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上情感浓度分寸感的把握

有的人生性冷淡,表达上很难直接表露情绪或态度。这样的人,听他讲话的人往往很容易走神,很难共情。

有的人日常生活中表达也是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让人不自觉地被吸引、被感染。

后者是天生的表达者。这么说吧,即使是老师这个后天训练程度偏高的职业,也存在老天爷赏饭吃的情况。

当然也不是说后者就不需要刻意练习了。

心态上的紧张程度和精神上的投入程度都需要把握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过犹不及,还是要回到老祖宗的中庸之道。

过于紧张、太投入,就好像一个吹到临界点的气球,好像挑战自己音域的歌者,很容易爆掉或唱破音。

在一个高情感浓度的状态下,你很难是一个稳定输出、松弛从容的状态,反而更容易出现嗓子干涩、大脑短路的状况。

而太过松驰、完全放松,又会给人一种不重视、不认真,就想完成讲课稿赶紧逃离讲台的观感和印象。

如果你的表达本身又缺乏起伏感和重点,听课的人也会产生敷衍感甚至昏昏欲睡。

如果你是一个天生的表达者,你反而需要控制一点收一点。

在流程和上下衔接的部分尽量温和,在具体环节上最大程度展现优势,比如重难点解析。

如果你是一个稍微没那么戏剧化的人,你需要通过刻意训练来增强你表达的起伏感,疑问、开心、愤怒、难过等自然情绪在语音语调上的区分度。

可以一点一点慢慢尝试。刚开始你只需要在互动环节体现你热情的评价和反馈。直到所有的表达都可以赋予情感。

一个表达者只有自己张驰有度、无比相信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你的身体都会调动所有的细胞来配合你。

也惟其如此,你才会具有与生俱来、不由自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你的生命能量才能够透过你的表达传递给需要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ほど」用法详解
为人处事——讲究恰到好处而不过,是一种人生智慧
异性之间关系再好,也不要如此聊天,容易“暧昧”
做一个懂分寸感的人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在相处中把握分寸,进退有度
两人恋爱到什么程度结婚比较合适?来听听情感专家怎么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