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中“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区别

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案件属于多发性案件,由于两罪间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许多相似处,尤其是在寻衅滋事行为中“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致人轻伤”的情况下,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都侵犯了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客观方面都有伤害的行为,主观上都有伤害的故意,因此,两罪的犯罪构成存在着重叠现象,不易区分。由于缺乏明确的司法解释,操作标准模糊,如何区分寻衅滋事罪和故意伤害罪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立足于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对如何把握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行为中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不同进行以下分析:

一.从侵犯客体上看,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而寻衅滋事行为中“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不但侵犯了他人的身体健康权,而且侵犯了社会公共秩序。

二.从主观方面看,故意伤害罪是希望或者放任造成伤害后果的发生;而寻衅滋事罪主观上除了逞强、显威风、寻求精神刺激外,也有伤害他人的故意。二者的区分要点在于犯罪动机与目的,寻衅滋事罪通常是通过逞强斗狠、耍威风、取乐等行为来破坏社会秩序,寻求精神刺激,以满足自己藐视社会、逞强称霸的心理;故意伤害的犯罪动机比较复杂,但其目的性较强,就是以伤害对方的身体健康为目的。

三.从客观方面看,故意伤害罪客观方面实施了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而寻衅滋事罪也实施了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殴打是否属于“随意”,应依据客观行为来判断,“随意”是需要价值判断的表述,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作出的判断可能是不同的。笔者认为从犯罪起因,犯罪对象,犯罪场所,犯罪结果四个行为特征综合作出判断以区分二者的不同:

1.犯罪起因不同:寻衅滋事是“无事生非”,而故意伤害往往是“事出有因”。寻衅滋事罪区别于故意伤害罪的行为特征主要是随意殴打他人。随意,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随心所欲,但具体到寻衅滋事罪的认定上就应该有一些可操作性的标准。在刑法实务上一般将随意行为分为两类:(一)无端滋事型。就是行为人毫无来由地惹事生非、打人毁物、寻衅闹事;(二)小题大做型。就是被侵害者此前的举动根本不至于引起普通人那么强烈的反应,殴打他人明显超出相互间的矛盾,为社会公众所不能容忍,对社会基本规则造成严重破坏。如何认定随意,如何把握社会公众的一般评价,可以参照“双重置换规则”:一方面,把行为人置换为另一个社会正常人,看其是否会实施殴打行为,如果不是,则可判断是行为人出于耍威风等流氓动机随意殴打他人;另一方面,把被害人置换为另一个社会正常人,在同样的情况下行为人是否会实施同样的侵害,如果行为人仍然会殴打,则是随意。

2.犯罪对象不同:寻衅滋事一般不是损害特定的个人,而是出于寻求精神刺激的动机随意选择侵害对象;而故意伤害往往是刻意选择侵害对象。这里的“特定”与“不特定”究竟如何区分呢?在行为人实施寻衅滋事行为时所针对的肯定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人或物,为什么说此时的对象就是“不特定”的呢?主要是指寻衅滋事的行为对象是可以被置换的或被替代的。例如,甲出于报复而殴打了乙,乙是出于和甲有私仇才被殴打,其他人与甲间没有私仇,甲不可能殴打其他人,这时说甲的行为对象是“特定”的。甲出于流氓动机随意殴打了乙,乙是由于不巧正好从甲身旁路过就被殴打,甲也有可能殴打其他人,即乙是可被置换的。这时甲的行为对象是“不特定”的。

3.犯罪场所不同:寻衅滋事行为人一般不注意场合、不注意影响、无所顾忌,在公共场所进行殴打,希望知道的人越多越好,以满足其虚荣心,树其“霸主”形象。故意伤害的行为人,以伤害到被害人为目的,既有在公开的场所伤害他人、也有在较为秘密的场所伤害他人。

4.犯罪结果不同:殴打他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一般分为三种情况:重伤或死亡、轻伤、轻微伤。寻衅滋事造成重伤或死亡的情况下,行为人的行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侵犯程度远远超过了对公共秩序的侵犯,因此行为人的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就由公共秩序转化为公民的人身权,行为人的寻衅滋事行为也就转化成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形成共识,即认为该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危害后果为轻伤、轻微伤的情况下,寻衅滋事罪通常要求“情节恶劣或严重”,在随意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中一般是“多人多次”,不仅仅需要被害人损伤程度达到“轻伤以上后果”。故意伤害罪起码要轻伤以上才构成,损伤程度为轻微伤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辛集市人民检察院 田军安 崔群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衅滋事罪的十五条裁判规则
寻衅滋事罪司法观点集成24例
【刑事法治•寻衅滋事罪罪】寻衅滋事罪的十五条裁判规则(下)
寻衅滋事罪的裁判规则
华师女生昆明旅游遭殴打,当事人发声还原事情经过
村支书清明节阻止上山烧纸起冲突,致人轻伤为何却获法定不起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