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知道“黄金排便时间”吗?消化科医师教你排便小窍门!


掌握排便小窍门清光肠内废物

记者:陈晓琨   通讯员:张秋霞、锁卓琪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 兰绍阳
 
出诊时间:周一、周五下午
 
出诊地点: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

老年人因为肠道功能衰退,会出现排便困难、长期不排便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一些老年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药,但便秘光靠吃药是不能解决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兰绍阳表示,不良的饮食及排便习惯往往是造成老年人便秘的“元凶”,掌握好排便的小窍门,才能有助清光肠内废物。

元凶
只吃粗粮不喝水
众所周知,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它可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不少老人都有每天固定进食粗粮的习惯。然而,老人如果只注重多吃粗粮,而忽视水分的摄入,很容易会加重便秘。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兰绍阳指出,粗粮中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中吸水、膨胀后,会刺激肠道神经,从而给大脑反馈出“需要排便”的信号,使人产生便意,这就是粗粮进入人体后的消化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中一直维持不断吸水的状态,如果老人每天摄入水分过少,大便会越来越干,堵塞肠道,引起便秘。
应对措施:
对于心、肾功能正常的老人,在进食粗粮过后一定要多喝水,最好每天摄入1500~200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但老年人在体育锻炼或家务劳动后,切忌突然猛喝沸水或其他饮料,这种“急灌式”的饮水办法会陡然加重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猛然消沉,引致心跳过快,萌生心悸、头晕,心脏病患者更易引致危险,还会陡然冲淡胃液、毁害胃黏膜,影响食欲及胃的消化功能。

元凶
只吃素不吃肉
随着经济的发展,营养过剩的老人越来越多,不少老人都“闻肉色变”,宁愿天天粗茶淡饭,做饭尽量少放油,平时也极少吃肥肉。
 
对此,兰绍阳表示,现代人普遍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只吃素更有利于排便”。其实,脂肪摄入过多固然对身体有害,但摄入过少或不食用,也不是一个可取的做法。脂肪某程度上可使大便柔滑,同时因脂肪酸刺激肠道而使胃肠蠕动加快。而且,对于本来就有贫血问题的老人来说,如果每天只吃青菜、水果,而鱼、瘦肉、蛋白、大豆等优质蛋白摄入不足的话,身体会更加虚弱,导致无力排便。
应对措施:
改变饮食结构,做到荤素搭配。建议老人每天摄入肉类150~200克,肥胖的老人可适当少吃;将水果及蔬菜的摄入量控制在750~800克/天,而食用油或动物油脂则每天不超过25克。

元凶
错过“黄金排便期”
人每天都有两个“黄金排便期”:一个是早上起床后,另一个是进食后。兰绍阳说,老人在早上醒来时,身体由平躺到站立的过程中,大脑会给大肠发出信息,使肠道蠕动,肠道便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蠕动波,帮助你把大便推出来。另外,在进食后,胃会通知大肠赶快运动,造就另一个“黄金排便期”。如果老人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错过最佳排便时间,也会造成便秘。
应对措施:
便秘的老人应该养成好的排便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后到厕所蹲15~20分钟,即使拉不出也要坚持下去。同时,老人在蹲厕所的时候切忌“三心两意”,一时看看书报,一时又玩玩手机。因为这样做会打断大脑建立神经反射的过程,即使每天定时蹲,也是在做无用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便秘?原来只是“便量过少”
三招预防夏季便秘上身
老人长期便秘有什么危害
三大措施防止便秘“上身”(图)
一天不排便等于吸了三包烟
经常便秘,快来试试这几种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