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头
userphoto

2023.08.03 山西

关注

石头

一块石头可锻成方的,圆的,大的小的,光的,滑的,不同形状的,不同种类的,有用的小物件,小玩意儿,供大家使用。也就是说石头变成什么取决于人的思想智慧和灵感。

在过去,全是石头物品,像碾盘,碓臼,石磙子,石凳子,石条子,……。一部分石头被敲成小石子儿,用来铺路,打院子。尤其打院子,为什么呢?为了摆脱泥泞,兴起了把土院子改成水泥院子,打院子就得用到这些小石子儿。不管是席子大的一片还是大院落,石子儿和水泥是首要条件。打成水泥院说明时代进步了,人的思想也在进步。门外街上经常是拿着小锤子在砰砰砰敲石头的庄稼人,他们把一块块石头敲碎,堆在一旁,备用。这个场景曾一度成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街上最耀眼的风景。到现在我都能清楚记起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和那个虽说是力气活,但她们却以轻松对待的心态。每个人都自带着一种热情激情,活力,能量,这样说吧,所有正能量积极向上的词都可用上。

一条东西方向的路被石头石子儿占满,谁过来第一句都是“赶紧敲昂,看看谁敲得多”。回应的是“不在家敲石子儿,去哪呢”。“去供销社”。那个时候不分大人小孩儿,只要你能拿动锤子就能敲,敲多少没人说,只要不敲着手就行。就这样在此起彼伏的“砰砰”声中迎来清晨,送走黄昏,一天天过去。

有的石头注定是要成为石座儿石凳,它们已经在门外好多年,没有谁去专门盯着不放,非得把石座儿敲碎不可。冥冥之中又注定那些石座儿不会被人破坏,反正牢固在那个地方以默默无闻来为大家付出,就这样石座儿永远是石座儿,已经被几代人,多少人坐过,已经磨得光滑。坐石座儿就得有草垫子。石座儿见证着这个人世间和一代又一代的人。石座儿提供了方便,对那些出门没带板凳,甚至草垫子都忘了拿的人一个坐的机会。有几个石座儿可称得上是老古董了,小时候就听老人说过那几个石头的来历,那是谁谁谁的爷爷搬过来的。平平整整的,不用锻造就是一块很好的料,如果是人的话,就叫云盘大脸,长得端庄。是的,有的石头不用锻造,有的只是稍微锻造几下。有人夸雕刻家的作品栩栩如生,刻什么像什么。雕刻家说:“恰恰相反,我不是刻什么像什么,而是原料像什么,我就刻成什么。”,这也是一条成功哲理——顺势而为,而非率性而为。

包括石头房屋用的石头,那也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稍微锻造几下就能拿得出手的好石头,并非用半天功夫去刻意改造,如果不适合垒成房屋,再锻造也是徒劳。在经过劳动人民用心锻造之后,从外面看,清一色的石头面,上面纹理清晰,流着心血,刻着时代的烙印。

还有小时候玩的抓石子儿游戏,在寻找石子儿时就找形状大小差不多的,稍微一修饰就成。不过放到现在我是敲不出像样的石子儿。不知道是手生了,还是没有用心去寻石子儿,不敢敲就破了,把棱角磨平吧,又给磨小了。石头感觉很脆,我也不敢用力,始终敲不成七个。在家照顾奶奶那段时间,心想着敲七个小石子儿玩玩。结果敲出来不是大就是小,尝试了好几次才算凑够七个。我问奶奶小时候玩过没,她说也玩过。

有天看到一个视频,是豫南一个女子在家做饭视频,她家院子里就是用石条子当饭桌,石碓臼捣蒜。她们一家人就着石条子,结实又时尚,不怕风吹日晒雨淋,清洗也方便,一盆水几滴洗洁精一刷,干干净净。视频中她说那个石碓臼已是古董,是她家留下的产物。个头很大,经常是蒜汁浇饭。

像压菜石头则是用一块不大不小的青石或者鹅卵石,这个石头用罢搁起,用时再拿出来。给人一种静净的感觉。安安静静,干干净净窝在菜缸里,任劳任怨。就像庄稼人一样。不抱怨不埋怨。顾家,过日子,爱生活。

石头房屋和黑白电视机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在同一时期。门口一个邻家奶奶说过“想想你们小时候去俺家看电视,一晃你们都这么大了。”,我说我们已经快五十岁了。她用手比着当时我们的个头,也就这么高。这个邻家奶奶88岁了,俺奶奶101岁……

石头,不管村里如何整修规划,翻拆,折腾,石头一直都有,只是过去用石头多些,现在如果继续搞建设,石头还是少不了。

属于丘陵地带的豫北,山坡地不少,但都有适合栽种的农作物,这就很好的应了“适者生存”那句话。庄稼人很好的利用起山坡地来种这个种那个。

石头,也让我想起了《红楼梦》,红楼梦先是叫《石头记》,是记录在一块石头上,是以一块石头开头……。曹雪芹在《题自画石》中有写过——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 ,潇洒做顽仙。

一枚小小的石头,一块儿小小的石头,都有它的用处,在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石头也不例外。就看你如何利用了。说不定哪天你想找块石头,那个石头也在等你这个有缘人。就好比在回眸多少次才能遇见与你携手走过人生路的那个人,石头同样有灵性,同样在默默守候。

有一首歌家喻户晓,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

石头是太行山的骨骼。劈开二字,劈开的不仅仅是石头,是山,更有一股干劲儿,一种冲劲儿,一股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 ‖ 码石头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一块儿模糊的月饼/郭俊玲
【云边路】大院子 | 甫跃辉
【亲情文化】冬天的感觉‖张泽铃
【乡土情缘】塞外胡胡:我的亲姑奶奶
景彦科:人犬情未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