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技技术
科技技术

1.我国科研动态

a)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10日宣布,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顺利结束2012年度物理实验,并创下两项世界纪录。在长达四个多月的本轮实验期间,科学家们创造了两项托克马克运行的世界纪录:获得超过400秒的两千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这分别是国际上最长时间的高温偏滤器等离子体放电、最长时间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中国在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研究方面走在国际前列。

b)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高克林研究员领导的囚禁离子研究组,经过10年努力,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基于单个囚禁钙离子的“光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

c) 从刚刚在国防科技大学结束的“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上传出消息,我国已启动设计研制新一代地理计算平台,并计划于2013年前应用于科学研究,于2020年前服务国计民生。他举例说,在这一技术和平台支撑下,网络电子地图等应用将基于强大的后台计算,呈现出更加丰富翔实的地物信息,直至实时复制出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人们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连接到地理计算中心,随时随地规划出行线路,查询周边信息;政府和社会服务部门也将更好地获取交通诱导、应急救援、环境治理、市政规划等方面的决策支持。

d)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旭研究组有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BFGF13B)调控大脑与智力发育的新发现,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上。该成果揭示了FGF13基因与X-连锁智力障碍的密切相关性,对理解研究大脑发育调控机制和儿童智力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e) Genes & Development杂志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迎芳实验室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王晓晨实验室的合作研究成果——Structural Study of TTR-52 Reveals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s of a Bridging Molecule in Apoptotic Cell Engulfment。该工作通过结构和功能研究,揭示了在秀丽线虫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中,桥联分子TTR-52介导吞噬细胞识别凋亡细胞的作用机制。该研究不仅揭示了线虫细胞凋亡中TTR-52介导吞噬细胞识别凋亡细胞的作用机制,而且对了解其他高等生物中桥连分子介导的凋亡细胞吞噬机制也有一定指导作用。

f)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光物理实验室李玉同、上海交通大学张杰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团队在上海高功率激光联合实验室神光II实验平台上,利用激光等离子体实验构造了相似的磁重联结构,来研究重联过程中EDRs的特征。实验同时发现了磁重联区中心与两侧边缘一共三个EDRs,其中中心EDR的出现时间要略晚于两侧EDRs,但其速度明显要高得多。这一发现揭示了磁重联过程新的特征,为地磁重联观测的解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是在这个实验中,研究团队还捕捉到了激光等离子体重联区产生的一个运动的“磁岛”,以及其运动导致的二阶电流层及明亮的尖状结构。这个发现对人们理解太阳冕区物质抛射以及耀斑过程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进一步表明,有别于天文物理研究中被动性较强的观测,实验室天体物理实验使得人们可以在条件参数可控的情形下,重复地、全过程地研究一些与天体相关的物理现象。

g)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正茂昨日透露,中国移动将启动TD-LTE(4G标准之一)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并建设超过2万个TD-LTE基站。同时他表示,年内就会有4G手机进入市场。TD-LTE是国产3G技术TD-SCDMA的演进技术,目前已经被国际电信联盟确立为国际4G标准之一。

2.生命科学发展简讯

a) 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资助支持的英国脑神经科学研究团队,在中风和癫痫新型疗法的研发活动中获得非同寻常的重大发现:可以调节脑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传输的关键蛋白质。关键蛋白质在心脏衰竭或癫痫发作期间被激活,用以保护脑神经元,避免受到伤害。研究结果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发现,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具有负责保护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实际上是小型蛋白质的一个家族;SUMO在细胞内以化学的方式或依附或脱离其它蛋白质,对自身功能进行调节。SUMO蛋白随着大脑活动水平会产生微妙的反应,从而可以调节红藻氨酸受体(Kainate Receptors)传输的信息。而红藻氨酸受体控制着神经细胞之间所有的信息传输,触发和改变它们,可以导致癫痫发作和神经细胞死亡。

3.物理科技快讯

a) 一个联合科研团队创建了有关太阳内部等离子体运动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清晰地显示了太阳如何将内部深处的热量传输至表面。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其颠覆了我们对太阳热量如何向外传送的固有理解,并向有关太阳黑子和磁场产生的现存解释发起了挑战。这一研究由美国纽约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共同进行。科学家表示,太阳的热量由核心的核聚变产生,通过外部三分之一区域的对流进行传送。然而我们对于这一过程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十分理论化:太阳并非透明,因此对流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因而我们依赖于所知的液体流动相关理论,并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太阳。

b)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在原子内部发现了一种新的三体原子束缚态,在这种状态下,三个一模一样的原子松散地依附在一起,这一量子态与以前发现的三体束缚态不同,其既存在于玻色子中又存在于费米子中,因此,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物质及其组成。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为该三体束缚态命名。该研究的领导者、堪萨斯州立大学物理系的布瑞特?伊瑟瑞表示:“新束缚态非常特殊,因为即使其相互作用对束缚两个同类原子显得力不从心——这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斥力会试图打破三个原子之间的结合,但其仍然能将三个原子束缚在一起。”研究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科学家们表示,新量子态填补了三体系统和量子力学系统研究的空白,他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新的量子态并揭示较重的玻色子和较轻的费米子混合物在这一量子态下的表现。

c)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宣布在地球磁场内发现隐藏的“入口”。这种入口被称之为“X点”或者“电子扩散区”,并非通往其他星系和行星,而是帮助运送来自太阳的磁性带电粒子。飞抵地球后,这些带电粒子会形成绚烂的极光,同时导致地磁暴。

4.新能源、新材料及其配套设备研发动态

a) 日本九州工业大学宣布,由该校研制的小型卫星“凤龙2号”在太空利用太阳能电池首次成功实现了300伏特的高电压发电。指导该项目的九州工业大学教授赵孟佑指出,由于宇宙空间有大量带电粒子,所以高电压发电存在放电危险。因此,需要用特殊的透明薄膜将太阳能电池覆盖住,以防止放电。“凤龙2号”小型卫星是今年5月搭乘日本H2A火箭升空的,其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太空发电实验。

b) 由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称,他们日前开发出了一种透明的柔性摩擦电发电机。这种微型发电机能将散步这样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感觉”到一根羽毛飘落下来产生的压力,能用来制造自供电的触摸屏,在电子产品、环境监测以及医疗设备制造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c) 美国科学家首次研制出一种人造分子,可用一束光改变其手性,这种分子可应用于包括生物医学研究、国土安全和超高速通讯在内的太赫兹技术领域,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张翔团队用由纳米大小的金条经过加工制成的太赫兹“超材料”,制造出了一种精巧的人造手性分子,接着将其同具有光活性的硅媒介结合,再使用一束外部光对该“超分子”进行光致激发,结果观察到了以圆偏振发射太赫兹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手性变化。而且,这种光致激发也使科学家们能对这种手性切换和太赫兹光的圆偏振进行动态控制。张翔表示:“以前使用光电刺激只能打开或关闭‘超材料’的手性,但现在,我们能用光开关改变这种太赫兹‘超分子’的手性。” 因为包括DNARNA和蛋白质在内的大多数生物分子都具有手性,新研究也能让医学研究者和制药人士受益。

(材料整理:品茶)

排板校对:文心

免责声明:本报告力求内容的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所述信息及结论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报告中所提出的观点、结论和建议均为个人观点,不能当然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读者根据报告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均与报告作者无关,报告写作人员对于读者根据本报告所提供信息进行投资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读者自行控制投资风险,自负相应的后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核聚变研究再树里程碑
物理学的分类
(1)实验表明类生命等离子体球产生仅需几微妙[转]
首次发现!第四态:等离子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新效应
石墨烯能用于t波探测?t波也将在医学扫描中取代x射线!
战略出台!“十三五”物理学科优先发展领域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