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北
userphoto

2023.11.03 山西

关注

东北

没去过东北,却经常把东北挂在嘴边。什么东北大炕,东北大院儿,东北篱笆,东北二人转,东北小鸡炖蘑菇,东北猪肉炖粉条,东北黑土地,东北人性格豪爽,自带幽默。等等。

《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农村三部曲拍摄于八九十年代,地点就在东北。当时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有电视机的人家在自家看,没电视机的去有电视机的家里看。看得是津津乐道,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家知道了东北人家的家长里短,三部曲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包括后来只要提到农村题材的剧,还是会说到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已经刻在了人们的脑海,甚至骨子里。再后来又有了《乡村爱情》《刘老根》等等。

东北还出了个赵本山,最初看他的作品是他演唱的《小草》,简单打扮后变成了一个老太太,然后唱了小草,从此火遍大江南北。年年春晚赵本山的小品是亮点,是压轴。有的人就等着看他的小品,这也是为什么让他的小品压轴的原因。他的搭档很多,其中和范伟,宋丹丹搭档次数最多。有一年他和小沈阳搭档演了《不差钱》,上来就把“苏格兰情调”念成了“苏格兰调情”,全场观众包括电视机前的我们哈哈大笑。也许以后再看并不觉得有多好笑,但那一刻的确笑了。烘托出了气氛。本来他的小品就靠后压轴了,对于有些人也许已经瞌睡,但那一出场又振奋人心,睡意全无,好像重新开了始。有资料说赵本山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吃不饱饭和没饭吃,是他的同学发现后给他带饭,后来他同学的母亲又发现,于是主动让多带饭给赵本山吃。他的同学和他同学的母亲,包括全家人都是好人。这让我想到了1989春晚上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当时是一个真实的例子,保姆患癌,房东倾囊相助,在春晚相逢抱头痛哭的场景。只要你看过春晚就想起对这个镜头。好人很多,《渴望》插曲《好人一生平安》,作词易茗,作曲雷蕾。

东北的冷也是出了名的,一说冷,就想到了东北,想到了东北风。一到秋末冬初,人们就把“东北风”三个字挂在了嘴边。天气预报经常说到一股西伯利亚风,但很少有人把“西伯利亚风”挂嘴边,而是直接说东北风来了,东北风来了。冬天,东北院子里就是一个大冰箱,储存在院子里的食物一冬天不会融化,东北人爱做年糕和粘豆包,多做些冻起,吃的时候现成。有句俗语,别拿豆包当干粮。白菜在豫北只怕给冻坏,而东北人专门把白菜给冻了,吃的时候开水煮一下,蘸酱吃。在东北万物皆可蘸。吃饭时桌子上一堆菜,吃一口饭蘸一些菜,吃一口饭蘸一些菜。吃一碗饭蘸一筐菜。要不说东北人豪爽呢,连吃饭都这么豪放。

当然除了蘸酱,蘸菜。“玉米碴子”更是少不了。东北人喝玉米碴子粥就和豫北人喝稀饭差不多。玉米碴子在豫北叫“玉蜀米”,在山西叫“秃玉茭”。东北人管玉米碴子。喝玉米碴子粥多,不管配不配菜,玉米碴子粥是要喝的,喝不够。大火烧开水,小火慢慢熬,最后一锅热乎乎融糊糊的玉米碴子粥就出锅了,喝的时候转着碗从边喝,或者用筷子从粥的边缘往嘴里扒拉,因为玉米碴子粥烫,只有这样喝才能喝下去。有些食物烫的好喝,有味道。比如饺子就有“吃饺子要吃烫的”一说。那么喝玉米碴子粥也要喝烫的。有个东北一做饭视频,她们不用煤气不用电,直接烧火做饭,大锅,熬一锅玉米碴子,熬好后倒盆里端桌上,黄灿灿黄橙橙的玉米碴子粥,一人喝好几碗。边喝边说“这比肉都好吃啊”,但是在说肉时说成了四声“you”。这是她们的方言。

京剧是国粹。豫剧,黄梅戏,二人转同样受到大众的喜爱,都能接受。二人转的演员通常都是一男一女,一丑一旦。意思是说二人转演员男生唱的丑角,女生演旦角。的确是这样的,以幽默风趣表演,让台下观众哈哈一笑。还有一句话,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可见二人转的魅力。在《男妇女主任》最后,赵本山和宋丹丹共同演绎了一段二人转,可以说这个尾结的不错,那个气氛有了,实力有了,实力来自于勤奋,信心来自于实力。看得让人心潮澎湃。

天气变化不断,四季分明有时候四季并不分明。在大部分地区气温猛的升高之时,东北却迎来了一场厚厚的雪。不得不说到信息化时代,现在哪儿下暴雨,哪儿刮大风,都会在第一时间知道。哪儿下了雪,同样知道。东北本来就冷,尤其又临近立冬,下雪属正常现象。看着她们扫雪的情景,我在想:这和小时候扫雪一样。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小时候的雪下得特别大,还频繁。有一种前头扫着后边下着的感觉。或者是刚刚扫完,雪又落下。“雪亮”这个词说得好。雪是明亮的。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雪,哪哪都是明晃晃的。透过窗看雪,院子里厚厚的明晃晃的。如果谁家院子里有树,枝头繁花,花骨朵儿一朵朵,好看极了。如果站在一处远望,还晃眼。冬天雪夜如同白天。

东北风吹过来时,庄稼人地里的活儿基本结束。土地忙了多少天也该歇歇了,庄稼人也该缓口气了。地里不忙了就在家里忙。东北风吹着路两旁的红薯秧,把红薯秧吹干。我对红薯秧搭在路两边,也就是门外石头上的这个景同样记忆犹新。或许这是这个季节里的一道少不了的景观,是季节给赋予的一道风景。年年都有,年年都是。反正,总之,这个景一直在脑海中。每个季节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秋末冬初,红薯秧搭在门外石头上,是这个季节的特写。

今儿是阴天,气温下降了十几度,预报还有小雨。看来真正的冬天就要来到了。东北率先下了雪。接下来北方大部分地区就会陆续下雪,雪是冬天的使者,雪是冬的开端。到时候东北风呼呼刮着。枝头摇曳着,枯枝落下,在雪地上纵横写着“冬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北大碴粥做法!现磨大碴子!今年新玉米现...
【东北大碴子粥】
血压高、血糖高,玉米是良伴
大碴粥
养身玉米碴子粥|高压锅快手煮
大碴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