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征求意见稿)(2)

8 颈部损伤

  8.1 重伤一级

  8.1.1 咽部撕脱、挤压、破裂、横断,或者广泛毁损

  8.1.2 喉横断,或者广泛毁损

  8.1.3 喉损伤遗留呼吸困难(严重度)

  8.2 重伤二级

  8.2.1 咽部或者咽后区穿孔或者全层破裂但未完全横断

  8.2.2 咽或者咽后区损伤遗留吞咽功能障碍,只能吞咽流体食物

  8.2.3 喉穿孔或者全层破裂但未完全横断

  8.2.4 喉损伤遗留呼吸困难(重度)

  8.2.5 儿童甲状腺损伤致功能减退,药物依赖

  8.2.6 甲状旁腺损伤致功能减退,药物依赖

  8.2.7 颈内动脉破裂

  8.2.8 颈总动脉破裂

  8.2.9 椎动脉破裂

  8.2.10 外伤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75%以上)

  8.2.11 外伤性颈总动脉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50%以上)

  8.3 重伤三级

  8.3.1 损伤遗留颈部颈前三角区增生性瘢痕,累计面积25cm2以上

  8.3.2 颈颏粘连畸形,影响颈部活动和面容

  8.3.3 咽或者咽后区未穿孔、非全层破裂或者挫伤,血肿形成,有手术适应证

  8.3.4 咽或者咽后区损伤遗留吞咽功能障碍,只能吞咽半流体食物

  8.3.5 喉损伤致喉梗阻,有手术适应证

  8.3.6 喉损伤遗留呼吸困难(中度)

  8.3.7 气管穿孔或者全层破裂但未完全横断

  8.3.8 颈部损伤致血肿形成压迫气管,有手术适应证

  8.3.9 颈部损伤致气管狭窄,有手术适应证

  8.3.10 甲状腺损伤致功能减退,药物依赖

  8.3.11 颈内静脉,或者颈外动脉破裂

  8.3.12 外伤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50%以上)

  8.3.13 外伤性颈总动脉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25%以上)

  8.3.14 损伤遗留发声功能障碍(重度),或者构音功能障碍(重度)

  8.4 轻伤一级

  8.4.1 颈部软组织创,单个创口长度12cm以上、多个创口累计长度16cm以上

  8.4.2 颈部挫伤,血肿形成压迫喉或者气管影响呼吸功能

  8.4.3 损伤遗留颈部颈前三角区瘢痕,单块面积10cm2以上、多块累计面积12cm2以上

  8.4.4 喉损伤遗留呼吸困难(轻度)

  8.4.5 损伤后气管狭窄不需手术治疗

  8.4.6 外伤性颈外动脉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50%以上)

  8.4.7 外伤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

  8.4.8 外伤性颈总动脉血栓形成

  8.5 轻伤二级

  8.5.1 颈部软组织创,单个创口长度9cm以上、多个创口累计长度12cm以上

  8.5.2 损伤遗留颈部颈前三角区瘢痕,单块面积7cm2以上、多块累计面积9cm2以上

  8.5.3 咽或者咽后区挫伤,血肿形成

  8.5.4 咽或者咽后区损伤遗留吞咽功能障碍

  8.5.5 喉挫伤,血肿形成

  8.5.6 气管挫伤,血肿形成

  8.5.7 甲状腺损伤有手术适应证

  8.5.8 甲状旁腺损伤

  8.5.9 颈外静脉破裂

  8.5.10 外伤性颈外动脉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25%以上)

  8.6 轻伤三级

  8.6.1 颈部软组织创,单个创口长度6cm以上、多个创口累计长度8cm以上

  8.6.2 损伤遗留颈部颈前三角区瘢痕,单块面积4cm2以上、多块累计面积6cm2以上

  8.6.3 舌骨骨折

  8.6.4 咽或者咽后区破裂

  8.6.5 喉破裂

  8.6.6 气管破裂

  8.6.7 甲状腺挫伤(包膜未破裂)

  8.6.8 膈神经损伤

  8.6.9 外伤性颈外动脉血栓形成

  8.6.10 损伤遗留发声功能障碍(轻度),或者构音功能障碍(轻度)

  8.7 轻微伤一级

  8.7.1 颈部软组织擦伤面积20cm2以上,或者挫伤面积10cm2以上

  8.7.2 颈部软组织创,单个创口长度3cm以上、多个创口累计长度5cm以上

  8.7.3 损伤遗留颈部瘢痕,单块面积2cm2以上、多块累计面积4cm2以上

  8.7.4 声带损伤

  8.8 轻微伤二级

  8.8.1 颈部软组织擦伤面积4cm2以上,或者挫伤面积2cm2以上

  8.8.2 颈部软组织创,创口累计长度1cm以上

  8.8.3 损伤遗留颈部瘢痕

  9 胸部损伤

  9.1 重伤一级

  9.1.1 心脏全层破裂或者穿孔

  9.1.2 心瓣膜、乳头肌及腱索损伤引起心功能不全,心功能4

  9.1.3 心室间隔破裂,裂口1cm以上

  9.1.4 心传导系统损伤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3

  9.1.5 冠状动脉损伤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3

  9.1.6 外伤性急性心脏压塞(心包积血急速150mL以上)

  9.1.7 胸主动脉破裂或者穿孔

  9.1.8 主动脉弓分支之一支动脉断裂

  9.1.9 肺动脉断裂,或者肺静脉断裂

  9.1.10 上腔静脉断裂

  9.2 重伤二级

  9.2.1 女性双侧乳房完全缺失或者毁损

  9.2.2 双侧连耞胸(胸廓不稳定,胸壁反常运动),或者儿童一侧连耞胸

  9.2.3 张力性气胸伴呼吸衰竭

  9.2.4 心脏挫伤引起心功能不全,心功能3

  9.2.5 心瓣膜、乳头肌及腱索损伤引起心功能不全,心功能3

  9.2.6 心室间隔破裂,裂口0.5cm以上

  9.2.7 心传导系统损伤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2

  9.2.8 冠状动脉损伤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2

  9.2.9 外伤性心室壁瘤

  9.2.10 外伤性慢性缩窄性心包膜炎

  9.2.11 胸主动脉内膜撕裂

  9.2.12 损伤致毁损肺须一侧全肺切除

  9.2.13 损伤致食管闭锁或者切除,摄食须依赖胃造口

  9.2.14 损伤继发纵隔化脓性感染或者纵隔脓肿

  9.2.15 外伤性膈疝嵌顿

  9.2.16 外伤性气管食管瘘

  9.3 重伤三级

  9.3.1 女性一侧乳房完全缺失或者毁损,或者双侧乳房缺失或者毁损、范围相当一侧乳房

  9.3.2 女性双侧乳头损伤丧失哺乳能力

  9.3.3 双侧肋骨骨折均在3根以上

  9.3.4 一侧连耞胸

  9.3.5 外伤性血胸,积血量1000mL以上,或者24小时内引流血性液体1500mL以上

  9.3.6 张力性气胸

  9.3.7 外伤性气胸,一侧肺萎陷70%以上,或者双侧肺萎陷均在50%以上

  9.3.8 外伤性脓胸,或者乳糜胸,或者胆汁胸

  9.3.9 心肌挫伤出现气急或者心绞痛,心电图和血清酶谱异常

  9.3.10 心脏微小穿透伤

  9.3.11 心瓣膜、乳头肌及腱索损伤引起心功能不全,心功能2

  9.3.12 心房间隔破裂

  9.3.13 心室间隔破裂

  9.3.14 心传导系统损伤伴严重心律失常

  9.3.15 冠状动脉损伤伴严重心律失常

  9.3.16 心包积血未造成急性心脏压塞

  9.3.17 主动脉弓分支之一支动脉破裂

  9.3.18 肺动、静脉破裂

  9.3.19 上腔静脉破裂

  9.3.20 肺破裂有手术适应证

  9.3.21 外伤性一叶肺不张

  9.3.22 外伤性肺脓肿

  9.3.23 外伤性肺假性囊肿(肺气瘤)有手术适应证

  9.3.24 食管破裂或者穿孔

  9.3.25 纵隔血肿或者气肿,有手术适应证

  9.3.26 膈肌破裂,膈疝形成

  9.3.27 外伤性支气管胸膜瘘,或者食管胸膜瘘,或者食管支气管瘘

  9.4 轻伤一级

  9.4.1 女性一侧乳房3/4缺失或者毁损,或者双侧乳房缺失或者毁损、范围相当一侧乳房的3/4

  9.4.2 一侧肋骨骨折5根以上,或者一侧肋骨骨折3根以上,另侧3根以下

  9.4.3 肋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9.4.4 胸骨粉碎性骨折

  9.4.5 锁骨骨折伴移位,并发血管、神经损伤或者血、气胸

  9.4.6 外伤性血胸,积血量800mL以上

  9.4.7 开放性气胸

  9.4.8 外伤性气胸,一侧肺萎陷50%以上,或者双侧肺萎陷均在30%以上

  9.4.9 心脏挫伤

  9.4.10 主支气管破裂

  9.4.11 肺破裂

  9.4.12 外伤性单纯性纵隔血肿,或者气肿

  9.4.13 膈肌破裂

  9.5 轻伤二级

  9.5.1 女性一侧乳房1/2缺失或者毁损,或者双侧乳房缺失或者毁损、范围相当一侧乳房的1/2

  9.5.2 一侧肋骨骨折3根以上

  9.5.3 肩胛骨不稳定骨折或者累及关节面,有手术适应证

  9.5.4 肩锁关节脱位Ⅲ度,有手术适应证

  9.5.5 外伤性气胸,一侧肺萎陷30%以上,或者双侧肺萎陷均在10%以上

  9.5.6 外伤性血胸,积血量600mL以上

  9.6 轻伤三级

  9.6.1 女性一侧乳房1/4缺失或者毁损,或者双侧乳房缺失或者毁损、范围相当一侧乳房的1/4

  9.6.2 女性一侧乳头缺失或者毁损

  9.6.3 肋间动脉破裂

  9.6.4 肋间神经断裂

  9.6.5 肋骨骨折2根以上,或者开放性肋骨骨折,或者粉碎性肋骨骨折(或者肋骨多处骨折)

  9.6.6 胸骨骨折

  9.6.7 锁骨骨折

  9.6.8 肩胛骨骨折

  9.6.9 胸锁关节脱位

  9.6.10 肩锁关节脱位

  9.6.11 外伤性皮下气肿

  9.6.12 外伤性血胸,或者气胸

  9.6.13 肺挫伤

  9.6.14 外伤性肺内血肿

  9.6.15 胸部损伤后肺部感染

  9.6.16 外伤性肺假性囊肿(肺气瘤)

  9.7 轻微伤一级

  9.7.1  女性一侧乳房1/8损伤,或者双侧乳房损伤、范围相当一侧乳房的1/8

  9.7.2  肋间静脉破裂

  9.7.3  肋骨骨折

  9.7.4  肋软骨骨折或者脱位

  9.8 轻微伤二级

  9.8.1  女性乳房(乳头)损伤

  10 腹部损伤

  10.1 重伤一级

  10.1.1 小肠缺失90%以上,肠功能完全丧失

  10.1.2 肝损伤后原位肝移植

  10.1.3 肝总管、胆总管、壶腹部损伤致肝功能损害(重度)

  10.1.4 双侧有功能肾或者孤立肾缺损,致肾功能损害(尿毒症期)用透析替代治疗

  10.1.5 双侧输尿管损伤致肾功能损害,尿毒症期

  10.1.6 腹主动脉破裂或者穿孔

  10.1.7 下腔静脉破裂

  10.2 重伤二级

  10.2.1 全胃缺失

  10.2.2 十二指肠损伤致行肠改道手术

  10.2.3 小肠缺损2/3以上(包括回盲部缺损)

  10.2.4 全结肠缺失

  10.2.5 胆管损伤致行高位胆管空肠吻合术

  10.2.6 肝外胆管损伤致胆汁外溢,引起弥漫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中度)

  10.2.7 儿童脾缺失

  10.2.8 胰腺损伤致功能丧失需胰岛素依赖,或者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或者胰液外溢致弥漫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中度)

  10.2.9 一侧肾缺失,另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10.2.10 双侧输尿管狭窄致肾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期

  10.2.11 一侧输尿管损伤致永久性输尿管腹壁造口

  10.2.12 双侧肾上腺缺损,急需药物治疗

  10.2.13 腹主动脉内膜撕裂

  10.3 重伤三级

  10.3.1 胃损伤有手术适应证

  10.3.2 十二指肠损伤有手术适应证

  10.3.3 小肠、结肠、肠系膜损伤有手术适应证

  10.3.4 外伤后肠狭窄有手术适应证

  10.3.5 肝损伤有手术适应证

  10.3.6 胆囊损伤致胆囊缺失

  10.3.7 脾缺失

  10.3.8 胰腺损伤致功能减退需药物治疗,或者胰液外溢致弥漫性腹膜炎

  10.3.9 肾损伤,尿外渗需手术治疗

  10.3.10 肾周血肿,或者肾包膜下血肿有手术适应证

  10.3.11 外伤性肾脓肿

  10.3.12 外伤后肾积水

  10.3.13 肾损伤性高血压

  10.3.14 输尿管破裂、断裂有手术适应证

  10.3.15 一侧肾上腺缺失,或者功能损害需药物治疗

  10.3.16 外伤性肾动脉瘤

  10.3.17 外伤性肾动静脉瘘

  10.3.18 腹腔重要血管损伤有手术适应证

  10.3.19 腹腔积血、腹膜后血肿有手术适应证

  10.3.20 腹部损伤致肠梗阻

  10.3.21 腹膜后脓肿、广泛性蜂窝织炎有手术适应证

  10.3.22 腹部损伤致败血症

  10.3.23 腹部损伤致肠瘘

  10.3.24 外伤后尿瘘

  10.4 轻伤一级

  10.4.1 十二指肠非全层破裂

  10.4.2 小肠、结肠损伤致肠狭窄,影响消化功能

  10.4.3 损伤致胰腺假性囊肿

  10.4.4 肾破裂,实质内深度1cm以上(尿外渗,或者无尿外渗),不需手术治疗

  10.4.5 外伤性肾周脓肿

  10.4.6 外伤性肾周围假性囊肿

  10.4.7 肾上腺损伤致功能损害

  10.5 轻伤二级

  10.5.1 胃非全层破裂

  10.5.2 十二指肠挫伤

  10.5.3 小肠、结肠非全层破裂

  10.5.4 肝包膜破裂

  10.5.5 肝实质内血肿直径2cm以上

  10.5.6 脾包膜破裂

  10.5.7 脾实质内血肿直径2cm以上

  10.5.8 胰腺损伤,胰管未受累

  10.5.9 输尿管破裂

  10.5.10 肾上腺破裂

  10.6 轻伤三级

  10.6.1 胃挫伤

  10.6.2 小肠、结肠挫伤

  10.6.3 肝挫伤,或者肝包膜下血肿

  10.6.4 肝总管、胆总管、壶腹部挫伤

  10.6.5 胆囊挫伤

  10.6.6 脾挫伤,或者脾包膜下血肿

  10.6.7 胰腺点状、片状挫伤

  10.6.8 肾挫伤,或者肾包膜下血肿

  10.6.9 肾破裂,实质内深度0.9cm以下

  10.6.10 输尿管挫伤

  10.6.11 肾上腺实质内血肿

  10.6.12 腹膜后血肿

  10.6.13 腹部开放性损伤,未伤及腹腔内部器官和未发现活动性出血

  11 骨盆部损伤

  11.1 重伤二级

  11.1.1 骨盆不稳定骨折伴移位并有2个以上空腔脏器损伤

  11.1.2 骨盆不稳定骨折伴移位并有空腔脏器损伤,两下肢相对长度相差5cm以上

  11.1.3 骨盆不稳定骨折伴移位并有空腔脏器损伤,重要血管损伤或者重要神经损伤

  11.1.4 骨盆骨折畸形愈合伴一侧下肢神经损伤,遗留该侧下肢部分肌瘫,肌力2级以下

  11.1.5 骶髂关节骨折并脱位伴腰骶丛或者腔静脉损伤,遗留下肢部分肌瘫,肌力2级以下

  11.1.6 结肠永久造口

  11.1.7 双侧输尿管狭窄致肾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期

  11.1.8 膀胱破裂或者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和盆腔、会阴广泛性尿外渗

  11.1.9 膀胱完全缺失,或者膀胱损伤致膀胱永久造口

  11.1.10 尿道广泛损伤不能修复

  11.1.11 子宫完全缺失

  11.1.12 双侧卵巢缺失

  11.1.13 阴道闭锁

  11.1.14 幼女阴道Ⅲ度撕裂伤

  11.1.15 阴茎体缺失,残留长度1cm以下

  11.1.16 双侧睾丸萎缩丧失生育能力,或者双侧睾丸缺失

  11.2 重伤三级

  11.2.1 骨盆骨折畸形愈合致两下肢相对长度相差5cm以上

  11.2.2 骨盆骨折畸形愈合伴一侧下肢血管及神经损伤

  11.2.3 髋臼不稳定骨折伴(潜在)股骨头脱位

  11.2.4 女性骨盆骨折致骨产道变形,不能通过阴道分娩

  11.2.5 直肠损伤有手术适应证

  11.2.6 肛管损伤致排便功能障碍,大便不能自控,或者严重便秘

  11.2.7 输尿管破裂、断裂有手术适应证

  11.2.8 膀胱损伤有手术适应证

  11.2.9 后尿道破裂、断裂有手术适应证

  11.2.10 子宫破裂或者穿孔有手术适应证

  11.2.11 卵巢破裂有手术适应证

  11.2.12 输卵管破裂或者穿孔有手术适应证

  11.2.13 幼女阴道Ⅱ度撕裂伤

  11.2.14 阴茎头完全缺损

  11.2.15 阴囊皮肤撕脱伤面积占阴囊皮肤面积50%以上

  11.2.16 睾丸损伤后产生自身抗体,丧失生育能力

  11.2.17 双侧附睾损伤丧失生育能力,或者双侧附睾缺失

  11.2.18 双侧输精管损伤丧失生育能力

  11.2.19 女性会阴Ⅲ度撕裂伤有手术适应证

  11.2.20 损伤引起孕妇早产、死胎、胎盘早期剥离50%以上

  11.2.21 损伤引起孕妇流产并发失血性休克,或者严重感染

  11.3 轻伤一级

  11.3.1 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或者髋臼骨折,正常行走受影响

  11.3.2 骶髂关节损伤伴髂骨骨折移位,或者伴骶骨骨折

  11.3.3 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有手术适应证

  11.3.4 直肠非全层破裂

  11.3.5 肛管全层破裂

  11.3.6 膀胱非全层破裂伴盆腔血肿

  11.3.7 输尿管狭窄

  11.3.8 前尿道破裂、断裂有手术适应证

  11.3.9 一侧卵巢缺失,或者萎缩

  11.3.10 阴道狭窄(不能通过两横指)

  11.3.11 阴茎头缺损,残留长度1cm以下

  11.3.12 阴囊皮肤撕脱伤面积占阴囊皮肤面积30%以上

  11.3.13 一侧睾丸缺失,或者萎缩

  11.3.14 一侧附睾缺失,或者萎缩

  11.3.15 一侧输精管缺损不能修复

  11.4 轻伤二级

  11.4.1 骨盆环断裂,行走不受影响

  11.4.2 髋关节脱位

  11.4.3 肛管非全层破裂

  11.4.4 膀胱非全层破裂

  11.4.5 尿道全层破裂,或者尿道广泛挫伤

  11.4.6 子宫非全层破裂

  11.4.7 子宫颈撕裂有手术适应证

  11.4.8 卵巢破裂

  11.4.9 阴道Ⅲ度撕裂伤

  11.4.10 幼女阴道Ⅰ度撕裂伤

  11.4.11 阴道挫伤,血肿形成,有手术适应证

  11.4.12 阴茎头缺损

  11.4.13 阴囊全层破裂或者穿孔

  11.4.14 阴囊皮肤撕脱伤面积占阴囊皮肤面积20%以上

  11.4.15 睾丸脱位、扭转,或者破裂

  11.4.16 附睾破裂

  11.4.17 女性会阴Ⅱ度撕裂伤

  11.4.18 损伤引起孕妇胎盘早期剥离

  11.5 轻伤三级

  11.5.1 骨盆单纯性线形骨折(单纯髂骨骨折或者耻骨、坐骨枝骨折)

  11.5.2 直肠挫伤

  11.5.3 肛管挫伤

  11.5.4 输尿管挫伤、破裂

  11.5.5 膀胱壁挫伤

  11.5.6 尿道挫伤

  11.5.7 尿道非全层破裂

  11.5.8 子宫挫伤

  11.5.9 卵巢挫伤

  11.5.10 输卵管挫伤、破裂

  11.5.11 阴道挫伤,或者Ⅱ度撕裂伤

  11.5.12 阴茎撕脱伤

  11.5.13 阴茎创,创口长度1cm以上

  11.5.14 阴囊创,创口累计长度2cm以上

  11.5.15 阴囊积血2周内未完全吸收

  11.5.16 睾丸血肿

  11.5.17 女性外生殖器血肿10cm2以上

  11.5.18 女性外生殖器创,创口累计长度2cm以上

  11.5.19 女性会阴Ⅰ度撕裂伤

  11.5.20 损伤引起孕妇难免流产

  11.6 轻微伤一级

  11.6.1 阴茎挫伤

  11.6.2 阴茎创,创口长度0.5cm以上

  11.6.3 阴囊创,创口长度1cm以上

  11.6.4 女性外生殖器挫伤

  11.6.5 损伤引起孕妇先兆流产

  11.7 轻微伤二级

  11.7.1 阴茎创

  11.7.2 阴囊皮肤挫伤

  11.7.3 阴囊创

11.7.4 女性外生殖器创

 12 脊柱四肢损伤

  12.1 重伤一级

  12.1.1 三肢以上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

  12.1.2 四肢肩、肘、腕、髋或者膝关节中有4个以上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12.1.3 颈椎骨折、脱位伴高位截瘫肌力2级以下,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

  12.2 重伤二级

  12.2.1 一肢以上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

  12.2.2 双手手指缺失(或者功能丧失),累计丧失上肢功能的95%以上

  12.2.3 一手手指完全缺失及腕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12.2.4 四肢肩、肘、腕、髋或者膝关节中有2个以上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12.2.5 双足足弓结构完全破坏,形成足畸形,正常行走困难

  12.2.6 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肌力4级以下,排便或者排尿功能障碍

  12.2.7 脊柱骨折或者脱位,遗留颈部或者胸腰部活动功能完全丧失

  12.3 重伤三级

  12.3.1 一手或者双手手指缺失(或者功能丧失),累计丧失一手功能的40%以上

  12.3.2 一足大部分缺失(仅残留跟骨及大部分距骨),或者一足足跟缺失50%以上

  12.3.3 双足足趾完全缺失

  12.3.4 上肢损伤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

  12.3.5 上肢损伤遗留上肢功能丧失36%以上

  12.3.6 下肢损伤遗留下肢功能丧失54%以上

  12.3.7 肱骨骨折畸形愈合(成角300以上、旋转200以上、缩短7cm以上)

  12.3.8 腕骨骨折、脱位,并发骨坏死、创伤性关节炎需关节置换或者关节融合术

  12.3.9 下肢损伤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

  12.3.10 股骨颈骨折骨不连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需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或者关节融合术

  12.3.11 股骨髁或者胫骨平台骨折移位,继发创伤性关节炎需关节置换或者关节融合术

  12.3.12 股骨骨折畸形愈合(成角300以上、旋转300以上、缩短5cm以上)

  12.3.13 胫腓骨骨折畸形愈合(成角300以上、旋转300以上、缩短5cm以上)

  12.3.14 四肢长干骨骨折并发假关节

  12.3.15 四肢骨、关节损伤并发骨、关节感染,窦道形成

  12.3.16 膝关节三联征(膝内侧侧副韧带撕裂,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破裂)造成不稳定,继发创伤性关节炎

  12.3.17 一足足弓结构完全破坏,或者双足足弓结构破坏均在2/3以上

  12.3.18 颈椎或者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并脱位,伴脊髓、神经根损伤,须手术治疗

  12.3.19 胸腰椎骨折遗留排便、排尿功能障碍

  12.3.20 脊柱骨折或者脱位,遗留颈部或者胸腰部活动功能丧失75%以上

  12.4 轻伤一级

  12.4.1 一手或者双手手指缺失(或者功能丧失),累计丧失一手功能的27%以上

  12.4.2 一足足趾全部缺失

  12.4.3 一足或者双足足趾2趾(含趾)及其相连的跖骨缺失

  12.4.4 上肢损伤遗留上肢功能丧失24%以上

  12.4.5 下肢损伤遗留下肢功能丧失36%以上

  12.4.6 肱骨骨折畸形愈合(成角150以上、旋转100以上、缩短4cm以上)

  12.4.7 股骨颈骨折(未见股骨头坏死),已行股骨头置换或者全髋关节置换或者关节融合术

  12.4.8 股骨骨折畸形愈合(成角150以上、旋转150以上、缩短3cm以上)

  12.4.9 胫腓骨骨折畸形愈合(成角150以上、旋转150以上、缩短3cm以上)

  12.4.10 跟骨粉碎性骨折经手术治疗,遗留平足畸形

  12.4.11 跟骨和距骨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或者缺血性坏死

  12.4.12 一足足弓结构破坏2/3以上

  12.4.13 单一长干骨不稳定骨折有手术适应证

  12.4.14 肘关节脱位、侧副韧带撕裂有手术适应证

  12.4.15 脊柱不稳定骨折有手术适应证

  12.4.16 脊柱骨折伴脊神经根损伤

  12.4.17 下腰椎或者骶椎骨折伴马尾神经损伤

  12.4.18 脊柱骨折或者脱位,遗留颈部或者胸腰部活动功能丧失50%以上

  12.5 轻伤二级

  12.5.1 一手或者双手手指缺失(或者功能丧失),累计丧失一手功能的15%以上

  12.5.2 一趾缺失

  12.5.3 一足或者双足足趾3趾(不含趾)及其相连的跖骨缺失

  12.5.4 上肢损伤遗留上肢功能丧失13%以上

  12.5.5 下肢损伤遗留下肢功能丧失20%以上

  12.5.6 手舟骨骨折继发缺血性坏死

  12.5.7 月骨脱位继发无菌性坏死

  12.5.8 掌骨骨折4根以上,或者掌骨骨折3根和指骨骨折3节以上

  12.5.9 指骨骨折4节以上(不含第25指远节)

  12.5.10 股骨骨折有手术适应证

  12.5.11 髌骨骨折有手术适应证

  12.5.12 胫腓骨骨折有手术适应证

  12.5.13 跟骨和距骨骨折

  12.5.14 跖骨骨折4根以上

  12.5.15 跖骨骨折3根和趾骨骨折4节以上

  12.5.16 一足足弓结构破坏1/3以上

  12.5.17 骨骺骨折有手术适应证

  12.5.18 四肢长干骨粉碎性骨折

  12.5.19 四肢长干骨骨折伴畸形愈合

  12.5.20 膝关节半月板破裂经手术治疗

  12.5.21 跟腱断裂有手术适应证

  12.5.22 踝关节韧带损伤有手术适应证

  12.5.23 脊柱多节段椎体稳定性压缩性骨折

  12.5.24 脊柱骨折或者脱位,遗留颈部或者胸腰部活动功能丧失25%以上

  12.6 轻伤三级

  12.6.1 一手或者双手手指缺失(或者功能丧失),累计丧失一手功能的3%以上

  12.6.2 一足或者双足足趾缺失2节以上(不含趾)

  12.6.3 上肢损伤遗留上肢功能丧失3%以上

  12.6.4 下肢损伤遗留下肢功能丧失5%以上

  12.6.5 手舟骨骨折

  12.6.6 掌骨骨折2根以上

  12.6.7 指骨(不含第25指远节)骨折2节以上

  12.6.8 髌骨骨折

  12.6.9 跟骨骨折

  12.6.10 距骨骨折

  12.6.11 跖骨骨折2根以上

  12.6.12 一足或者双足趾骨骨折4节以上

  12.6.13 踝关节骨折

  12.6.14 跖跗关节骨折脱位

  12.6.15 撕脱骨折(例如髂前上棘、跟骨结节)有手术适应证

  12.6.16 四肢长干骨骨折

  12.6.17 四肢大关节脱位

  12.6.18 月骨脱位

  12.6.19 指间关节脱位伴韧带损伤有手术适应证

  12.6.20 示、中、环指远节指间关节垂状畸形,有手术适应证

  12.6.21 半月板损伤

  12.6.22 跟腱断裂

  12.6.23 大关节韧带撕裂有手术适应证

  12.6.24 脊柱骨折或者脱位(尾椎除外)

  12.7 轻微伤一级

  12.7.1 指甲脱落

  12.7.2 四肢损伤遗留大关节(肩、肘、腕、髋、膝或者踝)之一功能受限

  12.7.3 腕骨骨折(手舟骨除外)

  12.7.4 掌骨骨折

  12.7.5 指骨骨折

  12.7.6 跗骨骨折(距骨、跟骨除外)

  12.7.7 跖骨骨折

  12.7.8 趾骨骨折

  12.7.9 四肢长干骨、手骨、足骨撕脱骨折,不需手术治疗

  12.7.10 掌指关节脱位或者指间关节脱位

  12.7.11 跖趾关节脱位,或者趾间关节脱位

  12.7.12 手部肌腱损伤

  12.7.13 足部肌腱损伤

  12.7.14 指或者趾神经损伤

  12.7.15 尾椎骨折

  12.7.16 脊柱韧带损伤

  12.8 轻微伤二级

  12.8.1 手指软组织缺失

  12.8.2 足趾软组织缺失

  12.8.3 趾甲脱落

  12.8.4 指间关节韧带损伤

  12.8.5 趾间关节韧带损伤

  13 体表(皮肤和皮下组织)损伤(不包括头、面、颈、会阴部)

  13.1 重伤二级

  13.1.1 双手、双足或者一手一足套状撕脱伤

  13.2 重伤三级

  13.2.1 挫伤面积占体表面积30%以上

  13.2.2 手或者足套状撕脱伤

  13.2.3 外伤性胸、腹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缺损,不能用原位组织手术修复的

  13.3 轻伤一级

  13.3.1 挫伤面积占体表面积21%以上

  13.3.2 体表创,创口累计长度45cm以上

  13.3.3 撕脱伤面积100 cm2以上

  13.3.4 外伤性胸、腹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缺损,能用原位组织手术修复的

  13.4 轻伤二级

  13.4.1 挫伤面积占体表面积13%以上

  13.4.2 体表创,创口累计长度30cm以上

  13.4.3 撕脱伤面积75 cm2以上

  13.5 轻伤三级

  13.5.1 挫伤面积占体表面积5%以上

  13.5.2 体表创,单个创口长度10cm以上、多个创口累计长度15cm以上

  13.5.3 肢体表面创口长度1 cm以上的贯通创(盲管创),单个创道长度6 cm以上、多个创道累计长度9cm以上

  13.5.4 撕脱伤面积50cm2以上

  13.5.5 外伤性皮肤缺损面积25cm2以上,或者外伤性皮肤缺损须植皮的

  13.6 轻微伤一级

  13.6.1 擦伤面积占体表面积5%以上

  13.6.2 挫伤面积占体表面积2%以上

  13.6.3 体表创,单个创口长度7cm以上、多个创口累计长度10cm以上

  13.6.4 肢体贯通创

  13.6.5 撕脱伤

  13.7 轻微伤二级

  13.7.1 擦伤面积20cm2以上

  13.7.2 挫伤面积10cm2以上

  13.7.3 体表创,单个创口长度1cm以上、多个创口累计长度1.5cm以上

  13.7.4 刺(盲管)创

  14 其他损伤

  14.1 重伤一级

  14.1.1 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80%以上(Ⅰ度烧伤面积不计算在内),或者Ⅲ度烧伤面积在50%以上

  14.1.2 体温过低(冻僵)(重度)

  14.1.3 电击伤(Ⅲ度)

  14.1.4 溺水(重度)

  14.1.5 挤压综合征(Ⅲ级)

  14.1.6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

  14.1.7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休克(垂危)

  14.1.8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脑水肿,脑疝形成,极重度危及生命

  14.1.9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持续性昏迷伴去皮质状态,日常生活完全依赖,排便、排尿功能障碍,持续6个月

  14.1.10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心功能不全,心功能4

  14.1.11 各种致伤因素作用,遗留呼吸功能损害,严重度呼吸困难

  14.1.12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肝功能损害(重度)

  14.1.13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肾功能损害,尿毒症期

  14.1.14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Ⅱ型)

  14.1.15 精神活性物质,或者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社会功能损害(极重度),持续6个月

  14.2 重伤二级

  14.2.1 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50%以上(Ⅰ度烧伤面积不计算在内),或者Ⅲ度烧伤面积在20%以上

  14.2.2 挤压综合征(Ⅱ级)

  14.2.3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度)

  14.2.4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休克(重度)

  14.2.5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脑水肿,脑疝形成,重度危及生命

  14.2.6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脑功能损害,昏迷24小时以上伴神经功能异常

  14.2.7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心功能不全,心功能3

  14.2.8 各种致伤因素作用,遗留呼吸功能损害,重度呼吸困难

  14.2.9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肾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期

  14.2.10 损伤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完全型)

  14.2.11 精神活性物质,或者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社会功能损害(重度),持续6个月

  14.2.12 移植的重要器官损伤,功能严重障碍,须重新移植

  14.3 重伤三级

  14.3.1 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30%以上(Ⅰ度烧伤面积不计算在内),或者Ⅲ度烧伤面积10%以上

  14.3.2 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30%以下(Ⅰ度烧伤面积不计算在内),但伴休克、吸入有毒气体中毒、严重呼吸道烧伤或者其他类似情形的

  14.3.3 体温过低(冻僵)(中度)

  14.3.4 冻伤(Ⅳ度)(致组织、器官结构严重损害或者功能严重障碍的,参照本标准有关条文)

  14.3.5 电击伤(Ⅱ度)

  14.3.6 溺水(中度)

  14.3.7 挤压综合征(Ⅰ级)

  14.3.8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轻度)

  14.3.9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休克(中度)

  14.3.10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脑功能损害,昏迷30分钟以上伴神经功能异常

  14.3.11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脑水肿,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和阳性体征

  14.3.12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心功能不全,心功能2

  14.3.13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出现窒息征象伴有并发症或者后遗功能障碍

  14.3.14 各种致伤因素作用,遗留呼吸功能损害,中度呼吸困难

  14.3.15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肝功能损害(中度)

  14.3.16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肾功能损害,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14.3.17 阴茎器质性勃起功能重度障碍

  14.3.18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免疫系统功能损害(致组织、器官结构严重损害或者功能严重障碍的,参照本标准有关条文)

  14.3.19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4.3.20 损伤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不完全型)

  14.3.21 脑、心、肺器官内异物存留

  14.3.22 精神活性物质,或者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社会功能损害(中度),持续6个月

  14.3.23 移植的重要器官损伤,功能严重障碍

  14.3.24 人工心脏起搏器损坏须手术更换

  14.3.25 人工心脏瓣膜损坏须手术治疗

  14.3.26 各种假体损坏危及生命,须急救治疗

  14.4 轻伤一级

  14.4.1 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20%以上(Ⅰ度烧伤面积不计算在内),或者Ⅲ度烧伤面积6%以上

  14.4.2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脑功能损害,昏迷15分钟以上伴神经功能异常

  14.4.3 阴茎器质性勃起功能中度障碍;

  14.4.4 肝、肾等器官内异物存留

  14.4.5 精神活性物质,或者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社会功能损害(轻度),持续6个月

  14.5 轻伤二级

  14.5.1 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11%以上(Ⅰ度烧伤面积不计算在内),或者Ⅲ度烧伤面积2%以上

  14.5.2 体温过低(冻僵)(轻度)

  14.5.3 各种致伤因素作用,遗留呼吸功能损害,轻度呼吸困难

  14.5.4 阴茎器质性勃起功能轻度障碍;

  14.5.5 眼内异物存留

  14.5.6 反应性精神病,病前人格健全,精神因素强烈,表现为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损害(重度),持续6个月

  14.5.7 人工脑室引流管损坏,须手术治疗

  14.5.8 人工心脏起搏器损坏

  14.5.9 人工心脏瓣膜损坏

  14.5.10 人工喉损坏,须手术复原

  14.5.11 乳房假体损坏,须手术复原

  14.5.12 人工关节损坏,须手术更换

  14.6 轻伤三级

  14.6.1 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5%以上(Ⅰ度烧伤面积不计算在内),或者Ⅲ度烧伤面积0.1%以上

  14.6.2 呼吸道烧伤

  14.6.3 冻伤(Ⅲ度)(致组织、器官结构损害或者功能障碍的,参照本标准有关条文)

  14.6.4 电击伤(Ⅰ度)

  14.6.5 溺水(轻度)

  14.6.6 损伤引起休克(轻度)

  14.6.7 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出现窒息征象

  14.6.8 损伤引起肝功能损害(轻度)

  14.6.9 损伤引起肾功能损害,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14.6.10 各种致伤因素引起免疫系统功能损害(致组织、器官结构损害或者功能障碍的,参照本标准有关条文)

  14.6.11 面部异物存留

  14.6.12 眶内异物存留

  14.6.13 鼻窦异物存留

  14.6.14 深部组织内异物存留

  14.6.15 精神活性物质,或者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社会功能受损,持续6个月

  14.6.16 移植的重要器官损伤,影响功能

  14.6.17 颅骨修补材料损坏,须手术更换

  14.6.18 人工晶体损坏,须手术更换

  14.6.19 义眼座损坏,须手术更换

  14.6.20 固定义齿缺损3枚以上

  14.6.21 阴茎假体损坏,须手术复原

  14.6.22 骨折内固定损坏,须手术治疗

  14.6.23 各种假体损坏,须手术治疗(复原)

  14.7 轻微伤一级

  14.7.1 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2%以上(Ⅰ度烧伤面积不计算在内),或者Ⅰ度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4%以上,或者Ⅲ度烧伤

  14.7.2 冻伤(Ⅱ度)

  14.7.3 外伤后血尿

  14.7.4 强烈精神创伤诱发癔症性精神障碍或者躯体障碍,持续3个月

  14.7.5 乳房假体损坏

  14.7.6 人工关节损坏

  14.7.7 骨折内固定损坏

  14.8 轻微伤二级

  14.8.1 深Ⅱ度烧伤,或者浅Ⅱ度烧伤面积4cm2以上,或者Ⅰ度烧伤面积20cm2以上

  14.8.2 冻伤(Ⅰ度)

  14.8.3 强烈精神创伤诱发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重性精神障碍首次发作

  14.8.4 颅骨修补材料损坏

  14.8.5 义眼损坏

  14.8.6 固定义齿缺损1枚以上

  14.8.7 义肢损坏

  14.8.8 阴茎假体损坏

  15 附则

  15.1 本标准未作具体规定的损伤,可以遵循损伤程度等级划分原则,比照本标准相近条文作出相应损伤程度评定。

  15.2 对于2个以上部位同时遭受同一致伤因素所致体表损伤可以累计,比照相关部位数值规定高的条款做出评定。

  15.3 在规定的损伤程度评定时机后进行重新鉴定(或者复核鉴定)的,应当以在规定的损伤程度评定时机内确证的原始伤情和客观检验情况作为主要鉴定依据。

  15.4 本标准规定的各种创口长度因故不能确证的,可以在损伤23个月后该创形成的瘢痕长度推算新鲜创口长度。

  15.5 本标准规定的各种器官、四肢完全离体,经手术治疗(再植、再造手术等)成功的,应当视作该器官、四肢缺损(缺失)。

  15.6 本标准所指儿童为14周岁以下者。

  15.7 本标准所列各种数据,成人按100%计算,儿童(710岁)按60%计算、(1114岁)按80%计算,婴幼儿(06岁)按50%计算。

  15.8 本标准所定各种数据冠有“以上”、“以下”或者“以内”的均含本数。

  15.9 本标准自2004年 月 日起施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关于发布《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公告
2018新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伤残等级)-大家咨询最多的第10级标准
【办案必备】刑事犯罪中重伤(一级、二级)、轻伤(一级、二级)、轻微伤标准大全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2015年)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