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向突然变了,外媒已经察觉到,中国双11释放了三个强烈信号!第一
风向突然变了,外媒已经察觉到,中国双11释放了三个强烈信号!

第一,冷清不等于不消费,中国内需消费潜力不容小觑。此前,不少外媒认为我们双11“冷冷清清”,难道是大家都不消费了?现在,结果出来了,不管是天猫还是京东唯品会都迎来了大幅增长,用户规模、成交、单量全部实现增长。

这让外媒有点尴尬,看似冷清的背后,消费却如此火热。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冷清并不是说消费冷清,而是各大平台减少了声量、简化了规则和玩法,明显没有往年的氛围浓烈。而正因如此,也正好顺应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所以,今年双11的一大变化是,很多人都是“悄悄”消费,他不说,但并不代表没有消费。

第二,既追求品质又追求性价比,新的消费趋势出现了。今年双11,你会发现有两个很明显的消费趋势。一个是,纯粹数字上的低价不被认可了,超70%的年轻人开始认为,低价是建立在好货好服务基础上的性价比。

所以你看,今年不管是天猫、京东,他们既能保证是品牌又能保证价格有优势的,都首先迎来了增长。就连线下,现在也讲究折扣。尤其是专门搞品牌折扣的唯品会,男装女装全部增长两位数,还有各地的奥莱开始排队,这个现象就更加明显。这说明,一种新的消费趋势出现了,年轻人开始既追求品质又追求性价比。

第三,国货崛起,进口一定比国产好的时代宣告结束了。往年双11,率先传来好消息的都是进口,很多人也认为在双11应该趁机优先考虑进口。但今年变了,国货成为了主场。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各大平台上,国货的增速和占比,都整体远超进口。曾经,很多人认为进口就一定比国产好,认为进口更有面子,现在大家意识到,用国产反而更加自信。

今天,看到很多外媒都酸了,有的感叹,原来双11的“冷清”,只是大家不说了,真实情况是,大家依然在消费,而且比往年还要厉害,只不过变得更加理性务实了。也有的感叹,双11不再是进口的舞台,国产重回了主场。

所以,今年的双11,冷清的并不是消费,而是曾经的喧嚣浮躁冷了下来,曾经的大手大脚消失了,曾经对进口的盲目崇拜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低调务实、追求品质性价比、主动拥抱国产,是一场消费回流和自信的回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年双11风向变了,昨晚,和一个消费行业的朋友聊双11变化
很多人都忽视了,中国正迎来新一轮爆发,西方却察觉到了!
放开之后,国内做生意的逻辑开始变了 昨晚,和一个电商行业的朋友聊
内资品牌新的一年,将迎再次上升期
国货“出海”拿下8成订单
国产消费品牌的春天|卓见·线上沙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