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文)冬天补肾要分清阴阳 补对了才能不伤身(肾阴虚篇)

anx

补肾

ious

肾阴虚·和·肾阳虚


中医专家、副主任医师李智

我们知道冬天是一个进补的时节,

因为中医讲究“冬藏肾”,

补肾养肾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可是,肾虚有肾阴虚肾阳虚的区别,

补肾药,你可别补反了!

人体的哪些表象,说明你的肾——虚了?


大家都知道,头发白是肾虚的表现

比如头发是否白了、是不是茂密、

是不是掉的多、是不是发枯……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

这就是我在前面文章

《简单5个字判断上火症状 ……

说过的中医五脏与五官的那点事儿。

心找舌头帮忙在外面放哨,

所以你体内有心火时,会发现舌头尖也红了;

而肾找的朋友是我们的耳朵,

所以,如果你耳朵有耳鸣、听力下降时,

就有可能表示你有点肾虚了。

中医说,肾主骨,

骨骼坚硬与否,也反应了肾的强壮,

就不会有关节疼痛、骨质疏松。

而齿为骨之余,

是说牙齿是一种骨头外露的表现,

一个人全身的骨骼都很坚硬,

那他的牙齿也会很坚硬。

当他开始有骨质疏松等缺钙时,

你的他的牙也会有松动、脱落,

如果你年纪轻轻就牙齿活动,

在排除单纯牙病外,

你在体检时,得看看是否还有骨质疏了。

牙齿除了好坏和硬度,还有光泽问题

你注意下自己的牙齿有没有光泽。

牙齿没光泽,也是一个人肾气虚弱的表现。

因为,这是一个渐进性的衰退。

开始是没有光泽了,

慢慢的就开始松动,最后牙齿会脱落。

So,及时补钙,平时还有多吃点海带、

虾米这类含钙高的食物

别让它们提前退休。

 下面这个部位说之前,先问个问题:

你是Qi Ye Jia吗?

不是问你是不是个大Boss,

这个Qi Ye Jia说的是这三个字:起夜家

天天晚上频繁的起夜上厕所。

尿频,也是肾虚的一个表象

我上次说过,关于肾和膀胱是一家子

肾就像膀胱这个袋子口上的绳子,

绳子如果松的话,就扎不紧这个尿袋子

自然尿袋子就会滴滴答答地老往外流尿频、尿不尽。

你可以做个企业家,但是别当“起夜家”。

当然,肾还管生殖和生育

这个事儿,地球人都知道,

我就不多讲了。

补肾要分清阴阳 补对了才能不伤身

上述是肾虚在人体中在全身各处的反应,

但中医还讲究,人体健康是因为体内阴阳平衡,

肾也有肾阴和肾阳

所以,你得先搞明白自己是肾阴虚,

还是肾阳虚?

我想给大家反复强调一点:

自己补肾一定要对证下药,

否则会适得其反

不但没补上肾,反而身体更差了。

好,我来给大家说说肾阴虚到底是什么

肾阴下降的时候,

肾阳并没有动,还在原来的位置上

但相对已经下降了的肾阴,

肾阳就显的多了。

所以,表现出来的阴虚的病证。

下面这几个汉字,大家看懂了这几个字,

也就明白了它的具体症状。

中医里的汉字:人体内藏着火

这个字是烦

“烦'字的右边是个页,

“页”字在古代指的就是头部,

你看,甲骨文里实在太形象了:

上边一个头,中间一个大大的眼睛,

头顶还有三根毛,下面是一个半跪着的人身。

下面的篆文里,还画出了鼻子和腿。

头部有了火,心情就会烦,

烦得浑身燥热、坐立不安。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是这么解释的。

跟“烦”字相近的还有个“耿”,面红耳赤,

“烦”字里透着这个火,是生理和病理的燥热。

  肾阴虚是什么?它就是

除了上面表现在全身各处的肾虚症状,还有如下阴虚症状:

阴虚症状

晚上睡觉时出汗,

心烦暴躁、坐立不安、五心烦热

那,五心是指的什么?

五心就是俩手心、俩脚心和心口,

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手脚永远是热的,热得手心里老出汗,

热得就得喝个凉水、吃个冰棍才觉得舒服,

最不喜欢喝热水,最讨厌过夏天。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曾经说过:

阴虚症状,有点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们用水壶烧水,忘记关火时,

壶里的水会越来越少。

阴代表水,虚就是少的意思,

人体此时就像这把水壶,

阴虚的火把水都快熬干了。

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是不是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那种特别燥的感觉,就是阴虚的感觉。

看到这儿,有朋友说了:哦,我知道了,肾阴虚其实主要就是“热”,

总之,阴虚就是热,就是烦热。

那肾阳虚是什么症状?

我先给你透露一个字“冷”,

在下篇里我再详细讲讲肾阳虚。

哪种补肾的药,是治肾阴虚的呢?

再回到我们肾阴虚的问题上来,

知道了阴虚的症状,

哪种补肾的药是肾阴虚的呢?

大名鼎鼎的传世名方——六味地黄丸。

 我忍不住插播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笑话:

请问,谁打造了六味地黄丸

    答案是:唐代李氏皇族历经数代,由唐睿宗李旦保存下秘方。

     因为他太爷爷是唐高祖李渊,爷爷是唐太宗李世民,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是大周皇帝武则天,哥哥是唐中宗。

     这个父系母系全是皇帝,帝星璀璨的家族缔造了“六位帝皇丸”的传奇。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

说它传世名方,

是因为它的年岁怎么也有1800多岁了。

最早它是医圣张仲景

写在《金匮要略》中的“八味地黄丸”;

后来,到了宋代,

名医钱乙为了给患病的小儿补肾气,

在八味丸的方子里减掉肉桂、附子,

变成了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一个针对肾阴虚的基础方,

后来,人们又在它的方子上增减了一些药,

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

关于这些药我今天就不细说了。

总之,只有你是肾阴虚的时候,

才能用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

但你是属于肾阳虚

还要用这药,就会加重肾阳虚的症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正确区分「肾阴虚」「肾阳虚」?老中医来告诉你!
中医上如何辨别肾阴虚和肾阳虚?
如何正确区分肾阳虚、肾阴虚和肾阴阳两虚?
肾精不足
阴虚、阳虚傻傻分不清楚?中医教你判断方法,乱补一通反而伤身
医圣唯一大补肾方!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统统断根、摆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