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法公开应完整彻底触及决策过程

  司法关注

  □法制网记者 周斌

  11月19日15时30分,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法庭内的一举一动,该院广场上的群众通过LED屏上的同步直播尽收眼底。

  “这是自今年1月15日以来我院直播的第172个庭审。”江北法院院长周兴宥说。据了解,目前,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全国多地法院推进审判公开的一项重要举措。

  几天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要继续"推进审判公开,录制并保留全程庭审资料;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家法官学院原教学部主任毕玉谦19日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司法公开是保障司法公正、体现社会正义、提升司法权威的前提和基础,以此为突破口与切入点,有助于司法改革深入推进,取得实效。

  司法内容全方位公开

  决定提出,要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实际上,裁判文书公开近几年一直是各地法院推动司法公开的重要内容。

  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周冬冬介绍说,近些年,苏州法院上网裁判文书数量、比例均持续提高,截至今年8月底,共上网23453篇,居江苏省首位。

  "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我们强化审核把关,确保上网文书的质量。"周冬冬说,为方便当事人及时了解法律条文具体内容,增强对裁判理由和裁判结果的认同度,该院逐步开展了裁判文书附录法律条文工作。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院制定了生效裁判文书上网规则,2011年至今共有21794篇裁判文书上网,生效判决书上网率达86.11%。该院院长陈立斌说,上海一中院严格落实判后答疑工作,当事人对法律文书存在疑问的,由院、庭领导以及主审法官进行判后答疑,化解当事人疑惑。

  "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是决定强调的内容。毕玉谦表示,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仅仅解决了数量问题,增强其说理性解决的是质量问题,后者难度更大,应深化改革,实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裁判文书公开,只是法院推进司法公开的一个缩影。为推进司法公开,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发布《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等多个文件,各地法院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将司法公开内容从审判公开延伸到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等各个方面。

  执行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执行信息不公开、不透明被广为诟病。为推动执行公开,上海一中院成立执行事务中心,接受群众咨询、投诉,同时推动执行程序、进程、后续等执行全方位公开。

  "我院要求在执行裁判文书中详述执行过程、执行措施、裁决理由及复议权利,当事人还可申请查阅或复印执行卷宗。"陈立斌表示,对重大疑难的执行异议案件,该院采取公开听证方式。

  司法鉴定机构的选择也是一大难题,极易引起当事人质疑,不认可其公信力。苏州中院用公开破解难题,采取集中摇号方式选定司法鉴定机构,积极推进鉴定人员出庭作证,到今年8,月鉴定人出庭达到16人次。

  司法内容从"有选择"的部分公开到全方位公开,让当事人和群众更加了解司法活动,理解司法工作,维护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升了司法权威。

  创新载体全社会公开

  上海一中院近日网上图文直播了一起工伤认定上诉案,这已是该院自2011年以来第220次网上直播庭审。

  "庭审直播不仅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公众对案件审判不公的疑虑,提升司法公信力。"周兴宥深有感触地说。

  据介绍,为促进社会各界更好地监督司法活动,各地法院在推动司法工作向当事人公开的同时,也进一步向全社会公开。

  周冬冬表示,苏州中院不断扩展公开方式、创新公开载体,司法活动逐步由过去的单向性发布向互动式交流发展,公开范围持续扩大。

  他举例说,苏州中院于2012年12月开通了政务微博,至今已发布微博1300余条,网友互动活跃。同时,积极构建苏州法院微博群,目前已有5家基层法院微博进驻。

  早在2009 年8 月,上海一中院在官网的"在线诉讼服务平台"开通"院长在线",开启了法院院长定期在线接待网友的先河,通过"键对键"的直接交流践行司法公开和司法为民。

  借助科技手段的同时,各地法院还不忘采取走上街头、进驻村居的方式走出去,通过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座谈会等形式请进来,宣传司法活动,揭开法院"神秘"面纱。

  对于各地法院将司法公开从当事人扩展为全社会的做法,毕玉谦表示认同,但提醒说,目前法院推司法公开有"偏重广义上的司法公开的倾向"。

  "司法公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对社会公开,狭义为对诉讼当事人公开。相比社会公众,诉讼当事人为司法公开直接利害关系人,感受截然不同。"毕玉谦说,他认为,今后司法公开应当以对诉讼当事人的司法公开为重点。

  除进一步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之外,毕玉谦认为对诉讼当事人的司法公开还应包括实行判后答疑制度,对那些案情简单的案件尽量当庭判决并逐步提高当庭判决的比率。

  "当庭判决在某种程度上可有效防止外来干预、减少和避免暗箱操作发生的机率,有助于展示司法过程的公开、透明。"毕玉谦说。

  推进司法实质性公开

  决定强调司法改革和审判公开,为法院今后推进司法公开设置了一个命题作文。

  "如何深化司法公开,我们准备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周冬冬说,司法公开应围绕社会公众的需要来展开;一个可以明确的方向是,在坚持审判程序全面公开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审判活动的实质公开。

  2010年10月,上海一中院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20条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司法公开全方位落实一百则》,赢得各方好评。陈立斌坦言,这一规定部分内容已落后司法实践,一中院将着手修订,在制度上保障司法公开长效落实。

  "今后,我院将进一步提升刑事远程审判案件数量,探索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模式,妥善选择判决宣告方式以进一步提升当庭宣判率。"陈立斌说,一中院还将根据时代特点和公众的要求,妥善运用案例公开、研讨交流等新方法,积极把握网站、微博等新阵地,多方面引导公众了解司法工作、信任司法工作。

  在毕玉谦看来,审判结果的公开只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公开,司法过程的公开才是实质意义上的公开,而司法决策过程的公开则是司法过程公开的最核心领域。

  他说,目前,我国审判权的行使在许多特定情形下为审理权与裁判权二元制结构,即全程参与审理的法官没有最终的裁判权,而实际享有裁判权的审判委员会成员、审判长联席会议成员、主管院长、庭长等,则没有实际参与审理过程的经历。司法的决策过程已演变为行政的决策过程。

  要推进司法决策过程的公开,实现司法公开的完整性和彻底性,毕玉谦建议,通过改革实现由法院独立审判制向法官独立审判制的过渡与转型;这需要在深化司法公开的同时,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法制网北京11月19日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转
裁判文书要不要公开少数意见
图说中国法院的司法公开
北京一中院政府信息公开十年走过的路
全国法院比拼司法透明度宁波中院拿下第一
上海三中院《行政诉讼释明规则》及《简易程序审理规则》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