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时期心理发育障碍-9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时期心理发育障碍
[F70-F79;F80-F89]

70 精神发育迟滞[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指一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起病于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本症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其智力水平(按标化的智力测评方法得出)低于正常。智商在70~86为边缘智力。精神发育迟滞如能查明病因,则应与原发疾病的诊断并列。并且鼓励使用ICD-10的附加编码(70.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加EOO先天性缺碘综合征)
[说明]  我国常用Wechsler智力测验测评智商,并建议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高明评社会功能。

70.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F70]
[诊断标准]
1  智商在50~69之间,心理年龄约9~12岁;
2  学习成绩差(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时常不及格或留级)或工作能力差(只能完成较简单的手工劳动);
3  能自理生活;
4  无明显言语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迟。

70.2中度精神发育迟滞[F71]
[诊断标准] 
1  智商在34~49之间,心理年龄约6~9岁;
2  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可从事简单劳动,但质量低、效率差;
3  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督促、帮助;
4  可掌握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

70.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F72]
[诊断标准]
1  智商在20~40之间,心理年龄约3~6岁;
2  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
3  生活不能自理;
4  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70.4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F73]
[诊断标准]
1  智商在20以下,心理年龄约在3岁以下;
2  社会功能完全丧失,不会逃避危险;
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
4  言语功能丧失。

70.9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发育迟滞[F78;F79]

第4位编码用来指明相关行为障碍的程度:

70.x1无或轻微的行为障碍[F7x.0]

70.x2显著的行为障碍,需要加以关注或治疗[F7x.1]

70.x9其他或待分类的行为障碍[F7x.8;F7x.9]

71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F80言语和语言技能特定性发育障碍]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指在发育早期就有正常语言获得方式的紊乱,表现为发音、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发育的延迟和异常,这种异常影响学习、职业和社交功能。这些情况并非因神经或言语机制的异常、感觉缺损、精神发育迟滞或周围环境因素所致。

71.1特定言语构音障碍[F80.0]
指一种特定言语发育障碍,表现为患儿运用语音的能力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技能正常。
[诊断标准]
1  发音困难,讲话时发音错误,以致别人很难听懂。患儿说话时的语音省略,歪曲或代替的严重程度,已超过同龄儿童的变异范围;
2  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正常(韦氏儿童智力测验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均≥70;  
3  不是由于听力缺陷、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或广泛发育障碍所致。

71.2表达性语言障碍[F80.1]
指一种特定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语言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发音异常可有可无。
[诊断标准]
1  言语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实际年龄应有的水平。2岁时不会说单词,3岁时不能讲两个单词的短句,稍大后仍有词汇量少,讲话过短,句法错误等,其严重程度超过同龄儿童的变异范围;
2  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常;
3  标准化测验总智商正常(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均≥70);
4  不是由于听力缺陷、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或广泛发育障碍所致。71.3感受性语言障碍[F80.2]
指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对语言的理解低于其智龄所应有的水平,几乎所有患儿的语言表达都显著受损,也常见语音发育异常。
[诊断标准]
1  言语理解能力低于实际年龄应有的水平。1岁时对熟悉的名称无反应,2岁时仍不能听从日常简单的口令,以后又出现不能理解语法结构、不了解别人的语调、手势等意义,其严重程度超过同龄儿童的变异范围;
2  伴有语言表达能力和发音的异常;
3  非言语性智力测验智商在正常水平(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操作智商≥70);
4  不是由于听力缺陷、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或广泛发育障碍所致。

71.4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Landau-Kleffner综合征)[F80.3]
[诊断标准]
1  病前语言功能发育正常,在一开始出现言语丧失的前后2年中,出现累及一侧或双侧颞叶的阵发性脑电图异常或癫痫发作;
2  非语言智力和听力正常;
3  表达或感受言语能力严重缺损的总病程不超过6个月;
4  不是由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广泛性发育障碍所致。

71.9其他或待分类的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F80.8;F80.9]
不符合上述各类型的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72 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F81]
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指儿童有学龄早期,同等教育条件下,出现学校技能的获得与发展障碍。这类障碍不是由于智力发育迟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视觉、听觉障碍,或情绪障碍所致。多起源于认知功能缺陷,并以神经发育过程的生物学因素为基础。可继发或伴发行为或情绪障碍,但不是其直接后果。以男孩多见。
[诊断标准]
1  存在某种特定学校技能障碍的证据,标准化的学习技能测验评分明显低于相应年龄和年级儿童的正常水平,或相应智力的期望水平,至少达2个标准差以上;
2  特定学校技能 障碍在学龄早期发生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或日常生活中需要这种技能的活动;
3  不是由于缺乏教育机会、神经经系统疾病、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广泛发育障碍,或精神发育迟滞所致。

72.1特定阅读障碍[F81.0]
指一种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主要特征是特定阅读技能发育显著损害,并且不能完全归因于智龄低、视力问题或教育不当。
[诊断标准]

1  符合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
2  阅读准确性或理解力明显障碍,标准化阅读技能测验评分低于其相应年龄和年级儿童的正常水平,或相应智力的期望水平,达2个标准差以上;
3  有持续存在的阅读困难史,严重影响与阅读技能有关的学习成绩或日常活动。

72.2特定拼写障碍[F81.1]
指一种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主要特征是特定拼写技能显著受损(包括口头与笔头正确拼写单词的能力都受损),不能完全归因于智龄低、视力问题或教育不当。
[诊断标准]
1  符合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
2  有文字符号书写表达的学校技能障碍,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均差,标准化书写表达能力测验评分低于其相应年龄和年级儿童的正常水平或相应智力期望水平,达2个标准差以上,但阅读与计算技能在正常范围;
3  有持续存在的书写表达困难史、严重影响与书写表达技能有关的学习成绩或日常活动。

72.3特定计算技能障碍[F81.2]
指一种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主要特征是特定计算技能损害,其缺陷涉及到对基本计算技巧即加减乘除的掌握(不涉及更抽象的数学技能如代数、三角、几何或微积分),且不能完全用精神发育迟滞或明显的教育不当来解释。
[诊断标准]
1  符合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
2  有基本运算、推理能力障碍,标准化计算测验的评分低于其相应年龄和年级儿童的正常水平或相应智力期望水平,达2个标准差以上,但阅读准确性、理解力和书写表达能力在正常范围;
3  有持续存在的计算困难史,严重影响计算能力有关的学习成绩或日常活动。

72.4混合性学校技能障碍[F81.3]
符合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表现为明显的阅读和书写技能障碍,并有计算能力障碍。

72.9其他或待分类的学校技能发育障碍[F81.8;F81.9]

73 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F83]
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指运动技能发育明显迟缓,常有视觉空间—运动功能的障碍,但不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或运动系统缺陷所致。
[诊断标准]
1  精细或粗大运动的共济协调能力明显低于其年龄应有的水平,或标准化运动技能测验低于其年龄期望值,达2个标准差以上;
2  早期发生的运动技能障碍持续存在,并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或日常生活;
3  不是由于视、听觉缺陷、神经系统疾病,或运动系统障碍所致。

74 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F83]
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是上述特定言语和言语、学习技能,或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混合存在的状态,但没有一种特别突出,可作为基本诊断。只有当功能障碍同时符合71言语与语言发育障碍、72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或73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诊断标准中的至少2个标准时才适用。

75 广泛性发育障碍[F84]
广泛性发育障碍指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主要为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异常,如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板刻、重复。症状常在5岁以内已很明显,以后可有缓慢的改善。多数患儿精神发育迟滞(应并列诊断)。本障碍的有些病例可伴有某些躯体疾病,其中以婴儿痉挛、先天性风疹、结节性硬化、脑内脂肪沉积病和脆性X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但本障碍的诊断应以行为障碍为依据,对于伴发的情况需单独编码。

75.1儿童孤独症[F84.0]
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四分之三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具有某方面较好的能力。
[症状标准]  有下列1、2、3项中,至少有7条,且1至少有2条2、3项至少各有1条:
1  人际交往存在质的损害,至少2条:
① 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孤独,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② 缺乏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技巧,不能以适合其智龄的方式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如仅以拉人、推人、搂抱作为与同伴的交往方式;
③ 自娱自乐,与周围环境缺少交往,缺乏相应的观察和应有的情感反应(包括对父母的存在与否亦无相应反应);
④ 不会恰当地运用眼对眼的注视、以及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与他人交流;
⑤ 不会做扮演性游戏和模仿社会的游戏(如不会玩过家家等);
⑥ 当身体不适或不愉快时,不会寻求同情和安慰,对别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也不会关心和安慰;
2  言语交流存在质的损害,主要为语言运用功能的损害;
① 口语发育延迟或不会作用语言表达,也不会用手势、模仿等与他人沟通;
② 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常听不懂指令,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问,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
③ 学习语言有困难,但常有无意义的模仿言语或反响式言语,应用代词混乱;
④ 经常重复使用与环境无关的言词或不时发出怪声;
⑤ 有言语能力的患儿,不能主动与人交谈、维持交谈,及应对简单;
⑥ 言语的声调、重音、速度、节奏等方面异常,如说话缺乏抑、扬、顿、挫,言语刻板;
3  兴趣狭窄和活动刻板、重复,坚持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变:
① 兴趣局限,常专注于某种或多种模式,如旋转的电扇、固定的乐曲、广告词、天气预报等。
② 活动过度,来回踱步、奔跑、转圈等;
③ 拒绝改变刻板重复的动作或姿势,否则会出现明显的烦躁和不安;
④ 过分依恋某些气味、物品或玩具的一部分,如特殊的气味、一张纸片、光滑的衣料、汽车玩具的轮子等,并从中得到满足;
⑤ 强迫性地固着于特殊而无用的常规或仪式性动作或活动。
[严重标准]  社会往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
[排除标准]  排除Asperger综合征、heller综合征、Rett综合征、特定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

75.2不典型孤独症[F84.1]
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症状不典型(只能部分满足孤独症症状标准),或发病年龄不典型(如在3岁后才出现症状),可考虑此诊断。不典型孤独症可发生在智力发育接近正常或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多见于男童。

75.3Rrtt综合征[F84.2]
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综合征,起病于婴幼儿时期(通常为7~24个月),只见于女孩。主要表现为早期发育正常,随后出现手的技巧性动作和言语的部分或完全丧失,严重的语言发育障碍或倒退,以及交往能力缺陷十分明显,并有特征性手的刻板性扭动、目的性手部活动丧失,及过度换气。病程进展较快,预后较差。
[症状标准]
1  起病后,以前获得的语言和社会化技能迅速丧失,多为重度智力缺损;
2  以前已获得的目的性手部技能丧失,出现无目的、刻板、重复的动作,多为手指置于胸前不停地扭动、揉、搓等;
3  步态不稳或躯干运动共济不良;
4  对环境反应差,对玩具丧失兴趣,面部不时显示“社交性微笑”一样的表情;
5  部分患儿出现咬牙、过度呼吸,如长出气、叹气。

[严重标准]  社会交往功能严重受损。
[病程标准]  大都起病于7~24个月,病程进展较快,预后较差。
[排除标准]  排除孤独症、神经系统变性病、先天代谢性疾病,或Heller综合征。

75.4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Heller综合征)[F84.3其他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
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又称婴儿痴果或衰退性精神病,主要为原已获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及言语功能迅速衰退,甚至丧失。大多数起病于2~3岁,症状在半年内会十分显著。本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诊断标准]
1  发病后原来获得的言语、生活和社会技能迅速衰退、甚至丧失,如大小便自控能力丧失;
2  对亲人、游戏,及相互交往等均无兴趣。通常比较兴奋,无目的性活动增加。部分患儿可出现自残行为;
3  病前言语、人际交往,及其他生活和社会功能的发育完全正常;
4  排除选择性缄默症、儿童精神分裂症、孤独症、Rett综合征,或癔症性失语等。

75.5Asperger综合征[F84.5]
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综合征有,类似儿童孤独症的某些特征,男孩多见,一般到学龄期7岁左右症状才明显,主要为人际交往障碍,局限、刻板、重复的兴趣和行为方式。无明显的言语和智能障碍。
[症状标准]
1  人际交往障碍的显著特点是缺乏交往技巧,交往方式刻板、生硬、程式化,缺乏发展的能力;
2  局限于刻板、重复,或不同寻常的兴趣或活动,显得比较怪僻;
3  无明显言语与语言发育障碍,认知发育基本正常;
4  运动技能较低,动作较笨拙。
[严重标准]  社会交往功能明显受损。
[病程标准]  一般到学龄期症状才明显,症状常持续存在。
[排除标准]  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孤独症,或Heller综合征。
75.9其他或待分类的广泛发育障碍[F84.8;F84.9]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
品行障碍、情绪障碍[F90-F98通常
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

80 多动障碍[F90]

80.1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F90.0]
是发生于儿童时期(多在3岁左右),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同时有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症状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家里、学校和诊室),男童明显多于女童。
[症状标准]
1  注意障碍,至少有下列4项:
① 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要去探望;
② 上课很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③ 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④ 不注意细节,在做作业或其他活动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⑤ 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得很脏很乱);
⑥ 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
⑦ 做事难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⑧ 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⑨ 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拉四;
2  多动,至少有下列4项:
① 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②上课时常小动作,或玩东西或,与同学讲悄悄话;
③ 话多,好插嘴,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④ 十分喧闹,不能安静地玩耍;
⑤ 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游戏时抢着上场,不能等待;
⑥ 干扰他人的活动;
⑦ 好与小朋友打逗,易与同学发生纠纷,不受同伴欢迎;
⑧ 容易兴奋和冲动,有一些过火的行为;
⑨ 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险,易出事故。
[严重标准]  对社会功能(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
[病程标准]  起病于7岁前(多在3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发育障碍、情绪障碍。

80.2多动症合并品行障碍[F90.1]
必须同时符合多动与注意缺陷障碍和品行障碍的诊断标准。

80.9其他或待分类的多动障碍[F90.8;F90.9]
不提倡使用这一类别,只有符合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但又无法鉴别究竟是品行障碍,还是多动性品行障碍时采用这一编码。
81 品行障碍[91]
品行障碍的特征是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当发展到极端时,这种行为可严重违反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较之儿童普通的调皮捣蛋或少年的逆反行为更严重。如过分好斗或霸道;残忍地对待动物或他人;严重破坏财物;纵火;偷窃;反复说谎;逃学或离家出走;过分频繁地大发雷霆;对抗性挑衅行为;长期的严重违拗。明确存在上述任何一项表现,均可作出诊断,但单纯的反社会性或犯罪行为本身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因为本诊断所指的是某种持久的行为模式。

81.1反社会性品行障碍[F91.0局限于家庭内的品行障碍;F91.1反社会规范的品行障碍;F91.2对社会规范的局限性品行障碍]
[症状标准]
1  至少有下列3项:
① 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
② 经常暴怒,好发脾气;
③ 常怨恨他人,怀恨在心,或心存报复;
④ 常拒绝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规定,长期严重的不服从;
⑤ 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
⑥ 常与成人争吵,常与父母或老师对抗;
⑦ 经常故意干扰别人。
2  至少有下列2项:
① 在小学时期即经常逃学(1学期达3次以上);
② 擅自离家出走或逃跑至少2次(不包括为避免责打或性虐待而出走);
③ 不顾父母的禁令,常在外过夜(开始于13岁前);
④ 参与社会上的不良团伙,一起干坏事;
⑤ 故意损坏他人财产,或公共财物;
⑥ 常常虐待动物;
⑦ 常挑起或参志斗殴(不包括兄弟姐妹打架);
⑧ 反复欺负他人(包括采用打骂、折磨、骚扰及长期威胁等手段)。
3  至少有下列1项:
① 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
② 勒索或抢劫他人钱财,或入室抢劫;
③ 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有猥亵行为;
④ 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如捆绑、刀割、针刺、烧烫等);
⑤ 持凶器(如刀、棍棒、砖、碎瓶子等)故意伤害他人;
⑥ 故意纵火。
4  必须同时符合以上第1、2、3项标准。
[严重标准]  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如社交、学习,或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以社会生人格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广泛发育障碍,或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

81.2对立违抗性障碍[F91.3]
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主要为明显不服从、违抗,或挑衅行为,但没有更严重的违法或冒犯他人权利的社会性紊乱或攻击行为。必须符合品行障碍的描述性定义,即品行已超过一般儿童的行为变异范围,只有严重的调皮捣蛋或淘气不能诊断本症。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较轻的反社会性品行障碍,而不是性质不同的另一类型。采用本诊断(特别对年长儿童)需特别慎重。
[症状标准]
1  至少有下列3项:
① 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
② 经常暴怒,好发脾气;
③ 常怨恨他人,怀恨在心,或心存报复;
④ 常拒绝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规定,长期严重的不服从;
⑤ 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
⑥ 常与成人争吵,常与父母或老师对抗;
⑦ 经常故意干扰别人。
2  肯定没有下列任何1项:
① 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
② 勒索或入室抢劫他人钱财,或入室抢劫;
③ 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有猥亵行为;
④ 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如捆绑、刀割、针刺、烧烫等);
⑤ 持凶器(如刀、棍棒、砖、碎瓶子等)故意伤害他人;
⑥ 故意纵火。
[严重标准]  上述症状已形成适应不良,并与发育水平明显不一致。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广泛发育障碍,或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

81.9其他或待分类的品行障碍[F91.8;F91.9]

82 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F92]
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是持久的攻击性、社会紊乱性或违抗行为与明显的焦虑,抑郁或其他情绪问题共同存在。

83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F93]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起病于儿童时期的焦虑、恐惧、强迫、羞怯等情绪异常,与儿童的发育和境遇有一定关系,与成人期神经症无连续性。儿童精神病学中传统地将特发于童年和少年的情绪障碍与成年神经症区分开来。

83.1儿童分离隆焦虑症[F93.0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
儿童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情绪。
[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3项:
1  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遇到伤害,或害怕依恋对象一去不复返;
2  过分担心自己会走失、被绑架、被杀害,或住院,以致与依恋对象离别;
3  因不愿离开依恋对象而不想上学或拒绝上学;
4  非常害怕一人独处,或没有依恋对象陪同绝不外出,宁愿呆在家里;
5  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或拒绝上床就寝;
6  反复做噩梦,内容与离别有关,以致夜间多次惊醒;
7  与依恋对象分离前过分担心,分离时或分离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痛苦、淡漠,或退缩;
8  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但无相应躯体疾病。
[严重标准]  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起病于6岁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个月。
[排除标准]  不是由于广泛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儿童恐惧症,及具有焦虑症状的其他疾病所致。

83.2儿童恐惧症(儿童恐怖症)[F93.1]
指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定恐惧情绪。
[症状标准]  对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过分的恐惧情绪,出现回避、退缩行为。
[严重标准]  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个月。
[排除标准]  不是由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广泛发育障碍等所致。

83.3儿童社交恐惧症[F93.2儿童社交性焦虑障碍]
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
[症状标准]
1  与陌生人(包括同龄人)交往时,存在持久的焦虑,有社交回避行为;
2  与陌生人交往时,患儿对其行为有自我意识,表现出尴尬或过分关注;
3  对新环境感到痛苦、不适、哭闹、不语或退出;
4  患儿与家人或熟悉的人在一起时,社交关系良好。
[严重标准]  显著影响社交(包括与同龄人)功能,导致交往受限。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个月。
[排除标准]  不是由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等所致。

83.9其他或待分类的童年情绪障碍[F93.8;F93.9]

83.91儿童广泛焦虑症[F93.8其他儿童情绪障碍]
儿童与少年广泛性焦虑的主诉及植物神经症状均较成人少,诊断需参照以下标准。
[症状标准]
1  以烦躁不安、整日紧张、无法放松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2项:
① 易激惹,常发脾气,好哭闹;
② 注意力难于集中自,觉脑子里一片空白;
③ 担心学业失败或交友受到拒绝;
④ 感到易疲倦、精疲力竭;
⑤ 肌肉紧张感;
⑥ 食欲不振,恶心或其他躯体不适;
⑦ 睡眠紊乱(失眠、易醒、思睡却又睡不深等);
2  焦虑与担心出现在2种以上的场合、活动,或环境中;
3  明知焦虑不好,但无法自控。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病程标准]  起病于18岁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不是由于药物、躯体病症(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其他精神疾病或发育障碍所致。

84 儿童社会功能障碍[F94]
这是一组起始于发育过程中的社会功能异常,但(与广泛发育障碍不同)没有明显的、侵害所有领域的功能的体质性社交无能或缺陷作为原以性特征。生活环境异常被认为在发病中具有关键作用。发病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84.1选择性缄默症[F94.0]
指起病于童年早期,在特定场合如学校或陌生人面前,沉默不语,而在其他环境中言谈自如。缄默时,常伴有焦虑、退缩、违抗等情绪。
[诊断标准]
1  在某种或多种特定社交场合(如学校)长时间拒绝说话,得在另一些场合说话正常或接近正常,其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正常。
2  症状至少已持续1个月,但不包括初入学的第1个月;
3  排除言语技能发育障碍、广泛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84.2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F94.2]
是一种以长期的社交关系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精神障碍,患儿长期表现为一种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如过度抑制、过分警惕或明显的矛盾反应,常伴有情绪紊乱。起病于5岁前,与严重的教养方式不良有关,如心理或躯体的虐待或忽视。
[症状标准]
1  在社交关系中,表现为过度抑制、过分警惕、明显的矛盾反应(如患儿对养育者的安抚同时出现亲近、冷淡、回避和违抗),或缺乏情感反应、退缩、情绪紊乱,对自己或他人的痛苦表现攻击反应,或恐惧性过度警觉;
2  有时在与正常成年人交往过程中,有一定的社义应答和反应能力。
[严重标准]  在大多数场合,社交关系明显障碍。
[病程标准]  起病于5岁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发育障碍。

84.9其他或待分类的儿童社会功能障碍[F94.8;F94.9]

85 抽动障碍[F95]
抽动是一种不随意的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或发声。运动和发声抽动都可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但界限不清。如眨眼、斜颈、耸肩扮、鬼脸等属于简单的运动抽动;蹦、跳、打自己等属于复杂的运动抽动。清喉声、吼叫、吸鼻动作等属于简单的发声抽动。重复言语、模仿言语、秽语等属于复杂的发声抽动。各种形式的抽动均可在短时间受意志控制,在应激下加重,在睡眠时减轻或消失。抽动多发生于儿童时期,少数可持续至成年。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程长短和是否伴有发声抽动而分为:①抽动症;②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③Tourette综合征。

85.1短暂性抽动障碍(抽动症)[F95.0]
是抽动障碍的最常见亚型,特点为急性单纯性抽动,常限于某一部位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群发生运动或发声的抽动。通常表现眨眼、扮鬼脸或头部抽动。起病于学龄早期,在4~7岁的儿童最常见,男孩多见。
[诊断标准]
1  有单个或多个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常表现为眨眼、扮鬼脸或头部抽动等简单抽动;
2  抽动天天发生,1天多次,至少已持续2周,但不超过12个月,某些患儿的抽动只有单次发作,另一些可在数月内交替发作;
3  18岁前起病,以4~7岁儿童最常见;
4  不是由于Tourette综合征、小舞蹈病、药物或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所致。

85.2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F95.1]
是以限于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群发生运动或发声抽动(但两者不并存)为特征的一种抽动障碍,抽动可以是单一的也可是多种的(通常是多种的),持续1年以上。
[诊断标准]
1  不自主运动抽动或发声,可以不同时存在,常1天发生多次,可每天或间断出现;
2  在1年中没有持续2个月以上的缓解期;
3   18岁前起病,至少已持续1年;
4  不是由于Tourette综合征、小舞蹈病、药物或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所致。

85.3Tourette综合征(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F95.2]
是以进行发展的多部位运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的抽动障碍,部分患儿伴有模仿言语、模仿动作,或强迫、攻击、情绪障碍,及注意缺等行为障碍,起病于童年。
[症状标准]  表现为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多为复杂性抽动,二者多同时出现。抽动可在短时间内受意志控制,在应激下加剧,睡眠时消失。
[严重标准]  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患儿感到十分痛苦和烦恼。
[病程标准]  18岁前起病,症状可延续至成年,抽动几乎天天发生,1天多次,至少已持续1年以上,或间断发生,且1年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
[排除标准]  不能用其他疾病来解释不自主抽动和发声。

85.9其他或待分类的抽动障碍[F95.8;F95.9]
指符合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但不能明确特定的亚型不,提倡使用本诊断。

86 其他童年和少年期行为障碍[F98]

86.1非器质性遗尿症[F98.0]
指发生于白天或黑夜的排尿失控现象,与患儿的智龄不符,并非是神经系统障碍、癫痫发作,或尿路结构异常所致的膀胱失控。
[诊断标准] 
1  年龄有5周岁以上或智龄在4岁以上,不能自控排尿而尿床或尿裤;
2  每月至少有2次遗尿,至少已3个月,遗尿可作为正常婴儿尿失禁的异常伸延,也可在学会控制小便之后才发生;
3  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损害、癫痫发作、泌尿道结构异常等器质性疾病所致,也没有严重的智力低下或其他精神病。

86.2非器质性遗粪症[F98.1]
反复随意或不随意地有社会文化背景不能认可的地方大便,大便的物理性质通常正常或接近正常。可以是正常的婴儿大便失控的异常伸延,也可在学会控制大便之后又丧失,还可以是在大便控制正常的情况下故意在不适当的地方大便。
[诊断标准]
1  年龄或智龄在4岁以上,反复出现在不恰当的地方排便(如裤子里、地板上),大便性状通常正常或接近正常;
2  每月至少有1次遗粪,至少已6个月;
3  不是由于精神发育迟滞、脊髓神经病变、意识障碍、腹泻,或肛门括肌功能障碍所致。

86.3婴幼儿和童年喂食障碍[F98.2]
指一种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婴幼儿和童年喂食障碍,以拒食和极端追求新奇和不适当的进食方式为主。在食物充足、养育方式比较满意,又没有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表现进食困难显然超出了正常范围,或者体重不增或下降至少一个月。
[诊断标准]
1  持续进食不当,或持续反刍或反胃;
2  在6岁前起病,至少在1个月内体重无变化或下降,或有其他明显的健康问题;
3  排除影响进食的其他器质性疾病和精神障碍。

86.4婴幼儿和童年异食癖[F98.3]
指发生于婴幼儿和童年期的一种进食障碍,特点为进食不可作为食物的东西(如泥土、肥皂等)。本症要以独立存在,也可以是更广泛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等)的组成部分。
[诊断标准]
1  进食不可作为食物的东西(如泥土、肥皂等);
2  症状每周至少2两,至少已1个月;
3  实际年龄及智龄在2岁以上;
4  并非其他精神病或智力障碍所致,且此种进食行为并不符合当地习惯或传统。

86.5刻板性运动障碍[F98.4]
指一种随意的、反复的、无意义的(常为节律性)运动,表现为摇摆躯体、摇摆头颅、拔毛、捻发、咬指甲、吮拇指或挖鼻孔等;
[诊断标准]
1  刻板运动达到躯体受损的程度或显著干扰患儿的正常活动;
2  症状至少已1个月;
3  不是由于任何其他精神病或行为障碍所致。
4  如果系精神发育迟滞的伴发症状,此时对两种障碍都需编码。

86.6口吃[F98.5]
指一种口语障碍,讲话的特征为频繁地重复或延长声音、音节或单词,或频繁出现踌躇或停顿以致破坏讲话的节律。一过性轻微讲话节律障碍在童年早期很常见,在童年晚期乃至成人也可长期存在,但很轻。只有当严重程度足以妨碍讲话的流畅性时,才能定为一种障碍。口吃可伴有言语或语言发育障碍,此时应并列诊断。
[诊断标准]
1  经常反复出现语音、音节、单词重复、延长,频繁出现停顿,使言语不流畅,但言语表达的内容无障碍;
2  症状至少已3个月;
3  不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抽动障碍和精神病性言语零乱所致。

89 其他或待分类的童年和少年期精神障碍[F98.8;F98.9]


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F09;F29;F99]

90 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F29;F99]
有精神病性障碍,但不符合0-8编码的各类特定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表现;
2  因病史不详,或无法直接进行精神状况检查,或其临床表现不符合任何特定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91 待分类的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F99]
待分类的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是有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但不符合0-8编号的各类特定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  有非精神病性精神症状表现。
2  因病史不详,或无法直接进行精神状况检查,或其临床表现不符合任何特定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92 其他心理卫生情况[F99]

92.1无精神病[- -]
[诊断标准]
资料详实,检查周到,未发现任何精神病性症状,但可有下列表现之一:
1  有某些偏离正常的思想、情感反应或行为,但不是人格障碍或轻度精神发育迟滞,也不符合任何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  伪装精神病史,模拟精神症状表现,但本人不承认伪装或症状依然存在,诊断诈病证据不足,且可以排除各种特定的精神障碍。
[说明]  过去曾患精神障碍已痊愈或缓解2年以上,目前无精神症状表现,不使用本诊断名称,为曾患者某种精神障碍或待分类的精神障碍,目前处于痊愈或缓解状态。

92.2诈病[Z76.5]
[诊断标准]
为了逃避外界某种不利于个人的情境,摆脱某种责任或获得某种个人利益,故意模拟或夸大躯体或精神障碍或伤残的行为。具有下述特点:
1  有明显的装病动机的目的;
2  症状表现不符合任何一种疾病的临床相,躯体症状或精神症状中的幻觉、妄想,及思维障碍,情感与行为障碍等均不符合疾病的症状表现规律;
3  对躯体或精神状况检查通常采取回避、不合作、造假行为或敌视态度,回答问题时,反应时间常延长,对治疗不合作,暗示治疗无效;
4  病程不定;
5  社会功能与躯体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比真实疾病重,主诉比实际检查所见重;
6  有伪造病史或疾病证明,或明显夸大自身症状的证据。
7  病人一旦承认伪装,随即伪装症状的消失,是建立可靠诊断的必要条件。

92.3自杀[- -]

92.31自杀死亡[- -]
[诊断标准]
1  有充分依据可以断定死亡的结局系故意采取自我致死的行为所致;
2  只有自杀意念而未实行者不采用此诊断。并无自杀意念,但由于误服剧毒药物,误受伤害等原因致死者不采用此诊断。伪装自杀亦不属此诊断;
3  自杀者可无精神障碍,如自杀时已存在某种精神障碍,则并列诊断。

92.32自杀未遂[- -]
有自杀动机和可能导致死亡的行为,但未造成死亡的结局。

92.33准自杀[- -]
又称类自杀,可以是一种呼救行为或威胁行为,试图以此摆脱困境。有自我伤害的意愿,但并不真正想死,采取的行为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很小,通常不造成死亡。

92.34自杀观念[- -]
只有自杀意念,而未采取自杀行动。

92.4自伤[X60-X84]
有充分证据可以证实系故意采取自我伤害行为,其后果可以导致残疾,但无意造成死亡的结局。可能受幻觉或妄想影响所致,或处于意识障碍之中,也可能受宗教苦行习俗的影响而自伤。如果身伤是表演性障碍、诈病或准自杀的表现,则应分别归入相应诊断项下,不采用此诊断。

92.5病理性激情[F23.9待分类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指突然发作的一种短暂的病理性情绪状态,常伴有意识障碍、运动性兴奋,及暴力行为。既往可有脑损伤史,精神刺激可作为其诱因。
[诊断标准]
1  以极难自控的激动或暴怒情绪发作,伴有明显意识障碍与冲动行为;
2  有削弱朋脑代偿功能与自控能力的脑病史(如脑缺血、缺氧、炎症、外伤、癫痫史),以及实验室检查证明有脑部形态或功能异常;
3  起病突然、病程短暂,数分钟至数小时后自行恢复,发作后对病中经历部分或完全遗忘;
4  应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人格改变或精神病性症状。

92.6病理性半醒状态[F51.8其他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指一种睡眠和觉醒之间的移行状态。从深睡到不完全觉醒的不同阶段,出现意识模糊、知觉障碍、恐惧情绪、运动性兴奋,及暴力行为。躯体精神因素可作为诱因。
[诊断标准]
1  发生于睡眠过程中,多数在凌晨1~4时发生;
2  入睡前常有过度疲劳或精神应激因素,深睡后受到干扰而觉醒不完全;
3  以意识不清、片断错觉、幻觉、惊恐与愤怒情绪、非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攻击行为为特征;
4  起病突然,病程短暂,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后自行恢复常态;醒后对病中的经历大多遗忘。

92.9其他或待分类的心理卫生情况[F99]

99  待分类的其他精神障碍[99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疾病的分类
“学习困难”需全面分析、积极应对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诊断标准4 大更新要点解析
语言康复:神经发育障碍儿童有哪些?都是重点关注对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