然而它也是有温度的镜子,只是这温度似乎只有苦和冷。想必,说到这有人会问:这算什么温度呢?那么,我想说,我们生活的样子和这苦、这冷和这相比又算什么?还是说人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了,又或者说,生活的苦和冷,终归是温和的,夹杂着的,没那么惊悚,也没那么密集,更多的似乎通过一比较,也就没什么了。就像我们常说的,“相互比惨,痛苦减半”。若是这样,文学、哲学、真理、真相、过去、现在、未来等等,确实也都没什么了。
只是,若这样,我就真不知道什么才算活着、生活、自己、未来,以及希望了。人类,也可能就真的只是“类”而已了。
自此,我想借用残雪回复“封面新闻”采访所讲的内容进行结尾:
“不论写作还是阅读,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作精神。我期待有先锋精神的读者,他们有足够的精神的敏感性。对文学本质的领悟能力高;接受现代意识的素质高;情商性的爆发能力高;创新的渴求程度高,是灵魂文学的爱好者。他们具备进行特殊阅读的能力。这种特殊的阅读不能只盯着字面上的公认的意思,因为你所读到的是灵魂发出的信息,你的阅读就是唤醒你自己的灵魂来同作者的灵魂进行沟通。事实上,我正是为具备这些精神的青年人而写。我希望,我的文学实验,能让那些孤独的心灵,对自己更有信心,也使他们更有勇气地投入精神操练。”
嗯,孤独的心灵,对自己更应该有自信!
部分参考资料:
【1】《残雪成诺奖热门人选:超越卡夫卡没什么大不了,本来就是站人家肩膀上》 封面新闻
【2】《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残雪憾失诺奖村上陪跑 得主作品10分钟售罄》 国际在线3分天下
【3】《我为什么讨厌残雪》 张小舞读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天全世界关注!这位诺贝尔奖的中国黑马,万分之一的中国人都没听说过。
长期陪跑的余华、阎连科、村上春树和残雪,谁将获得2023年诺奖?
有奖预测 | 2022诺贝尔文学奖即将揭晓,到底花落谁家?
残雪:诺贝尔文学家赔率第一的中国作家,就在今晚开奖,让我们一起见证历史!
66岁的女裁缝,逆袭诺贝尔文学奖,残雪是谁?
莫言:我不预测,但我希望是中国的女作家残雪拿诺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